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思之全集》第3/140页


“咦?你昨天不是说了今天会来的,我老早就泡了茶水等着了。”她一脸娇憨中偏生还无辜异常,别了别小嘴低声嘀咕了一句:“本来不一定给你喝的,谁叫你刚才吓唬我来着?”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此仇不报非女子。

夏绥远顿时觉得浑身上下哪里都难受,胃里似乎真的有些翻江倒海,有点狼狈的开窗扫了一眼,便飞速翻身下了楼。

静研几步走到窗台前,若有所思的盯着他匆忙离去的背影出神。

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几乎是一起长大,然而如今他从西北回来,似乎是变了许多。

她也说不上他是哪一点变了,还是像小时候似的没心没肺的笑着,也还是那一脸痞子德行,黑了瘦了,眼睛里有种说不出的东西。似乎是多了股戾气,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总之让她莫名其妙的有些发憷。

她回头将手里的东西收拾好,不经意间扫到了桌上一侧的茶壶,挑了挑眉毛,嘴角牵起了一抹浅浅的坏笑。

不过……貌似还是那个傻瓜蛋,她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废话的没有,看在我一向表现比较良好的份儿上,亲爱的们不要矜持的收藏撒花吧,捂脸,卖身求包养。。。。

有女如花

“哎哎,听说了没有,据说前些日子璐王跑到兵部李大人家里,调戏了李如花,人家姑娘现在在家里正悲愤欲绝的要上吊呢。”某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

“啊?怎么可能?如花被璐王调戏了?我看不用上吊了,乐都要乐死了?”某同朝为官的同僚。

“我靠!璐王爷这口味够重的啊!怪不得上次他经过我们天香楼,看都没往里看一眼。果真是当兵当三年,母猪赛貂蝉啊。”某著名妓院龟公。

“呵,我说你们的消息都已经过时了,我有个表弟在宫里当差,说是最新的消息是,皇上要把如花指婚给璐王爷了。”某宫内宦官……的亲属。

什么?指婚?没开玩笑吧?众人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好吧,璐王爷的倒霉指数,又要加上一个档次了。

市井之中流传,京城皖宁有三奇,一为刑部刘尚书家小姐的一手簪花小楷,据说曾卖到过一字千金的地步,这位小姐年方十六,养在闺中,自小生的粉雕玉琢,据说也是绝色佳人。另一为户部侍郎陈绍宽头上的皂色儒巾,当年状元郎策马游街,迷的多少女子肝肠寸断,求一片衣角尚且不可得。然而过了不久有好事之徒发现,状元头上的头巾据说是心上人所赠,故而从来没换过。当然,是不是从来没洗过,这个就无从考证了。

最后这一个,因为内容有些十八禁,且牵扯到皇家,说之前众人脸上的表情都要小小的讳莫如深一下。

这东西,就是璐王夏绥远的裤腰带。

小小裤腰带,官场大舞台,你别瞧这东西人人都有,但是别人的可未见起如这位王爷一般含义丰富。比如说当你看到其他几位王爷,官袍腰上束着的革带都是和他们的皇帝爹一样的玉质佩金鱼袋。而唯独这位主儿腰上是和一品官一样的金质革带佩金鱼袋,就应该明白,这位这辈子算是基本与皇位绝缘了。

歧视是无所不在的,如果不小心被自己的皇帝老子歧视了,那后果显然更严重。

说起璐王,那绝对是京城里不败的传说,不光是因为他长了一双和他那个蛮族母亲差不多的黑中透蓝的眼睛,还因为他世上独一无二的倒霉运气以及堪比小强的生命力。

他创造的最倒霉记录甚至可以追溯到出生的时候,当年贵妃和他娘——被贬的丽美人同日生产,二选一的比例能让他投胎到难产的丽美人肚子里,可见这孩子是从小就运气不佳。

丽美人生下他没多久就咽了气,这位差点被当成死胎扔出去,还好当时的职守太监还多少有些良心,接过来拍了拍,居然活了。于是就这么的,璐王殿下在冷宫里蹦跶着长到六岁,这才有幸见到自己老子,并且被当时的皇后收养,有了名字。

可惜好景不长,他十岁的时候,王皇后被废,所生的嫡亲太子被软禁。这孩子又被踢马球似的扔给了贵妃刘氏抚养。

中途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有传言说是刘贵妃对这位是极好的,可是他天生的命冲啊,不倒霉就难受,于是乎在他十三岁那年,因为在元月大典殴打了三皇子淮王夏绥靖,被直接交给大理寺,软禁。

如此一关就是四年整,在他快要被世人淡忘的时候,当今圣上不知道哪根龙筋一动,顺手一甩,把他甩到西北边境的苦寒之地历练去了。

在西北一呆又是四年,期间蛮族无数次入侵,每次这位王爷都被当成炮灰摆在前面,结果不但大难不死,还带兵击溃过几次蛮兵。当然,军功是没有他的份儿的,原因无他,倒霉而已。

于是乎,这可怜的娃也就只好整天栓个金丝腰带到处乱晃,堂堂王爷上朝和官员同列。不过貌似他不在乎,只要月俸银子还能按时发,天塌下来都能当被盖。

这不是,没有绯闻的名人,绝对不算名人。他从西北被召回来不过才刚做了几个月的太平王爷,京城里的传言就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尤其是这次如花事件,传的比闹鬼都邪乎。

相对于外面沸沸扬扬的传言,一号当事人夏王爷就显得淡定多了,事实上他还挺好心情的跑到未来的岳父家里喝茶,顺便商量一下那个所谓的婚事。

“哦,那个李大人啊,本王这次亲自前来,就是想商量个事儿。”他喝了口茶,觉得还是直接开门见山比较好,“这次结婚肯定得铺张浪费,父皇呢,特地批了五千两银子,但是本王回去算了算,发现似乎不太够啊。”

京城中大户人家娶亲,花的银子怎么都得上万,他一个皇子才给五千,其中的三千还是打的白条,可见内务府也是看人办事儿的。

“王爷的意思呢?”李尚书原来是统军的将军出身,生的一双虎目,自然是威严异常,此刻不怒自威,瞧得夏绥远不由自主的牙疼。

当前:第3/14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