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作者:且醉风华》第2/233页


  待蒋黎反应过来,便也道了句“我陪娇娇去送礼”,然后就也跟着跑出去看热闹了。
  不待王妈妈吩咐,两人的贴身女使已紧随而去。
  王妈妈无奈地摇摇头,望着两人背影不由地笑叹道:“托老太太的福,两位姑娘也太能跑了些。”
  谢夫子的家位于照金巷北曲,是整个巷子的最深处,因门前有拐角折墙和大榕树挡道,人乘车而来只能行进至树下便要徒步。平日还好,但若是需要搬提行囊则难免有些周折,所以当蒋家姑侄两个赶来的时候,那辆平头车还仍停在大榕树下,两个壮汉围站在前,正在谢夫子的安排下卸着行李。
  蒋黎牵着蒋娇娇走过去,含笑招呼道:“谢夫子,听说您家来亲戚了?”
  谢夫子长得瘦瘦小小,却偏爱戴大冠,蒋黎总感觉显得他有些头重脚轻,每次看他点头都担心他不小心栽下去。此刻,谢夫子仍戴着他惯用的那顶道冠,正冲着她笑眯眯地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蒋娇娇在旁边看得睁圆了眼睛——她还是头回见谢家老头笑成这样,这是有多高兴啊?
  她一直觉得谢夫子只会阴阳怪气,且做了她一月的老师也没说请她到家里玩玩儿,还告她黑状。此时倒见他只乐呵呵的样子,蒋娇娇不免想起了自家祖母,顿时又更好奇了些谢家来的这个亲戚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很想进去看看,但想到人家又还没有请她进去,她只好又伸长脖子暗示了一番。
  谢夫子果然注意到她踮脚张望的动作,然而却是眉头一皱,问道:“大姑娘怎么今日也闲得很么?”
  他本意是想提醒她温习功课,谁知蒋娇娇却立马来了句:“夫子今日不上课,学生难得闲着挂念您!”又不等对方答话便已续道,“所以特意从家中提了酒来,您要不请我们进去坐一坐?”
  谢夫子:“……”你这小丫头倒直接!
  他不由自主地朝蒋家女使手中捧着的酒壶看去,忍不住清了清嗓子,却听蒋黎又笑道:“谢夫子莫不是怕我们惊着您那侄孙?这就见外了不是?别说您现在正教咱们家娇娇读书识字,就这隔着一道院墙的关系,我们也该来替您高兴高兴啊!”
  谢夫子起先没搭理她,等兀自向两个脚夫道了谢,又自拿出两枚钱来打完赏,这才回过头来,似半无奈又半意味深长地笑道:“四姑娘说得是。不过我那侄孙年纪尚小,旁的倒没有什么,只是你这副伶俐口齿还须得向他忍忍。”
  蒋黎笑道:“在您面前,我这小巫自不敢造次。”
  谢夫子半笑着挑了挑眉毛,倒也没再说什么,转身领着两人往院内行去。


第2章 五五
  作为如今照金巷里唯一一家用竹篱结院,半瓦半茅搭建的屋子,谢家在蒋娇娇眼里一向都有些“鹤立鸡群”。瓦屋她见得多——自己家就是好大好大的一座;茅草房她出门的时候也看到过不少,听说早几年的时候巷子里也还有好几户草屋人家来着,但像谢夫子这样混着修盖的,她还真没见过,向来颇感新鲜。
  好不容易今日得着机会进来参观,她进门头件事便是忍不住往东北面那唯一用砖瓦修成的屋子瞧了过去
  这一眼瞧过去,恰好正瞧见一个白净清瘦的男孩子抱着床被子,低头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抬眸时,正好也不经意撞上了她的视线。
  两人不由俱是一愣。
  蒋娇娇定定地看着他。
  他却很快回过神来,然后便又垂下了眼帘,直挺挺站在那里,不动,也没说话。
  “阿暎,”谢夫子笑着向他道,“过来见见客人。这两位是蒋家——哦,就是咱们隔壁这座,嗯,富丽之家的姑娘,往后你们便是邻里玩伴了。蒋大姑娘比你小一岁,你可唤她声妹子。”
  蒋黎不动声色地朝谢夫子看了眼,佯作不察对方言语间的酸气和口头便宜,转过来笑眯眯对那被唤作阿暎的男孩子道:“好俊的小男娃,要不是你叔祖说,这大街上瞧着谁敢信你们两个竟是亲戚啊。”言罢,还呵呵笑了两声。
  谢夫子一口气冷不丁被她哽住,咳了两咳,目光随即不经意落在了阿暎的手上,于是问道:“你抱着被子做什么?”
  先前始终显得文静沉默的男孩子此时方缓声开了口:“我若住在书屋里只怕会妨碍叔祖读书,正想与您商量换个地方。”
  他说这话时目光始终半垂着,并不与人对视,一字一词也十分从容清晰。但饶是如此,蒋黎还是察觉了他微微收紧的手臂所透出来的紧张和拘谨。
  她微感诧异,视线在他身后的瓦房和周围的草屋转了一圈,隐隐有些了然。
  只听谢夫子道:“你叔祖读书没那么多讲究,能读得的在哪里也能读得。”边说,边已走上去伸手接过了阿暎抱着的被褥,“我那寝屋是住惯了的,再说平日里不时还要用来见见客,定不能换给你。家里头除了这两间便只剩个灶房,你若去睡了,岂不让我被人笑话。”
  言罢,他便二话不再说地径直又将被子给抱了进去。
  蒋娇娇犹豫了一下,凑上前,对正站在原地似有些无措的阿暎小声说道:“他家肯定还有厕屋,但是那个不能睡人的,你便听你叔祖的话吧。”
  阿暎:“……”
  蒋黎:“……”
  片刻后,谢夫子返身走了出来,又笑呵呵地拍了拍阿暎的肩,说道:“灶上有热水,自己去洗个脸,中午叔祖带你外头吃顿素席,顺便认认路。”
  阿暎没有多说什么,微点了点头,然后又转过身来,向着蒋黎和蒋娇娇两个浅浅低首一礼,这才去了灶房。
  等他走远了,谢夫子方轻叹了一口气。
  “这孩子名谢暎,是族里从兄托给我的,父母前两年都没了,里头还穿着孝呢。”他说,“他爹原是已考中了举人的,我看这孩子也像是块读书的料,等回头把他送去学里和你们家大郎做同窗。”
  蒋黎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您放心,我会让修哥照顾着他。”
  谢夫子温笑了笑:“谢四姑娘了。”
  蒋黎又问道:“他这么小,族里也没来个人送他么?”虽说出远门雇请出陆行老承揽在途服役也是常事,但大人出门和一个小娃孤身上路又有不同。
  谢夫子神色间的无奈便又再深了些,更低声道:“他家中近亲忌讳他是五五生子,唯有我那从兄还肯替他多着想些前路,但人年纪大了,自不可能随行。”
  蒋黎恍然大悟。
  蒋娇娇听不明白什么五五生子,但却将谢暎失了双亲又被其他亲戚嫌弃的事情听得分明,想起他先前静静站在门前的样子,觉得心里略有些不痛快。
  恰听蒋黎道:“晚些我让人多送两床被褥来,夫子莫推辞,就当我们欢迎新邻了。”
  谢夫子本就没打算与她客气,闻言呵呵笑道:“那就谢谢四姑娘了。”
  蒋娇娇一听要给谢暎送礼,顿时有些迫不及待地跟着她小姑走了。
  刚从谢家出来,她们就看见榕树底下站着两个人,一个与谢暎身高、年纪都相仿,乍眼看去安静如狗,其实神色拽得二五八万的——这是她们家的大郎,蒋娇娇的同胞哥哥,蒋修;一个则是与蒋娇娇身形差不多的女孩子,这是巷子里另一户姚家的姑娘,姚之如,也是蒋娇娇的好朋友。
  此时,蒋修穿着身缎面绣花的短打,正像个大人似地抱着手靠站在树下;姚之如则由小女使陪着站在与他相隔两臂的位置,正朝着谢家方向张望,见着蒋黎、蒋娇娇两个出来,便立刻迈着碎步迎了上来。
  蒋娇娇知她走路不快,于是习惯地疾向对方迎去。
  “你见到谢夫子家那小亲戚了?”一碰头,姚之如即好奇地向蒋娇娇问道,“长什么样子?”又道,“我先前不好意思出来瞧,就隔着门缝什么都看不清。”
  蒋娇娇果断地说道:“好看。”
  姚之如更好奇了:“那比沈小官人差多少啊?”
  她口中的沈小官人便是这巷中唯一官身的沈家老爷的次子,沈约。
  蒋娇娇向来和沈家姑娘不对付,故而也一直有种厌屋及乌的心情,听了这话想也不想地便道:“谢暎好看。”
  姚之如冲她瞪眼:“我不信。”说完,又故意提高了些声音问道,“那同你大哥哥比起来呢?”
  蒋娇娇下意识地往旁边看去,果然正对上闻声瞥来的蒋修的目光。
  她立刻机警地转了话题,对她哥道:“小姑说要给谢暎送乔迁礼,大哥哥你来选吧?”
  八岁的蒋修抱着手,思考状拿了会儿乔,点头道:“可以。”然后问他小姑,“你们想送什么?”
  蒋黎故意道:“娇娇说要拿你屋里新好的东西来送。”
  蒋修倒是一点没有舍不得,下巴一扬,瞧了眼小妹,便道:“成,那你让她来挑。”说完,转身便潇洒往回走了。
  姚之如有些诧异,对蒋娇娇道:“你大哥哥怎么对这新来的这么好?”
  蒋娇娇一向维护自己人,于是道:“我大哥哥原就很好。”
  姚之如小声道:“可我还是挺怕他。”又笃定地道,“我不信你不怕。”
  蒋娇娇其实倒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但此时她并没心情讨论这个,反问姚之如:“你知道什么是五五生子么?”
  姚之如诧道:“不就是五月初五出生的人么。”
  民俗向来以五月为恶月,端午节那天许多习俗也都与祛恶穰灾有关,所以老话也有“忌五月生子”的说法。

当前:第2/2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