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大明校对版作者木林森444》第642/677页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日本势力重新洗牌(一)
  进了京都之后,东福门院和宽永太皇也向丰臣薰和德川千姫告辞,并且表示明天将到二条城来拜访德川千姬,然后就返回皇宫。
  而丰臣薰一行回到了二条城。商毅和亚莉桑德拉也在二条城里设宴欢迎了徳川千姬,当然连带着本多胜姬和德川纲重也在偏厅受到比较热烈的招持,由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等几位大名和夫人付责接待他们。
  当然和商毅见面之后,徳川千姫当然也不敢以商毅的岳母身份自居,毕竟不管商毅对丰臣薰多宠爱,但丰臣薰在商毅后宫的地位确实不高,这是事实。实其上丰臣薰现在仅仅只是一个昭婕,连嫔妃都算不上。因此见了商毅之后,德川千姬也是以出家人的身份和商毅见礼,双手合什,念了一声佛号,道:“贫尼见过陛下,阿薰能够受陛下宠爰照顾,贫尼实在是感激不尽。”其实这样更好,因为出家人的身份超然,不用行大礼。
  商毅也欠了欠身,道:“师太太客气了,师太一路从江户过来,一路辛苦了吧。”说着命人摆上了宴席,因为徳川千姬现在己是出家人的身份,因此商毅也专程吩咐,为德川千姬准备了素斋素饭。
  不过徳川千姬毕竟也是出身豪门,两任丈夫也都是日本的大名,因此自然也带有一股高贵的神情,语言举止也都十分得体。而且德川千姬年轻的时候,就素以美貌而闻名,虽然现在己是中年,但仍不减当年的风釆,而且更显成熟,在加上出家了近十年,更是然有一种超然俗世的气质。如果现在有了头发,绝不会与丰臣薰差。
  而旦在德川千姬改嫁本多忠刻的时候,还发生了津和野藩的藩主坂崎直盛抢婚的事件,当时也称为千姬事件,关于坂崎直盛抢婚的原因,流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就是坂崎直盛看上了德川千姬的美貌,才荫发了抢婚的念头。当然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因为尽管德川千姬是二婚,但也是徳川家的女儿,坂崎直盛再怎么看上德川千姬的美貌,也不看因此而抢婚。不过这种传闻也说明,徳川千姬的美貌在当时确实是很出名的。否则也不可能生出丰臣薰这样美貌的女儿来。
  众人寒喧了几句之后,德川千姬才对商毅道:“皇上,按说贫尼是出家人,不该再理俗事,但现在毕竟是关系到贫尼的家人,因此也恳请陛下,能不能放过徳川一族。”
  商毅笑道:“师太请放心吧,其实当年丰臣、徳川两家,算起来也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既然阿薰也同意不再追究徳川氏了,我也可以保证,只要是徳川氏以后在日本能够安份守己,不在有非份之想,也就不有事。”
  听到商毅的亲口承诺,德川千姬也终于完全放了心,因此又向商毅施了一礼,道:“多谢陛下。”然后又转头对丰臣薰道:“谢谢你了,阿薰。”
  丰臣薰当然也知道,这是商毅把这个人情送给自己来做,好让自己和母亲建立良好的关系,因此赶忙道:“母亲,这些年来我都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这些事情就算是我为母亲做一点补偿吧。”
  德川千姫也叹了一口气,道:“阿薰,不要这样说了,这些年来确实是让你受了不少苦,要说对不起,也是徳川家对不起你,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才是。”
  这时商毅道:“好了,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你们母女重亲团聚,也是一件好事,应该高兴才对。以前的事情,就让它们都过去吧。”
  ※※※
  虽然在关原合战之后,中华军在日本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的地位,但在甲府以东的地区还有近百的大名,近半的地方并未归顺中华军,其中即有像伊达纲宗、上杉刚宪这样持观望态度的大名,也有为数不少的忠于德川幕府,准备和中华军死拼的大名,因此如果武力征服,就要逐城逐地的攻取,至少也要一二个月的时间。
  但徳川幕府像中华军投降之后,也使持观望态度的大名真正感到大势确实己去了,而那些忠于德川幕府的大名也失了继续抵抗中华军的立场,因此也都纷纷赶到京都来,向中华军投降。因此仅仅只过了十余天的时间,剩余的所有大名绝大部份都赶到京都投降,只有在北海道地区有三个小藩,对此不闻不间,完全是一付听天由命的样子。不过这时在京都己经聚集了二百零六位大名。
  而一直在幕府和倒幕之间摇摆不定,企图左右逢源,捞尽好处的伊达纲宗和上杉刚宪到了这一步,也才终于彻底死了心,知道大势己去,己经无法更改,他们没有勇气学那三个北海道的小藩,对中华军不闻不问,只好按照商毅的要求,只带了十个从人,赶到京都向中华军请罪。当然也是听天由命。
  对于这些大名,中华军也是分别对待,那些投向徳川幕府,和中华军为敌的大名,或者是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大名,还能够让进京都,安排在馆驿中居住,相对来说,饮食住宿条件还不错,而以伊达纲宗和上杉刚宪为首,在幕府和倒幕之间摇摆不定的大名,则派统一住在一起,并限制自由,饮食也差得多。从中也表达了中华军的态度。
  而这些大名也都十分后悔,纷纷埋怨伊达纲宗和上杉刚宪,因为大多数的大名都是听了他们的话,才釆取这种左右摇摆的态度,要不然至少有一半人早就投到倒幕的一方去了。而这时伊达纲宗和上杉刚宪更是连肠子都悔青了,但到了这一步,还能有什么说得,只好装聋作哑,对所有的责问都不吭一声。
  在九月十五日,中国国内派来的外交部副部长张原,和两名外交部干事李治、陈桓也都到达了京都。因此也就不在等那三位北海道的小藩大名,马上开始了日本重新洗牌进程。
  九月十六日,天皇绍仁在皇宫里召见所有二百零六位大名,正式宣布,免除了徳川家纲征夷大将军和左大臣的职务,同时也罢免了所有在皇室中任职的德川幕府的官员,因为德川幕府的家老、老中一般也都在皇室中出任一些中高级的官职,虽然只是虚衔,但也显得尊贵。
  当然有罚也就有奖,随后绍仁加封丰臣佘众中的大野殿守为大纳言,甚助卫门、内藤昌丰为中纳言,石田吉左、高坂源五郎为少纳言,而这五个人也就丰臣佘众中的中坚力量。再加上先封的左右大臣,内大臣毛利广纲、锅岛胜茂、有马忠赖,这八个人在名议上,是现在日本的最高的执政官员。并且又封了水野蕂九郎、山元十兵卫为左、右近卫大将,也就是天皇的待卫军主将,当然现在也是虚职,因为天皇现在那还有什么军队。同时其他的二十佘名主要的丰臣余众,也都各有封赏。
  封罢完毕之后,二百零六位大名也一齐向天皇叩首拜谢,而绍仁又下令,由八位执政官员决议,对日本的所有大名,进行重新分封,实际也就是对日本进行一次全新的权力重新划分。另外也和中国派来的使者进行正式谈判,确立两国的关系,外交礼议,通商贸易,关税等等一糸例的问题,并签定条约。
  对于这些事情,商毅都没有参与,反正只要是按照自己的剧本来就行了,自己出不出面都无所谓,这个面子就让给绍仁算了。他只是住在二条城里,没事的时候就看看樱花,登上守天阁欣赏一下京都的风景,再不就是和亚莉桑徳拉、成进一齐研究南海的局势。而丰臣薰则毎天陪着母亲和妹妹一起说话,有时也在京都城里游玩。
  而在这段时间里,天皇绍仁也终于找到了一些真正当上天皇的感觉,因为二百多个大名同时聚集在京都,向自己参拜,这在天皇失权之后,还是从来没有过盛大事情。
  由其德川幕府的四代将军徳川家纲,以及所有的家臣们,这可是第一次真正诚惶诚恐的跪在自己的面前,任由自己摆免了他们的职位,绍仁也觉得,只有在这一刻,自己才真正是日本的天皇,同时也从心里觉得,其实中华军来到日本,对自已还是利大于憋的。
  虽然当初中华军强抢了绍仁的玉玺,并且打着绍仁的名议发号施令,一度令绍仁十分恼火,但现在绍仁也释然了,毕竟那时也是特殊时期,也难免中华军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
  而且在商毅架临京都之后,对绍仁也比较客气和尊重,并没有凭着天朝上国的势力,盛气凌人,而且还非常照顾绍仁的形像,并不给绍仁难堪,由其是在日本各大名面前,还相当维护绍仁的权威,有大名到京都来,也都让他们参见绍仁,也算是给足了绍仁面子,这一点可比德川幕府强多了,因此也让绍仁对中华军的态度大为改观,由其是对商毅衷心佩服,人家到底是大国之君,果然是虚怀若谷,确实是有容人之量。因此绍仁心里也发生了变化,认为中华军到日本来,也是一件好事。说不定天皇还可以借机増加一些政治权力。
  但就在第二天,绍仁的这种虚幻的美好感觉,就被铁一般的现实击得粉碎。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日本势力重新洗牌(二)
  “这……这是不是太苛刻了一点。”绍仁放下了手里的文件,看着跪伏在自已眼前的八位新任的大臣,苦苦的忍耐着要把这份文件撕得粉碎的冲动,但在绍仁的眼睛里,却十分明显的几乎要喷出火焰来。
  绍仁手里拿着的,是中日两国这一次谈判草拟的和约条款。其实早在中华军进攻江户之前,商毅就在二条城里将和约的条款给制定出来。中日两国谈判的时候,中国方面就直接扔出来,并且对日方的谈判代表直接了当的提出来,这些条款,日本方面只能接受,中国方面决不会让一步。因此双方的谈判只进行了一天的时间,就有了结果。
  其实这一次与日本谈判的和约条款和中朝签定的内容都的差不多,都是三约合一的模式,分别为《中日亲善友好条约》《中日经贸合作条约》和《中日安保条约》,大体内容是:日本为中国藩属国,天皇继位需由中国策封;日本国内的重大事件将通告中国;日本所有沿海城市都对中国开放,关税优惠,中国人可以到日本自由经商,开设工厂、银行、商铺等等,并亨有外交豁免权;中国将在大阪、江户驻军,日本禁止生产大型武器、大型船只,中国对日本提供军事保护等等。
  不过朝鲜和中国一样,是釆用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而日本是分封联邦制国家,国家的政治结构不同,因此与日本签定的条约又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第一是日本将九州岛割让给中国,做为对中国的赔偿;第二是天皇只是做为日本的精神领袖存在,但不得干涉国家政务,日本的国家政务将由征夷大将军和其他各藩大名一起协商处理;第三征夷大将军将由丰臣氏世袭,为日本的执政者,但征夷大将军继位,也需要由中国策封。
  因此看完了这份草拟的和约条款,绍仁这几天以来的良好感觉也荡然无存了,如果按照这些条,天皇同样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力。当然这到还是小事,但日本将丧失很大一部份主权,也就完全和朝鲜一样,沦为中国的半殖民地,甚致更惨,因为绍仁也知道,丰臣氏早已没有男丁,商毅和丰臣薰所生的子女,将继承丰臣氏,也就是说,日本的实际的统治者,其实永远都是商毅的子孙。而且割让九州岛给中国,不仅将会使日本将减少十分之一左右的土地,同时赖户内海西面的下关海峡,东南面的丰后水道也将都被中国控制,本州岛后西南部地区,加上四国岛,也都在中华军的威胁之下。
  直到这个时候,绍仁这才看清了商毅的真面目,别看商毅说话客客气气,也不爱摆什么架子,显什么威风,但下起手来可是稳准狠,三个字全都占全了。原先绍仁有一种刚出狼窝,又入虎口的感觉,那么现在看来,以前的徳川幕府最多也就是只狐狸,只不过是占点小便易,耍点小威风;而中国就是一条大鳄鱼,这张大嘴一张,好家伙连皮带骨头,都吃得一点不剩。可笑自己以前还佩服商毅的气量大,在大国之君的风范,现在看来,这气量也确实不小,一口就把日本咬下去一大半。
  而且现在还要让自己下诏,承认这份条约是经过天皇同意的才有效的,这不是让自已在日本留下千古的骂名吗?到了这个时候,绍仁才有些能够体会到当年自己的老爹的感受,但老爹当初顶多也只是有面子上过不去,而自己却是面临着成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签定割让土地、出买国家主权不平等条约的天皇。看起来老爹当年是何等的幸运啊。至少那时有了事情,也有徳川幕府在前面顶着。
  现在回想起来,绍仁才有些明白,原来在前一段时间,商毅有意让自己出尽了风头,原来就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如果自己是一个没权力的天皇到也罢了,但前一段时间,自己又是罢这个,又是封那个,完全是一付大权在握的样子,正好有能力来签这份条约,这丫也太狡猾了吧。
  但现在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日本还有什么资格和中国讲条件呢?因此绍仁也苦笑了一声,道:“难道中国那边就不能再让一让了吗?”
  锅岛胜茂也有些无奈,道:“陛下,中国的谈判人员说了,这是最低的条件了,绝对没有再退让的余地了。”
  绍仁把文件放在桌子上,语气之中己经带有一点怒气了,道:“这是什么话,既然是谈判,也就该有商有量,有退有让,那有全照着他们拟好的条件来的道理,这还叫什么谈判,完全就是强抢吗?”
  有马忠赖道:“陛下,中国方面也说了,这一次中国帮助日本铲除了徳川幕府,重新恢复了新秩序,出兵日本,是付出了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且在此之前,中国方面己经莫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中国索要一定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绍仁苦笑了一声,道:“索要回报,确实是理所当然,但这些条件也太苛刻了,别的都还好说,但要日本将九州岛割让给中国,这也太过份了。我们日本才多大的地方,把九州岛割让给中国,朕又怎么像日本的臣民交待,而且中国的地域是日本的百倍,为什么一定还要日本割让九州岛给他们呢?这样吧,其他的条件朕都可以答应,只有九州岛,你们再去和中国代表协商一下吧。”
  绍仁的心里是这样想的,天皇不掌权就不掌权吧,反正几百年都这样过来了;虽然是商毅的子孙统治日本,但好歹也有一半是真正丰臣氏的血脉,而且以后与日本人通婚,日本的血脉也会逐渐增多,也说得过去;至于说什厶称藩属国,也就是面子上过不去;而两国通商对日本也有好处;只有割九州岛这一块,日本一共才多大一点地方,一下就割去了一成的土地,而且九州岛位于日本最南部,物产丰富、土地厚沃,是日本的主要产粮区之一。说起来如果一定要割让土地,绍仁到是希望把北海道割给中国,不过绍仁也估计中国对这块天寒地冻,鸟不拉屎的地方不会感兴越的。
  顿了一顿,绍仁又道:“如果实在不行,就割一半也行,日本好歹还可以留住一半九州岛。”
  锅岛胜茂的脸上也十分为难,道:“陛下,我们也这样据理力争过,但中国方面的答复是,他们本来是打算要九州和四国两个岛,另外还要日本陪偿他们五千万两白银,正是因为见日本国小财薄,才只要九州一岛,因此说什么也不能再少了。”绍仁听了,心里也是一哆嗦,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商毅的胃口,这家伙不是一条鳄鱼,而是一条大鲸鱼,这大嘴一张,一口下去可真是不少。因此又道:“胜茂、忠赖,你们的封地不是都在九州吗?如果把九州割给了中国,你们怎么办?”
  锅岛胜茂和有马忠赖互相看了一眼,有马忠赖道:“回禀陛下,中国的谈判代表说过,割让了九州以后,我们的封地可以改在其他的地方。”
  绍仁怔了一怔,这才想起来,现在日本空出来的土地有很多,随便那里都可以找出一块地来换给他们,因此绍仁也忍不住有些赌气道:“如果朕一定不答应呢?”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大野殿守道:“陛下,我们也知道这样的条件确实令陛下十分为难,但现在的情况,也不容陛下不答应啊。”
  听了大野殿守的话,绍仁也不禁有点犯了倔,道:“朕就是不答应,他们能把朕怎么办?难道还要把朕废了吗?好吜,反正朕也不想再当这个天皇了。”
  大野殿守也苦笑了一声,其实对是否请中华军帮助,在丰臣佘众内部也是有争议的,有一少部份人就认为自己不应借助中国的力量归国复仇,只要慢慢经营,积累财富,终有一天也能靠自己的力量归国复仇的。
  但大野殿守等几个领头的人心里十分清楚,不靠中国力量,丰臣余臣别说是复仇,就连生存下去都不可能,在中国经商,不靠中国支持靠什么。大野殿守是老于世故的人,当然知道商毅决不会是因为收了丰臣薰才愿意打日本,在没收丰臣薰之前,中华军不就打了日本两次吗,因此打完了日本之后,中国没有一点好处,怎么可能呢?虽然大野殿守也不愿意把九州岛割让给中国,但现在丰臣佘众的命运己经和中国牢牢捆在一起,没有中国的扶植,他们仍然无法在日本立足,而且在割让九州岛的问题上,丰臣薰也坚定的站在中国这一边,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顺着中国的要求办吧,尽量说服天皇。
  因此大野殿守道:“陛下放心,中国绝不会废除陛下,但陛下也应该想到,就算陛下不答应,但中国方面仍然有别的办法的。”
  绍仁怔了一怔,终于明白了大野殿守的话,以前中华军不就干过这样的事情吗?直接抢了自己的玉玺,然后以天皇的名议发号施令,这一次也完全可以故伎重施啊。也就是说,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这个黒锅是背定了。因此绍仁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无力的感觉,也深刻体会到了那一句话的含义,形势比人强啊。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日本势力重新洗牌(三)
  于是就在第二天,天皇绍仁也正式下旨,批准通过了中日双方谈判草拟的条约条款,而随后由锅岛胜茂和有马忠赖代表日本方面,在条约上签字,因此中日和约也正式生效。后世将这份和约总称为《中日友好和平条约》也称《京都条约》。
  条约的内容公布之后,很出人意料,在日本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只有三个小藩大名上书天皇,表示反对,其余大多数都保持沉默,当然也翻不起多大的浪来。
  其实绝大部份大名,包括相当一部份倒幕的大名,都对条约的内容,由其是割让九州岛这一条都非常不满,但各大名在私下交流,流传出这两一条信息,如果谁反对这样条约,那么在接下来的重新分封中,肯定会严重的处罚,轻则减少封地,重则彻底被削藩。
  因此这一样所有的人也都不敢作声了,毕竟现在形势是中华军太强势了,就算自己反对也没用,九州岛终究是要被割让出去的。既然是这样,那么不如干脆就釆取不理不睬的态度算了,反正天皇己经正式下旨了,又不是自己签的条约,自己又何必非要出这个头呢?还落得一个削藩的下场,多划不来啊。
  割让九州岛,是在中华军出兵之前就制定好的计划,一方面是等于直接把兵力布置在日本的大门口,可以有效的控制日本的几个重要的海道,另一方面也是能够有效的保护新成立的丰臣幕府,毕竟现在丰臣幕府在日本的基础还很不牢固,没有外力的扶持,很难在日本维持得下去。这也是丰臣薰支持割让九州岛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另外商毅只是要求日本割让九州岛,而并没有向日本索要赔款的原因,一是在日本的战斗中,中华军也掠夺到了大量的财产,基本可以填平这次战事所花费的费用,毕竟这次中华军出动的兵力并不算多;二是中日重新开通了商贸来往之后,中国毎年都可以从日本获取大量的利润,官民都可获利,而如果让日本赔偿,获利的仅仅只是官方,对民间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日本也赔不出多少钱来,相反还会弄得财力衰弱,影响了日本的购买力。做事情讲究细水长流,不做一杆子买卖;三是现在中国己经割让了本州岛,这就够说了,如果再要求日本赔偿,难免会进一步引发日本国内的不满,毕竟割让了本州岛,和众大名并没有太多的利害冲突,但赔偿则肯定是要摊到每一个大名的头上。这就会引发众怒了。
  而中日条约签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日本各藩大名的重新分封和划分。
  徳川家康在取得了日本的统治权之后,通过统计清算,将全日本的土地分为三千万石左右,最初一共分封了二百多个大名,但在德川幕府五十年的统治期间,又以或真或假的罪名,剥夺了其中绝大倍份大名的全部或部分领地,同时又新増了一百五十多个新的大名,使日本大名的总数维持在二百五十致二百八十个之间。其中有亲藩大名二十四个;谱代大名在一百五十个左右;外样大名在一百个左右。
  而为了保证徳川幕府在日本的绝对实力和统治地位,属于幕府的直辖领地为六百八十万石,占到了全国总土地的二成强,和领地最的仙台藩六十二万石相比,也超过了十倍以上;其中有约四百二十万石归徳川幕府的直接收入,而二百六十万石分给了幕府的各旗本的知行所。而在当初丰臣秀吉的统治期间,直属于丰臣氏的领地也只有二百三十万石。因此这也是让不少人对徳川幕府不满的地方。因为幕府占有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着其他大名能得到的土地就越少了。
  整个分封计划是由商毅、丰臣薰和丰臣余众一起来制定的,而商毅也不打算改变日本这种封建联邦制度,因为让日本永远陷入这个的分邦状态,而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对中国当然是最有利的。

当前:第642/67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