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狱校对版作者造化斋主》第3/905页


  半空中,浮现出一佛一魔的虚像。
  佛者庄严肃穆,端坐莲花上,坦胸露乳,手捏法印,背后有一点烛火,静止不动,如逝去的历史亘古不变,散发无量光,遍照三千世界。
  魔者冷面冷颜,双肩攀着赤纹蚺蛇,双足踏立于无尽血海上,双手负于背后,端视前方,足下翻涌的血浪仿佛要将众生六道都吞没掉,神仙也难逃灾劫。
  只见沉沦在血海中的无数鬼魔妖厉纷纷向佛陀扑去,哪怕被佛光化作灰灰,仍是前仆后继。
  一股股无形气劲散播开,空间承受不住冲击,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痕。
  在这般不计代价的冲击下,六字佛言渐渐黯淡,佛魔双方的虚像也随着元力的消耗而渐渐变得虚无缥缈。
  最终,伴随着佛者的一声叹息,缠绕着血灵古书的锁链锵然崩断。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溃散,化作浓郁的灵气四溢开。
  魔者哼笑一声,带着些许得意,身影消散前,瞥了罗丰一眼,似是在说,这下谁也不欠谁了。
  解开封印后的古书散发出灵动的气息,仿佛某种生物活过来一般,尤其是封面的图案旋转变化,竟是凝成一张人脸。
  “我被囚禁了一万年,又被逐出了自己的故乡,现在你们竟敢哎哟!是谁这么没道德,竟然把本座扔上空中?”
  却是它径直的从半空坠落下来,啪嗒一声跌落地面,摔得满身泥尘。
  罗丰朝着落地处走过来去,将书捡起来。
  古书抱怨道:“臭小子,为什么不好好将本座接住?”
  “我以为堂堂魔门镇道经文,偌大威名,决不会连浮空这点小神通都做不到。”
  古书顿时被挤兑住了:“呃,我只是半身,何况被锁了上万年,身手难免有点僵硬。”
  罗丰又问:“你是哪一部魔门经文?”
  听到提问,以笔墨勾勒而成的书脸立刻惟妙惟肖的动起来,骄傲的表情仿佛活人一般,并发出了嚣张跋扈的声音。
  “哈哈,问得好!站稳马步,气运丹田,不要被吓倒哦,本座就是——震古烁今与天同寿跳出因果不在五行执掌大道的《造化通天经》!”
  罗丰刚得了血渊老人的教导,稍稍一回忆,便想起了关于这本经文的介绍,但也只有寥寥数笔,而且浮于表面,毕竟数万年来不曾有人修炼过,只有从先人笔录上得闻一二。
  “有所耳闻,据说大道至简,能触摸到大道的经文,便是未开智蒙的飞禽走兽也能修炼,想来区区双目难视,是难不倒阁下的。”
  “呃……这个么……哈哈哈,那还用说吗?像我这样都诞生了书灵,便是用嘴巴复述,也能将经文内容告诉你,不过本座观今日天色已晚,何况你面有疲色,不如早些回去歇息。”古书明显带有敷衍之意。
  罗丰不依不饶:“无妨,我有的是时间,现在是身疲心不疲,正好一闻大道妙理,看看究竟高明在哪里?”
  古书见罗丰态度坚定,不容易糊弄,本就没底气的态度更加心虚,考虑再三,觉得就算瞒得过一时,也瞒不过一世,干脆坦白从宽。
  “唉,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都怪佛门秃驴用《过去燃灯经》镇压万年,以水磨工夫磨去了在下的记忆,险些被度化,除非能找回另一半身,否则草民也是无能为力。”
  罗丰并不觉得吃惊,因为最初他便发现,古书散发的灵气弱得跟旁边的树木相差仿佛,实在很难让人抱有信心。
  他又问道:“你的另一半身落在何处?既然是一体双胎,想来你有特殊的感应之法。”
  书灵不想对方竟是如此聪颖,不给他糊弄的余地,只能讪笑几声,老实交待:“在本方界域内,鄙人没能感受到另外半身的气息,也许是当年逃脱镇压的时候,丢落到其它大千世界了吧。哈哈哈,这个答案,您满意吗?”
  他的语气相比刚登场时的狂傲,可谓低三下四,身姿放得极低,不愧是镇道经文,能伸能屈,晓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
  罗丰点了点头,直言道:“简单的讲,就是现在的你一无是处。”
  人在屋檐下,书灵立马换成谄媚的语气道:“也不能这么讲,至少奴才还能陪您唠嗑不是,有道是物以稀为贵,一本能说话的书,多稀罕啊!而且多给时间,也许小人能想起点什么。”
  “亏得血渊前辈已然听不见,否则得知真相,怕是要气得从黄泉中跳出来。”
  罗丰恨铁不成钢的叹了一口气,将书放进竹篓,不再理会对方的讨好,往家中方向走去。


第0003章 玄冥谷使者
  虽然天色已晚,但对于不用眼睛认路的罗丰而言,并没有任何影响,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喜欢在夜间出没的野兽。
  幸好,一路并没有遇到什么意外,顺利回到家中。
  “干什么去了,寻个药而已,居然弄到这么晚才回来?”
  刚推门踏入院子,就听到一名老人不满的询问声,伴着满屋子的酒气。
  他是罗丰的抚养人,也是方圆二十里村落中有名的郎中,是他将弃婴时的罗丰捡回来,并一手带大。
  老人的名字无人清楚,只知道姓罗,于是乡邻们都称他“罗大夫”或“罗老爷子”。
  罗丰自然不会将碰上的事情如实相告,但也不愿欺骗,便简短道:“遇到点意外。”
  若换成一般的家长,怕是要仔细询问到底发生什么意外,但罗老爷子浑不在意,只叮嘱道:“晚饭早凉了,你自己热一下,吃完了别忘记收拾。”
  不一会,卧室里就传来了一阵熟睡的鼾声。
  罗丰早已习惯自家老爷子古怪的脾气,并不觉得奇怪。
  从幼时起,老爷子对他既不溺爱,也不打骂,从来不曾买过礼物,却也没有让他饿过肚子,更拿出积蓄供他上学堂。
  明明是住在一个屋檐下,相依为命的爷孙俩,却生分得如同主人和客人。
  记忆中,从来不曾有过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唯有在教导罗丰医理的时候,罗老爷子才会严厉得像一名严父,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罗丰会养成现在不易与人亲近的性格,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老爷子的教育,好在他天性勤奋好学,年纪轻轻便将老爷子的本领学了七七八八,附近邻居生了毛病,如今大多是由他代为诊断。
  得了吩咐,罗丰走进厨房,将锅里的残羹冷炙热了一番,草草果腹后,又到院子里将堆积的柴禾劈好。
  此时夜阑人静,乌云蔽月,伸手不见五指,但对他而言同白昼无异。
  劈完柴禾,罗丰放热水冲了澡,又连同老爷子的脏衣服一并收拢,洗涤干净后晒在院子里。
  白天他要上学,这些琐事必须在夜里完成,好在由于老爷子经常外出行医,有时候十天半个月也不回来,因此他早早的将生活本领掌握熟练,不到半个时辰就已将诸般琐事完成。
  通天古书忍不住道:“有完没完!身为堂堂魔道经文的传人,你居然还干这些俗事,未免也太掉身份了。赶明儿咱们去官道上占个坑,收点买路钱,也好劫富济贫啊!有道是‘修行四要,法侣财地’,财是万万不可或缺的。”
  罗丰不理它,又来到药房,从密封的柜子里拿出白缎,抹上特质的膏药后,裹住眼睛。
  从小到大,每天他都要上一回药,这药方是罗老爷子专门配的,可惜至今没有发挥出一丁点作用,罗丰也早已死心,不抱有期望,只是在老爷子的勒令下遵守习惯罢了。
  诸般事了,罗丰也禁不住困意侵扰,身乏体疲,就用老爷子的臭脚布将喋喋不休的古书蒙住,躺在床上沉沉睡过去。
  翌日清晨,他被一阵激烈的敲门声吵醒,尚未让昏沉沉的大脑清醒过来,就听到另一间厢房里的罗老爷子发出了怒吼。
  “敲什么敲,又是谁家犯病了?这是赶着投胎呢?就算死人了也不用这么着急吧?公鸡都还没叫,你倒是先抢了家畜的干活!”
  敲门的声音顿时弱了下去,外面传来了村里的王牛子的声音:“罗大夫,是村长要大伙儿集合,据说是外面来了大人物。”
  “什么大人物小人物,临到头来,还不是两腿一蹬,化作灰灰。”罗老爷子一边大咧咧叫骂着,一边对罗丰嘱咐道,“快给我弄碗醒酒汤,嘶,这头还晕着呢!”
  罗丰去药房采了一些枳木具子、葛根花和竹茹,放药锅中煎熬,心中思忖着,看来是昨日的动静引来了修士的注意。
  一番动静后,罗家爷俩跟着人流,朝着村中集会用的广场走去。
  广场中央有一方平台,有时候戏班子路过,会请他们在上面表演,而此时,村长正在上面和两名陌生的年轻男子说话,言语中带着几许小心翼翼的奉承,毕恭毕敬。
  罗老爷子环顾一圈,皱眉道:“连周围高家村、赵家村、莲台村、牧屿村的人都来了,看来还真是大人物。”
  王牛子带着几分神秘兮兮的语气道:“可不是么,听说是城里的仙家门派来了人,要我们帮忙做些事,村长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就请他们顺道看看,我们这里有没有合适的人才,能被收入门中。”
  “仙家门派,嘿嘿……”
  罗老爷子听到消息,没有像旁边的乡邻一样惊喜若狂,反而冷笑连连。
  大伙儿都知道老爷子身份不凡,至少那一手高明的医术就不是乡村大夫能有的水平,曾有谣传说老爷子是从京城里被贬谪下来,因此没人对他的反应感到奇怪,只当他是见多识广,不觉得新奇。

当前:第3/90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