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之路全集.com》第168/168页


琉球败得理所当然,赶紧派使臣来向大清求救。而朝鲜和日本抢了一通,发了一笔财后,手拉手的过来求和了,表示他们只是穷疯了,向琉球要点资源,他们现在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么做了。

福临不舒服得很,这个两个国家就好像齐心给他添堵一般,他表示,打吧,给他们点厉害看看,最好灭了他们。而大臣们却集体表示:罚点钱就算了,别闹得上纲上线,反正是他们从属国之间的事情,大清只要调停就行了。

不爽,太不爽了!福临坚持要战,南巡事宜只好放下,朝堂上开始扯皮。

此时,日本和朝鲜的使臣要多老实有多老实,手拉手跪在朝堂上,说起自己国家的情况,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好像他们不打这一仗就活不下去了一般,琉球的使臣连话都插不上。而大臣们也开始劝解:皇帝啊,你别老想着打来打去,你已经打了许多仗了,真正的仁君是不会像你这么暴力的,如果实在觉得过不去,多赏赐点东西给琉球也就算了。

不行,凭什么他打败仗跑到朕这里来要东西啊,这样倒好了,从属国之间可以没事做你打打我我打打你,反正输了的那方可以从朕这里得到补偿,这是发家致富的一条道路啊!

福临表示,不打可以,让日本和朝鲜将抢了琉球的东西统统交出来,然后以后给大清的岁贡要加倍。

皇帝你不可以这么无耻的!摊上这么一个小气的皇帝,大臣们都快哭了。所有人都开始劝福临,就连景额都撑不住了,也去劝自家老爹,象征性的罚点钱就算了,别闹得大家都不开心。

福临瞪着儿子,有一股浓浓的无力感。他是两世为人,上辈子对这两个国家的恨意维持到现在,难得有了个揍他们的机会,他怎么都不肯放过。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皇帝一意孤行,大臣们难得的拧成一根绳子来跟皇帝对抗。最后,福临占了上风,顺治四十三年,皇帝下旨,命日本和朝鲜归还所有抢占财物,两国不服,拒不归还,六月,皇帝派兵,攻打日本。

说实话,这次出兵,除了皇帝和一些狂热的战争爱好者外,没有人是心甘情愿的。可就算不愿意,也要做好一切工作,毕竟打仗总是打赢了会比较好。后勤由景额负责,领兵的则是施琅和索额图。

日本如临大敌。他们的海军远远不如大清的无敌战船,无敌战船可是当年夺得马六甲的神兵利器,经过多年的演化越发的牢固,技术也越发成熟,碰到日本的战船根本就不用打,直接撞都能撞死一堆。

德川幕府内部开始争吵,有的说干脆投降吧,不就是些东西嘛,先交出去,然后再扮演海盗抢回来就是;有的说士可杀不可辱,既然人家打上门来了,就不能这么轻飘飘的认输。

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大清赢得毫无悬念十拿九稳的时候,上天开了一场大大的玩笑。一场飓风突如其来,就连拥有多年海上经验的施琅都没有能够预测成功,几十米高的海浪如同一面墙一般迎头扑下,大清海军伤亡惨重,三艘战船被海水淹没,死亡四百余人,伤者不计其数。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朝堂上死一般的宁静,所有人的眼神都投向了皇帝。福临先是愣了片刻,随后,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

他记得,当年成吉思汗也打过日本,是在八月出发,败在飓风之下。为了不出现这种情况,他特意请了钦天监算好日期,选择在风暴不强烈的六月出发。可老天的意思就是这么的令人捉摸不透,历史惊人的重合了。

难道说,是老天在护着这个岛国?老天都不允许自己灭了他?难道说,历史是不可违逆的,自己就算做得再多,国家依旧不能逃脱那段灰暗的将来吗?不可能!

福临挣扎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是一口鲜血喷出。朝堂上下一片忙乱,谁也没有心思去说什么日本不日本的事情了,皇帝的身体要紧。

海军不战而退,德川幕府兴高采烈,再次拜祭所谓的神风,这些东西福临都不能管了。经年累月的早起晚睡,他的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两口血彻底的将他身体掏空,他不得不躺在床上,慢慢将养。

而海上的这场飓风,在有心人的嘴里,演变成了对皇帝一意孤行不行仁义之道的惩罚。又要忙着政事,又要压制谣言,还要照顾皇帝,景额第一次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迅速的成长起来,同时,他又由衷的希望自己的皇阿玛快些好转,毕竟,二把手有时候还是挺好的。

事与愿违,福临的身体日益虚弱了下去。他自己倒是很清楚。这么多年,他一心扑在朝政上,身体早就透支,如同一根绷紧了的橡皮筋,一旦松下来,便会老化崩溃。可是,他又不甘心,日本他无论如何都要打下;蒙古和西/藏那里的教育初见成效,他还要抓紧;与欧洲各国的交流不能断,同时还不能忘记南美洲,他正准备在那里买地呢;江南已经出现了一些规模化的织造厂以及老板雇佣员工的生产模式,他不得不在这些地方多下些心思;多余的八旗兵丁可以放到东北一带屯田,以农桑和练兵来消耗他们过多的精力;还有,还有......

事情太多太多,他不甘心啊!

顺治四十四年五月,正是春暖花开之际,福临却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他急诏明珠、廖侠、桑吉、范承谟、索额图等人入宫,又叫来皇后太子以及孩子们,拉着景额的手,笑道:“众位爱卿是朕一手提□□的,如今,朕要先一步离去,太子也要托付众位了。其实,朕本应该寻你们一个错处,将你们压制了,然后再让太子施恩与你们,这样可以换得众位对太子衷心。可是,朕不愿意。朕与你们一同治理天下,如同兄弟一般,朕不愿意用这种心术来制衡你们,朕相信你们的衷心。等朕去后,你们定会好生辅佐太子,共建我大清盛世。”

众人泣不成声,福临又道:“景额,你皇额娘喜欢热闹,你莫要把她总是关在宫里,有机会就带她出宫转转,照料好她,知道吗?你的兄弟们,还有两个妹妹,朕都托付给你了。”

景额哭着点头,珊瑚抹着眼泪,道:“皇阿玛,我又有身孕了,这次肯定是个儿子,你可要看着他长大,还要给他起名字呢!”

福临笑了:“你们的孩子朕早就取好名字了,小华子都收着呢。朕自己骑马射箭都不行,就不教他了,这些让你额驸教,不能饶他。”说着,又转向明珠,道:“珊瑚是朕最为宠爱的女儿,朕将她交到你们手里,你们可不能拘着她,要好好待她。你的儿子是个好的,朕没有选错人。”

明珠跪倒在地,哭道:“请皇上放心,奴才的儿子,终其一生都只会是公主的额驸,一生一世一双人!”

福临虚弱的笑了笑,一旁的仁娜再也忍不住,也不管什么举止端庄了,冲了出来,扑到他的床头,唤道:“表哥,表哥,你就忍心抛下我吗,抛下你的仁娜吗?”

福临费力的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脸:“仁娜,你不要哭,你要好好的,你真漂亮......”――你永远是我心里那个明媚可爱的小萝莉,而我,注定要早走一步,不能陪你一辈子了。

顺治四十四年五月己未,帝崩。留下遗诏,不要谥号,不要悼文,不要墓志铭,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又诏,愿与成祖皇帝多尔衮,孝文纯太后布木布泰合葬。

六月,太子景额即位,年号建安,第二年,改元建安元年。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段我改了很多遍,自己写得很难过。其实,按照我一开始的提纲,皇帝还会再活这么几年,就是会晚年犯错。后来,我还是修改了,情愿让他活短一些,保持一贯的良好形象吧。

嗯,正文完结,以下开始番外,所有番外都会以长评的形式放送,算是一个小小的谢礼吧。

以及,所有看到这里的亲们,都是真爱啊,妥妥的!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当前:第168/16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