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04/289页


  腊梅有些局促的拎着自己的小包袱跟在绵绵后头,她原以为三叔家的宅子跟自家差不多呢,没想到完全不一样。三叔家的宅子又大又宽,院子里还有回廊和小花园,屋里的梁上还绘着彩画……
  等进了绵绵的屋子,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一米宽的大书桌。桌子上摆了好多东西,除了砚台和笔墨,旁的她连名字都叫不上来。书桌后头还有一个博古架,架子上一半摆着垒垒的书籍,另一半零散摆着些小玩意儿。
  看到绵绵屋子里的书腊梅还诧异道:“怎么家里的书都摆到你屋里来了?”
  绵绵笑道:“这些都是我自个的,我哥的书在他的屋子里。”
  因为玉达读书的缘故,腊梅也知道书籍是贵重物件,听到绵绵的回答不由咂舌:“三婶可真疼你。”
  “我瞧大伯也挺疼你的。对了,上回我教你的字都会写了吗?这回咱们有笔墨了,我再多教你一些。”绵绵笑着岔开了话头。
  那边,陈三看着大哥大包小包的扛着东西来的,忙推脱道:“达哥儿是我亲侄子,来家住两天而已,哪用这么麻烦?”
  “亲兄弟明算账,这可是老三你说的。俩孩子还要你和弟妹多费心那。”陈大笑吟吟的说。
  兄弟俩聊了一会儿,陈大看陈三心事重重的样子,不免问道:“怎么瞧着你脸色不对,可是作坊那有什么事?”
  “嗨,头一回办作坊没有经验,年前把货都卖了,这会竟然快断货了。偏生咱县里的地瓜都收的差不多了,没有地瓜做不出粉皮来啊。”陈三忧心忡忡的回道。
  陈大惊讶的问:“年前那可是一万多斤的地瓜,都用完了?”
  他不但帮着收地瓜,还从老三这赊了货到下面集市上卖。一斤粉皮能挣三文钱,他腊月里赶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集,加上收地瓜挣的,到年底一共攒了二十几贯钱。
  “这可怎么办?挣钱是件容易上瘾的事,陈大尝到了甜头,正预备过了年挽起袖子大干一场呢,这要是没货了,他卖什么。
  陈三皱了皱眉道:“我有个朋友说临近的宁州多有种地瓜的,他过了初十要去济州府进货,到宁州正好顺路,他约我一起。我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去。”
  “去啊,怎么不去呢。济州靠着运河,早就听说那里比咱们这繁华百倍,有这机会干嘛不去。”要不是儿子科考在即,陈大都想去的。
  陈三摸了摸下巴:“我自己去有些胆怯,要不大哥陪我一起吧?”
  陈大犹豫了半天,最终点头应了下来。
  “爹,你要去济州?”午饭时听到这个消息,腊梅姐弟俩都很吃惊。
  已经做好决定的陈大很是光棍:“难得你们三叔不嫌我累赘,我也跟着去涨涨见识。”老三说了,好容易去一趟不能空着手去,他们准备贩点茶叶什么的带过去卖。若是运道好,达哥儿娶媳妇的钱就能挣出来了。
  虽然比较突然,但绵绵也没什么抵触心里,冯氏也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很快就帮陈三收拾好了行礼。
  老爹动身前,绵绵看到了他进的货,竟然是茶叶。可济州那边离南边比自家还近,千里迢迢的带茶叶过去能卖的了吗?


第139章 周氏难产
  绵绵不由的跟老爹讨教了起来,陈三一听,呵呵笑道:“你爹我带的是咱们这的龙城绿茶,茶香浓郁,跟南边的茶不是一个味儿。济州府那边的人也爱喝这个。”
  冯氏在边上补充道:“你就放心好了,你爹之前去过济州,不会赔本的。”
  原来是这样。
  绵绵砸咂舌:“我竟然不知道咱们这还产茶叶。”她前世喝过崂山绿和日照绿,还真没听过什么龙城绿茶。
  不过北方的绿茶跟南方绿茶味道还真的不太一样。
  像是西湖龙井、碧螺春什么的前世她真喝不惯,太淡了。
  倒是岩茶、普洱什么的比较合她的口味,这辈子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喝到武夷岩茶。
  相对于绵绵一家的淡定,老宅对陈大出门的反应就比较大了。
  李氏忧心忡忡的搓着手道:“那什么济州府那么远,没事去那干嘛……”
  陈大说道:“男子汉志在四方,这回老三好容易肯松口带着我,我要是不去,他以后做生意不带我了怎么办?”
  “这……爹,你看……”李氏见丈夫心意已决,只得向公公求救。
  老爷子磕了磕烟斗道:“既然你都下了决心,那就去吧。老三年轻时也是走南闯北过的,你跟着他出去见识见识也行。不管挣不挣钱,在外头别生事,小命要紧。”
  陈大点头应下了。
  听了公公这话,李氏却更愁了。
  看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老爷子劝道:“老大是去做正事,又不是去上刑。如今太平盛世的,不会有事的。”
  说到这里,老爷子想起当初三儿子刚出门闯荡的时候还不大太平,那时候他也就十来岁的年纪。现在回过头想想,老三那时候怕是吃了不少的苦头,难得他没记恨自己这个当爹的,以后还是对他好一点。
  陈大走之前特意来看了看儿子:“我们这一来一回至少要二十天,你好生在这里读书。我跟你二叔说好了,到时候他会照应你的。”
  “爹,您放心好了。我去年考过一次,已经很有经验了。山高路远,您一路上要保重身体……”
  绵绵则没那么伤感,她还笑着嘱咐老爹:“爹,到了济州,要是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记得给我带些回来。甭管是胭脂水粉还是香囊扇子,闺女我都不嫌的。”
  “好好好,别人都不带,也得给我大闺女带些好玩意儿啊。”陈三笑着答应。要是不带,这闺女还不定怎么折磨他呢。
  当然,闺女她娘那是更加不能落下的。
  送走了老爹和大伯,绵绵一家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这两天,她和腊梅都忙着给各自的老爹收拾行李,也没顾上出去玩。
  今天看外头太阳挺好,绵绵就拉着腊梅出门了:“我先带你去二伯家认认门,正好去见见二伯母,她好像快生了呢。”
  两人到了陈二家门口,绵绵看着静悄悄的院子有些纳闷:“奇怪,今儿怎么这么安静?这堂屋的门怎么还开着,不怕进风吗?”
  说着,绵绵率先走了进去。
  一进门却看到二伯母躺在地上,气若游丝。
  她赶紧扶起周氏的头摇晃道:“二大娘,二大娘,你醒醒啊!”
  可是周氏却毫无反应。
  绵绵急的四处环顾,二伯和小云小霞竟然都不在家,就连那个刘嫂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时,腊梅掀起周氏的裙子看了看:“呀,二婶子羊水都破了,估摸着是疼晕过去了,得赶紧找稳婆来。”
  想到上回见过的稳婆,绵绵赶紧道:“你在这守着二大娘,我去找稳婆,再顺带喊我娘。”
  “行,你快点,这事可不经耽搁……”腊梅朝着绵绵的背影喊道。
  绵绵出了胡同,看到几个有些眼熟的孩子在那玩跳绳,一下抓住一个最大的男孩子,把荷包里的几块糖果塞给他:“好弟弟,劳烦你帮我去周记酱菜铺送个信,就说陈二娘子难产,让我娘带着人参来救命。回头姐姐请你吃点心。”
  说完也顾不上男孩的反应,直直的往稳婆家跑去。还好上次见到那稳婆的时候,绵绵问了她家住哪条巷子,这会不至于抓瞎。
  那个男孩还没反应过来,倒是旁边一个女孩子推了他一把:“愣着干什么,你快去啊,难产可不是闹着玩的,会出人命的。”
  听到人命二字,男孩连忙拔腿就跑。
  绵绵家的酱菜铺如今在县城就没有不知道的,他脚程快,倒是比绵绵先一步到了酱菜铺子。
  听到周氏难产,冯氏也顾不得铺子了,连忙回家取了参片往二房赶来,玉宽哥俩也跟着赶了过来。
  她们到的时候,周氏已经被腊梅掐人中掐的清醒了些,刚在她的搀扶下艰难的爬到了炕上。
  冯氏看到周氏气息微弱的样子,赶紧把带来的参片给她含了一片:“二嫂,稳婆一会就到了,你可得撑住啊。”
  腊梅很有眼色的去厨房刷干净大锅烧起了热水,玉达也来帮忙。
  玉宽则被冯氏打发去周家叫人去了,小云小霞不在家的话大概率是在周家。
  一路飞奔,绵绵觉得自己两辈子加起来也没跑的这么快过。
  等到了巷子口,她也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了,径直钻进一户人家打听了稳婆的住处,然后拽着稳婆就往二伯家跑。
  “哎呦,慢点小姑娘,小心我的家什……”

当前:第104/2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