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有间美男馆》作者:东边的小周》第168/180页
“大人慎言!”
指挥史听到女子冷声呵斥,惊讶地抬起头,触及镇南王妃凌厉的眼神,不由打了个哆嗦。
女子上一刻还水汪汪的大眼,此时寒若寒霜,漆黑的瞳仁不见一丝波澜,睥向幸灾乐祸的指挥史,冷声道:
“即便大人在王府私库搜出僭越之物,但大理寺卿还未对王爷定罪,故而,暂且轮不到你个五品指挥史在此盖棺定论,大放厥词!”
“你...”
指挥史被穆清灵训斥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挥袖欲要领兵离去,刚刚走了两步,又突然想起什么,转过身皮笑肉不笑盯着连廊下面若桃花的女子,冷笑道:
“天气转凉,宗正寺里阴冷潮湿,就算是铁打的人在里面熬度上几日,也是吃不消,本官听闻王爷曾在辽地受了伤,啧...”
果然,在听了他的话后,镇安王妃娇艳的小脸霎时间失了血色。
“王妃若是心系王爷安危,想要去宗正寺探望王爷,也是未尝不可,只不过...宗正寺的探监腰牌可不富裕,王妃若是想要,恐怕要拿出些诚意,放下身段,亲自前往瑞兴王府讨要...”
指挥史笑得意味深长,落下这句话后,便领兵扬长离去。
大理寺的一群人走后,王府里的下人们仍是心有余悸。
倘若镇南王真的私藏太子才能持有的龙泉宝剑,那可是要灭九族的死罪啊!就连他们这些在王府里做事的奴才,也免不了受到牵连,发配置苦寒的边戎受刑。
因此,王府里的下人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看向连廊下身姿纤弱的女子。
穆清灵抬手别过耳边碎发,清澈大眼环顾惴惴不安的众人,平静道:“李管事,先让家丁将府内收拾干净,再把大理寺损坏的物品列出一个单子。”
听了王妃的吩咐,李管事哭笑不得,都这个时候了,王妃居然还在同大理寺计较损坏的家产,真正要命的龙泉宝剑都已经被指挥史带走了啊!
似是看出李管事脸上的焦虑,穆清灵淡淡一笑:“李管事莫要忧心,你准备一些厚点的衣裳和被褥,我明日好给王爷送去。”
“嫂嫂,你不能去瑞兴王府,三皇子他...肚子里定然没装好水!兄长他皮糙肉厚,让他在宗正寺待上几日,全当是去火了。”
裴明月见穆清灵想要去宗正寺探望兄长,担忧她陷入三皇子设好的圈套里,内心不由大急,当即出言阻止。
三皇子以前在扬州胁迫穆清灵入府做妾一事,裴明月可没有忘记。
如今哥哥身陷囹圄,三皇子定是垂涎嫂嫂美色,才会让指挥史在临行前出说那番话,好让嫂嫂关心则乱,主动送上门任其折辱...
穆清灵见裴明月紧握着她的手臂不松手,内心备受感动,她淡淡一笑:“宗正寺的探监腰牌,并非全握在大理寺手里,中书省不也有吗?”
见裴明月露出迷茫的神情,穆清灵耐心解释道:“我要入宫去找皇后。”
皇后的父亲,正是当朝右相。
————
翌日一早,穆清灵进入皇宫。
晨光之下的坤宁宫,丹楹刻桷,朱甍碧瓦,富丽堂皇。
皇后好似猜到镇南王妃会来拜访,特意命女官备好了一壶白毫乌龙茶。
茶香袅袅,萦绕在鼻息,驱散了穆清灵身上的寒意。
“三日已过,镇南王妃承诺揪出下毒真凶之事,可是有结果了?”
穆清灵放下手中香茶,仰视凤座上问话的皇后,诚然道:
“回禀皇后,臣妾经过排查,找到了投毒之人,只可惜此人宁可服毒自尽,也不愿袒露幕后指使者...”
听完穆清灵描述她审讯许婉月的经过后,皇后蹙起描绘精致的黛眉,冷声道:“依王妃之意,是有人指使王爷的远房表妹,在凤阳的药盒内投毒?”
“不错,但...凤阳公主中毒之事,终究是因臣妾疏于管理下人,没有监护好药材,还请皇后降罪。”
虽然没有证据指明此事是皇贵妃所为,但穆清灵相信皇后还是能顺着她话里流露的蛛丝马迹,疑心到皇贵妃头上。
梁帝养病期间,前只召皇贵妃侍奉在前,三皇子又趁此机会在前朝独揽大权。
此时此刻,皇后身处局势不明的后宫之中,应比她更加坐立难安。
果然,皇后听到穆清灵的请罪之词,只淡淡地表示既然真凶已死,凤阳公主又没有大碍,她不欲再追究此事。
“王妃一大早匆匆来坤宁宫,只是想对求本宫阐释真凶畏罪自尽一事?”
穆清灵听了皇后的问话,当即道:
“皇后洞察秋毫,想必对昨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有所耳闻,王爷遭致群臣发难,被大理寺扣押在宗正寺。事发突然,王爷未来及差人回王府取几件厚衣裳,近日天气转凉,臣妾听闻宗正寺里寒气重,故而想恳求皇后垂怜,让出臣妾入宗正寺为王爷送去避寒的衣裳。”
皇后手捧茶托,透过氤氲的热气,看向殿下神色焦虑的女子。
“王妃避重就轻,只对本宫提及镇南王被大理寺扣押一事,却不对本宫道明,大理寺的人在镇安王府内搜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
皇后脸上隐含怒色,重重放下手中茶盏。
茶托落在紫檀雕梅花茶几上,在空旷的殿内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声响。
穆清灵急忙起身跪地,惶恐不安道:“并非是臣妾有意隐瞒皇后,只是臣妾操持王府已久,从未在府中发现...僭越之物,臣妾疑心是有人故意陷害王爷,故而想去宗正寺亲口问一问王爷...”
穆清灵低垂着头,盯着增光瓦亮的琉璃金砖,耳畔寂静无声。
过了许久,她终于听到皇后长叹了一声气。
“本宫昨日问过父亲,得知镇南王已经对大理寺卿承认,王府里搜查出的剑正是龙泉宝剑。”
皇后清楚地看到,跪在地上女子,好似被人抽走了骨头,身子一软,歪倒在地。
镶宝嵌珠的凤椅上,皇后俯视殿下惊惶失色的女子,微不可查地勾起唇角。
“不过,镇南王说龙泉宝剑是他与陛下在武场切磋过后,陛下兴致勃发,将随身携带的宝剑赏赐给了他。只是如今陛下病重,不见外人。故而,镇南王的证词暂且被大理寺搁置了。”
“皇后明鉴,王爷他绝无僭越之心。”
“本宫自然知晓镇南王的一片丹心,所以今日想给王妃指一条明路,这龙泉宝剑虽是大梁历代加封太子时的信物,但也有过一次列外。”
穆清灵抬起头,看向高殿上笑容和睦的皇后,心底不由升起一丝寒意。
皇后口中所说的那个意外,穆清灵有所耳闻。
大梁曾出过一位宁定公主,传说宁定公主容貌倾城,性格温婉,深得当时皇帝喜爱。
后来,皇帝将宁定公主许配给朝中一位权势滔天的武将,并赐下龙泉宝剑作为二人的贺礼。
宁定公主洞悉父皇的心意,与驸马爷成婚三十余载,未曾诞下子嗣,等公主百年后,家室渐衰的公主府又将宝剑归还给当朝天子。
如今梁帝不问政事,三皇子独揽大权,与皇后的父亲在朝内分庭抗礼。
若是梁帝病情生变,两方势力一触即发,那手握重兵的镇南王则能决定这两方势力的生死。
穆清灵本以为是此原因,才会让三皇子骤然对裴明昭发难,先将他扣押在宗正寺,不得回扬州调遣兵马。
可今日获知了皇后的心意后,穆清灵才发现三皇子的目的何止于此!
“王妃是聪明人,想来已明白本宫的意思。要说凤阳此次大病初愈后,性子还真是转变了不少,日后嫁到王府,定然不会像以往一般,乱耍长公主的性子。”
见殿下的女子低垂着头,久不应声,皇后有些等不及了,主动将话挑明,又道:
“王妃若愿去宗正寺劝镇南王应下凤阳的婚事,本宫也有由头亲自出面,去大理寺解释这柄龙泉宝剑,是陛下赏赐给镇南王与凤阳的订婚贺礼。”
第123章 🔒提出和离
听到皇后的催促之词, 穆清灵内心不由感叹:皇贵妃实在是太会拿捏人心了!
皇后并不知晓裴明昭乃是梁帝的私生子,只想趁梁养病期间,自作主张,用联姻的法子将裴明昭揽入王家阵营, 好对付初掌大权的三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