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62/289页


  郑里长对丁氏的作为心里是清楚的,其实他心里对腊梅和陈家的强势不是没有怨念的,要不也不会任由婆娘再三的闹事,不过是碍于脸面装不知道罢了。原本想着让婆娘去闹一场,陈家出了丑态度自然就会软下来。
  没想到,事情并没有跟他设想的一样。
  当城里的衙役找上门来的时候,郑里长先是吃惊,接着竟骂了一句跟腊梅一样的话:“这个老虔婆,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
  他是真恼了,心道这个成事不足的败家娘们,事没办成不说竟然还招了一身骚。
  衙役一来,丁氏和村妇们被下了大牢的消息瞬间就传遍了村子。那些婆娘跟着去了县城的人家可待不住了,纷纷找上门来问郑里长要说法。
  郑里长一看这架势,心里也清楚大牢是个什么情形,也怕婆娘在里头吃亏,一边在心里咒骂一边拿了银子塞给衙役打点,求他们高抬贵手。。
  二两银子花出去,两个衙役总算是松了口,直接指着陈家村的方向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求我们也没用。你们跟那家可是正经的姻亲,拿出今儿一半的姿态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说完掂着银子就走了。
  郑里长还有些抹不开面子,可边上还有那么些族人围着。当场就有辈分大的族人指着他的鼻子骂了一通,郑里长这才没有耽搁,匆忙找到当初两家的媒人,备了厚礼,直接去了县城陈大家里。
  也不知道两家到底怎么商定的,反正第二天,老两口亲自上门给腊梅赔了不是,再三保证日后不再干涉他们小两口的家事。丁氏还拿出二十两银子给腊梅,让她买些补身子的吃食。
  看到婆母肉疼的样子,腊梅心里称愿。
  至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孙氏,则被一封休书休回了家。她的妹妹,郑家自然也不会纳回来。
  孙家原本不想轻易罢休,但郑家给了三十两银子算姐妹俩的嫁妆,又搬出周县丞这座大山来。
  软硬兼施之下,孙家只得妥协了。把两姐妹接回家后,急匆匆的给找了两户外县的人家嫁了出去。孙家一贯不把女儿当人看,到这会说亲也是只看聘金多少不看对方家世人品。
  孙氏经过这些事总算是看清了娘家的嘴脸,偷了家里剩下的几十两银子和嫂子弟妹的梯己首饰,怂恿着妹妹一起逃走了。
  等孙家发现这事的时候早就找不到姐妹俩的身影了,偏生姐妹俩的婆家都来要媳妇。孙家既交不出人又不想赔银子,被那两家联起手来揍了个狗血淋头,然后把他家值钱些的的东西搜刮了一番昂首走了。
  “听说那个孙家现在真的是家徒四壁了,一家子还想去二女儿家打秋风,吓的二女儿一家连夜搬到外地去了。”腊梅磕着瓜子一脸幸灾乐祸的跟绵绵八卦着。
  绵绵长叹一声:“要不怎么说天道好轮回呢,我最瞧不起这种轻视女儿的人家。不论男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凭什么就把女儿当草把儿子当宝!真出了事,也没见他家那几个儿子有多中用!”
  腊梅嗤笑一声:“中不中用的,人家多了那块肉就比咱们金贵。”说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我倒是盼着这肚子里的是个闺女,最好是像你这样聪明伶俐的,到时候我也能有个贴心的小棉袄。”
  绵绵笑着看了眼堂姐尖尖的肚子,估摸着对方的这个愿望怕是难以实现了。
  果不其然,腊梅又生了个男孩。
  当天晚上回家不久,腊梅就发动了,绵绵这边接到信赶过去的时候,孩子已经生出来了。
  看着偎在堂姐身边的小外甥,绵绵笑着说:“这孩子瞧着比他俩哥哥都白净,头发也好。”
  虽然刚出生,但小宝宝已经长出了一头黑亮的头发,看样子发量还不少。
  没能如愿生个闺女,腊梅心里还是有些遗憾的,但自己的孩子终归还是喜爱的。腊梅瞧着小儿子乖巧的睡颜笑着说:“头发真是挺多的,当初老大都一岁多了还不长头发,差点没把我给愁死。这小子倒是不用操心这个了……”
  说话间,李氏也赶来了,还带来一罐热乎乎的母鸡汤:“我猜着你这两天就到日子了,天天让厨房备着这个。里面的肥油都撇干净了,还放了当归红枣,你多喝点补补气血。”
  绵绵暗道,在城里呆久了,大伯母越来越有当家主母的气派了。


第230章 姜妈牌肉夹馍
  原本坐月子应该由婆婆来照顾的,但腊梅跟丁氏闹到这会连面子情都没了,自然不想让婆婆来伺候自己坐月子。好在李氏主动把这差事揽了过来,腊梅自然是更信任亲娘的。
  腊梅刚喝了两口汤,小孩子就扯着嗓子嚎了起来。
  “这孩子声音可真大。”李氏一脸宠溺的看着哭嚎的小外孙,嘱咐闺女:“他肯定是饿了,你赶紧喂喂他。”
  小门小户的还不兴奶娘那一套,女眷们普遍都认为孩子还是自己奶的才跟自己亲。就算有奶娘,也不肯让孩子跟奶娘太亲近,一般都是孩子大点就打发出去。
  好容易哄睡好孩子,腊梅忍不住打了个呵欠。绵绵见她神情疲倦的样子,就起身告辞归家。
  李氏忙着照顾闺女和小外甥,只歉意的对她挥挥手。
  绵绵出来,正遇到刚往邻居家送完红鸡蛋的堂姐夫。
  郑长林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这个小姨子年纪不大长的也很和善,可他每次见了对方都忍不住有一种害怕的感觉。
  他有些拘束的站直了身子,憨笑着道:“大妹妹拿了鸡蛋再走吧。”
  “姐夫不给我自己也会开口要的,这可是沾喜气的东西。”绵绵笑着回了一句,看到对方裤腿上的石灰点子又问:“姐夫今儿去铺子了?收拾的怎么样了?”
  姐妹几个筹划的干果铺子竟然真的操作起来了。
  听到这个,郑长林自信了许多,不自觉的挺了挺腰板,扬声回道:“都已经粉刷完了,地面也打扫干净了,只等摆上柜台桌椅挂上匾额就可以开业了。”
  “那明天姐夫找人去酱菜铺子把以前那旧柜台拉到山上。”绵绵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很是不辞辛苦的从老娘酱菜铺子的库房里扒拉出一堆能用的东西来。
  除了柜台,还有一堆杂七杂八能用的东西。
  话说她老娘也是很能折腾啊,酱菜铺子统共开了几年,已经装了三回了!开始不过一间铺子,现在把左右两边的都给盘下来了,妥妥的四间大开间。大门是气派的雕花大门,门口还铺了齐整的青石板,店里也铺了水磨石的板子。光看门口,不知道的都不敢相信这铺子是卖酱菜的……
  “那匾额怎么办?”
  郑长林的问话把绵绵从吐槽中拉回了现实。
  绵绵咂咂嘴:“匾额么,就让达哥写好了。好歹是咱家第一位秀才老爷,写副匾额还不是手到擒来的小事。这事我去跟他说。”
  “那好。”郑长林悄悄的松了口气。
  如果说眼前这位小姨子还能让他说出话来,那岳家那位小舅子他可是真的惧到了骨子里。别看那位小舅子不会骂粗话更不会动手打人,可他从门缝里看人的那种眼神和满嘴的之乎者也,让他见了就头疼。
  其实以前,小舅子见了他还是挺亲热的……
  唉,都怪自己被猪油蒙了心。现在才被岳家一家子都看不起。
  想到这里,郑长林对绵绵更加感激了几分。要不是这位堂妹给了他一份活计,他都不知道自己回来后该怎么重新跟岳家的人打交道。
  大堂姐坐月子,另两个堂姐只管当甩手掌柜,铺子的一应事宜都落到了绵绵头上。
  加上家里家外的一摊子事还要她张罗,即使天天鱼肉不断,绵绵还是肉眼可见的瘦了下来。
  这可把家里的下人们给疼坏了。
  张妈更是急的嘴上都起泡了:“姑娘唉,您想吃什么倒是吱声啊,便是老婆子不会,也可以让人到外头买去,怎么越来越瘦了呢。”
  “也没什么,就是天热,不想吃。估计是苦夏吧。”绵绵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凉皮凉粉什么的已经被她吃腻了,这么热的天实在不知道该吃什么好了。
  当初要知道会穿越,她一定要好好学学怎么制冰,这时候光卖冰就能挣老鼻子钱了。更别提还能吃到清凉美味的冰沙冰碗冰粥……
  随着气温的升高,翠芽的母亲姜氏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等盛夏的时候就痊愈了。绵绵又请大夫给她把了脉,确定她身体无恙之后便暂时让她到厨房帮忙。
  从女儿那知道绵绵很喜欢吃肉夹馍和关中饮食,头回下厨便做了腊汁肉夹馍。
  这回的腊汁肉夹馍是正宗的西安做法,馍香肉酥、肥而不腻,绵绵觉得比自己前世吃过的那些还要好吃。许久都没什么胃口的她竟然一气吃了两个。
  自打入夏开始家里天天都少不了凉皮,姜氏还自己调了一份料汁,拌出来的凉皮别有一番滋味。
  前天还嚷嚷着吃腻了凉皮的绵绵,这回也忍不住吃了半碗,吃饱了还抱着肚子意犹未尽:“刚才不吃那俩桃子就好了,这会实在吃不下了。”
  张妈见到绵绵总算恢复了以前的胃口,忙笑道:“姑娘喜欢,晚上再让姜妈去做,可别把肚子撑坏了。”心道果然没枉费她私下里提点了姜氏一番,这不大姑娘总算吃的多了。要不然等老爷太太回来看到姑娘瘦了一大圈,还不责怪她们这些当下人的不尽心?
  绵绵揉着肚子站起来在屋子里转圈:“还别说,刚才坐着没觉出来,一站起来肚子可真胀的慌。”
  闻言,白蒿和翠芽都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绵绵在屋子里转了几圈,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不能自己一个人享用(其实是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长肉)。于是问道:“馍跟肉都还有吗?”
  张妈知道她的习惯,往常做了好吃的都是要往各处分一分的,忙回道:“都还有呢,肉有一砂锅,做馍的面也还有一大盆。姜妈说这个馍要现吃现烙才好吃。”
  绵绵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是肉夹馍的正确打开方式嘛。于是大手一挥,先给自己的俩闺蜜一人送一份。独胖胖不如众胖胖,大家一起长肉肉才是好闺蜜嘛!

当前:第162/2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