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若梦全集.com》第120/121页


都说古代是男权社会,可是偏偏有这么多可以让主宰儿子、媳妇幸福婚姻的“恶”婆婆!“红酥手,黄?酒,满城*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全词除却标点,短短60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明明一对有*,明明可以过上琴瑟和鸣、夫唱妇随的甜蜜生活,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用死去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唐婉在这首《钗头凤》问世后不久也辞世。只有陆游,背负沉重的枷锁活了很久。有时活着比死去更难,不是吗?

唐婉,这个温婉美丽富有才情的女子,她和《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有着颇为相似的人生轨迹,与其说她们被自己的相公抛弃,还不如说是被婆婆扫地出门了。这两对有*都是“婆媳关系”的受害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昨天还郎情妾意,今天就要给她一纸休书,从此不再有关系。陆游遇到和焦仲卿一样的难题,“婉儿,这不是我本意,你知道我的!”唐婉不能说什么,风太大,没有人能听见她心碎的声音,雨太疾,没有人能看清她流泪的眼睛。她只能在心中暗叹,“纵然你是泼墨挥毫的才子也写不尽我眼底的哀愁,这双你怜爱的红酥手从此不能再为你斟满黄滕酒。我多想一辈子与你把酒言欢,只做你秉烛夜读的红袖添香人。可惜你我情深缘浅,多情总被雨打风吹去!”他们没有输给爱情却输给命运。陆游的痛苦或许也只有焦仲卿感同身受,一边是自己必须服从的母亲,一边是深爱不舍的妻子,明明知道是母亲在为难妻子,却只能违心的站在母亲一边,充当残害妻子的帮凶。自古忠孝难两全,孝爱有时也难两全呐!“婉儿,如果你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如果你能委屈一时,或许我们还有机会!陆游终于做出了对母亲的软抵抗。

婉儿,如果你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如果你能委屈一时,或许我们还有机会!”陆游终于做出了对母亲的软抵抗,他决定把明媒正娶实际却被母亲休掉的妻子金屋藏娇。既然母命难违,不能在家里和谐相处,他们就到外头过自己的小日子,宁愿躲躲藏藏、藕断丝连也不愿就此诀别,这对恩爱夫妻着实被逼到悬崖的边缘。只要让他们在一起,他们可以放弃尊严,只要给他们一点空间,他们就会妥协。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我们从古至今都在歌颂伟大的母爱!我们在肯定母爱伟大的同时,绝不能否认这世上有*的母亲。这世上有恋母情结就有恋子情结!陆放翁的母亲是一个,海青天的母亲是一个。中国古代有四大贤母,最为我们熟知的是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孟母深知外部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巨大影响,一次又一次不辞辛苦的搬迁,终于培养出一代圣贤。岳母刺字更象一个流传深远的传说,史上并无记载!能忍下心来在自己尚未成年孩子后背上刻上四个血淋淋的大字,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这对孩子不成熟的心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尽忠报国”,岳飞是忠诚的代言人,只是他的忠不分青红皂白,一味的愚忠。

引一段海青天的生平故事。

清官代表海瑞的母亲和孟母一样,也是个年轻的*。她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在偏远的海南岛过着清贫苦闷的生活。她一手打造出了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清官符号。海母和孟母一样,深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海瑞年幼时期,海母就让他读《孝经》、《尚书》、《中庸》等圣贤书,树立儒家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海母还粗暴地捏碎了小海瑞天真无邪的童心,剥夺了他作为儿童的游戏权利。她不让小海瑞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地玩耍嬉戏,而是“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小海瑞只要冒出玩耍的念头,就会遭到母亲义正词严的一通教育。所以,海瑞打小就不“戏谑”,总是一本正经,老气横秋,甚至可能连笑都不会。在母亲怪异极端的教育下,他形成了孤僻的心理,得上了自闭症,这导致他成人后也总是和别人相处不好。海母用自己的强悍意志始终主宰着海瑞的精神世界,致使海瑞几乎成了海母的精神翻版。在海母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处世哲学中,有着明显的自虐和他虐倾向。这种倾向,使得海母和海瑞都具有严重的道德洁癖。在海母残酷的教育之下,海瑞始终不知幸福为何物,甚至还总是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他一生娶过三个老婆,纳过两个妾。第一个老婆生了两个女儿,因为和海母不合而被海瑞休了。第二个老婆进门不到一个月,又因为相同的原因被赶出家门。第三个妻子也在盛年之时十分可疑地暴死。而此前,他的一个妾也自杀身亡。海瑞的不幸婚姻和海母有着莫大的关系。孝子海瑞甚至到了三四十岁时还和母亲同屋而睡。在海母的铁腕之下,海瑞完全无法独立。

如果不是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出现在前,我一定会以为陆游和唐婉是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原型。历史有惊人的相似,诗和现实中的爱情悲剧竟然也会有惊人的一致。《孔雀东南飞》更象一个预言,预言有*即使结成眷属也可能被银河岸隔断双星。

这个可怕的预言在陆游和唐婉身上真实地上演。陆游把休掉的妻子藏在外面没有多久就被陆母知道,这下了不得了。陆母是棒打鸳鸯到底,儿子居然被小蹄子迷惑得胆敢忤逆自己,只能痛下狠招。陆母使出杀手锏,很快为陆游继娶了一个媳妇进门,彻底绝了他跟唐婉复合的念头。唐婉带着耻辱回到娘家又能得到多少同情和温暖?在那个妇女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被休的女人无疑是问题女人,风言风语、冷嘲热讽的唾沫星子足以淹死一个弱质女流。唐婉即使想等待陆游,等待再续前缘的机会也是不可能的,唐家还是把被休的女儿再次嫁出门,再多的痛苦也只能是嫁出去的女儿一个人承受。好好的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活生生被折腾地各自组建了家庭。

陆母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不待见唐婉?如果当初就这样厌烦,怎会容她进陆家大门?怪只怪陆游太爱唐婉,怪只怪小夫妻太过伉俪情深。这份浓浓的爱引得陆母心中隐隐不安,她怕儿子眼中心中只有唐婉不再有她的位置,她害怕失去自己一手养大的文武双全的儿子,嫉妒哪里只存在于情敌之间?陆母的不安演化成对唐婉的厌烦敌视,婆媳关系从开始的和谐慢慢微妙的发生变化,终于外化成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最终这个家不再有唐婉的立足之地,她被扫地出门,婆婆完胜。

如果从此天各一方,老死不再相见也就罢了,时间说不定可以冲淡这一切。或许是上天怜悯陆游又或许是上天存心要折磨死那个可怜的女人,离异后的几年,他们在沈园偶遇。四目相对的一瞬间,内心掀起阵阵涟漪,往事历历在目。唐婉发间依旧别着陆游当年送的定情凤钗,一只小小的凤钗泄露了多少欲言又止的心事,她终是无法忘记他。

忆当年,小夫妻同缝桔花枕,不羡鸳鸯不羡仙!现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叫人不感慨万千。不管如何努力如何渴望,陆游知道今生再也无法牵着唐婉的手,她已是别人的妻,而他也已为人夫、为人父。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跟别人走,可他如何能当她只是擦肩而过就不再回眸的陌生女子?她已不再是自己的眼前人,却始终是自己今生今世最想珍惜。怜取的人说什么她无德误了夫君的锦绣前程,说什么她无法生育实属不孝的妇人?所有的过错都由她纤弱的肩膀承受,他一个堂堂五尺男儿却不能为心爱的女人遮风避雨,凭什么还让她念念不忘?他虽不曾忘却她,可他终是负了她,对她除了愧疚无奈、除了辜负伤害还剩下什么?没有如此深的爱就不会有如此深的痛!如果无缘为什么月老要把红线牵,既然两情相悦,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骨肉相连的一对有缘人,为什么还要生拉硬扯地剥离开来,让人痛彻心扉,遗憾一生。唐婉已不再是陆游的眼前人,却始终是他今生今世最想珍惜、怜取的女人。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

瞒,瞒,瞒。

据说唐婉后来在沈园的墙壁之上读了前夫书写的那首《钗头凤》,随之附和了这首最后的绝唱!不久,她便带着那支布满忧伤的凤头钗离开了令她伤心欲绝的尘世、离开了令她魂牵梦绕却爱恨不能的陆游!不知她在合上眼睛的那一刻是否领悟,在她和陆游的世界里,爱情始终是个奢侈品!男人的天职是要为名为利奔波一生,女人的天职就是延续生命。陆游和唐婉成亲后没有立刻履行各自的天职,只有甜蜜的二人世界,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在平常人眼中,新婚夫妇你侬我侬、如胶似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在*、严厉、望子成龙的陆母眼中就是不能容忍的错误!她的绝情之手一手掐断儿子的幸福,一手催生了陆游和唐婉的千古绝唱!这两首凝结着血泪之情的《钗头凤》必将永远传唱下去。

番外三:一生一代一双人

文中的瑾瑜与璎琪实以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为原型,原谅笔者的功力尚浅,或许刻画的不像,附录一篇写纳兰容若与仓央嘉措的小品文,以娱读者。

一个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的浊世翩翩佳公子,一个是“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六世dalai喇嘛;一个为爱妻写下传世清词,一个为恋人谱唱不朽情歌。不同的人生轨迹,同样的至情至性,同样的英年早逝,留给世人无尽的唏嘘喟叹。纳兰容若贵为清朝第一词人,仓央是颇具传奇色彩的dalai喇嘛,有人说他们是开在尘世的两朵花,在我看来,他俩至少应是康熙年间不分伯仲的两情圣、才华横溢的两才子!康熙大帝何等有幸,有生之年能结识如此英才,他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纳兰、仓央的命运。可对于容若与仓央,这是幸还是不幸?他们为爱执着,为爱忧郁,为情所困,为情所伤,他们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们注定要在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夺目明珠岂会淹没红尘?

“人生若只如初见”,容若轻轻吟出张爱玲女士的人生梦想。“当时只道是寻常”说尽人生的无奈与悲凉。“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就这几句,足以颠倒众生(有说,后面几段为仿写)。“清明过了春自去,几见狂蜂恋落花”是得不到还是已失去?《见或不见》曾在读者刊登,当时署名是仓央嘉措。后来湖南卫视一部清宫穿越剧《宫》也出现这首词并作为片尾曲,《非2》中也有出现,现在有说是《见或不见》前四句是仓央所写,也有说是别人仿写,《问佛》、《那一日》都不是他的,不知是否有据可考。不管怎么说,仓央流传下来的诗歌足以成就他的辉煌。

纳兰最打动人心的就是他的悼亡词,我觉得他是一个活在回忆里的人。据说曾有青梅竹马长大的恋人,后来却成为皇帝的女人,他俩只能“相思相望不相亲”,空叹“天为谁春”,当他与卢氏成亲后,他仍活在对初恋*的深深思念之中。卢氏肯定是知道,即使他对她相敬如宾,可终究有一个人是横在他们之中的。等到三年后,卢氏因为难产死去,此后容若又活在对她的怀念之中,毕竟初恋*还在,而发妻却阴阳相隔了,诗之于人好比蚌之于珠,这种痛苦带给他的是首首传世名篇。三年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早已不是相敬如宾,或许爱情在什么时候已不知不觉的降临,等到失去已追悔莫及。他失去的何止是一个妻子、一个孩子?从此后,他可快乐过?容若应该是一个内敛的、含蓄的,眉宇间或许还会凝结着若隐若现的哀愁,《金枝欲孽》里有一首女声咏叹调,象极了容若的格调,他是静水流深的大海。而仓央呢?他是dalai喇嘛里最特别的,别的转世活佛五、六岁就行了坐*礼,而他以十五岁的“高龄”才当上转世活佛,十五六岁正是青春期啊,这时候的孩子情窦初开,最是叛逆,他的情歌是火辣辣的,象是随时都会喷发的火山!容若与仓央凑在一块,绝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每每读到此处虽不到掩卷哭泣的地步,却是言“欲语还休”、泪“欲流还休”,真正的“天凉好个秋”!他这句比起老白的那句千古名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丝毫不逊半分。老白当时只是同情琵琶女,由人及己,更多是因官被贬心生郁闷,他的《琵琶行》字里行间透露出无限伤感,而容若这句却如尖锐利器直穿心肺,不给人半分缓冲余地,我们就这样被他征服。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关口劫数,有些坎只能你自己扛,别人无法分担,而容若和仓央偏偏终其一生都没闯过情关,迈过情坎。容若出生贵胄,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精骑射,其父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他自己也常伴康熙左右(如果康熙不喜欢他,他早哪凉快哪呆着去了),他起点之高、自身条件之好常人实在无法比拟,可这样优秀的大才子最终也就是一等侍卫,让世人记住他的不是他的家世、他的地位、他的功名,我们为什么爱他?他的清丽小词有的如夏日午后的股股清凉之风轻拂脸颊,说不出的舒服惬意;有的如冬雪过后枝头凝冰寒梅,明明冷得蚀骨,细品之下却有暗香浮动。

有同学说到仓央的作品,因为我们大多不懂藏文,很难读懂他的原作,我们所看到的只是译文,可能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所美化,为什么不能是仓央的原作更惊艳呢?泰戈尔的作品举世无双,我们也只能看译文,很多处译文也不能表达出原作的美丽,可这不影响我们对泰戈尔作品的喜爱,仓央的作品对喜爱他的人而言也是这个道理。就算那些《见与不见》、《问佛》不是他的作品又如何,我们因为托名赝品结识这个谜一样的男子,知道了世间有仓央嘉措这个不爱权位爱美人的可爱佛爷,也是缘分!如果给他机会选择,谁能断定他做不了中国的温莎公爵呢?可惜历史没有给他任何选择权,非但不给他任何选择还残酷的将他推进可怕的政治旋涡。秀才遇上兵,后果最多是有理说不清,文人卷入政治,后果往往是付出生命的代价。阅读他们的作品,最好是在能沐浴满天星光,枕一轮明月的房间,席上只摆上两本书,一本是容若,一本是仓央,交替着来读,你会发现自己在和两个灵魂对话,你会发现他们从未走远。一万个人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心中自然也有一万个纳兰容若和一万个仓央嘉措。在我心中,他俩是性格迥异的人,尽管开始有着颇为相似的爱情经历,尽管都以情和情诗情词闻名于后世,不知道大家心中的容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伤感到让人不忍再伤害他;不知道大家心中的仓央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纯真到让人不忍拒绝他。一个是风一样不留痕迹却已拂动我心之人,一个是谜一样让人痴迷不知如何解读之人。

纳兰公子历史资料翔实,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正面,而仓央至今给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一个神秘的侧影。其实我们不必再纠结于《见与不见》是不是仓央的,套一段!是与不是仓央就在那里不言不语看与不看《见与不见》就在那里不多不少仓央写没写这首诗,他都是个传奇,《见与不见》是不是仓央写的,它都是首好诗,不妨碍大家对二者的喜爱和欣赏,真的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争论不止!“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美丽而醉人的容颜,时时荡漾在我的心房”,这歌里诉说着仓央的爱情。如果他没有过任何爱情经历,没有过任何心仪的女性,我无法相信他能写出那些惊心动魄的句子,他也不必在如何才能“不负如来不负卿”之中苦苦煎熬,陷自己于无法进退的两难境地。

印度有部著名的书叫《爱经》,其实就是一部性经,据说是一个没有过任何*经验的僧人凭着超凡的想象力描绘出的男女教合经典,我无法判断真假,据说很多动作现实中不可能模仿。有部印度电影就叫《爱经》(又做《爱情宝典》),整部电影都弥漫着性、爱情、宗教、瑜珈、哲理的味道。我想说的是可能会有凭空想象出来的性,但是能写出感人情诗的人一定会经历爱情。“郁郁南山树草繁,还从幽处会婵娟。知情只有闲鹦鹉,莫向三叉路口言。”从这首诗就能看出,我们佛爷的爱情没有停留在柏拉图阶段,他应该身体力行过,跟*甜蜜幽会时,有鹦鹉见证他们水汝胶融、灵性和谐的爱情。你可以说他恣意任性,甚至说他是六根不清的“花和尚”,可在我心中他就是被爱情俘获的“玉树临风一少年”。

纳兰容若,仓央嘉措。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竟然如此押韵!公子如兰,空谷幽兰。仓央如莲,雪山红莲。这两个极品男子不知道会引得多少花痴女同胞流口水,也不知道会有多少男同胞会嫉妒他们到干瞪眼。假如您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让你从他二人中选一个,你会怎样?纳兰什么都好,可惜没有学会“怜取眼前人”,他心中眼中的那一个永远都在远方。仓央热情直率奔放,不安“青灯古佛,了此一生”的命运,可注定要在天定的命运里流浪。无法抉择吧?或者你想鱼与熊掌兼得,找一个东食西宿、两全其美的办法,选一个,另一个做*吧,那你就和仓央一样,从此陷入两难境地,负了如来也负了卿!

纵观纳兰的一生,感觉就是一场大悲剧,大悲剧中又穿插着些许小悲剧。他有太多放不下,与他同是侍卫的曹寅,后来主持江宁织造局生产,而他最后还是个侍卫,事业上的不成功算是外伤,情感上的内伤又从未愈合,一个人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还能好多久呢?

相比之下,仓央除了在感情上同样无法释怀之外,其他方面要洒脱得多。范仲淹老先生如果知道有这样两个后辈晚生一定会恨铁不成钢,居庙堂之高不忧其君,为什么就沉溺在物喜己悲的小天地里出不来呢?放养的男人最有味道。仓央十五岁之前过着自由自在的散漫生活,信奉红教(允许娶妻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十五岁之后成了转世活佛,成为西臧人民精神领袖,必须信奉黄教,必须恪守清规戒律,必须普渡众生舍弃小爱。想要驯服野马,仅仅给它佩戴黄金做的马鞍就能做到吗?仓央就这样从放养变成圈养,布达拉宫于他只是美丽的金色牢笼,从红教到黄教,他不再是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的小鸟,沉重的精神枷锁让他偏离自己向往的人生。叛逆是少年的天性,越遏制越渴望。得了消渴症的人会越发渴望糖渴望水,禁了欲的佛爷越发觉得爱雨难平。他化身平民出入酒垆(据说那时候西臧的酒垆约等于我们所熟知的*),与卖酒的美娇娘厮混,或许他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是痴迷于爱情还是沉迷于肉欲。“为寻情侣去匆匆,破晓归来积雪中,就里机关谁识得,仓央嘉措布拉宫”,这首诗象不象一个江湖浪子回忆让他念念不忘的*?他就这样穿梭于至高无上的佛爷和放荡不羁的浪子之间,换做普通人早就精神分裂。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喜欢这句这是容若写雪的名句!他对人间凡花不太感冒,偏爱无根的雪花。人有人品,诗有诗品。人品好的人不一定能写出一流的诗句,诗品极高的人也不一定就有高人品。诗仙李太白、诗圣杜子美都是写诗段位最高级别,人品也说得过去的。《莺莺传》里张生的原型元缜就不好说了,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等绝妙好诗却生生误了莺莺一片情,他也写感人肺腑的悼亡诗,可现实生活里女人更是他晋升的手段,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的主,这种人诗写的再好,我也无法喜欢他的人。容若就不同了,他“满清第一词人”的头衔不是浪得虚名,当然,放在整个中国大背景下来比,这个第一是站不住脚的。李诗仙的诗出神入化,他比不了;杜诗圣的诗关心民生疾苦,这种境界他也达不到。可我们受不了李的狂(因此得罪太多人,一辈子不受重用),杜的惨(一代诗圣的结局是在好几天没吃饭的情况下收到朋友的救济,牛肉吃多了撑死的),最受我们待见的还是“千古第一伤心人”纳兰公子。据说,明珠看了儿子的《饮水词》非常不解,“这个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会如此难过呢?”整日玩弄权谋的人不会懂得,“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十年生死两茫茫”确实是悼词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或许容若没有一首词能于这首相比,可他用满了十年来悼念那已逝去的人儿。十年对于一个活到一百岁的人来说,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对于只活了三十一岁的容若的来说就是他的后半生。我只知道苏轼这一首词是用来悼念亡妻的,容若却在十年之中从未间断他的悼念,他不允许自己遗忘记这个为他生产、在二十一岁璀璨年华就凋零的女子。他写出如此多数量的悼亡词恰恰证明,他心中这道自卢氏离去就留下伤痕一直在流血,这道看不见的伤痕就算扁鹊重生、华佗再世又奈何?他对她的怀念到自虐程度,致使心伤无法愈合。苏东坡的词,纳兰恐怕也难比肩。若比质,东坡先生单凭一首《江城子》也能胜出!纳兰重在情深意重,润物细无声。若比情,胜的该是纳兰容若。

斯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想无限接近容若与仓央,只为看清尘封三世的容颜。想走进他们真实的世界,只为省却抽丝剥茧的论证。想倾听他们诉说的心事,爱情当真是不可为外人言的昙花一现?庄生梦蝶,物我两忘,我若有此境界,当舍身梦一场,向他们问清那些伤感的美丽究竟有多少是传说?不管是清丽小词还是狂放的佛歌都直接触动红尘男女最敏感的神经。他们打动了多少人,他们就复活了多少次,借助无数个躯体复活。容若的爱情成了他自虐的理由,仓央的爱情是他反抗的武器,容若和仓央想要的不过是“愿岁月静好,享现世安稳”,可惜一个是“已失去”,一个是“不可得”。容若伤感多情忧郁,但决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有的朋友爱把他联想成琼瑶剧里的奶油小生,别忘了我们的公子可是堂堂的御前侍卫!公子堪比周郎,几近完美!周瑜也是难得的人中龙凤,能文能武,精通音律。闫红有篇文章叫《曲有误》,写一个琴娘因暗恋周瑜故意弹错曲子,用一生幸福只为换来他的一顾,这是我看过的所有描写暗恋的文章里最好的。周瑜是雄才大略的一代豪杰,难得他温文尔雅,个人也颇具人格魅力,但杀伐气过重,为了江东霸业,双手沾染太多血腥,比起容若少了一分温柔敦厚,少了三分悲天悯人。有人说容若是《红楼梦》男主角贾宝玉的原型,据传当年乾隆大帝看了《红楼梦》掩卷笑曰,“此乃明珠家事也”!要说容若跟宝玉的共性那就是同样出生富贵,对女性够尊重,都是多情不滥情的公子。可我总觉得宝玉虽说空灵叛逆,总归脂粉气过重,一点没有男人的阳刚。小时候喜欢过他,现在实在爱不起来了。

世间万物,姹紫嫣红,都是相互映衬,相互比较的结果。我之所以把容若和仓央一对璧人放在一块写,也是这个道理。可能我不是这块金刚钻,但我就想揽这桩瓷器活!以笔代车,以文为翅油走在他们之间,不辞辛劳,不知疲倦,靠的就是这股子激情!如果单写一个,怕大家会应了老费那句话“审美疲劳”,自己也会写作疲劳,写着写着说不定就太监了。容若在人世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十一年,前十年用来成长,这是天资聪慧的他最快乐的十年,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生命是如此的鲜嫩。中间的十年用来积累,这期间“相府”有男初长成,一代才子横空出世,他开始品尝到“少年维特之烦恼”,历史是否真有一个与他两情相悦的表妹,至今无考,但从容若后天的成就来看,我们的公子是智商“情”商双高之人,青梅竹马却无法长厢厮守的恋人总该有的,他的目光开始从书中的颜如玉转向真实生活里的女婵娟,容若身上发生多角恋情也算不得稀奇事。这期间他还经历了婚姻,步入皇宫,成为最接近皇权的侍卫,尽管情路有点小坎坷,他对自己的人生还是充满希望,满怀憧憬的。二十一岁是他人生的节点,这一年爱妻离世,可怕的事情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来了,从此一切都变的物是人非,他的天上人间一去不复回。此后的十年是厚积薄发的十年……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上最美的情郎。”这首该是仓央的真迹吧?这个接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的人间精灵,他不露痕迹地把文字“玩弄”于股掌之间,令世人眩目惊叹,自己却躲不过命运那双翻云覆雨手。他宁愿做流浪在拉萨街头的情郎也不想做雪域高原上唯我独尊的大王!他不要金银财富、他不求显赫闻达、他不迷权势地位、他不怕声名狼藉,他当真是那个目下无尘、离经叛道的狂僧吗?他是战士,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他是真正“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坚守自己信仰的战士。与其说他是为了爱情,不如说是为了自由。天性自由洒脱之人如何受得了束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用在仓央身上太合适不过。仓央属于红色调,他可以单枪匹马的为自己想要的抗争到底,决不妥协!一旦认定就不给自己留下退路,决绝到从不回头,他就是“宁可抱香枝头老”,也“不随黄叶舞秋风”,为了渴求的自由他选择“玉碎”的人生。红如火的绚烂!绚烂至极,一切归于落寞。

容若较之要温润得多,出生贵胄加之受儒学教化,他宁愿默默承受一切,把所有心事写入纸笺。他就这样成了“多愁多病的身”,他也反抗过,他一直对自己被装在套子里的人生感到窒息痛苦,可他的反抗对于他身后的家族、皇权显得那样微不足道甚至荒唐可笑!他就是自己诗中的那朵“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他属于不染半分尘埃的白。仓央嘉措即使没有情诗传世,他的人生经历也足令他青史留名。我们讨论的不只诗歌美文,还有人生际遇。少帅张学良一生没写下多少令人难忘的诗篇,一场“西安事变”震惊中外,让世界记住我们的张少帅;他一生阅女无数,我们偏偏只记住他与赵四小姐的一段情,当做人间真爱呕歌多少代,还会继续呕歌赞美下去!如果没有36岁之后被囚禁的人生,他自己都不知道赵四之后还会有多少女人。

当前:第120/12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