《锐秦全集.com》第85/394页


只要他们想,只要他们找到机会。侧翼。后方。都将会是他们的目标。

而眼前的锐秦将士,则是他们垂涎三尺的美味大餐。

喜乐来所部没有骑兵,不能作两翼及后方的保护,不拼到新兵都阵亡了他也舍不得拿出最精锐的老兵去与匈奴人拼命。在缺乏足够骑兵的情况下,野地四面布防成为必然。而布下铜墙铁阵,则是最适合不过了。

在野地中,匈奴人的一字长蛇阵是属于不计伤亡后果的进攻型的阵式,而铜墙铁壁阵更节省兵力,更有利于防且只要战局得力,铜墙铁壁阵只要稍稍展开。又可以成为进攻型的长龙北斗阵形。

杨翁子部准备先死死防守,等匈奴精兵锐气耗尽后,再转守为攻,给那些匈奴兵一点颜色看看。

归功于平时统帅赵一按照他前世人民军队操练式的严酷练兵。从混乱之中逐步复苏如常的锐秦军队变阵时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喧哗与队伍错乱。

伴随着旌鼓号令,在第九波匈奴骑兵还在一千多步外,喜乐来的弓弩兵部先结阵完毕,他们大部结在铜墙铁壁阵的正前方,各军士依军官队旗摆开。当点鼓响到第三遍时,各人己是依自己的方位站定,弓弩,刀枪,刀盾各就各位,配合作战!

数百官兵忽然齐声大喝:“风,大风”声音震耳欲聋,他们连喝三声,便肃立不动。

杨文若的第三队步兵的结在了铜墙铁壁阵的左边位置。军士依步隔开,各取方位,在他们单摆开后,弓弩、长矛、短矛、刀盾皆作战势,齐唱“杀、杀、杀”三声,同样静立不动。

很快的,列在右边位置的杨翁子七中一部骑兵也是列阵完毕,他们齐唱“风,大风,锐秦万岁!”

整个圆阵整队完毕后,众军士齐声呐喊“杀、杀、杀”大喊三声后。中军部一声摔扰响,立时整个铜墙铁壁阵一片肃静,所有军士都是严阵以待。没有出一丝声音。

杨翁子看了一眼率领孤军在敌人心腹地区搅扰得翻江倒海的黔布,然后站在阵列的中央,他环顾左右。此时他的周边,己经布下了一个严密有方的防御结阵。

说是防御结阵,其实也不太合适,应该称为攻守自如阵才对。

在正对着匈奴军团凶悍步兵大阵的正前方,由喜乐来部布下了一条笔直的步兵阵列,附近还有弓弩手的原地待命,这些弓弩手由一个小方阵组成。

最前方,是杨文若部的四十五个老兵,百步穿杨木有问题,新兵射杀一人的功夫儿,他们已经干翻了四五人。

他们分为三排张弓搭箭,摆好射击姿势,对准前方敌人。

每排都是十五人。

每个弓弩手身上,尽数身着盔甲,锐秦新政推行逐步取得巨大成功,国力日益强盛,故兵器造打造的玄黑色战甲也日益精良起来。

在三排弓弩手的后面,又是两排的长枪兵,总共一千人,由久经战场的长枪兵们组成,他们个个手持盾牌,成为枪盾兵。护卫前方匈奴飞骑射来的利箭。连上每小队的甲长,还有藏身队列中负责灵活攻击的刀盾手。

其实这处的士兵有三四千人,在旷野草原之上正好分成两排。

在他们后面,后备队的队领着自己的两个护卫,还有一个旗手。一个鼓手在这里指挥。

在这两排枪盾兵的左右两角,又有三十个弓弩手,每角十五人,又分为三排而立。

在杨翁子的布局中,阵中每一哨的连接处,都留下各哨的一部分配有短剑的短矛投掷兵。这样短矛投掷兵可以得到长枪兵的保护,在他们火力射杀后,又可以退回阵内。拿好新的短矛后,再次冲到连接处射击。

这些射击完毕的短矛投掷兵。他们进入阵内后,同样可以拿起其他兵器,作为预备队使用。

最前方那三排弓弩手同样如此。

这块地带的弓弩手、短矛投掷兵皆听预备队的队官指挥,而队官。又听命中军部的号令指挥。

在枪盾兵的后面,又是新的步兵队与长枪兵组成的战斗队列,他们一队两排,安排成四排,都不持盾。连上两队的队官护卫旗手,共有七十人。右面骑着战马的长枪兵排在最后,他们除了准备接战的同时,还有作为预备队使用的考量,这就要看战事如何发展了。

古时排兵布阵。这士兵与士兵之间,行列与行列之间不能排得太密。需要留出一定的间隔距离,各种兵器才能施展,队形才能变化。每个军士占地约一步左右。这样一前一中一后三个步队,就组成了一个长二十多米,有九排军士排列的小方阵。

看看阵形左边的喜乐来部与右边的杨文若部,他们同样如此安排,只不过他们的队列略显狐形,没有韩朝部那么方正。

在杨翁子部中,有甲、乙、丙、丁四个千人刀盾兵队,除了甲、乙、丙三队布置在这里外,还有丁队,则是调到战阵的最后方去,随之调去的,还有杨翁子部的弩骑兵队,杨文若部的重甲枪骑兵队。

匈奴人贯用中路攻击,两翼及后部突击的战术,现在进攻是他们骑兵在前,没有任何的箭矢火力掩护,步兵兵力分列骑军两翼,这样也有利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数多之火力优势。

位于步兵进攻阵列的先锋军有二百四十九人,每波攻击的一队军士,连同队长,甲长。还有各护卫旗手鼓手算在内。一共有六十人。

其中资格老的军士五十人。刀盾兵与长枪兵各占一半。

五六个时辰激烈之战后,匈奴大将安布尔部与坦达胡部都是不满员,安布尔的前军伤亡有一万人,其中骑兵队伤亡更严重,遭到了杨翁子军阵后头的重甲骑兵的突然打击,此时他的骑兵只余两百人。

坦达胡部伤亡九千余人,其中中军部的步卒伤亡也颇为严重,因为他们不是刀盾手,没有盾牌护卫。

当前:第85/39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