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是朕小青梅》作者:瞬息》第12/140页


  他静静地看了会儿朱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过了会儿,才“啪”地合上奏章,交给了德忠:“这是许侍郎晋封工部尚书的旨意,朕已画敇,你一会儿就送到门下省去钤印。”
  德忠低下头,恭敬地应了一声:“喏。”
  许侍郎是许太后的胞兄,本是工部侍郎。今年,工部尚书忽然大病,提出致仕。而许侍郎因为检修静寄山庄有功,被吏部举荐,晋升为工部尚书。
  楚正则如今只是听政,尚未亲政。六部的人员变动,主要还是四大辅臣商议。今天,楚正则就在太清殿听他们你来我往,打了一整日的机锋。
  辅臣中的三位,同时也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长官。
  辅臣之首薛老丞相,也是中书令,负责起草诏令;第三大辅臣许老太爷是门下令,负责封驳审议;第四大辅臣赵尚书令,则负责执行。
  除此之外,第二大辅臣中山王是他的叔祖父,行劝谏之职,不参政事。
  四大辅臣之中,本以薛家为首。但薛老丞相年迈,致仕近在眼前。赵尚书令虽有实干,但威望不够,所以明哲保身,不肯露出丝毫倾向。
  薛老丞相有让权之意,太皇太后也不再垂帘听政。但中山王与许门下令交好,许门下令,也即太后之父,隐隐有成为四大辅臣之首,把控朝政的趋势。
  工部尚书一职,就是他们重要的一步。
  但这一步,楚正则必须要让他们走。
  除此之外,还有后宫四妃九嫔的人选……
  楚正则将视线移到食盒上,揉了揉疲惫的眉眼:“北殿摆膳了吗?”
  德忠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一面端上莲子百合粥,一面答道:“陛下放心。薛姑娘午时去了琼珠殿练筝,在琼珠殿用的膳,没有晚。”
  楚正则淡漠疲乏的眉眼微舒,他用瓷勺缓缓地搅着粥,微微一笑:“回来了吗?”
  “还没回来。”德忠回道:“薛姑娘素来勤奋,又担心搅扰您,提前跟奴才说了会晚些回来。”
  楚正则搅粥手一顿,抬头看了眼外头的天色。蝉翼纱窗染上的绯色正在渐渐淡去,随之攀上来的,是昏昏夜色,将那火烧一般的余晖挤占得几乎只剩下天际一线,像是眨眼就要被墨色吞噬。
  廊上的灯火,早比天光更耀眼。
  薛玉润怕黑。
  他松开手,瓷勺撞在碗壁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楚正则站起身来:“朕出去走走。”


第11章
  用过晚膳,赵滢先回了荷风院,而薛玉润又练了一个时辰,赶在太皇太后入睡前鸣金收兵。
  她走出琼珠殿时,天色已经全然暗了下来,不知从哪儿飘来隐约的笛声,如泣如诉。
  薛玉润环顾四周,不由打了个寒颤。她有点儿怕黑,白日里令人望而欣喜的浓荫绿柳,在浓郁的夜色之中显得分外的诡谲幽暗,就好像……
  “我好像看到那棵树背后藏了个人,她的头发在飘——喔,是柳枝啊。”薛玉润的声音起初很轻,等宫侍提灯一照,她大松一口气。
  灯火壮了胆,她的好奇心又占据了上风:“珑缠,你说,我如果现在去僻静处晃悠一圈,会不会也能遇到什么画中仙、花下魂呀?”
  珑缠走在她的软轿旁,哭笑不得地道:“姑娘,这又是哪本话本子看来的?”
  说到这个,薛玉润就来了兴致:“长离居士的《相思骨》。旁人都爱写些佳人相思成疾、香消玉损的故事。长离居士不一样了,他写的是檀郞为心上人萧娘而亡,不愿饮下孟婆汤转世投胎,宁愿受油烹火烤之苦,当个见不得光的鬼,也要留在萧娘身边护她周全。”
  这可比那些才子抱得佳人归、坐拥三五美妾的故事不知有意思到哪儿去了,珑缠微微睁大了眼睛:“那他们最后相认团圆了吗?”
  薛玉润幽幽地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我才看到第一册 快结尾的地方,刚到檀郞化鬼、萧娘立誓复仇,余下的话本子都收在先生那儿呢。还是竹里馆的珍本,买都买不着了。”
  那一套五本的《相思骨》,就是薛玉润贴在墙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珑缠沉默片刻,感同身受地道:“难怪您今儿差点练到连晚膳都不想吃。”
  “那是。先生好不容易松口,我可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薛玉润靠在步辇的椅背上,脸上是势在必得的神色:“竹里馆的第二册 珍本里,据说还画了化鬼的檀郞呢。”
  “书里说,从前的萧娘是‘桃叶眉尖易得愁’,而檀郞‘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薛玉润对看过的第一册 了如指掌,她正打算对珑缠好好讲述一下檀郞和萧娘感天动地的故事,却瞥眼瞧见远处一道月白色的身影。
  她话音一顿。
  烛火昏暗飘摇,少年在泼墨似的夜色里朦胧得不甚真切。只觉得他踏月而来时,肃肃如松下风。走近了些,借一抹月色清辉,终于瞧见他鬓若刀裁,眉如墨画,迎着幽扬的笛声,真如画中仙、花下魂一般,“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檀郞……”薛玉润神思微恍,下意识地低声喃喃。
  少年如画的眉眼微微蹙起,声音带着与热夜不符的寒意:“唤谁呢?”
  这冷冰冰的声音瞬时将薛玉润唤回了神。
  “陛下怎么来了?”步辇止步,薛玉润半跳下步辇,在少年面前福身行礼。
  “朕随意逛逛。”楚正则看她一眼——薛玉润的脸上写满了“怎么是你”的遗憾——楚正则抿了抿唇,沉声道:“倒是你,方才在唤谁?”
  他的声音冷凝,薛玉润没听出藏在无波古井下的惊涛,理直气壮地道:“喔,我唤的檀郞。”
  那一瞬,她还以为檀郞从书里走出来了呢。
  “檀郞?”楚正则声调舒缓,嗤笑了一声:“你又不是萧娘,唤什么檀郞。”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萧娘?”薛玉润跟他相争惯了,想都没想就先反驳。待反驳完,她忽地回过神来,狐疑地看着楚正则道:“等等——你怎么知道‘萧娘’?你看过《相思骨》?你不是从来不看话本子的吗?”
  楚正则一默,立刻摸向自己腰间的荷包。可薛玉润也长了记性,右手敏捷地握住他覆在荷包上的左手:“我就知道你要拿肉脯堵我的嘴,哼。”她说着,左手一把攥住他的袖子,不许他借机离开。
  “皇帝哥哥,你那儿是不是也藏着竹里馆的珍本呢?”薛玉润逼近了些,仰着头,期待地想听一个肯定的答案——楚正则低首望进她黑色的眸子里,星辉与灯火在她眸中熠熠,他看到了小狐狸翘起的尾巴。
  楚正则瞥她一眼:“你觉得,朕就算有,朕会违逆钱夫人的意思,把话本给你吗?”
  他语调平静,脸上神色浅淡,可薛玉润硬是瞧出了“你想得美”这几个大字。
  薛玉润重重地“哼!”了一声,气鼓鼓地握着他覆在荷包上的手,借着他的手指打开了荷包,然后飞快地从荷包里捏了两块秘制肉脯,放进口中。
  楚正则:“……”他面无表情地系好荷包。
  薛玉润吃完了秘制肉脯,心情大好,也不计较楚正则不肯给话本子的事儿了。
  她净了手,循循善诱地对楚正则道:“陛下,你看了话本子,却又无人可说,这感受是不是很不好?你看,我就很愿意陪你聊。比如,化鬼的檀郞是不是很好看?檀郞成鬼王了吗?萧娘见到檀郞了吗?”
  薛玉润想自己看下去,可要等太久,心痒难耐,忍不住连珠问道。
  “檀郞”这两个字吵得楚正则耳朵疼:“朕感觉很好,朕无需跟人说。”
  “那就只能在乞巧节夺魁了。”薛玉润闻言,立刻无情地将楚正则抛下,而是踱步到珑缠身边,轻轻抚摸了一下彩鸾归令云和筝,慨叹一声:“我只把话本子带去了识芳殿一次,怎么偏忘了把话本子放进书堆里藏好,被先生发现了呢?”
  这是今年初的事。
  在宫中时,薛玉润在识芳殿进学。二公主已经出阁,三公主又嫌钱夫人严厉,所以都不跟她一块儿上学。宫女宫侍肯定不敢翻她的东西,只能是因为她自己忘了理好,所以让先生一眼就看到了桌上的话本子。
  楚正则轻咳了一声,咽下了揶揄,保持了缄默。
  薛玉润微微鼓起腮帮子,没有意识到楚正则异样的沉默。
  楚正则静看了一会儿薛玉润遗憾而懊恼的神色,移开视线,忽而低声道:“你不想比,就不比。朕要一套话本,即便是市面不再流通的珍本,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要小心点,别被太傅和少傅发现了。
  他本已提前请太皇太后周旋一二,让薛玉润不必比试。只是没想到太皇太后把选择权交给了薛玉润,而钱夫人跟蒋山长对上,给薛玉润开了个这么诱人的条件,让她当即就下定决心要比试。
  “陛下,你不是一直对话本子嗤之以鼻的么?”薛玉润难以置信地看着楚正则,三步并做两步地走到他身边来,踮起脚尖,手背贴在他的额头上,嘟囔道:“也没发热呀……”
  温热的手贴在他的额上,淡香拂面,楚正则微微侧目:“……你不如摸摸你自己的额头。”
  薛玉润这次倒是乖乖地往后退了两步,想了想,道:“陛下,求到姑祖母跟前的人就是你吧?”

当前:第12/14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