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坑全集.com》第89/137页


1959年,共和国对内的主要挑战是“严打运动”,对外的重要工作是印度彻底结束了内战状态,全新的格局终于尘埃落定。

英国人试图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破产之后,他对印度的统治在实际上就到了尽头。共和国以不干涉别国内政为理由,“一视同仁”的与印度的两个政府进行贸易,印度北方政府没有南方政府富有,但是北方政府的军力更强。内战期间可以说不分上下。但南北分裂的印度也并不符合英国人的利益所在。更别说跟随英国人的是北方政府。

在英国人出色外交努力下,甘地与尼赫鲁领导的国大党逐渐夺取了南方的政权,北方政府也作出统一的决定。英国人终于抛下了沉重的包袱。最终的印度政府是一个由四个国家组成的联邦制国家。西面的巴基斯坦,北方政府,南方政府,以及东面的孟加拉。根据各邦的意愿与民族划分的印度,总算是以符合印度传统历史的模式统一起来。

和历史上比较,印度失去了北方的大片山区,失去了阿萨姆和孟加拉东部的一部分土地,阿克赛钦与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也划入了共和国的版图。不过这些地区对印度都不是什么有特别价值的土地。除了印度政府当中少数对共和国领土有着不切实际幻想的白痴之外,中印之间的关系相当不错。

统一之后的印度首届国会上,总理尼赫鲁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印度要么作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无声无色的消亡。”

以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论断非常正确,陕西众对尼赫鲁期待的“伟大功业”的难度十分了解,大家也只能够祝福在这个时空,印度人有机会完成他们的理想。

印度次大陆的统一,让亚洲局势变得稳定起来。共和国现在是亚洲当之无愧的最强国家。国内的良好政治秩序与经济秩序,每年15%的经济增长,总数高达410 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以及7亿2千万的庞大人口。与世界各国之间还算是和谐的关系,共和国在战后的黄金时代当中如鱼得水。

1960年初,共和国推出了划时代的产品,第一代网络系统。

网络开发虽然有陕西众专家领衔,研发投资仍然大得惊人。这笔庞大的投资机密性较强,属于军工范畴技术。哪怕是陕西众的专家,能够提供的也是研发路线和各种参数,对于研发中要遇到的种种问题,还是得一件一件来解决。对于这点,是谁都没有办法的事情。更何况研发中需要的设备,很多也未必能够及时到位。

陕西众的研发效率在全世界算是最高的,他们采用的是后世经过严格实践后所能够采用的最优化设计,这虽然节约了成本,却又在扼杀个性。但陕西众现在也实在顾不了那么多了。

最早的一套网络系统应用在户籍管理上,共和国户籍管理从来都是非常繁重的工作,网络的应用让曾经纯手工的户籍管理体系效率大幅度提高。

沈茂的侄女沈凝对三叔一直非常钦佩,等到财政部开始推行网络系统之后,她经过了非常刻苦的学习才算是掌握了这些技术。沈茂此时已经调回了北京中央工作,1960年底,沈凝去沈茂家做客,看到快60岁的三叔沈茂坐在电脑前面,十指轻盈的在键盘上飞舞。那种熟练和习以为常的态度,就算是那些最熟练的电脑技术人员也不曾拥有。沈凝最惊讶的是,三叔沈茂打字的时候,是根本不看键盘的。

写完了东西,存盘之后,沈茂这才起身招待沈凝。沈凝今天来的原因是询问沈茂什么时候出发去兰芳省。沈茂给沈凝的感觉一直很奇妙,一方面,沈茂是非常传统的一个男人,另一方面,沈茂对那些最新潮的东西从来都不会拒绝,不仅仅是不会拒绝,沈茂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非常自然的融入到那些最新潮的东西当中去,就好像是沈茂自己引发的这股潮流。

就如同新开设的“婆罗洲度假区”一样。沈凝自己都想想不出为何要千里迢迢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度假。或者说,度假到底是什么活动,沈凝自己根本就没有概念。三叔沈茂却已经联系好了去婆罗洲度假区的船票。他购买了相机,还和婶婶一起去购买了非常花哨的度假服装。沈茂这次度假不仅带着全家,还带上了他的“母亲”,也就是沈凝的奶奶。沈凝对三叔沈茂的作风除了由衷的佩服之外,也实在是找不出别的形容词了。

沈茂准备在元旦前出发去婆罗洲,也没几天了。沈凝问清楚之后,表示会去送奶奶和三叔。

1960年12月28日,沈凝在天津港看到了前往兰芳省的游轮,就被那艘纯白色的庞然大物所吸引了。这是共和国建造的第一艘游轮,出资者是现在鼎鼎大名的山南省国资委。游轮能够容纳三千名游客,沈凝作为接送人员,拿着自己的工作证,以及沈茂给她购买的价值二十元的参观票登上了这艘邮轮。

一上船,沈凝就被这艘船的豪华给征服了。露天游泳池,宽广的宴会大厅,漂亮的餐厅,还有那如同最豪华的宾馆一样的船舱。这趟旅程的价格一点都不便宜,一个人大概是人民币8000块钱的样子。三叔沈茂很有钱,沈凝对这点深信不疑,但是没想到沈茂在花钱方面是如此的生猛。沈凝现在突然很后悔,早知道如此,应该要求和三叔一起来度假才对。三叔是不会让自己掏钱的,如果靠自己的工资,来这么一次豪华旅行,也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

除了三叔一家之外,共同上船的还有不少三叔的熟人。也有沈凝在电视上见过不少次的面孔。例如前四川省委书记雨村全家,甚至还有共和国元帅顾璐全家。另外十几号老家伙,有些沈凝面熟,有些就算是没见过,但是他们之间那熟络的言语,以及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高级干部们才有的风度,证明他们都是共和国的高级官员。

开船前,沈凝有点依依不舍的下了船。这艘船的设计装修非常棒,不过在船上待了几个小时,沈凝就很有点不想下船的感觉。她用极度的眼神看着这艘船缓缓驶出天津港。再看周围的人,眼中都是和沈凝差不多的目光。羡慕、嫉妒、憧憬。怪不得要反对那些特权阶层的存在。沈凝本人也是级别不低的干部,家里也绝对不缺钱,可是和三叔沈茂比较起来,沈凝才真的认识到自己根本就是一没钱、二没权的可怜存在。稍微叹了口气,沈凝转身离开码头。

参加这次旅行的陕西众有30多人,占了现有陕西众1/10稍强的样子。30多老家伙让家人自己在船上游玩,他们包下了一个会议厅。清空了服务员,让警卫员从外面守住大门。很久没有这样聚在一起的老兄弟们开始了久违的茶话会。

曾经的年轻人们都老了,雨村在这里面年纪最大,他已经响应共和国的老干部退休号召,于今年提交了退休申请。

“村叔,你已经干够了30年,现在退休金是全额给的。你这接下来要去全世界旅行,幸福啊。”邓肯羡慕的说道。

“要说30年,在座的谁不够30年?大家的退休金都是全额,你在这里哭什么穷?”雨村笑骂道。

“权力这玩意啊。不是说放手就能放手的。您还真的是能想得开。”邓肯倒也不说瞎话。

这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虽然年纪大了,这功名心可未必会随着身体的衰弱而衰减。或许就是因为深知死亡已经在触手可及的人生夕阳当中,哪怕明知道这是不对的,大家仍旧不肯对能够抓在手中的东西放手。或许这也就是大家最后能够拥有的东西了。

老家伙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就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人现在共和国地位可谓是“一息天下安,一怒诸侯惊。”的人物。除去雨村这等已经决心彻底退休,环游世界的家伙。别的人现在依然手握重权,而且对权力还有着老人特有的执著。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十分清楚自己对于把持了三十余年的权位的眷恋。

马前卒执掌党校和党政工作30余年,在党内声望之高,毫不在主席之下。顾璐从军以来排名从未在军内落到前七名之外,二战结束之后获得元帅军阶,从国防部长到军委副主席、军委常委、政治局常委,如果不是因为党主席兼任军委主席这个“党指挥军”的绝对权限,顾璐现在成为军委主席也不稀罕。章瑜作为政府部门的干将,从陕西的榆林县县长一路爬升到陕西省长,直到国务院副总理。等总理干满了这届,升为国家副主席之后,章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掌国务院总理的职位。

这些人大多数不过50多岁,作为政治家也不算太老。40年代制定基本内部规则的时候,“不允许领导干部终身制”与“官员财产透明制”都是被强调的重点。也就是说,这些老东西还有最后十五年的时间可以用来完成人生的最后一笔。

当然,老家伙们聚集在一起也不是要集合起来造反。大家还真的想享受一下共和国自造的豪华游轮。这些人在2009年,也都是开过车,坐过飞机,游览过大好河山。但是这些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坐过豪华游轮,也没有人去过婆罗洲度假。在大家几十年的奋斗下,共和国总算是有了豪华游轮这样的设备,他们也得以发现,自己并非没有好奇的情绪。以往他们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和艰苦朴素的作风,也仅仅是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他们足够诱惑。乘坐豪华游轮去旅行,给他们的诱惑就相当大。

辛辛苦苦几十年,偶尔享受一下生活还是无妨的。对他们来说,这也是真正能够让他们开心的一次旅行。

不过这些人的生活早就彻底融入了政治生活当中,就算不谈论严肃的话题,他们谈论的问题也绝对不能算是不严肃。如何保证党的纯洁性以及领导地位,是这些人不由自主关心的问题。到了这个年纪,考虑寻求政治接班人是老家伙们的责任和义务。党政财团三权分立的构架,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权力的运作,看到理想的意义。

到了现在,党内对各种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不同的思路,对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核心问题已经达成了充分的一致,总结起来就是两个问题――“为人民服务。消灭特权”。

到了现在,就连主席都承认,无限制的拔高“精神”,对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当然,这也是因为共产党到现在为止,其骨干一直没有背离共产党员的精神。 1960年,共产党员也不过是区区400万人。外围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份子加起来,也不过1400多万人。最讽刺的是,党的教育核心内容就是“实事求是”,围绕了这点,让相当一部分曾经努力入党的同志们通过党员教育真正的理解到了自己,于是很多人放弃了入党的努力。转而“为自己服务”去了。

更加讽刺的是,这些人承认了党的力量,认同了党的领导地位。在党还能保持自己纯洁性和活力的时代,他们不会挑战党的领域,但是这些人也在等待党的衰落,等待党的不可避免的走向弱化。

这种情况给老家伙们造成的困扰很大。和党比较起来,这些人的确不够正义。但是这些人也绝对不能够称为邪恶。在党还是“威光正”的年代,这些人就像先秦诸子当中的大贤们所说,“风行草偃”。不过主席对这群人的评价是,“立场不正确,知识越多越反动。”

当前:第89/1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