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蜀全集.com》第1325/1402页


李严没什么钱,只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围城比攻城省钱,反正看不到破城的希望,李严干脆就耐心的等。等诸葛亮死,等魏霸从冀州攻过来。

主意虽然定了,可是等待的日子并不好受。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严越来越忐忑,越来越不安。

诸葛亮居然还不死,魏霸也迟迟没有发动攻击。

魏霸不发动攻击,他能理解。魏霸需要时间来充足骑兵的力量,他在辽东肯定会招募胡骑,胡骑招募起来也不能立刻上阵,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整合。魏霸很可能是等秋收之后才会发动攻击,因为那时候粮食入仓,军粮充足,战马的体力也正是最好的时候。胡人发动战事,都是在秋后。

可是李严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还不死。他离开长安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病得形销骨立,看起来只差一副骨头架子,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却不知道他为什么到现在还不死。

李严觉得,诸葛亮再不死,他就要死了。

对李严的悲观,法邈只能安慰,也仅仅是安慰而已。

转变一定会发生,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现在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耐心的等待。

……

司马懿不打算等了。

李严出潼关超过三个月,围壶关也近两个月,姜维入驻蒲坂时间也不短了,可是他们都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消极怠战的味道很明显。既然如此,司马懿决定利用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做一个局。

和夏侯霸互换防区,是因为满朝的文武都认为夏侯霸所部的战力更强,而他所率的将士战力较弱,更适合利用有利地形坚守,在攻击方面不如夏侯霸,所以让夏侯霸对对付同样更强的魏霸,而让他来对付李严。

守住并州,就是朝廷对司马懿的希望。

可是司马懿自己不怎么认为。他不觉得李严是自己的对手,虽然在南阳,他和李严的对阵最后以他逃跑收场,还赔上了儿子司马昭的一条腿。可那时候有魏霸参战,宛城被破,是魏霸的新战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不是李严的本事。

现在,魏霸远在辽东,李严孤立无援,蒲坂的姜维与其说是援军,不如说是敌人。

既然如此,司马懿决定主动出击。他之所以没有在李严刚到壶关的时候就出手,是担心李严初乍到,还保持警惕,现在时间拖得久了,李严应该有些疲了,他的战机出现了。

从知道李严出兵潼关的那一刻起,司马懿就做好了攻击的准备。此时不动则已,一动便若雷霆。

司马懿命司马昭率五千人留守龙山大营,自己和司马师亲率两万五千大军,直扑壶关。

从晋阳到壶关五百余里,司马懿只用了五天,平均日行百十里。一到壶关,司马懿不顾士卒长途奔袭的疲惫,立刻下令发起攻击。

李严没料到司马懿来得这么快,等他收到斥候的消息,知道司马懿正在接近的时候,司马懿已经近在咫尺,三千先锋劲卒,在司马师的亲自率领下,发起了狂潮般的进攻,咆哮而来。

第0980章 弄巧成拙

李严并没有如司马懿预想的那般放松警惕,实际上,他现在有如群狼环伺下的小白兔,连睡觉都睁着一只眼睛,哪里敢有半刻的放松。他没有料到司马懿会来,但是他却准备了司马懿可能会来,毕竟在诸葛恪、孟达兵逼洛阳的时候,能解壶关之围的只有司马懿。

可是李严没有料到司马懿会来得这么快。五百里急行军,这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

这样的人不乏先例,比如夏侯渊就以急行军著称,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出奇不意的出现在敌人面前,让敌人猝不及防。可是夏侯渊后来败死在定军山,被曹操定为白地将军,也就是说他不通兵法,恃勇而行。

司马懿同样是一个急行军的代表,当初孟达在新城起兵,他只用了八天就从宛城赶到新城,平均日行一百五十里,比现在还快。不过他后来没能攻克新城,灰溜溜的回去了,反而成就了魏霸一战成名。

所以,这种战法的危险系数极高,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到迫不得已,不会有人这么做。

李严就认为司马懿没有这个必要,司马懿就算按部就班的赶到壶关,与郝昭内外夹击,他也能稳稳当当的击退他,又何必冒这个险呢。

可是司马懿就这么干了,李严料到了司马懿可能会来,却没料到他会这么快。

快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愣是干出了少年麻木的事。

李严吃了个闷亏。

不过。李严也不是好惹的,别看他在朝堂上被诸葛亮整得鼻青眼肿。狼狈不堪,可是在战场上,他却是一个极其强悍的对手。面对司马懿的突然来袭,李严并没有乱了阵脚,他亲自上阵,指挥反击。

面对奔腾而来的三千先锋锐卒,来不及出营列阵的李严下令亲卫营手执手弩、硬弓,在营门内侧立阵。隔着营门射击想要冲击营门的魏军。

护住了营门,李严命令将士们推倒帐篷,就在大营里列阵,摆开两排连弩车,猛烈射击。与此同时,他下令长矛手顶到营栅后,将长矛从营栅的缝隙里伸出去。借助营栅,形成一道长矛阵,阻止魏军越过营栅,进入大营,杀伤没有什么近战能力的弩手。

片刻之间,大营里战鼓声四起。李严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组织起了有效的反抗。

连弩车连声怒吼,利箭呼啸着划空长空,扑向迎而冲来的魏军。

当前:第1325/140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