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08/289页
福金娘见了她俩有些意外,但也替女儿感到开心,总算还有人惦记着她闺女。十分热情的招呼道:“难为你们还想着福金,她自打病了连饭都吃的少了,你们来的正好,帮我劝一劝她。”
一看到她俩,原本还病恹恹躺在床上的福金一个鲤鱼打挺就翻了起来:“你们怎么来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绵绵笑道:“当然是来看你啊。”
“你个没良心的,从过年就没见你人,你不去找我们,我们只能再找你啦。”相比之下,小桃就凶悍多了。
福金委屈的扁扁嘴:“别提了,我去外家,原本想住两天就回来的。谁承想我外婆突然病重,舅家连寿衣都备下了。这样的情形,我娘自然是不肯走的,我们一家便只好跟着住下了。好容易等我外婆的病有了些起色,我那伯父又突然没了。我在府城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还以为下人弄错了呢……”
“不就是个堂伯父嘛,走了就走了,你干嘛把自己搞的病恹恹的,看你脸都瘦了一点也没有以前圆润了。”小桃用手捏捏她的脸蛋,有些嫌弃的撒开手:“都不滑嫩了。”
福金撅了噘嘴懒的搭理她,拉过绵绵的小手:“绵绵,我可想吃你做的红烧蹄髈了,想起来就流口水。偏生我们家还要服哀,最近的饭菜都是素的不能再素,看着都不想吃。”
绵绵挑眉:“伯母说你最近吃的少了,我还以为你真病了呢,看样子就是馋的。”
她开了句玩笑,然后就把刚才提来的篮子打开:“喏,知道你守孝,大鱼大肉的不敢给你带,我做了些糖耳朵和蜜食给你吃。”
“哇,绵绵,你真是越来越能干了。”看到油亮亮的点心,福金赶紧伸手捏了块蜜食放进嘴里。吃完以后伸出大拇指夸道:“嗯,酥脆醇香,甜而不腻,比府城那什么盛记做的好吃多了。你要是开个点心铺子,绝对比你们家的酱菜铺子还要火。”
福金一边吃一边含混不清的说。
看到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小桃忍不住摇了摇头:“你这跟多少年没吃饭了似的,幸亏你娘是亲生的,要不人家还以为是后娘虐待你呢。”
嘴上嫌弃,手里还是利索的倒了杯茶水递过去。
福金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嘿嘿笑道:“谢谢小桃。”
“快吃吧你,满嘴的点心渣子就别开口了。”小桃吐槽道。
福金知道她就是这样的性子,浑然不在意的继续吃喝,还招呼俩人一起吃。
吃饱喝足了,福金招呼小丫头过来把桌子收拾干净,重新泡了茶端过来。
等小丫鬟出去了,绵绵突然问:“这丫鬟看着眼生啊,是刚买的吗?”
福金点头:“嗯,年前腊月刚买的,我娘说我年纪也不小了,买个年纪小的好好调教着,将来……”
虽然她的话没说完,但绵绵知道这就是将来的陪嫁丫鬟了。啧啧,福金比自己大两岁今年也才十四虚岁,这么小就开始考虑嫁人的事了吗?
那自己岂不是也没几年自由了?
“对了,我以后可能就不去上学了。”福金突然说道,然后黯然的趴到桌子上:“我娘说等服完丧就到年底了,明年我就十五了。去也待不了俩月,不如趁早别折腾了。”
是了,这里的女孩子一满十五岁就要开始说亲了,有些刚满十五就成亲的。能在家留到十七,已经是疼闺女的娘家了。
“怪不得于先生最近看我的眼神怪怪的,肯定也在打我的主意……”小桃跟着附和一句,也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
呃,这是什么个情况?
眼看着气氛突然低迷了起来,绵绵赶紧推了把小桃:“行了,你少在这瞎起哄。”
然后劝小桃说:“你只是不去上学了,又不是要离开巨月。咱们两家离的这么近,日后有的是来往的时候。我可是准备跟你打一辈子的交道,除非你嫌弃这小县城要嫁到外地去,那咱们日后就难说了。”
“我才不会嫁到外地呢,我娘不让。”福金母亲吃够了远嫁的苦,她闺女又是从小娇宠大的,因此打定主意不让福金嫁远了,就连娘家嫂子的试探都给婉拒了。
此时的绵绵再想不到,她跟福金除了同窗之情,还会有姑嫂缘分。
关于难民的流言愈演愈烈,没几天甚至有人鼓吹难民已经到了南边的临州,再往北几十里就到巨月了。原本要回村的腊梅姐弟也被陈大伯留在了这里,在他看来,真要有难民过来,县城好歹还有城门挡一挡,衙门什么的也都在这总不会放任流民攻城。村子里头连个墙头都没,到时候真来了人,拦都拦不住。
于是腊梅和玉达又留下来了。
对玉达来说,他现在还要抓紧苦读,好为四月的府试做准备。
女学并未停课,绵绵和小桃两个每天照旧去上学。她原本还怕腊梅自个在家会觉得无聊,没想到人家日子过的充实着呢,趁着冯氏在家歇息跟着冯氏学裁剪女红,时不时的去二房看看小弟弟,空里再打几个络子认几个字。
而且腊梅很自觉的把家里的烧火做饭的活都揽了过去,绵绵再也不用放了学急急的赶回家做午饭了。
这种饭来张口的日子可真舒坦,她第一次有了买个丫鬟的冲动。
第145章 张婶
想到就去做,她跑到冯氏那屋,看到冯氏正被安哥儿淘澄的在发火边缘,连忙把自己刚编的一个竹蜻蜓塞给弟弟。
安哥儿拿着竹蜻蜓跑到院子里玩去了,绵绵就挨着冯氏坐下。
看到冯氏正在捶肩膀,连忙拿起美人锤替老娘敲了起来:“娘,家里现在活计越来越多,您又要操心铺子又要忙活家里,这里里外外这么多活可真是够操劳了……”
“有话直说,别整那些好听的。”闺女一张嘴,冯氏就知道她有事。
绵绵笑嘻嘻的说道:“我去福金家看到她娘刚给她买了个小丫鬟,就想着咱家如今也不差那几两银子,怎么就不买上几个下人使唤呢?”
“年纪不大,倒挺会享受的。”冯氏横她一眼:“买人花不了几个银子,可一个大活人吃饭穿衣哪样不要钱?再说了,我们买个宅子已经够显眼了,没看过年回去多少苍蝇围上来?真买了下人,别的不说,你爷奶那就没有好话。”
绵绵既然开口,自然是早想到对策了,她继续给冯氏瞧着肩膀:“我明白娘的意思,无非就是觉得老人都没下人使唤,咱们就买了人会被人说嘴。可咱们要是先给爷奶孝敬个下人使唤,那不就成了吗?总不能为了点子闲言碎语,一直过苦日子。”
冯氏冷笑:“你瞧瞧你,才干了几天活就叫苦叫累起来了……”嘴上嫌弃,心里却是认真思索起这事来了。
也是赶巧了,绵绵刚起了这个念头,县城里就来了一群异乡客。
旁人听到难民的消息都像是见了洪水猛兽恨不得离着越远越好,可县里几个牙婆却是跟见了血的苍蝇似的一下涌到济州买人去了。
每次遭遇天灾,都会有流离失所的百姓卖身求生。比起所谓的自由,这个年代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
消息是周太太传过来的,她对冯氏说:“你们家原也不差那几个钱,趁着如今便宜买上几个年纪小的,好生调教一番,大了就是儿子闺女的助力。不说别的,你家闺女这花容月貌的,你舍得让她天天围着灶台转悠?”
这话一下打动了冯氏的心,自己的闺女什么秉性她是清楚的。别看闺女平日里瞧着挺勤快能干的,一大半都是装的。但凡有法子能偷懒她是绝不会伸手的。
以前天天烧火做饭那是被逼的,腊梅才来几天,冯氏就没见她再烧过火。
“嫂子不说,我也正准备买几个下人呢。还请嫂子给我介绍一个可靠的牙婆。”能享受谁愿意干活,冯氏自己也不是很喜欢干活,尤其是洗衣做饭之类的粗活……
既然做了决定,冯氏的行动力也是杠杠的,很快就把牙婆喊了过来。
这天绵绵放学后,就看到腊梅站在堂屋门口,支使一个小丫鬟扫地。
“绵绵你回来啦?”腊梅兴奋的喊了一句,然后剜一眼小丫鬟:“这就是你家姑娘,还不快叫姑娘好。”
小丫鬟连忙笔直着身子乖乖站好,怯怯的喊了一声:“姑娘好。”
“你也好,你叫什么名字啊?”绵绵随口问了一句,心想这丫鬟瘦瘦小小的,不知道有没有五岁,可别到时候反过来让自己伺候她……
“在家的时候,爹娘喊我大丫。”
腊梅捅了捅绵绵的胳膊:“这名字也太粗陋了,你给她起个好听点的名字。别的都有了新名字,三婶说这个是跟着你的,让你自己起。”
“就叫白蒿吧,既是野菜又是中药,易生易长,随便个犄角旮旯都能活。”绵绵指着院子里晒的一盖白蒿说道。
虽然这名字起的也很随意,但白蒿依旧觉得新名字很好听,起码比之前的名字好听。
绵绵发现她娘这回真是大出血了,一口气买了俩丫鬟仨小厮一个婆子和一对中年夫妻。
她惊讶的问:“娘,你怎么一下子买这么多人,咱们家能住的下吗?”
“前头那几间倒座不是还闲着吗?男的一间女的一间就行了,下人而已,难不成还想住正屋?”冯氏漫不经心的的回了一句,然后掰着指头给她算:“老刘两口子是准备送回去给你爷奶使唤的。你爹和你哥各分一个小厮,剩下那个在家里跑腿用。俩丫鬟咱们娘俩一人一个,婆子洗衣做饭……原本还想买个车夫来着,没有相巧的。”
牙行里面卖身的到底还是女的多,男的不是年纪大的就是年纪小的,壮年汉子几乎没有签卖身契的。
新人初来乍到难免有些手忙脚乱的,冯氏耐着性子教导了几天就把他们给整服帖了。
穿越好几年,绵绵终于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理想生活,不过新来的张婶做菜偏甜,连揉馒头都习惯放糖,绵绵教了好几次都不见她改。
直到有次吃饭的时候,陈三摔了筷子:“这什么东西,谁家饽饽是甜的?说你几回了,再做不好就滚!”
不得不说人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的,反正那次以后,张婶再没做过甜味的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