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全集.com》第3/617页


此时天已黑了下来,突地稽和侯大勇骑上战马朝东南而去。侯大勇喜爱骑马,但是他骑战马和骑自行车没有两样,只是为了锻炼身体,马场的马匹早已失去野性,和战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侯大勇骑上战马,靠着身体结实,勉强能够驾驭住狂奔的战马,不过,和突地稽人马合一的状态相比,相差得太远。

为躲避辽人,突地稽带着侯大勇向东南方向急驰,侯大勇总算体会到马不停蹄的感觉,随着渐渐能够控制战马,侯大勇心道:“古人用的形容词还真是贴切。”不知多久,突地稽带着侯大勇来到了一条大河,在黑暗中,大河显得非常宽阔,水草很密很高,空气中弥漫江水特有的味道,水花拍打两岸,发出沉闷的声音。

突地稽和侯大勇在江边稍作休整,又继续南行,在侯大勇快要支撑不住的时侯,来到了一个隐密的营地。突地稽与一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在众人惊奇的眼光中,侯大勇笨手笨脚地下了战马,因大腿两侧完全磨破,每走一步,就痛得咧一下嘴。突地稽对其族人说了一阵。很快,就有人过来把侯大勇带入一个帐篷。

这一天经历太过离奇,也把累得够呛,侯大勇本来想考虑一会问题,也一躺下来很快进入梦乡,在梦中,妻子、女儿,作战室,还有尸体、骑马,种种乱七八糟的影像全混在一起,在头脑中冲突、交战,最后,一个骑手举着弓,向妻子小琳射了一箭,妻子惨叫着倒在地上,侯大勇要冲过去帮忙,却使不上劲,身体软绵绵的,怎么样也到不了妻子身边,侯大勇感觉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地刺了一针,眼泪止不住地流淌在胸前。侯大勇正在心伤之际,又有一个敌人拿着手枪抵住了他的胸口,打他的耳光,侯大勇大怒,猛地用手格开敌人的手枪,一脚向敌人踢去。

在狠狠的一脚后,侯大勇醒了,眼泪还隐约挂在脸上,只见那名黑衣骑手坐在地上,用大眼睛愤怒地看着他。侯大勇见到被踢在地上的黑衣骑手,清醒过来,赶紧起身。这时和突地稽一起的中年人,对侯大勇说:“这位英雄,可是中原人。”侯大勇听到中年人所说的话,觉得好像是汉语,却又似懂非懂。中年人又说:“英雄大义援手,我们部族感激不尽。”侯大勇心想:“如果这是古代,那么古代汉语的发音肯定和现代汉语不一样,但是汉字除了简体和繁体的区别,没有太大的变化,繁体字大部分也认识。”想到这,侯大勇找了一根木棍,用繁体在地上写道:“请问这是哪里。”果然,中年人认得汉字,也用木棍在地上写道:“这是大辽水。”侯大勇愣了愣,又写:“这是哪个朝代?”中年人写道:“这是勃海国,现在被契狗所占。”侯大勇又写道:“中原是哪一个朝代。”中年人写道:“中原是周朝。”

侯大勇楞了好一会,总算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在飞机失事后,不知何故,自己穿过了时空隧道,回到了五代后期的周朝,现在位于辽河流域,即原勃海国的领域。那么黑衣骑手就应是粟末靺鞨族人,而交战的敌手是辽国骑兵。侯大勇知道这时中原地区应是非常混乱,政权在走马灯似的变换,辽国在当时是势力强大,与中原联系紧密,辽人身上有汉元通宝也就在情理之中。

通过笔谈,侯大勇知道了黑衣骑手突地稽原为勃海将领,国破后,不愿臣服于辽,带领自已的部族在辽水流域放牧。与辽人发生了好几次冲突,虽说杀退辽人,但是部族死伤惨重,无力再战,于是这个不足一百人的小部族就朝东走,以避开辽人,寻找更为合适的生活之地,部族向东已探到大海,北地则在辽人控制中,向南是中原人的地盘,好在向东北的长白山山高地险,可为部族暂时容身之地。

弄清基本事实以后,侯大勇很快对自己的处境进行综合评估,悲伤、苦恼解决不了问题,最现实的是要适应环境,在这异时空内生存下去,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可能回到妻女身边,虽然这似乎没有任何头绪。幸运的是多年的部队生活、残酷的战争磨炼了侯大勇,赋于了侯大勇一颗坚强的心,对于自己的一身战斗技能,侯大勇很有信心,这可是在乱世生存的本钱。

粟末靺鞨人是后来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祖先,最是崇尚英雄,听突地稽讲侯大勇空手打死了两名全幅武装的契狗骑手,知突地稽从不说谎,于是眼光中对侯大勇很是佩服。侯大勇身材匀称,相貌英俊,引得几个少女看到侯大勇就红了脸,眼光却一直跟随着侯大勇,更有一个大胆少女还给侯大勇送来了一大块羊腿。

侯大勇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既然来到古代,能否回去就是一个未知数,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习在古代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骑马,射箭,语言等知识。

侯大勇脱下了让族人都觉得怪异的军服,换上了粟末靺鞨人的服装,可穿惯军服的他极不习惯。侯大勇仔细把军装折好,照部队的老习惯放在床头。突地稽对侯大勇空手杀死两名骑手很是不解,看侯大勇射了两箭,居然全无准头,不觉有点瞧不起。侯大勇可不能给他说他的手枪,他在虚心求教的同时,决定要找机会显显身手,让突地稽佩服,自己才能更好地立足。

转眼一个月过去,侯大勇慢慢地融入到了古代生活中,他尽量不去想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每次一想起心就要抽搐。劳累可以麻木心灵,粟末靺鞨人生活艰苦,这一部族以狩猎为生,好在长白山此时动物很多,足够一族人生活,打到好的皮毛,就收集起来,从做生意的中原人和其它族的商人那里交换生活必需品。

侯大勇多次参加狩猎,第一次一无所获,第二次打了一只兔,第三次连猎两只鹿,第四次突地稽就让侯大勇当头带着三个猎人去狩猎,突地稽对侯大勇的飞速进步非常高兴,毕竟侯大勇是自已带来的,自己先前说他英雄了得,后来发现射箭很差,骑马一般,有的族人开始嘲笑侯大勇,并说自己吹牛,幸好侯大勇狩猎越来越多,为人和气肯帮助人,又学会说几句族语,所以,突地稽一族人都很喜欢他,渐渐把他当成自家人,但是并不觉得他英雄了得。

一日,狩猎归来,大获丰收,夜晚来临,一族人围着篝火喝酒、跳舞,尽兴处,强壮的男子开始比赛角骶。

角骶其实是契丹式摔跤,粟末靺鞨也喜爱这种运动。北宋人张舜民曾在《画墁录》中记载契丹人角力:“角触以倒地为负,两人相持终日,欲倒而不可得。又物如小额,通蔽其乳,脱若褫露之,则两手覆面而走,深以为耻也”。这段资料说明,契丹人在摔跤时穿有短袖上衣而且胸前还有一件遮乳物,很可能后来就演变为现在蒙古族摔跤手所穿的“卓铎格”了。另外在比赛规则上,我们可以确知契丹人的角力游戏是以“倒地为负”的,这与宋代相扑以速度决胜负是不同的,但是却与今天中国式摔跤和蒙古族摔跤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侯大勇刚开始并没主动上场挑战,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等两场过后,侯大勇已知粟末靺鞨人的摔跤水平。粟末靺鞨人的身体非常结实,角骶技法简单实用。侯大勇以前在部队,有一段时间,和一位蒙古族排长天天较量摔跤,刚开始他被蒙古族排长摔得七荤八素,后来,侯大勇专门去拜体院一位得过亚洲冠军的摔跤教练为师,学得不少绝技,侯大勇把学艺之事严格保密,罢战三个月,然后搞个突袭,连摔蒙古族排长十余跤,让其心服口服,反过来成为蒙古族排长的师傅。侯大勇和这位蒙古族排长从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惜,在丛林中一次遭遇战中,这位蒙古族排长在突击中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这让侯大勇难过很久。

突地稽此时已连胜两场下场休息,另一个好手出来挑战,却是和侯大勇一起狩猎的强壮汉子,他走到侯大勇身边,向侯大勇发出了邀请。族人都兴奋地欢笑着,突地稽也笑着看着侯大勇。一名对侯大勇有好感的少女却大叫:“屈由纽古欺负人,是狗熊,你去找突地稽吧。”屈由纽古是族人中除了突地稽外最好的角骶手,少女怕侯大勇输得太惨,没有面子。

侯大勇却微笑着站了起来,握住屈由纽古的手,正式接受挑战。一族中老人对着屈由纽古喊:“屈由纽古,不要把人伤了。我们粟末靺鞨人可不是这样对待客人。”

侯大勇仔细观察,知道屈由纽古从小练习角骶,年轻,身强力壮,倒不可小觑 。战局一开始,侯大勇和屈由纽古相互试探几次,突然,屈由纽古用一条腿把侯大勇高高挑起,侯大勇用劲缠住屈由纽古,屈由纽古用力过猛,收不了劲,两人 “卜通”同时倒在地上,那名少女发出了“啊”的一声惊呼,引得众人侧目。两人都安然无恙地站起来继续比赛,当即博得全场欢呼,侯大勇这次主动进攻,猛扑上去,两手抓牢屈由纽古的手臂,朝自己身前一拉,再向前猛推,同时右腿插入对方裆中,向右后方勾对手左腿,使出了蒙古摔跤的绝招——“得合勒”,整个动作迅速有力,简单直接,把屈由纽古摔成仰面朝天。

屈由纽古不服,起身又战,在双方对峙中,侯大勇用一招小鬼推磨,用右手抓握屈由纽古左腕,左手猛地抠扒其左侧肩下,紧接着用右手向其背后支推,左腿顶撞上屈由纽古腿内侧。这是技巧动作,是侯大勇师傅的得意之学,侯大勇突然用出来,屈由纽古猝不及防,又被摔到在地。

第3章 锋芒初露

侯大勇在角骶中击败了屈由纽古,得到了族人的尊敬。突地稽比屈由纽古还要历害,侯大勇没有把握击败他,同样,突地稽见到侯大勇招术精妙,也感觉颇难应对,两人就如白头山上的黑熊和老虎,互相都有所顾忌,反而不敢轻易相斗,当有好事的年轻人鼓动侯大勇和突地稽一争高下之时,被双方理智地推掉了,但到底谁是最强的种子,还是在这两个争强好胜的男子汉的心中生了根。两人一直没有交手,当两人面对面进行生死较量之时,已有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手枪是侯大勇秘密武器,侯大勇把手枪牢牢地放在腰间,时刻不离开自己的身体,不过,子弹总共只有二十发,已经用了二发,现在是用一发少一发,这就如时间,用一天就少一天,没有办法追加,等到子弹用完之后,手枪就是一堆废铁,侯大勇决定只有在最紧要的关头才能开枪,每一枪都要起到决定性作用。侯大勇也意识到,要想在古代社会生存,一把手枪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必须要学习古代社会的生存技能。

从唐朝以来,粟末靺鞨人同中原汉人交往频繁,族中不少人略通中原语,更有少数人精通中原语。上次见面的中年人,常年在中原走动,是部族里有名的中原通。每次打猎,侯大勇就尽量争取和他在一起,学习古代中原语,了解当时中原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和政治情况。

时间如水般飞逝,秋意越来越浓,转眼间,侯大勇来到古代已有数月。侯大勇主动融入到粟末靺鞨人里面,骑术、箭法、角骶、狩猎各项生存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特别是在狩猎活动中,侯大勇显示了极高的组织才能,连突地稽也时常自叹不如。

在忙碌的生活中,侯大勇努力调整着心态,并借着适应生活去抚平心中越陷越深的思念,白天在紧张的生活中,侯大勇以一个坚强、智慧的男人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而当回到简陋的帐篷,拿出手机时,妻女的音容笑貌总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侯大勇害怕一个人面对手机中的精灵,可是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仍是打开手机。军用手机的电池非常耐用,一块电池可连续使用一年左右,但是电池终有消耗完结的时侯,那时,唯一联系另一个世界的桥梁也将失去,侯大勇不知能否面对彻底失去妻女的打击。

冬季即将到来,按照传统,族人准备全体进入山区狩猎,争取多打猎物以备冬用。这次打猎是冬季前最重要的一次狩猎,基本上是全族动员,男性成员全都参加狩猎,女性则跟随其后,对所获猎物进行剥皮、熏制。狩猎过程紧张有序,众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都充满期待,每一次数量颇丰的猎物运回,都会引起长久的欢乐。

侯大勇第一次参加这种为冬藏而进行的狩猎,他运气甚好,第一天和几个猎手就猎到了黑熊。随后每天都收获不断。在第十五天的时候,意外出现了。

突地稽和另外几个猎手进入一片大林子后,战马显得极为不安,不肯进入林子。突地稽意识到有猛兽,他艺高人胆大,下马带着三个猎手进入林子,树林在一个山坳里,树木高大,多是两三人才可环抱的老树,山风吹过,浓密的树荫,活动着许多动物,这是东北虎最喜爱的栖身之所。突地稽仔细观察地面,发现了一些粪便,从粪便的颜色、形状上看,这是东北虎留下的。猎手们跟着粪便,逐步逼近了东北虎栖身处。最后,在密林深处,发现了一只成年虎。成年虎也觉察到了危险,警惕地注视着猎手所在方向,却并不走开。突地稽等慢慢摸近,在箭程范围内停下,四人一起张弓搭箭,对准东北虎要害就射,东北虎中箭后,发出低沉的吼声,向突地稽扑来。突地稽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猎手,他们不等老虎靠近,迅速又射出四箭,东北虎极为凶悍,带着箭支,扑到了猎手面前。等到东北虎逼近,突地稽等人纷纷拿起虎叉,跳将出去,就和东北虎斗在一起,老虎好象知道谁是主要对手,对准突地稽猛扑过来,突地稽的虎叉凶狠异常,叉叉向老虎的要害刺去,连中十几叉后,东北虎不甘心地倒在地上。

突地稽仔细看了看,认出这只东北虎是一只雌虎,见人不避,极有可能是在保护小虎。依常理,东北虎产下小虎之后,东北雄虎就要离开,不会在附近,可是,望着死去的东北虎,突地稽心中涌起一阵不祥之感,正在此时,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虎啸,一只吊睛白额大虎从林中跃出,一名猎手猝不及防,头部被老虎咬住,巨大尖锐的虎牙轻易咬碎了猎手头骨,突地稽拿起虎叉拼命地刺向巨虎,巨虎掉转头,巨掌向突地稽抓来,势若奔雷,突地稽左肩已重重承受一记,鲜血喷涌而出,突地稽极为勇悍,受伤的同时,用虎叉刺中巨虎的颈部,巨虎跃起,将突地稽扑倒在地,突地稽用手死死撑住巨虎的下颌,巨虎张开血盆大口,森森钢牙几乎碰到突地稽的脸,其它二位猎手趁机用猎叉向巨虎猛刺,僵持不久,突地稽无力对抗巨虎的压力,巨虎一口向其头部咬来,突地稽头一偏,巨虎咬在了右肩,突地稽一阵巨痛,但他仍用双手紧紧抱住虎头。

等突地稽醒来,已经躺在营地。侯大勇为突地稽接上了断骨,并用树枝固定,侯大勇用他的匕首削树枝,用现代最先进冶金技术打造的匕首,在族人眼里,可说得上削树如泥,几个年轻猎手轮流拿过匕首,露出羡慕的眼光。等看到侯大勇用打火机点火,更是嘴都合不拢,都把侯大勇视为天人,视打火机为神器。

到了古代,侯大勇一直很珍视从另一个世界带来的物品,一个原因这此物品都是这个世界唯一的一件,更重要的是这代表着另一世界的情和爱,所有物品都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思念。

突地稽受伤之后,已经很有威信的侯大勇自然而然成为这一个小部落的头领。部族还没有最后完成狩猎,冬藏不够,意味着冬天的日子会很难过,侯大勇就带着继续捕猎。

大家都不知道,更大更深的不祥笼罩在部族头上,在不足一柱香的路程外,发现了辽国骑兵。几位有威望的老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决定还是躲进森林,尽量不与敌人发生冲突。

侯大勇一言不发,紧张思索着,他也赞成进森林,以弱对强最好的战术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敌人来了多少,有何目的,是偶然路过,还是专程来对付我们”侯大勇在商议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必须知道敌人的目的,才能想出办法来对付他们,所以,不能只是躲进森林了事,必须派人把敌人的情况搞清楚。现在大家到森林里去,我、屈由纽古,还找一位听得懂契丹话的和我们一起去敌营,把敌人的情况弄明白。”

当前:第3/6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