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全集.com》第632/634页


“有何不能说的?从你王二郎口中吐出来的话,顶了天的,朕想也最多就是这建州人事由你一人而决罢?可你的性子,还不是这样的人,朕当初既然敢把水军虎符交给你,难道还怕把一个州交给你?朕都不怕,你又怕个什么?”

你当然是不怕了,你是皇帝哟,我算个啥子?一个正一品王,还是荣誉高过实际一些,手中这点权力还是你给的,什么时候你不爽了,将我一撸到底,我可就什么也不是了,而你呢?谁能撸得动你?王况心中暗自嘀咕但皇帝话都说到这份上,自己却是再也不能沉默:

“陛下,太公有言: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也某以为,若是放到建州,则可以改为:建州非官员之建州,而是建州人的建州”

“嗯,这是《文韬》中所说,其余五韬中也多次提及确是没错,继续说”李世民一听王况果然引了《文韬》中的话,就来了兴趣,回朝之后他就听过不少大佬提起,王二郎行事,颇合《文韬》之精髓,恐怕这王二郎还是太公传人?联想到王况的来历,李世民就来了兴趣,那可是太公呀能得太公传人辅佐,这也是对自己这个帝王的一种肯定哦

“某以为,既然是建州人的建州何不干脆让建州人来决定谁当建州刺史?仿效三皇五帝时期,各部首领均由各部自行推选,然后由朝廷任命,若是这个刺史不合建州人的心意则建州人一样可以联名弹劾于他如此,建州人不满意官府,罢了就是,就不会诉诸于武力”王况咬了咬牙,终于是把话说了出来

想要让天下安定下来唯一的途径就是民有督官权,有罢官权,官对民负责,而不是对上官负责惟有如此,官才会为地方为百姓争取利益所做所行都置之于百姓的监督之下,因为百姓有了罢官权那么官员就不再是父母官,而是百姓聘请的管家,不合百姓心意了,直接解雇了就是

如此,则天下的贪渎之事就将减少许多,如今还是属于开国时期,君明臣贤,一片盛世景象,但这是靠的人为来维持,如果李世民混蛋一些,那么局面就会一团混乱不可收拾,这是一人治天下,而非天下人治天下要是让民来选官,则将可能做到天下人治天下,既然这天下是自己的,官员不满意了,我可以换,我为什么要造反呢?不满意了,就轰下台去就是了,政令不对,让官员去改就是了么

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为官者,甚至是为帝者的权力,使其不能为所欲为,事事都要以百姓之需来考虑,那么这个天下才会长治久安,大唐才能够永远不用担心被造反的民众给推翻了这个在前朝例子多了去了,而若是不改变这个现状,使得皇帝在天下安定之后放纵了起来,那么就将陷入改朝换代的怪圈之中去,如此一来,甚至还等不到天下大融合,刚刚一统的大唐又要分崩离析了,如此,则自己的到来还有什么意义?战争依旧有存在的可能性,资源的浪费依旧会进行

王况不敢说,其实并不是真的不敢说,说了也没什么罪,太公在一千多年前就能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想法,可见,民*主的思想还是有其存在的基础的,民也不因言而获罪,就算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娘,只要事出有因,啥事也没有而若要是让这集权再延续千年,那么君权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再也难以撼动

此时的西人,应该正是处于城市联邦的政体之下,由他们选择自己的首领,还有议事厅这样的机构存在,市民可以评论朝政,这些思想,在丝绸之路的传播下,早就到了中原了,被人们所了解了,因此,此时在一个地方推心选举制,不是不可能,而是王况需要激一激李世民和朝中大佬们,让他们去反思一下前秦,前汉,前晋,前隋之所以亡的根本原因

王况的话说完,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宁静,静得那身边人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作声,王况说的是实话,三皇五帝其实就是百姓子民推选出来的,所以,他们才能一呼百应,以小博大,群策群力的完成他们想要达到的目标

“此事再议”沉默了半天,李世民终于丢下一句话,不是他恼怒了,而是这个事情实在太大,他不可能一下就给出可或否的决定,还得要跟诸位相公们商量才行西人的城邦制,他也有所耳闻,玄奘的西行游记里也多次讲到西域各国中,不少首领是由民众推选出来,他们都是声望颇高,号召力非常强悍的主,强悍到了李世民也要羡慕的地步

朝会依旧在进行,也依旧在封赏着,但这时候大家都已经没了心思去争去羡慕了,就连长孙无忌因这大半年中,领导群臣将个朝政在皇帝不在的情况下治理得井井有条而被封为尚书仆射的事情也没引起多大的骚动,这可是真正的在职位上确立了长孙无忌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以前,长孙无忌的领导地位,大半还是靠了他国舅的身份和皇帝事事都要询问他的意见这两条而获得朝臣的认可的,但在职务上,他并不会比三朝元老萧禹高到哪里去

长孙无忌自己也忘了推辞,他也是个不贪恋权位的人,以前已经几次推了尚书仆射的位置了,但这一次,他没推,木木的就在皇帝封了之后,上前去谢了恩,等谢过了之后才反应过来,却已经是迟了本想再推,但一细想,若是王二郎所说的真能够实行的话,那么就是当尚书仆射又如何呢?下面的官有民监督着,自己不一样是无事一身轻?于是只张了张口,没再说话

这个再议一拖就是好几个月,其间李世民多次的分别召见了朝中大佬到他的御书房密谈,也让王况拟了一个章程出来,王况也不多想,让我拟我就拟,反正现成的,就将一州之政的行使权,监督权和立令权给分了出来,立令权属于百姓和官员共同的,行使权属于官员的,监督权属于百姓的但军权却是严格的规定只能是朝廷来任命,同时也强调了君权天授,坚决不许百姓干涉的态度

不可能一口吃出个大胖子,王况深知这一点,做事一步一步的来,一步一个脚印扎稳根了,等到这个制度的好处被大家所认同了,那么必定会有人开始想着如果再进一步会如何?只要能达到这一点,王况就满足了君主制又怎么了?瑞典不也是君主制?人家还是成功的社主*义国家呢社会安定的根本因素不在于是不是君主制,而在于民是否真正有权选自己满意的管理者很惭愧,灰雀到了不惑之年了,到现在才投过一票,还是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指明说要选某人投的,再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选票长得什么模样,不是灰雀不想投,是无处可投

贞观十五年就这么匆匆的过去

贞观十六年,一下就出了许多的大事,首先是热汽球上了天,这让人飞天成了可能,再之后,就是格物院的学员们,只靠王况当初提出的一个设想,用铜铸出了一个非常笨重的蒸汽机,一个房间那么大的东西,只能推动一个磨盘转动磨面,虽然耗费惊人,但是却让格物院的学员们看到了希望,有这个希望在,他们就有了动力,天下之物,哪个不是在完善之中的?就说刀兵,古人还用石做的刀兵呢,现在呢,已经具有了如此之大的威力了,农耕工具就是如此

也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使得格物院在大唐百姓的心中地位一下提高了不少,这可是几乎可以和神人的点石成金之术相媲美呢因此,这一年,不光格物院,连带着天文院等其他的学院,报名人那是人山人海,都想去学那精巧之术,学一学食贤王所推导的事物,如今已经不比往日,以前需要科考才能入仕,现在呢,只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可以领个至少是散官的待遇,出类拔萃的人还能当上匠官,这不啻是那些不爱读书但又喜欢想七想八的人的一条晋身道路未完待续)

食王传的第七二六章建州人决建州事

第七二七章真的不孤独(大结局).

..因为建州官员任命的事一直拖延着没决定,黄良和王凌还是暂时的呆在建安,但马周却被调回了长安,协助长孙无忌修订大唐律,不过王况也知道,这其实不无李世想通过长孙无忌与马周交流的机会来彻底的了解建州的现状和百姓的真实想法,毕竟,马周不算是王况一系的人,而且他是寒门出身,对寻常百姓的了解要高过高门贵族许多

而与此同时,经过一年多的航行,徐国绪他们终于看到了王况所说的那个有曾经的两个大唐那么宽广的陆地,他们将按照王况所交代的,在这片大陆上停留至少一年的时间,寻找的物种,并且用一年多的时间来设立一个个大唐的前哨站,为今后可能进行的移民打下良好的根基,这个前哨站,将是一个非常坚固的堡垒,面靠大洋,背抵悬崖,易守难攻,就算最后要退,也会有大楼船接应,今后的大唐领地,就将以这些堡垒为基础,一步步的往外扩张同时,他们也将此行的结果用信天翁送回了建东,图虎回建东之后,又被他幸运的找到了几对雏鸟,报信,尤其是重要信息已经不是问题最小说“小说”

同是这一年,皇庄廖小四他们也推出了好养易大的经过他们几年努力而配出来的品种牛羊,豚猪的生长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是一头豚猪需要两年才能长到一百来斤,如今只要一年就可以长到一百来斤,这将大大的提高百姓们肉类的供应量实际上皇庄里这些年推出的品种不少,但是每一次的推出都是只比之前的提高那么一点点,因此并不惹人注意,而事实上是经过这些年的潜心研究,如今不光是粮食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就是其他的物种,也都是有了很大的飞跃最小说“小说”

王况开始的时候不信,西人曾经用了近百年才做到的事,你们只用了几年就能做到?后来一想,是了,西人那是靠的个人努力个人的投入,而且是自发的无意识情况下,才需要用到这么些年,而皇庄大不同朝庭全力支持,内府的银钱敞开供应,想要什么物种,皇庄一封书信送到那里去,当地马上就办得妥妥的送到长安来加上皇庄里大量的盖了璃棚,一年四季都可以耕种,这样大的投入,如果没出这么高的成果那才是见了鬼了呢

贞观十六年,经过了一年多的讨论和十几次的修改朝廷终于拿出了一个以建州为试点的地方官员任免方案,主要的思想还是王况当初提出的民选民督民罢但在施行的进度上又分成了几步,第一步先是从县开始,若是效果不佳则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如效果好,则推广到州,而至于一州的效果显著的话,是不是会推行到其他州去,并没有说,但是朝中大佬们都有这样的觉悟,已经开始将自己门下子弟都派到各地去,除了给他们一点数量少得可怜到只够买些工具雇佣些家人的钱外,没有任何的支持,要的就是要他们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真正的参与到农耕商中去,深切的体会民间需求,同时也靠个人的努力而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同,真要到了民选官的时候,就有机会一举上位

而对于建州,因为当务之急是要选州中的四大巨头中的刺史和别驾两个,加之建州事又向来属于特例,因此,在小范围内实行了推荐制,由建州的衙役官吏来推选他们心目中理想的上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岑余子被绝大部分的官吏推选为了州刺史,而别驾则推选了刚被调到建安才干了一年多长史的黄知远,至于司马因为是属于军一方的,还是由朝廷任命,李业嗣只是暂代镇将一职,也就趁这个机会,将官印交给了前来接替他的继任者手中…,

岑余子和黄知远能上位,其中固然有王况在建州人心目中的影响存在,毕竟,他们可以算是王况的心腹之人,将一州事务交到他们的手中,王况不可能不帮着点?这是建州官员百姓的朴实想法,他们却不知道,王况已经开始准备离开了

曹操上的进度条已经到了99%,这说明天下大势已经不可逆转,只剩下那百分之一没有完成,但对王况来说,百分之一要完成也不难,这并不像是考99分的人想要考100分要比从60分升到90分那么难从进度条上,王况就可以猜测到出海舰队已经和美洲大陆的土著搞好了关系,并不像几百年后的西人那样的充斥着武力,毕竟对于大唐来说,土地如今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有个据点在那,起到一个示范作用,那么大唐对于已经开始落幕的印安帝国和玛雅帝国的人来说,就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然后再慢慢的渗透融合,美洲大陆正式并入大唐的版图,不过是个时间的问题罢了

贞观十八年,正当舰队到达地中海的消息传回长安,大唐正式宣布西征之时,安息人终于被鞠智利的计策拖垮,不得不上表唐廷请求归附,而早在头一年,真腊就已经受不了被大唐包围的压力,受不了大唐截断他们的商路,受不了大唐子民那极高的待遇和生活水准而请降了,真腊一降,其西边北边的小国也纷纷跟着来朝,都是直接提出撤国设县或设州的要求,只希望能保留他们王族的富贵和尊严,也是这两年,大唐一下就多了一百多个王爵,当然,这些人只能是作为富家翁,而不可能再领一地了

舰队到达地中海的消息一传到长安,曹操上的进度条就满格了,而且,上面的数字也从“100%”变成了“完成任务,等待传送”的字样,还不时的闪烁着伴随着一点点的震动,开始的时候是一天震动一次,到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天两次然后是一个时辰一次,王况知道,自己必须要走了,频率的加快,就是催促自己的信号,毕竟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如果呆得太久,幕后人也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了过犹不及,这个道理谁都懂

热汽球经过多次的实验,已经证明很是安全,李世民就决定要亲自上去试一试陪同的人员,他只选了王况和李治,李治已经被确认为太子,他的心性,已经和王况曾经从书本上的认知大不相同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时候还会因为一些事情和李世民据理力争,不再是原本历史上那个软耳根的人物了

王况选了王越为自己的陪同,热汽球虽然成熟但技术上还有待改进的,目前最大的承重量只能是四个人等热汽球升到空中,王况突然给李世民跪下:“陛下臣,要走了”

“走?上哪去?”李世民一下没反应过来:“这天上?难道爱卿真能飞不成?还有,朕不是早就说过,朝臣不许下跪的么?”

“陛下,臣这一跪,非是跪陛下,而是跪这神州百姓臣来大唐一十五年,如今要走,很是不舍的臣之家人,就托付给陛下了,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回来”

当前:第632/6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