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我来自未来全集.com》第33/235页


  李海牛听姚梵这话音里毫无恐惧,反倒透着种兴奋,立刻再不犹豫,“砰砰砰”的磕了三个响头:“回禀东家,海牛以前曾经参加过捻子,还曾经当过骑军的锋将。”
  姚梵心里狂喊:“***!老子早就知道!你肯定不是个一般货色!”
  由于事关重大,姚梵想了一想,看着李海牛的眼睛严肃问道:“那你与那匪首张乐行、张宗禹他们可认识?”
  李海牛目光清澈地看着姚梵:“我只是带一千人的骑将,并不是大头目,我见过张宗禹几次,都是听他命令,我等打仗,并没有机会仔细结识。”
  姚梵道:“你既然要我信你,那就老老实实把你以前的历史都交代清楚,我信不过一个遮遮掩掩的人。你起来说话。”
  说罢,姚梵稍稍提高声音道:“三姐你给李海牛倒杯茶来。”
  于是李海牛便起来在炕沿坐下,把自己以往的经历一一道出。
  原来李海牛出生在济南府下一个小地主家庭,因为父母二人全都吸食鸦片,田产和房屋便渐渐地全卖了个精光。李海牛见家里破产,两个烟鬼父母一日比一日没指望,恰逢捻军起事,他便偷了村人的马匹投奔了捻军。
  俗话说穷读书富练武,山东民间武术又盛行,李海牛小时候家里富裕有马数匹,曾经正经拜师习过刀马,在马上能耍得一口五十多斤的长刀滴溜溜圆!这本事让他脱颖而出,成了捻军里一个骑军锋将。随着捻军逐渐衰亡,李鸿章在安徽剿灭最后一支捻部,李海牛也隐姓埋名的带了一拨手下从安徽逃回了山东,否则他的口音一旦在安徽被发现,必然是躲不过一刀。
  又因为老家里都知道他入了捻,还是个为将的,想要回济南府是回不去了,他便靠着识字,投身在泰安一家车马店里当车夫。去年他因为带了个富商去济南府,不巧被人认出来,他慌乱之下便赶紧逃回了泰安,变卖不多的一些家什,弃了活计一路向东逃跑,成了乞丐,迁徙流落到青岛口。
  姚梵听完李海牛这番叙述,问道:“那你以后打算怎样。”
  李海牛坐在炕沿上捧着三姐端来的一碗白开水,恳切地对姚梵说道:“自打遇见东家,我本打算在东家手下隐姓埋名的当一辈子伙计。可是海牛仔细地观察了东家的所作所为,又听了东家今晚一席话后,海牛方知东家才是天下罕有的豪杰,胸中有包罗大千的真学识,雄心壮志意在天下。海牛今后愿意鞍前马后的服侍,作东家的一条忠犬!”
  三姐送进水后一直站在一边听着,因为姚梵没让她离开,而她又听得这李海牛在明目张胆地撺掇姚梵造反,惊骇之余,这时突然便问:“你说你隐姓埋名,难道你不叫李海牛?”
  “俺本名叫吉东云,俺的母家姓李。”
  姚梵听到这里,突然伸出手,按在李海牛的肩上重重的一握,道:“你既然知道效忠,那这个头开的就不错,你今晚的话我只当从没说听过,造反一说,今后你对谁也休得提起。总之今后,我怎么说,你怎么干就是了。”
  李海牛望着姚梵那充满深意和饱含大志的眼神,心里顿时如闪了一个霹雳般雪亮,他激动地起身做了个长揖到地:“请东家放心!海牛知道分寸!以往死在海牛手里的清妖,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如果海牛落在官府手里,定是死罪难逃,所以俺断然是不会背叛东家的!还请东家放心!”
  姚梵淡淡地道:“起来吧,以后我每晚开会都要讲些故事,你既识字,更要仔细地听着,若是有不懂的地方,便来问我。”
  说罢,姚梵又加了一句:“革命需要理论做指导,没有先进的革命理论武装头脑,永远都是乌合之众,成不了大器。”
  李海牛点头道:“海牛全听东家的!”
  说罢又是一揖,恭敬的退了出去。
  三姐从窗缝里见李海牛走出了院子,转身对着姚梵一言不发。
  姚梵坐在原处一动不动地看着三姐,只见她两眼睁的大大的望着自己,半晌后说了一句:“三姐只求大哥一件事,不管大哥将来干什么,都要带着三姐儿。”
  姚梵点点头。
  三姐见姚梵没有明确开口,又补充道:“我小时候裹脚,可自打被卖了以后,那人贩子嫌裹脚的人走不快,便去了我的包脚布,三姐是从高邮一路走到青岛口的,脚力好得很,来了此地后,三姐再也没有裹过脚。”
  姚梵笑了,说道:“那样最好,否则你将来跟我走遍天下,可是没人背你的。”
  ……………………
  眼看着周家开堂会的日子到了,姚梵这次横竖推不过去,索性便把照相机挂在脖子上,骑着自己的山地车,带着手下一干骑二八农用自行车的伙计们,浩浩荡荡的骑向周家的庄子。
  乡间土路虽然崎岖不平,可是因为好久不见下雨,路面板结,硬的厉害,自行车骑上去有种爽快的感觉。
  姚梵骑在车上仰着首,体味着迎面吹来的那纯天然清风,难得的放松了起来。自打他决定要造反那一日起,他脑子里的弦就始终绷紧着,这下终于有了放松的机会。
  姚梵的身后,紧紧地跟随着他的自行车队。


第38章 摔碗

  38摔碗
  姚梵的自行车队行进在乡间的土路上,车队里除了贺世成、周第四、王贵等六个一开始学会骑车的伙计,还有李海牛等在工地上管事的班长,整个队伍足有三十九人,在田野间逶迤穿行,犹如一条钢铁的幼龙。
  姚梵新近发布了命令,要求每一个伙计都要学会骑自行车。
  姚梵在工地上发言,表示任何试用期的伙计,从学会骑自行车那天起,就算是结束了试用期成为了姚家的正式伙计,开始领取每月一两的工钱。而已经领工钱的伙计,如果无法在一个月内学会骑自行车,就将被重新降回试用工。
  当伙计们清楚得知这一讯息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立刻学车!其实所有伙计早就看着贺世成等贴身小伙计骑车来去的样子羡慕不已了,如今有机会自己也学一把,而且还关系到工钱这样的切身利益,哪里有甘于人后的道理。不得已,李海牛把热情高涨的伙计们分为几组,分不同时段在新修的操场上学车。
  至于那些个班长们,更是带头在玩命的学习骑自行车,他们非常重视自己目前班长的地位,虽然每个班连他们自己在内只有十个人,待遇也和普通伙计一样,但这多少也是个领导职务啊!中国人看重这个面子,况且,班长们是能够每晚参加姚梵大屋里的工作会议的,能够喝到东家亲手泡的第一壶茶,这份脸面,让每个班长都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
  人一旦愿意玩命,那就很少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何况是骑自行车,只用了大约三天,所有班长就都开始领正式的工钱了。
  李海牛在意会了姚梵的心思之后,更是把姚梵的每一句话都当成了命令在执行,自己苦练之余,还督促所有伙计按照计划进行自行车培训。
  当姚梵的车队在干巴巴硬邦邦的土路上跋涉了两个小时之后,终于抵达了周家庄地区,田地里散落着一个个茅屋,那是一个个佃户的家。
  周家庄地区的中心坐落着真正的周家庄园,庄园高高的围墙内有个古老的戏台子,戏台子上面,早在昨夜里就拉起了各式布幔彩旗,本地各家有头脸的士绅一早就陆续来到这里,眼下都在台前青砖铺就的空地上围着一张张桌子坐着,一边喝茶嗑瓜子一边看戏。
  姚梵一行人还没进到村中,隔着老远就听见那二胡声音如风箱般嘶嘶的喘着。
  贺世成兴奋地道:“东家,我们骑的这自行车飞快,来的这样早,可周家的戏都开始唱了呢。”
  周第四在后面喊道:“这都快中午了,可不是早就开始了么,不教那戏班子从早唱到晚,那岂不是白花了钱请戏班子办堂会么。”
  姚梵道:“一会大家跟我进去看戏,今天咱们听个痛快,不过都别贪酒,只多吃些就是了。”
  所有人都觉得姚梵的话颇为震撼,于是全都默不作声,他们心里激动着,怀疑着,然后又否定着,大家也都不言语了,心里想着事情,把车一直骑到周家庄大门口才停下来。
  周家庄子外面,村民不停地跑来看稀奇,这些村民不分老少全是男人,这些面皮黑黄的辫子一族嘴里都在议论着:“这是啥玩意儿?两个轱辘一前一后自己会跑,这是周家请来变戏法的吗?”
  “可是不像啊,变戏法儿的哪里有穿的这么好。”
  “我看怪像的,这是学的哪吒三太子罢?一前一后俩风火轮……”
  “什么风火轮,那是洋车!”立刻有专门跑腿报信见过周围城镇里世面的佃户喊道:“这一定是青岛口那位姚爷来了,俺听说这位爷是海外的大商户,那家里!什么西洋玩意儿没有!?听说家里全是大大小小的铁轱辘子!踩上一个,翻个筋斗,就能去到西海那洋人的国里。”
  “哎呦喂!对!对!这车一定是洋人的玩意儿!你看这些个人骑上边,车轱辘倒能够自己往前滚!滚的还挺快!看得我眼花!”
  “是啊!妈妈哎!今儿个真是开了眼了!这怕是洋人的邪法儿吧?”
  “这姚爷带了这许多人来,是要干啥?”
  “嘿,要说这姚爷可是来头大,听说青岛口那的姚家庄正在修造,说是要盖上百间的房子呢!”
  ……………………
  随着周家庄里人围得越来越多,姚梵也哭笑不得。倒是跟着姚梵来的伙计们,在围观之下,一个个如打了鸡血般,一副昂着头挎着臂的熊样,根本看不上周围的村民,若不是姚梵在场,只怕就要如同在青岛口一般,捋起袖子对周围人吹嘘这洋车的神奇。
  这段日子里,由于这些会骑车的伙计们的吹嘘,各种谣言像是长了翅膀一样的乱飞,直把姚梵说的成了个活佛再世的菩萨,或者是神通无边的妖精……
  周家当家的大爷周秀松听说姚梵来了,不敢怠慢,连忙迎出来,隔着闹哄哄的人群,老远就对姚梵连连拱手。
  “这位一定就是姚兄!久仰!久仰!在下周秀松。”
  姚梵那高大身躯和白净脸膛在人堆里鹤立鸡群,头上一个乌黑油亮的连帽假辫子,身上的崭新潞绸长衫又是三姐费了心思精心缝制的好手工,使得他在人堆里的可辨识度极高。
  姚梵一听对方报出姓名,知道是周家大爷,连忙也笑容满面的回了一礼:“原来是周家大爷,久仰久仰。”
  双方见礼寒暄完毕,姚梵就吩咐李海牛道:“海牛你带着伙计们把车停好再进来。”说完就随着周秀松进了周家大门,除了身后跟着的贺世成,并没有其他人跟随。
  周家的管家见了这许多自行车,脑子里混的像浆糊一般,试探着对身高马大的李海牛问道:“这位老哥,你们这些铁车子可要吃草料?牲口棚在庄子后面。”
  李海牛不屑的道:“这些是车不是马,不吃草料,不过也要个好地儿停着,不然这里人多手杂,摸坏了可算谁的?谁赔得起!?”
  于是周家那管家只得引众伙计进了后庄门,把车停在了周家停马车的大场院里,又吩咐下人赶紧送面来,给众伙计一人一碗。可心里却生气,心说这姚梵真真不是个东西,我家老爷好心请他来看堂会,好家伙!他却带了老大一群人过来吃白食。原本按例,是该一人给两个大子儿的,可是老爷头前吩咐过,姚家之前送礼实在阔气,待他家下人来了,要一人赏给二十个大子。可谁曾想他姚梵哪里是带一个两个,算上刚刚跟进去的那个小厮,足足带了38个人过来!
  管家一算,居然要760个大子,不禁觉得肉痛的厉害,当下心一横,索性决定,干脆照着常例,一人就给两个大子儿。
  等到周第四接过面来,见一人只给两个大子儿,便没下筷子,连谢谢周大爷之类的话也一个字没说。

当前:第33/23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