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22/289页
陈氏对着俩儿子说:“你们没去腊梅那屋我亲眼看见了,郑家除了十两纹银,还给了一对实心的镯子。腊梅那丫头还有一对耳坠和一根钗,加起来至少十五两银子。”
“十五两?”陈氏的小儿子睁大眼:“够咱家挣个七八年了。”
陈氏点头:“有了这些钱,咱家的饥荒就能都还上了。还能给小宝说个漂亮媳妇。”
“媳妇,我要媳妇。”听到这俩字,小宝又在那嚷嚷了起来。
“闭嘴,大晚上的鬼嚎什么。”小儿子大声喝道。
小宝最怕这个四叔,乖乖闭上了嘴巴。
陈氏拽了把小儿子:“你悠着点儿,别吓着他。”
“娘,他在这儿大喊大叫的万一被陈家听到怎么办?再说了,他娶媳妇还用花银子?陈家这么有钱,随便娶哪个闺女,不都得有嫁妆?”
陈氏的大儿子突然冷笑了一下:“人家能把闺女嫁给咱家?”
不等小儿子回答,陈氏突然阴恻恻的笑道:“正常情况肯定不行,咱们不会来点非正常的?”
“娘,你有法子了?”小儿子问道。
陈氏冷哼:“她们一家子把闺女都弄到旁边那院子里住着不就是为了防备咱们吗,咱们干脆就真做点什么。今天她们家闹了一天,晚上肯定都睡的很沉。半夜就让小宝去小云她们住的那间屋子,把她们的细软和贴身衣裳都偷出来。反正到时候,最少得嫁一个给小宝,否则咱们就闹的众人皆知。”
“可这样一来,咱们跟舅家不就彻底闹僵了?”陈氏的长子觉得有点不太妥。
“不闹咱们能得到好处,没看人家防咱们跟防贼似的?”小儿子嘀咕道,反正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一家子在这嘀嘀咕咕的,商议晚上什么时辰开始发动,怎么动手,万一被发现了就把陈家的骡子偷走,反正不能白来这一趟。
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却没想到谈话内容早被白蒿听了去。
绵绵生怕陈氏几个今儿那么安静是在悄悄的憋坏,便随口嘱咐白蒿多多留意他们。白蒿年纪小身量也小,到窗台下一窝,屋里的人压根就没看见她。
虽然绵绵有很多种办法整治那一家子,但她觉得这事还是交给家里的大人比较妥当,于是便把事情告诉了老娘。
冯氏一听,怒气冲冲的冷哼一声:“我就猜着她们没安好心。”
然后银牙一咬:“这回非得好好治治她们不可,行了,这事你们小孩子不用管了,小云她们胆子小,你别乱说吓着她们。”
“知道了。”绵绵怏怏的应道,看来这回是没她们什么事了。
本来绵绵还想打点精神半夜起来看热闹的,谁知道天黑后往炕上一躺竟然很快就睡了过去。
等她一睁眼的时候,天光都大亮了。
看着旁边安睡的两个堂姐,绵绵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昨晚自家没有吃亏。
她悄悄的穿好衣服套上鞋子,到院子里发现冯氏正带着几个下人在灶房忙活,忙扒着冯氏的胳膊问:“娘,昨晚怎么样了?”
“嘘,你小点声。你爹他们还在睡呢。”冯氏把绵绵拽出来:“你爹昨晚一晚上没睡,快天亮的时候才合眼。好歹把那些瘟神送走了。”
“送走啦?没去送官啊。”绵绵有些失望的噘噘嘴。
冯氏抿抿唇:“到底是你爷的亲姐姐,还真能去送官?到时候传出去咱家名声也不好听。再说你爹把他们整的也不轻,量他们以后轻易也不敢来了。”
“好了伤疤忘了疼,万一她们以后还来咋办?”绵绵忧心的问,极品亲戚那么好打发就不能叫极品了。
冯氏环顾一周,对着闺女低声道:“你傻啊,这回让着她们是看在你爷的份上。等将来你爷走了,认不认这门亲戚还两说呢。”
绵绵琢磨一下,好像是这么个理。过几年万一堂哥他们都考中了秀才举人什么的,一家子肯定不会继续住在这山沟沟里。
到时候把家一搬,看他们怎么找!
第166章 冯父上任
虽然绵绵对整个事件的过程比较好奇,但冯氏这回的嘴巴却很严实,只说了一句:“小孩子家家的少乱打听,有这功夫去帮你堂姐做衣裳去。”
绵绵绝望的举起双手:“娘,你饶了我吧,我做了两天手都肿了。堂姐四月成亲,干嘛要把冬天的棉袄都做了啊。到时候胖瘦都不一定,干嘛不留着衣料冬天再做呢。”
“你傻啊,衣料陪送过去谁知道到时候便宜了谁?做成衣裳,一般人就不好意思伸手了。”冯氏揉揉额头,平时看着闺女挺机灵,在这事上也有些看不透。
有些忧心的点了点她的额头:“你啊,聪明就只在表面上,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复杂着呢。以后要是摊上个厉害婆婆和泼辣小姑可怎么办?”
绵绵扁扁嘴:“娘,瞧您说的,我有那么差劲吗?再说,就算是婆婆也总得要脸吧,还有跟儿媳妇要东西的?”
冯氏无奈的使个眼色:“忘了你奶当初怎么要我镯子的?跟你说吧,你奶这都算好对付的,毕竟她还是要脸的。真遇到那不讲究的,直接明着拿儿媳嫁妆,美其名曰帮着保管,你还能和离不成?”
要是换成我,我就敢和离。绵绵在心里嘀咕一句,不过到底没有说出来,要不她娘还不定怎么教育她呢。
“唉,你那同窗今年多大来着?”冯氏突然小声问道。
“十三啊,怎么啦?”绵绵攸的抬起头,老娘不会发现什么了吧?
冯氏摇摇头:“没什么,随便问问。”心里却在嘀咕,老大的性子那么温吞,将来要是再找个只会装贤惠的媳妇子,将来一家子还不被老家一众亲戚给拖累死?小桃那姑娘看着就不错,明媚大气,关键时刻能冷的下脸来……
算了,反正孩子还小,再好生观察两年也不迟。
冯氏看到闺女一直盯着自己看,怕她知道后跟小桃处起来变的不自在,便笑着说:“我这不是想着你堂哥年纪也不小了,这回府试不管中不中,都得预备着说亲了。”
“娘,你不会想着要把小桃说给玉达哥吧?”绵绵睁大眼睛,天哪,小桃可是她哥的心上人。您老这样做会引起家庭矛盾的,弄不好就是一出狗血复杂的家庭伦理剧……
冯氏横她一眼:“瞎想什么呢,以你大伯的家底,你们于先生可看不中。”
“才不会呢,我们先生一向视这些富贵为浮云,才不会以家世挑女婿呢。”绵绵可是很崇拜自家先生的,听不得别人说她不好,亲娘也不行!
看到闺女护短的样子,冯氏竟然觉得心里微酸,这死丫头对她老师倒是挺孝敬。
“就是因为你家先生不看家世才不会瞧中你堂哥。”
冯氏含糊不清的说了一句,绵绵却是听懂了,以她家先生目下无尘的样子,怕是瞧不上大伯和大伯母这样的亲家。只是这么一想,好像自家也好不到哪去,他们家行的是商贾事,沾染的都是文人最瞧不中的黄白之物。
绵绵已经可以预料到,如果老哥真的相中了小桃,那他将来的追妻之路估计不会十分顺畅。
不过这事以后就交给老哥头疼去吧,她要打包行李准备回县城啦。
虽然要留腊梅自个在这接受祖母大人的挑剔絮叨,但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腊梅姐你挺住,我们先撤了。
腊梅不知道她的心思,送她们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绵绵觉得自己有些不地道,心虚的说:“姐,你放心,等你成亲的时候我们一定早回来给你添妆。”
听到“添妆”俩字,腊梅眼睛一亮:“好啊好啊,我等着你们。”
亲爱的堂姐大人,你就不能把你这财迷的表情收一收嘛!
就在绵绵回老家的时候,巨月县里,冯云琦送走了守孝期满的父亲。
在徐家两个舅兄的帮衬下,冯世涛果然如愿谋到了江南一个盐官的位子,接到委任书之后志得意满的就赶着上任去了。当然,还把他心爱的小妾和庶子都给带上了,就连冯老太太都打包一起去了。
老太太是想着儿子好容易出了孝,就该正经的说门亲事了。但她也知道儿子这官是靠着徐家弄来的,老家这边有不少徐家的故旧,怕徐家知道了会来搞破坏。再说了,当着徐氏儿子的面她也有点心虚,所以决定跟着儿子去上任。
听说江南女子多娇柔,到时候给儿子找个温柔小意的媳妇儿,自己也能好好享受一番儿媳的孝敬。至于小刘氏终归是个妾,上不得台面啊。
等冯父一行走远了,周妈妈恨恨的道:“老爷也太过分了,只顾着自己上任,浑然不管少爷。这偌大的冯家就剩下您一个半大孩子,他怎么忍心呢。”
冯云琦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都走了,家里才清净。”
蔡嬷嬷瞄了一眼儿媳妇:“行了,没事别在这杵着了。趁着老爷不在家,你带人把家里好生整治一番。素日那些见风使舵的背主玩意儿该处置的处置了。少爷,总有一天要回家的。”心里暗叹这个儿媳妇,一把年纪了还是沉不住气,哪壶不开提哪壶!
周妈妈抬头看主子没有反对,便转身忙活去了。
回去头一天,绵绵就从老娘嘴里听到了这个消息,然后张着嘴巴说:“这样也行,她们一大家子都去了江南,把冯师兄自个留在这儿?”
冯氏叹道:“说是你冯师兄母孝未满不便出门。”
“什么狗屁理由,就是借口!我瞧着是那姓冯的想再娶,怕冯师兄跟着碍事吧。”绵绵冷笑道。来了这么久,她对这里的风俗也渐渐熟悉了。虽然广义上守孝期间不能外出探亲,但像云琦这种情形,没了母亲又已经出了热孝,是可以跟着父亲一起上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