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巷》作者:且醉风华》第222/233页
她梦见北丹人打进了汴京城,满街地抓女人,她躲来躲去都躲不开,吓得想死的心都有了。就在她被发现的时候,不知谁跑出来说了句“你们应该抓那些弟子和下户的,这些不能碰”,接着那几个北丹人竟就真地放过了她。
她在梦里真真切切地松了一口气。
沈云如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阵强烈的恐惧和厌弃感所笼罩。
她流着泪转过了头。
枕畔空空。
之后她就再也没了睡意,睁眼隔帐望着窗外的天光,直到听见高遥从李氏屋子里出来,和平时一样进了宫去。
沈云如这才慢腾腾地起了床。
她无甚胃口地吃完了早饭,又接着拿起了没做完的孩子衣服,但今日情绪之低落还有身体上的疲倦都令她很难集中精神。
沈云如觉得自己需要出去走一走,但她也不知道去哪里,于是便抱上儿子又回了照金巷。
一进娘家大门,她就碰上了正在吩咐事情的徐氏。
沈云如站在旁边听了几句,才惊讶地得知父亲的妾室罗娘子在今早去世了。
罗氏这两年精神越来越糊涂,身体也越来越差,发病次数一多,她自己受的折腾和损耗都很大。她的死虽来得令人意外,但认真想来,沈云如又觉得这大概是一种解脱。
徐氏的安排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挪人、清理还有筹备后事,罗氏是妾室,又没有为沈家诞下子嗣,自然是一应从简。
不过虽然现在办丧的花费不便宜,但沈家还是并未吝惜该有的寿材钱。
“阿姑还打算去大相国寺为罗娘子做场法事。”徐氏如此说道。
沈云如闻言,心中微感安慰。
与徐氏简单打过几句招呼后,她便先去了母亲唐大娘子那里。
沈云如抱着儿子刚走进唐大娘子屋里,就听见她母亲略带犹疑的声音从内室传来:“你说,一场法事会不会太少了?我要不再做两回水陆道场?”
刘妈妈接了话道:“大娘子有这个善心是好的,但只怕做得过了反而让外头人看了乱猜,毕竟只是一个妾室,寻常哪有做得这般隆重的。”
唐大娘子若有所思地道:“你说的也是。”言罢,又叹了口气,“只我想到她和那两个孩子,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刘妈妈劝道:“那时候大娘子也是没有办法,况且这也是老爷的决定。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大娘子也不要多想了,做场法事好好超度了罗娘子就是。”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从室外传来了孩子的咿呀声。
唐大娘子倏地一愣,刘妈妈反应过来后立刻走过两步往帘帐处望去,下一刻,她就看见了面色苍白的沈云如站在那里,目光定定的。
“大姑娘。”刘妈妈顿了顿,旋即牵起笑容来招呼道,“你回来了?快进来坐吧,佑安我来帮你抱。”
她说着便迎了上去。
沈云如却径直避开她,走入了内室。
唐大娘子有些紧张地站起了身:“云娘,你……”
沈云如紧紧盯着她,问道:“罗少母当年那对双胞胎到底是怎么没的?”
唐大娘子没有说话。
“……竟是你们?”沈云如说出来这话的时候,声音都在发抖。
刘妈妈见状,忙劝道:“大姑娘,那年你还小,家里头那阵遇上朝廷要将运河改道,险些血本无归,若再多两个女儿就……”
“所以,她们若是儿子便能活了?”她说着疑问的话语,口气里却满是笃定。
刘妈妈一怔。
“原来这就是我们沈家成日里挂在嘴边上的‘士家风范’。”沈云如看着她娘,自嘲地笑了笑,说道,“娘,你和爹爹,当初害了二婶的时候,可有后悔过?”
唐大娘子愣了愣,脸色越发地难看:“你胡言什么?”
“我是不是胡言,您心里清楚。”沈云如心灰意冷地说道,“难怪二姐不想留在汴京,若我是她,也不愿一生受你们掺和。”
唐大娘子一听,顿觉了然,旋即怒火中烧地骂道:“你倒把她那小贱蹄子说的话放在心上!好啊,那你娘就来同你掰扯掰扯,这事起初是谁引出来的?是你二叔二婶为了得到家中产业,不惜假孕混乱沈家血脉保住二房,这事本就做错了,难道是冤枉的么?!”
“其次,揭发出这件事的是鲍氏,她是为了什么你应该很清楚,二姐既心知她娘为她卖了这份好处,当时怎不见她阻止?还在我们面前做低伏小。如今她不用吃沈家这口饭了,便跳出来挑拨你我母女关系,她们倒是把‘好事’都做尽了,用得着你为她鸣冤?!”
“最后,你要搞清楚,”唐大娘子压低了几分声音,仍难掩恼怒地说道,“你二婶的死不是因为我,是她自己撒谎被揭穿,引得你祖母盛怒难平。生生磋磨死她的是我的阿姑――你的婆婆,当初我做不了什么,你不也一样?你在你婆婆面前像只鹌鹑似的,如今翅膀硬了倒会和她一样只晓得对我撒气。若她现在从棺材里出来了,这些话你还敢当着她说么?!”
“沈云如,你以为你是出淤泥而不染,不,你可太像你祖母了。”她恨恨地说,“严于待人宽于待己,教训起人时你就是天下最讲规矩和原则的,可落到自己身上了,你就躲在后头。你对你庶妹什么时候那么有感情了?当初我若说家里的钱只够养你们其中一个,她活你就得死,你肯为她去死么?若做不到,你凭什么来质问我?我一辈子都在为了沈家,为了你爹和他母亲,为了你们在忙活,你爹为沈家前途考虑,我就要为你们考虑,我错了么?凭什么临了却要来受你这做女儿的指责?!”
沈云如到后来脸上几乎没了血色,她直直地看着母亲,一言不发,而她怀里的佑安则早已哭闹不止。
刘妈妈赶紧上去把孩子接过来抱着,一边哄,一边劝说母女两人:“大娘子、大姑娘,你们都别吵了,都是自家最亲的人,犯不上为了旁人计较过失啊!别把孩子吓坏了。”
言罢,她又赶紧提醒唐氏:“大娘子,毕竟是已故的长辈,您还是少说两句,万一让老爷晓得了也不好。”
唐大娘子发泄完了,此时也恢复了些理智,她抿住嘴唇,几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她也舍不得看沈云如母子俩在自己面前这般狼狈可怜,于是正打算开口缓和一下,不料沈云如却先说了话。
“娘说得对,”她脸上虽仍挂着泪,但看上去却已恢复了平静,说话的语气轻轻的,“我的确没有资格来说您的不是。”
“但我忽然想,你们为沈家、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可我长这么大好像从来没有机会见过其他的‘路’。”她说,“大哥哥死的时候,我还在想,他真是让我们失望。”
“可什么才叫‘不失望’呢?”
“二郎倒好像是没让人失望,但他和如娘的事,若非因沈家不甘没落,说不定我和他都还有真心可得。”
“仁、信、义。如今所谓士家,竟也可一样不沾了。”
“我这些年,到底受了婆婆的什么教诲呢?”沈云如仰眸笑了笑,“原来她老人家说的‘世风日下’,是真的。”
唐大娘子嗫嚅了一下:“云娘……”
沈云如抬手揩掉脸上泪痕,看着她,说道:“娘,我会让我们家好起来的。”
言罢,不等唐大娘子回过神,她便径自从刘妈妈怀中抱过儿子,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第165章 留书
蒋娇娇和蒋黎正陪着珩哥儿在玩儿,荷心忽然进来禀报说沈云如过来了,道是想见蒋娇娇。
姑侄俩都有点诧异。
蒋娇娇虽然不太愿意见沈云如,但想到她上次特意跑去谢家找自己是为了传递消息,怕是这回她又从高遥那里知道了什么她们不知道的。
蒋黎也觉得沈云如既然特意为了侄女找到桃蹊巷来,估计是有要紧事,于是也赞成蒋娇娇赶紧去看看。
于是蒋娇娇便一刻不耽误地去了花厅。
她一进门就看见了沈云如坐在那里,容颜肃穆,不知在出神地想着什么。
蒋娇娇见之也不禁涌起了几分忐忑,张口便问道:“你来找我什么事?”
沈云如闻声回头,然后站起身,看着对方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事,我就是有样东西想请你暂时帮忙保管一下。”
蒋娇娇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沈云如抿了下唇角,目中诚恳地直视着她,再次道:“娇娇,我要出趟门,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想麻烦你帮忙暂时保管一下这封信,等我走了之后你再交给子信。”
蒋娇娇顿时就上了火,她气笑不得地道:“我虽问你,你却也倒真敢再说一遍。沈大娘子,你知道我是谁么?我,蒋娇娇,还是姚之如的好朋友,于情于理也不可能帮你当管事的吧!你今日是不是没睡醒,揣着梦来的?”
而且她还要自己转给沈约!蒋娇娇觉得对方在存心膈应自己。
沈云如微红了眼眶,垂眸说道:“我知道我没有资格多说什么,若换了我是如娘,这一辈子也是不可能原谅沈家的。但是娇娇,”她说,“我只信得过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