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天书全集.com》第489/489页


罗公远又起身,对目瞠口呆的群雄道:“再说说那个杀害范北鸣的凶手,他的武功虽可跻身江湖一流好手之列,但若较之他的轻功,那便相形见绌了。便是我追赶他,亦费了一些气力,他拼命逃逸,就是为了掩盖真实身份,但因这样行为而暴露的轻身功夫,却恰好出卖了他。这般惊世骇俗的轻功,天下唯有一个人……”

段志城惊呼道:“独孤……还?”

罗公远吡牙一笑道:“答对!他亦是昔年参与律佛道宣与景教殷寒对决的一员。当年在场的人,多半已死,剩余的,我试着数一下,便是独孤还、范北鸣、宿春海、星华子和玄渡。当年你们的师父或是你们本人,派遣凶手夜间想袭击殷寒,却被宁娶风击退。这五人里的其中一人或数人,便下毒杀害了殷寒。二十年后的今日,他又用相同的方法害死了盈琛师太。他想掩盖罪行,以宁娶风为幌,让你们把矛头全部指向他,而他栖身暗处,等待时机把你们一个一个全部杀掉。”

群雄皆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寒噤,宿青海啐道:“你别危言耸听,信口雌黄!”

罗公远不睬他,又道:“咱们再具体说说这下毒害人之法。此毒虽非寻常毒药,不然亦不会瞬间将内力极强者致死,但也不是独步天下,最多也不过是毒性极强的孔雀胆或者鹤顶红。关键在于下毒手法的技巧性。我曾经主动要求在殷寒当年曾经住过的房中过夜,因为我知道,中土人士很讲究生死轮回的,死者生前所住的房间,不论吉凶,都依风俗不再去动它分毫,只欠打扫一番,便可恢复二十年前的原始样貌,只不过死者已然远去。”他一招手,苏怡然不顾一旁范韵横眉竖眼的不满神情,默默将一张小木桌递到罗公远面前。

罗公远笑道:“这便是在殷寒房中发现的小木桌,当年殷寒关节久有疾患,又偶感风寒,便被送回房中,还将饮食一并送入房间。盛晚饭的,便是这张小木桌了。”他又一伸手,二丈之外的另一饭桌桌腿吱吱作响,缓缓吸了过来。众人亲眼见识了这样一手隔空取物的擒龙功,均是挢舌难下,魂不守舍。罗公远轻松地举着两张木桌,将桌面对准众人平视的目光,不疾不徐问道:“诸位,你们仔细瞧瞧,这两张桌子的表面有何相同之处?”

星华子凑上前端详少顷一?匠ば耄?语气很肯定地说道:“这木桌皆是北方红木所造……”罗公远一把推开,厌恶地说道:“大哥,相比你而言我跟牛说话更投机些,你还是去吃晚饭吧。”他又扬了扬桌子,众人赫然发现两张桌子的表面,皆有一只清晰的掌印,入木三分!只不过两只掌印的轮廓又迥然不同,一个粗犷宽大,一个纤细修颀,是一男一女不同的掌印。

罗公远道:“道宣大师曾给我们进过一个故事,说几十年前的景佛决,殷寒姗姗来迟,程立雪掌门恼怒不已,猛击下桌面,将桌面击出一只掌形印迹。而盈琛师太在四日之前,亦因罗某的言语而激怒,一掌击在桌面上。接下来又有相同的事情发生。这张被程立雪击中的桌子,被刻意盛上酒饭,端到殷寒的房间,殷寒过于劳顿,亦未待就餐或是上床就寝,便趴上桌上熟睡过去。而盈琛师太亦是这般,由于过于激愤,伏在桌面昏沉过去。然而奇怪的是,殷寒吃了几口饭,次日便死掉,盈琛师太功力稍逊,半日便死,可盈琛师太并没有吃饭!可见这并非饭食的原因。难道说是这木桌有神奇魔力,只不过多一个掌印,而人只要伏在上面,就会被毒死?”

一道闪电劈空,裂过漫漫长夜,雷声大哗,众豪杰在这展现人性的审判之光的映照下,面无人色。

第六回 随风逝(下)(终章)

罗公远缓缓道:“答案揭晓!毒并非下在饭中,而是在这掌印所深入的木肌纹理中,故而他们伏在桌面,双臂抱于头前,鼻腔只能呼吸桌面一带的气流,鼻腔中的吸气便将早已埋在掌印中的毒粉吸入了体内!这才是造就他们死亡的真正的原因!而轻功便似独孤还那般高明,也断然不可能在大庭广众,光天化日之下,将众目睽睽视而不见,向掌印中下毒,可见下毒者并非独孤还,而是……另有其人。那盈琛师太死时,天正下着暴雨,星华子道长要闭上窗户,怕我逃走,而某人却坚持打开窗户那是为了将风雨引进,把桌面打湿,将毒粉冲走,呵呵!挺高明嘛。他跟独孤还里应外合,演了一出精彩双簧,最终在目的达到后,在好友独孤还还毫无戒备之际杀掉独孤还,来个移花接木,造成自己已死的假象。然后再以一个死者的身份去继续实施未完的杀人计划,那时众人只会疑心周遭旁人或是宁娶风,却再也怀疑不到他的身上。着实高明!”

星华子惊道:“你说这死尸是独孤还?”

罗公远再度戟指死尸的手掌:“掌中央有粗重的圆柱形的茧,正是西域响马常用的骆驼弯刀!我找了个借口试过你们每一个人的武功路数,大致可以得出结论,他虽不是被正宗佛门功夫所杀,伤口却也难掩这种佛教难掩的阳刚真气。现下本堡只有两个僧人,律佛你武功尽失,而剩下的……”

道宣钦佩得无以复加,喃喃道:“这般说来,那凶手……”

罗公远笑道:“你们张壁村在南堡外建造关帝庙,就是因绵山地势高陡,‘冲’气甚足,加之二郎庙顶标高超过南堡门,以致‘南高北低’,有悖于千古造城选址‘子午’坐城北高南低的规律,然而这只是风水学术上的解释,所谓遮挡来自高处绵山的‘煞气’,亦有他意。绵山顶有什么?不就是云峰寺么?星华子道长,你师父玄魄虽性情鲁钝,却比你洞幽烛微,知那绵山自空王佛以下,再无大器,尤其那个凶手,根本是佛门败类,只知挑起景佛两教不和,宣扬极端小乘,为达此目的,他居然杀害了洛阳宁府一家二十九口,这也好叫佛门得道高僧?我说的是谁,谁心知肚明!是你自己站出来,还是我揪你出来?”

他顺手一扬,南堡的关帝庙东院中,原本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被真气推移,群雄大惊,见一人飞起,兔跃凫举,已然向堡外跑去。大伙细细一瞧,却不是那玄渡是谁?玄渡边箭步如飞边笑骂道:“我距你四十余丈,全力施为,你武艺再高,追得上我么?罗公远呀罗公远,你就是一味卖弄自己的小聪明,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眼睁睁地看着我跑掉……”

罗公远亦不慌,只是很无奈地道:“即便距你百丈远,半炷香不到我仍能追上你。”他说此话时中气沛然而至,如我佛作狮子吼,摇山撼岳,惊骇世人,众人对他此番话语,绝无疑窦,深信不已。

那声音雄阔百里,玄渡相距甚遥亦听得清清楚楚,不由骇破苦胆,脚下愈发如霆似电,只叫道:“你只会胡吹大气,追上来试试?”心中却盼他千万莫要追上来。

罗公远带着嘲弄的口气道:“那也不必。我说过,你杀害洛阳宁府二十九口,自然有人会找你算帐。”

玄渡一滞,突觉面前一花,数十道剑光铺天盖地罩下来,避无可避,但觉紫光烈烈,翦翦轻风阵阵寒,将自己周身上下的命门尽数点中,只觉一生习武至今,已毫无意义,双膝一酸,瘫跪在地。一条白影徐徐落地,剑花环收,如雨后彩虹,步步莲花,煞是美妙。那紫剑归鞘,又灵若游雾,重仿崩石,差池燕起,振迅鸿飞,一条白影徐徐落地,剑花环收,煞是美妙。正是一位长身玉立的中年剑客。李十二娘陡然见到这等倜傥人物,不由美目流盼,芳心暗许。

罗公远奇道:“你就是宁娶风吧?为何不杀他?”

宁娶风飒然一笑道:“罗少侠为宁某报了大仇,感念不尽。只是昔年家师殷讳赠给宁某一件至宝,要宁某转赠律佛大师乃至整个中原教派。那物事便藏在千手千眼观音塑像之后。宁娶风知师父所蕴深意,不会再妄加杀戮,以增仇怨。”

道宣一惊,颤颤起身,走到观音像,发现一夹壁墙,内藏有一尊高约三尺的泥塑像,似佛非佛,似道非道,似景非景,泥像剥落,竟是一尊浇铸的实芯铁像,其形象集佛、道、儒、景及天下众教于一身,乃寓“天下大同”之意。景教本名,便意为“世界之光”。道宣手捧此像,痛哭失声,口中吟道:“观自在菩萨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注:后在文@革时期观音像被毁,此物现世,震惊世人)。

霎时,但听堡外喧声大起,金甲银铠,兵戈如茂林密雨,叫嚣呼喝,军歌号角似蔽云掩日!数万大军已至堡外,一华服太监拨开垂苏流缦,气度博雄缓步下车,正是当朝太监总管李辅国手下第一心腹程元振!他见到段志城,目光一沉道:“独孤还在何处?”未待段志城答话,却又瞥见罗公远,惊诧得有如雷击,惶然下跪战栗不已道:“给国师请安!”数万大军披甲仗兵而跪,齐齐喊道:“给国师请安!”声遏行云,响彻百里。

段志城早便听说当今圣上李隆基拜蜀中一奇异少年为国师,昭告天下,未知竟是眼前的罗公远!(注:有关罗公远其人,请参看各类隋唐小说,褚人获《隋唐演义》以及后世隋唐传奇皆有记载)罗公远冲他一笑,调皮地道:“众位小弟请起。”

程元振续道:“原来国师已然亲驾来此,亲惩那独孤恶贼,拯救万民于水火……”见罗公远有些不耐烦,又忙不迭道:“启禀国师,安禄山、史思明二人果如国师所言,起兵造反,其势乃大,圣上急望请国师速速回朝,共商大计!”

罗公远点头道:“那咱们回去。”苏怡然忙上前问道:“罗……大人,我们……还有机会再见么?”

罗公远向她木然点头道:“再见。”

――――――――――――――――――――――――――――――――――又不知过了多久。

罗公远离开后的张壁堡,依旧充斥着各种神秘诡异的传说,后一代在前辈们颤颤巍巍讲述传奇时,总是不由自主地以眼的余光偷偷瞥着隐匿在黑暗深处的那些尚未腐朽的灵魂。景佛决虽然业已不再,但人们依旧以各种新生物事的名义为幌,为争夺各自的利益,残酷地搏杀斗着,并顺便谱写着人类的历史。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当前:第489/4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