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15/289页


  冯氏笑骂:“这丫头都几岁了,还毛毛躁躁的。”
  “姑娘已经很懂事了,奶奶别太苛责了。”张婶一边替冯氏揉着肩膀一边笑道,不同与刚来时的拘谨,她现在也能说几句玩笑了。
  “厨下的饭做的怎么样了?”冯氏闭着眼睛问道。
  张婶小心翼翼的回道:“灶上正炖着竹笋老鸭汤,菜已经顺好了,待会炖好汤就炒,一会功夫就得。”
  冯氏漫不经心的回道:“嗯,你有心了。”
  “都是老奴该做的。”张婶笑眯眯的回道,只要她做的努力主子能看到就行。
  别说,这张婶手上还有点功夫,给自己按的这几下还挺舒服。
  冯氏心里对张婶是有些满意的,想要重用,但又觉得应该敲打一下:“我们家小门小户的,不比你之前的人家富贵,倒是委屈你这个人才了。”
  张婶忙道:“奶奶这话就诛心了,奴婢之前的主家再富贵跟奴婢又有什么关系?奴婢也只是个伺候人的,在哪不是做活?奴婢倒觉得这家里人口简单,大小主子们都和气,事情做着顺手多了。”
  “你若真是这么想的就好了。”冯氏笑道,甭管张婶说的如何真诚,她也只信五分。她曾在底层打磨过多年,还能不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
  不过人都是自私的,她不怕下人有小心思,只是这份小心思不能坏了主子的利益。
  张婶心里正忐忑着呢,就听冯氏说:“我瞧家里这些人也就你还能堪当大任,从明儿起你就做这家里的内管事吧。外头的事你们三爷自会处置,你就暂且管着厨下的采买和几个丫鬟小厮。其余的等日后再说。”
  “奴婢多谢奶奶提拔,一定尽心尽力。”张婶连忙跪倒在地磕了几个响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她终于成功当上了家里的内管事。
  绵绵跑到前院,看到大伯母也买了不少东西。什么铜盆、痰盂、绣花鞋儿、胭脂水粉儿……还有一金一银两根簪子。
  看到那金晃晃的簪子,绵绵觉得她大娘这回真是长进不少,又跑回去跟冯氏讨教:“我大娘受什么刺激了,怎么舍得给堂姐买簪子当陪嫁。”
  冯氏叹道:“她心里卯着一股劲呢,再说这回去府城给你哥找地方住的时候竟然顺带做了门生意。有个开杂货铺的定了五百斤粉皮,说要是卖的好的话,以后每月都要。你爹懒的为了这点生意来回折腾,让给你大伯了。”
  “五百斤粉皮?那可是大户啊,这样的大户我爹说让就让了,啧啧……”按批发价16文一斤算,都要八千文呢。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老爹了。
  冯氏瞅着她笑道:“你还好意思说你爹,我瞧你们爷俩的惫懒劲真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你自打种花以后多久没正儿八经的绣个物件了?那书有几个月没抄了?”
  一番话说的绵绵面红耳赤,不过她的态度一向是不管你说什么我就当听不见。
  冯氏说了几句,见她不搭腔,气的不说话了。这丫头比她爹还难缠,你说她什么吧,她倒是也安静听着,可过后一切照旧!我知道我错了,但我就是不改!
  简直是油盐不进!
  冯氏懒的跟她生气,想要清净几天,就打发她跟着大伯一家回老家历练去了。美其名曰回去帮堂姐做嫁衣。
  老娘的理由找的冠冕堂皇,关键小堂姐还眨巴着一双打眼期盼的看着她,让她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好去学里告了假。
  绵绵去跟于先生告假的时候还有些忐忑,没想到于先生一听就答应了:“既然是亲大伯家的堂姐,她的亲事你断然没有置身之外的道理。你只管去,功课什么的回来再补。”
  女学又不像男学的功课那么紧,就是耽搁一两个月也没什么。
  倒是小桃有些怏怏的:“福金不来了,这会你也要请假,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


第156章 回老家
  看到小桃可怜兮兮的样子,绵绵都有些于心不忍,开玩笑道:“要不你跟我一起回老家待两天好了。”
  小桃眼睛一亮,忙拿求助的眼神看向养母。
  于先生看到她眼里的亮光,想到养女一直跟自己住在学堂,连出去玩的机会也很少。她心里有些意动:“会不会太麻烦了?”
  听这语气,有门!
  绵绵忙道:“不麻烦不麻烦,我堂姐初二过大定,过完大定我们就回来,在老家待不了几天。我们在老家有自己的宅子,有两个家人在那看着屋子。到时候小桃和我住一间屋子,也扰不到别人。”
  这丫头就是通透,几句话就把自己的顾虑给打消了。于先生笑了笑:“那你就跟着去玩两天吧,去了要听话,别招惹麻烦。记得把自己的被褥带上一套。”
  “唉,知道了。”小桃兴奋的跳起来,拉着绵绵的手就往自己屋里跑:“走,你帮我看看要带什么行李。”
  看到养女兴奋的样子,于先生好笑的摇了摇头,果然小姑娘还是喜欢出门玩的。
  绵绵把小桃领回家的时候,冯氏是有些懵的,她扶着额头在心里骂了几句,这个臭丫头净会找事。
  也许是知道小桃母亲是女学先生的缘故,李氏对小桃还是很和气的,尤其是小桃拿出预备好的两块料子和两盒点心以后,笑的更客气了:“你这孩子,不嫌家里简陋就是了,还带什么礼。”
  小桃笑道:“都是家母准备的,说是给堂姐的添妆礼,还请伯母别嫌简薄。”
  “哎呦,这可不薄了不薄了。”李氏笑眯眯的接过东西,料子是好料子不说,那两个装点心的盒子都不便宜,大红漆面还描着好看的牡丹花。她在府城见过,一两银子一个呢。
  绵绵看着小桃和李氏你来我往的,有些惊讶的想,这丫头平时看着神经怪粗,认真起来也挺会哄人的。
  “行了,赶紧洗手吃饭,吃了饭早点动身,你二伯晚上还要赶回来呢。”大伯哥在府城照看玉达科举没有回来,陈三铺子有事,冯氏便邀了陈二送她们回去。
  她们吃了午膳便动身,到陈家庄的时候日头还很高。
  有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看到有车经过,难免站起来瞧一瞧。
  “哟,那不是陈家的骡车?”“是呢,赶车的那不是陈二?”
  “老二,听说你有儿子了,什么时候摆酒?”有相熟的隔着老远就喊道。
  陈二这会腰杆挺直,笑呵呵的回道:“等娃百天的时候就回来摆酒,到时候一定喊你。”
  “听说陈大两口子去给闺女办嫁妆了,不知道办的什么好东西?”
  “指定差不了,陈大再穷,还有城里俩兄弟帮衬呢……”
  到了家里,几人先去看望老两口。
  老太太觉得如今家里连下人都使唤上了,还想冲儿媳孙女摆谱来着,结果被小桃给打乱了节奏。
  只见小桃俏生生的站在屋里,冲着上首的两老端庄的行了一礼:“见过老太爷、老太太……”
  老李氏哪里见过这种架势,瞬间被弄的手忙脚乱:“唉……这……”
  还是老爷子端的住,笑着说:“好孩子不用多礼。”
  绵绵忙介绍道:“爷,奶,这是我家先生的女儿,以前没见过成亲的场面,特意跟着我来见识见识。”
  “哎呦,这城里姑娘竟然来乡下开眼来了……”老李氏有些受宠若惊,以往只听说去城里开眼的,今儿还有从城里往乡下跑的。
  “这……你们一路上辛苦了,别在这杵着了,绵绵带你同窗回你屋歇着去吧。”当着外人的面,老爷子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听了这话,绵绵赶紧拉着小桃跑了。
  他爹年前把隔壁空着的一块地买了下来,年后托人起了三间屋子,所以她们以后回来既不怕没地方住也不用跟爷奶挤在一个屋檐下。
  之前,冯氏曾把买来的刘兴夫妻打发回老家,让他们住在家里的厢房里,既能看着院子又能照顾两位老人。
  刘兴家的看到绵绵来了,赶紧上前接过包袱,然后笑道:“我估摸着奶奶和姑娘们这几天就回来,屋子天天都打扫着,今儿上午还把被褥搬出来晒过了,姑娘们只管安心住着。”
  绵绵微微点头:“你辛苦了。”指着小桃道:“这是于姑娘。”
  然后摸出一把铜钱递过去:“这是于姑娘赏你的。”
  “哎哟,多谢于姑娘和姑娘。姑娘们坐车累了吧?我这就去烧热水去。”刘婶兴冲冲的去了灶房。
  陈家是不给下人发月钱的,只有年节时候会给个红封,当然衣食住行全都包了。
  在城里的那几人还好,时不时的还能得个赏赐。两位老人过日子又精细,刘兴夫妻俩在庄子里轻易见不到铜钱,绵绵一出手就是十几个铜钱,可把刘兴家的给乐坏了,当然愿意悉心照顾着。
  等绵绵带着小桃走了,老李氏嘟囔一句:“刚才那丫头年纪也不大,怎么看上去怪骇人的。”
  “大户人家的女孩子,自小千尊万贵的,当然会有气势。”老爷子不以为意的回了一句。
  老太太随手端起茶杯来想喝水,却发现茶杯空了,再去提茶壶,茶壶也空了。气鼓鼓的骂道:“这个刘兴家的,一眼看不见就偷懒,又不知道跑哪去了。”

当前:第115/2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