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历险记全集》第123/124页


我轻轻地在内心深处唱道:

时光,在梦中消逝,醒时已白了头。本来,人到此时已无求,为什么心里不甘休?

风送几颗细碎的雨珠,落在我的脸上。我抹把脸,淡淡的苦笑道:

墨龙在《清泉颂》中说,你的升华是高空的雨雾,你的追求是浩瀚的海洋。

但愿如此。

自二00六年十二月,闫莉、闫娟、闫娜三姐妹,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无怨无悔的帮我打字,帮我上网,帮我发表文章,到今日止已过去整整三年半的时光。

我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苦思冥想,查阅资料,写啊写啊,终于在网上发表了《山花之死》、《行走在死亡边缘上的人们》、《苇塘魔影》、《血色浪漫》、《异国情缘》、《乱世情缘》等六篇短篇小说。我又发表了《雷雨历险记》和诗体长篇小说《千古遗憾》及两本诗词曲文集。三年多,深得众读者的关注和厚爱。

粗略统计,先后已有五十多个网站转载了《雷雨历险记》,有人还将其评为十大超好看小说之一。有的网站还将其制作成电子书存入书库。

《雷雨历险记》问世以来,有人说写的好,有人说写得不好。有人说是经典之作,有人说是垃圾,谁对谁错?

一部作品出现以后,大家都说好的,不一定真好!多数人说坏的,也不一定真坏。

百家争鸣,各说一词,这是好现象啊!这足以说明《雷雨历险记》及《作者文集》已深深地触动了许多人的灵魂,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震颤。在此,我坦诚的说,谢谢大家,谢谢每一个说它好或说它坏的读者。

近日,我在《新闻报》上,看到一篇短文。标题是:《巴尔扎克的最后一试》。

此文大意是:巴尔扎克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是后世作家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峰。但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却差点与世界失之交臂。

一八二九年,巴尔扎克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他一连向出版社投了十七次稿,均遭退稿。

每封退稿信上,均冷冰冰地写道:“巴尔扎克先生,尊稿经审读,不拟出版,特此奉还。”

巴尔扎克心灰意冷,将装书稿的袋子投入火炉,他妻子从火中抢出书稿,并鼓励他再向一家出版社投稿。

《朱安党人》历尽磨难,终于出版了,并成为世界名著。

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可谁能想到,如果没有最后一试,一部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品,就会与世界擦肩而过。

读过此文,感慨万千,欲说之,又无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部书中有真实的叙说和描写,也有虚构的情节。书中有我的影子,但又不是写自己,写亲友,写他人,敬请大家,莫要对号入座啊!

(未完• 待续)

二0一0年六月

.

后记二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自己碌碌无为而羞愧……

此话说得何等激励人心,何等好啊!

遥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我上中学不久,刚刚入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改为共青团)的时候,就将此话抄录于笔记本上,并激情难抑地刻在心灵的深处,时时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独驾生命之舟,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上乘风破浪,驶向遥远的未来。

人生如戏。人生如梦。转眼间,五十八年过去了,白发苍苍的我,心未老,志更坚,依然在大海上搏击风浪,遨游着,苦斗着……

我用沉重的笔书写着百年、千年的历史,书写着百年、千年的风云变幻,书写着百年、千年的沧桑……

我通过雷雨信子和高英、常河和海棠、李海和水仙、高华和东方明珠、史蒂切尔和娜沙等人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叙说了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社会的无奈……

《雷雨历险记》的成书过程是漫长的,艰难的,无助无奈的。此书中,有我的心血,有我的泪水,有我的半个世纪的酸甜苦辣……

花开花落,月缺月圆,在漫长的岁月中,我曾写出《幻梦佳景》《风云奇游记》《北国风云》《北国之恋》和《千古遗憾》等两个中篇小说,三部长篇小说,它们为《雷雨历险记》的成长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古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下笔自有神来助!

说说易,做何难!我这一生从五岁入“道德会”(相当于现在的的幼儿园)习字,拜孔子、学日语时起,我的身边就没少过书,几十年如一日的苦读着……有谁知我究竟读过多少书呢?为生活所迫,我的足迹遍布黑水白山、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走过的路,何止万里、十万里?而今,我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怎不见能助我写书的神呢?

我有个小小的书屋,虽然不大,却能容纳古今中外、历代名人来这里聚会、谈心,来这里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来这里畅谈远大理想和心中缠缠绵绵的爱。

当前:第123/1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