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29/289页
绵绵转转眼珠子:“还别说,单看长相,我堂哥跟福金还是挺配的。年龄上差了一岁,也很合适。就是不知道大堂哥能不能相中福金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你大伯大伯母点了头,你堂哥不会不同意的。”冯氏斩钉截铁的道,然后还顺带损了她一句:“你以为达哥儿跟你似的一身反骨?”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迅速的让绵绵都有些反应不及,等她再次想起这事的时候,两家连小定都过了。
一个急着娶媳妇一个急着嫁闺女,关于婚事的诸多事宜两家都拿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也没在婚期上磨嘴皮子,直接定了今年的十月初六。
于是婚事就紧锣密鼓的筹备了起来。
绵绵摸着自己的下巴思索,以后见了沈福金就要喊嫂子,还有点不太习惯呢。
第176章 谁家?
玉达定亲的事很快被周家给知晓了,周太太对着丈夫道:“这两年陈家还真是蒸蒸日上,没想到陈家大房还能跟沈家结亲。”
“娶的又不是沈毅的闺女,这有什么?”周县丞不在意的说道。
周太太抿抿唇:“沈秀才家虽然比不上沈毅家有钱,可在这县里也数一数二了。算了,我跟你说他们家干嘛。我想说的是,如今陈家正是好光景,老三的婚事要不要尽早给他定下来?”
旁人只看着陈三一家越发低调,她却是大约知道对方家底的。不说别的,如今两家合伙的酱菜生意越做越大,已经在下头乡镇开了几家分店,光这一项陈家每年分到的利润就有四五百两。再加上红薯作坊和绸缎铺子,陈家至少攒了几千银子,在巨月县绝对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了。
周家老大跟老二都已经定了官家小姐,周县丞原本也想给老三找个官宦家的女儿,可一直没有合适的。他琢磨了一下,觉得陈三家那小子有于阁老做老师,就算考不中进士至少也能中个举人,以后说起来也不算是白丁之家。
“你就这么看好他家闺女?”周县丞问道。
周太太点头:“自小看到大的,知根知底不说,我主要想着咱家老三是个温吞性子,娶个精明些的媳妇将来过日子容易些。”
“既然这样,那你就去探探他家口风吧。”周县丞点点头,在他看来陈家还是略有不足,但一时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对方。原本想着老三要是读书上能出息些,便是侥幸中个秀才,他也能托人去府城那边寻摸一下。现在看来,小儿子的确不是读书的料,那就给他找个嫁妆丰厚的媳妇吧。
之前丈夫总说再等等,一拖就是好几年。眼看着儿子过了年都十六了,周太太心里急的都要上火,好容易等到丈夫松口,她连半个时辰都不愿再等,急匆匆的换了衣裳去了陈家。
冯氏笑眯眯的送走周太太,转头却满面愁容的坐了下来。原以为过个几年周家就不会打她闺女的主意,没想到还是对绵绵念念不忘的。
张妈妈端了杯茶过来:“太太可是不喜周家?”好歹也是县丞家的公子,一般人家能攀上这样的亲家高兴都来不及,怎的她家娘子看上去极不乐意。
冯氏叹了口气:“也不是不喜,就是觉得齐大非偶。”她跟周太太打交道这么多年,深知对方的脾性,别看平日里一口一个妹子的喊着多亲热,其实人家骨子里压根没把他们家正经放在眼里。
瞧刚才那口气,好像他家肯娶自家闺女是多的恩赐似的!单冲着这个难缠的婆母,冯氏就不愿让闺女嫁进去受苦。
晚上,等孩子们都睡下以后,冯氏便把这事慢慢跟丈夫说了。
陈三一听,差点没把地上的洗脚盆给踢了:“他家怎么还惦记着咱闺女呢。”
自打头年卖花引起了一些人的窥探之后,夫妻俩便长了心眼,闺女后来养的花儿都让陈三卖到了府城的大户人家,每次都是趁着天不亮悄悄运走不让人看见。只卖精品,一年加起来也就卖个二三十盆。
“谁知道呢,这几年我都是小心再小心,从不在外头夸闺女,也不让她去铺子里了,她家怎么还盯着咱们不放。“冯氏皱皱眉头。
陈三忙问:“你还没答应呢吧?”
“没有呢,这种事我怎么能随意答应,只说先跟你商议一下。”冯氏又道。
这两年,陈三一直有意远着周家,只是这亲戚连着亲戚的,加上还有生意来往,也不是那么容易撇清关系的。
“其实单看周家那个修哥儿也还成,瞧着也是个知礼的孩……”
冯氏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陈三打断了:“摊上那么一对势利眼的爹娘,孩子能好到哪去?你一年才见他几回,当着外人的面谁家孩子不是装的人模人样的。谁知道背地后里会做什么勾当。我给你说,你可别小瞧了这些小衙内,在外头一个个飞扬跋扈的很。”
“你说这话我倒是信的,十几岁的少年正是心气最高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既然这样,你私下里先偷着打听一下,看看周家老三是不是真有不老实的一面。”
陈三点点头:“就算没有不妥,这门亲事咱们也不能随意答应,我总觉得周家人不靠谱。”
冯氏担忧的叹了口气,该找个什么样的理由拒绝周家呢?
陈三私下里又把儿子叫到跟前交代了一番:“我这边也会找人打听,但到底不是一个圈子,未必能打听的那么清楚。你们年纪相仿,指不定同窗朋友里就有共同认识的,私下里也打听一下。记得啊,这事一定要悄悄的去做,别惊动了旁人。”
自家妹妹才几岁啊,怎么就要相看起人家来了?玉宽晕晕乎乎的到了街上,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冯家。
自打冯父带着那些人上任之后,云琦便搬了下来。局月县城并不大,冯家的宅子离绵绵家很近。
云琦一见玉宽便问:“你这是怎么了,失魂落魄的,不会是相亲被人给拒了吧?”
“你就不能盼着点好?”玉宽回怼一句,然后托着腮在云琦对面坐下:“我的亲事不急,我娘说等我明年考完县试再说。可我妹妹才几岁,我娘就开始给她相人家了……”
“你说什么?”云琦正在研磨的手攸的一松,墨锭掉在砚台里跌成了两半,溅起的墨汁瞬间染黑了他的衣袖。
小厮焦白在旁边看的眼睛一抽,这衣裳是新做的,今早刚上身。这下嬷嬷又要骂他伺候不周了。
玉宽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没有发现师兄的异样:“我说我妹妹才那么小,我爹娘就急着给她相人家了……”
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屋子里还有旁人,便拿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焦白瞧。
焦白会意,把书桌上的墨迹匆匆擦了一遍就端着砚台出去清洗去了。
云琦此时已经平复了一些情绪,尽量平静的问:“婶娘相中了谁家的公子?”
第177章 春莺
虽然他尽量保持平静的样子,但袖子底下攥紧的拳头已经泄露了他的心思。
不过玉宽并没有察觉这些,只是皱着眉头回道:“是周家的老三。也不知道我爹娘到底是什么意思,要是看不好就不会提这茬。可要是相看好了吧,又让我暗地里打听。”
“周家?我记得他们家的庄子跟你们家挨着。”关于陈家的事,冯云琦都记得很清楚。他们家该不会是之前就有这个心思了吧?
冯云琦随手拿着桌子上的镇纸把玩着,大脑在飞速运转着,该怎么打消周家的心思呢?
玉宽叹口气:“周家老三之前在府城的书院读书,前年回了海岱书院。偏生之前的那些同窗大都不在那里了,一时间竟想不起熟人来。”
“何文谦呢?你之前不是跟他十分要好?”
玉宽苦笑着摇摇头:“自打我们拜了于阁老为师后,文谦对我似乎有些埋怨,打那以后就渐渐疏远了。”
云琦安慰道:“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注定只是过客。行了,你也不用在那愁眉苦脸的,这事交给我,我会派人帮你打听的。”
对这个师兄,玉宽一向是十分信任的,当下感激道:“那就多谢师兄了。”
“不用谢,陈小妹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不论如何我都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所托非人。”云琦笑着回道。心里却在嘀咕,自己这么一块美玉摆在这里,陈家不来勾搭,去跟周家相什么亲那!
云琦手下的动作还是很快的,不过隔了一天便查出了周继修的不妥当,这人年纪不大却已经是风月场的老手,在府城的时候就开始流连青楼楚馆。回到巨月之后更是县里一个暗娼门的常客,跟那里一个叫春莺的十分要好。
“听那里的人说,周三少对春莺十分迷恋,几次想要给她赎身,只是苦于没有足够的银两。”侍卫把打听到的消息一一说来。
听到这里,云琦眉毛一挑:“奥,难不成那个春莺还是花魁,身价很高?”
“那倒不是,就是一个不入流的暗门子,能高到哪去?百十两银子罢了。”侍卫回道。
云琦嗤笑一声:“堂堂县丞老爷家的公子,竟连区区百十两银子都出不起吗?”
侍卫苦笑道:“二爷,不是哪家的公子都跟您一般能干的,大部人只能靠着家里有限的月例过活……”像他家公子这般,自个掌握着极大的经商网络,私房比老爹还多的可没几个。
云琦拿手指敲了敲桌子:“那个周家三少长的怎么样?”
这句话的声音有点低,要不是侍卫耳力超群还真不一定能听到,他虽然不知道少爷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恭敬的回道:“也就一般吧,个头不高,长相不及比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哼,长的没有我帅也没我有钱,还想跟我争女人,做梦去吧!
云琦突的笑了起来:“既然周三公子对那位相好十分痴情,那本公子就做回好事吧。”
没两天,云琦突然约玉宽去茶楼喝茶。
玉宽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如约去了。到了茶馆二楼,玉宽远远就看着自家师兄站在窗前,身上穿着天蓝色软绸质地的长袍,衣袖和下摆处绣着精致的金色团花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