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大唐》第159/268页
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
吴王李恪府。
高阳紧紧盯着满脸涨红的李恪,怒道:“李恪哥哥,我没有想到,你居然是这样一个两面三刀的人。你,你,你不是经常跟我说,你最讨厌权力争斗,你只愿意平平淡淡过一种隐士生活吗?那么,你为什么要暗中与匪盗勾结?我问你,行刺太子的刺客是不是与你有关?”
“高阳,你疯了!你简直就是疯了!”李恪啪地一声摔碎了手中的茶盏。
“我疯了,我的确是疯了!当父皇深夜把我宣进宫去!告诉我你的一切以后,我就疯了!我没料到!我从小敬重的淡泊名利的李恪哥哥,居然是一个热衷权力的伪君子!你以为,你平日伪装很好,你以为,你在背后搞的那些事情,父皇就一无所知吗?不!你错了,父皇早已查实了你勾结绿林匪盗意欲谋反的铁证。只不过,父皇实在不忍心,眼睁睁看他喜欢的儿子李恪也走上一条毁灭的不归路!”高阳胸部起伏,情绪有些失控。
她扫了面如土色的李恪一眼,又道,“父皇知道我与你自小和睦,感情好,所以秘密召我入宫,让我来劝一劝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呸!我执迷不悟?我从小受尽了所有人的白眼,有谁把我当皇子看?因为什么,不就因为我的生母是隋朝公主吗?难道我就不是父皇的亲生儿子?我不服,我不服!我,那一点比李泰、李治差,论文采还是论武略?凭什么他们事事如意,我就只能躲在黑屋里独自伤神流泪!争权夺利?你错了,高阳妹子,我不是争权,我是在争取我应得的利益和尊严,我认为,我做皇帝,耍比李治强上百倍。”李恪霍然站起,歇斯底里地吼叫道。
高阳呆了一呆。她从来没有见过李恪如此粗野的模样神态,即便是当年李泰当众羞辱于他,他也只是淡淡一笑而过。
半晌。高阳叹息一声,“李恪哥哥,父皇说了,只要你从今往后修心养性,与那帮匪盗彻底断绝来往,断了争太子的念头,一切就既往不咎了,而且!为你严守秘密。李恪哥哥!父皇老了,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女为了一点权力而互相争斗,甚至血溅五步!”
“我走了,你好好想想吧。还有,希望李恪哥哥看在你我兄妹情深的份上,不要去暗中谋害明堂,高阳这一生,就喜欢这一个男人,我不希望他受到任何的伤害。”高阳再次叹息一声,深深地望着李恪那张因为激动和剧烈情绪变化而变得有些扭曲和狰狞可怖的脸,眼中闪过一丝怜悯,缓步离去。
高阳的身影刚刚消失,屏风后面就闪出一个虬须大汉。
第四卷 巡察之旅 第一章 岐州驿馆
虬须大汉脸上闪过一丝阴狠,一闪而逝。
“吴王殿下,何必要如此伤怀情动呢?成大事者,要有泰山蹦于面前而不乱的定力和超乎常人的气度,要沉稳,看你今天这般表现,大大迥异于平常啊!”虬须大汉低低道。
李恪默然抬头,清秀的容颜上渐渐恢复平静,“本王一时激动,倒让你见笑了。不过,听高阳的口气,父皇已经掌握了我们暗中活动的证据,史那贺头领,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殿下,史那贺以为,当今之计,我们必须立即停止一切在长安的活动。明日,我跟羽妹启程离开长安,殿下你呢,秘密进宫去跟皇上表表忏悔之心,然后回府闭门思过,记住,一定要真正做到闭门思过,而不是摆摆样子。看起来,皇上的耳目不少,殿下要小心了。趁着皇上对殿下还存有父子亲情,你必须用实际行动彻底打消他的怀疑。”史那贺沉吟着,“殿下,皇上年迈,据我的消息,恐怕已经撑不了几年了,只要皇上驾崩,就是我们再次起事之时!”
“你说得虽然有理。可,李治那里,他不会坐以待毙的,等他坐稳了东宫,我们再想,就难度太大了。”李恪叹了口气。
“殿下,魏王李泰谋反证据确凿,皇上也没把他怎么着,反而改封了郡王。只要皇上对殿下的亲情不断,李治就动不了你一根毫毛。再说,殿下还掌握着他私通武媚娘的证据。殿下。史那贺一向以为,谋夺李治的太子之位目前来看已经不行了,我们要做地,是积蓄力量。趁乱起事,靠武力夺取江山!殿下放心,史那贺回去会紧密联系各处山寨,招兵买马。扩大势力,等时机一到,史那贺举兵起事,殿下在长安拿下李治!大事可成。”史那贺目光炯炯,声音有些激昂起来。
“史头领。将来本王登上皇位,你便是开国的第一元勋。本王一定兑现承诺,裂土封王。不过,据说薛枫要奉旨按察天下了。看样子是冲各地的绿林势力去的。此人能文能武,计谋百出,你们回去后千万要谨慎一点,切莫让我们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这可是将来我们立身的根本哪。”李恪望着史那贺。有些凝重地说。
“殿下放心,史那贺经营了十多年的根基,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当然。对于薛枫,史那贺还是有一些准备地!无论什么人,要想破坏我们的大事!他的道路只有一条……”史那贺阴森地说着,拳头攥起,手指关节咯咯作响,“死!”
“殿下,史那贺告辞了,殿下保重!切记,韬光养晦,内敛锋芒!”史那贺双手抱拳,大步离去。
“你说的很对,本王要韬光养晦!史那贺啊史那贺,你是在利用本王,但本王又何尝不是再利用你?没有你的财力、武力,本王拿什么去争夺江山?你以为,本王就是你紧紧握在你手心的跳蚤吗,等着吧,好戏还在后头呢。”李恪坐在空旷的大厅里,喃喃自语。
……
贞观20年11月2日,红日初升,寒风凛冽。长安城门口,李治奉李世民的口谕!率部分朝臣到此为薛枫送行。
一列长长的队伍整装待发。队伍前面是冯越的5000神机营骑兵,中间是一辆庞大的车轿,车轿内宽敞无比,布置豪华舒适,起码可以容得下十多个人。这原本是李治出行的车轿,暂时拨给了薛枫。车轿前,有两名骑兵打着两面大旗,左边上书“奉旨巡察”,右边上书“神机驸马”。车轿后面,是数十名步行的侍卫、随从、杂役等一干人等。
按薛枫的意思,不想搞出这么大动静!但李治一再强调!奉旨出巡,代替皇上行使威权,切不可失了威严和仪仗。薛枫无奈,只得听之任之了。
长安薛氏商行总行的生意全部交给了李安,李维也随薛枫出巡。孙延真、泉盖莺歌和高忽等人也混杂在随从中,还有青霞,高阳非要他带上青霞,豫章和柳湘兰也同意,就连卧床养伤的长乐都表示赞同,说是出行在外,让青霞一路随行服侍他云云。
李治朗声道,“驸马,本宫就送到这里!希望驸马早日功成回到长安,你我再开怀痛饮。”
“太子殿下,薛枫一定尽心竭力,必不负皇上和殿下所托!”薛枫接过太监端上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好,本宫就不啰嗦了,把时间让给几位公主,呵呵。”李治回头望了望一脸离愁的豫章、高阳和柳湘兰,微微一笑。
“豫章,府中诸事就交予你了。高阳,你有身孕,行动要注意点,不要动了胎气,希望我回来的时候,你能给我生个大胖小子。湘兰,不要让岳父母回龙门去了,留下来陪陪你……”薛枫望着眼前这三个已经泪花儿在眼眶中打转转的媳妇儿,也不觉有些不舍,如果不是不容“规矩”,他真想把她们都带在身边,“好了,又不是生离死别,干嘛搞得悲悲切切的!”
豫章强忍眼泪,低低道,“路上小心,还是那句话,你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柳湘兰默然上前,为他整理了一下衣袍。而高阳,则早已控制不住抽泣起来了,当着众人的面,薛枫也只好呆在一边,温言软语地劝解她。
半晌。高阳抬起头,眼中泪花闪烁,转过身一把将身后的青霞拉了过来,“青霞!驸马本宫可就交给你了,这一路上你可给我服侍好了。嗯,还有,给本宫好好看着他。不要让他在外边拈花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