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76/289页
想了想,冯氏还是嘱咐女儿道:“冯家的婚事虽然好,但在为娘眼里也比不过你的性命重要。日后若再遇到类似的事,娘亲情愿你舍弃那门婚事也不愿让你把自己弄的身处险境……你平平安安的活着,才是为娘最大的心愿。”
“娘,我知道了。其实徐家的事我也膈应的很,要不是云琦他表现的还成,我早就把他给踹了。我听娘的,若再遇到这种事,就是云琦再好我也毫不犹豫的把他给踹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怪不得自己能跟冯氏做母女呢,两人的一些三观简直不能再一致了。生死面前,男人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她自己可以不怕死,可是她却不能为了一个外人让自己的父母亲人受到牵连。
起码现阶段的冯云琦,还远远没有家人的份量重。
恰好走到门外听到这话的玉宽闻言后背一凉,他妹子可真狠。好的时候跟云琦您侬我侬的,一转眼说踹就踹……这妹子绝对是个面善心狠的,远不如他的小桃实诚,人家的狠厉是放在明面了。
不过再怎么样这也是自己的亲妹妹,就算是玉宽觉得这话有些不对,他也不会傻到告诉云琦那小子。孰近孰远,他还是分的清的。
听娘亲这口气,妹妹之前还被徐家人给刁难了?怪不得有阵子瞧着妹妹有些不对劲呢。玉宽后知后觉的想到。
玉宽找了个只有兄妹俩的时候,问道:“徐家那老虔婆欺负你了?”
闻言,绵绵愣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你说徐夫人是老虔婆?人家可是三品诰命夫人呢!”虽然徐侍郎被停职了,可人家的三品顶戴还没夺呢,袁氏依旧是风光的三品诰命,要不也不能摆那么大的谱。
“心眼比墨汁子还黑,这样的人竟然也能做诰命夫人,简直太没天理了。”玉宽忍不住替妹妹打抱不平。
绵绵转了转眼珠子:“妹妹我是沾不上老哥你什么光,不过你将来若是能做到一品大员,那是可以给咱娘请封诰命的。到时候我就是一品夫人的女儿,看谁还敢看扁我!”
“不就是一品大员吧,你瞧着吧,哥哥总有一天给你挣个回来。”玉宽拍拍自己的胸脯,原本觉得明年的县试不过是囊中之物,心思不免有些松懈。现在想想,他是要做大官的人,不能把眼光放在一个区区的县试上头。
县试完了,后头还有院试府试乡试等等诸多考试等着他呢,现在松懈还早了点。
重新找到人生目标的玉宽甩甩袖子回书房苦读去了。
在于阁老眼里,玉宽这个弟子一向是聪明有余而刻苦不足。于阁老上了年纪倒是看开了许多,觉得这弟子也是天性使然,并没有一味的拘束。
刚开始,于阁老还以为这小子受了什么刺激,估摸着过个两三天就恢复原样了,这样的情形之前也发生过。没想到这次连着一个多月,玉宽一直都十分刻苦。
这事不免让于阁老有些意外,他还以为弟子出了什么事,不免开口询问。
结果听完弟子的远大志向之后,阁老大人无语了:你师傅我半辈子也不过混了个二品,你这小子竟然想做一品大员,听那意思还得是实权的,你想的怎么那么美呢?
这要换了旁人,于阁老早就训斥一通了。
但是看到玉宽亮晶晶的眼神,于阁老那训斥的话就讲不出来了。这孩子虽然跳脱了些但心底却有几分赤子之心,这会要是打击太过让他失了兴致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就是想当一品大员吗?谁年轻时没做过几回白日梦呢?
想到这里,于阁老把原本的教训咽到了肚子里,换了副笑脸鼓励道:“你这小子一向聪明,之前就是有些不够勤谨,日后若是耐下性子刻苦读书,指不定就能考个状元回来。一般的进士不过是授七品官,状元可是六品。若你考中了状元,离一品大员不就近了许多?”
玉宽回头就跟家里人说了:“师傅说我有状元之才!”
第251章 怎么样
冯氏正在对账本,闻言也只是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
玉宽又把希冀的眼光看向老妹,绵绵心道,这哥们不知道又受了什么刺激。但她跟于阁老想的一样,觉得宽哥这人不适合打击鞭策那一套,而是需要正面积极的鼓励的。
所以,绵绵很给面子的拍了拍双手:“大哥你真棒,那我就等着做状元妹妹了。到时候跨马游街的时候我给你送花!”
“还是妹妹你有眼光。”玉宽觉得这阖家上下也就妹妹能做自己的知音,不由冲妹妹伸出一个大拇指。
这时候母亲大人发话了,只见她不耐烦的翻了个白眼:“你们兄妹俩要吹牛另找屋子吹去,别在我这吹,吵死了。”
玉宽还想说什么,对上冯氏凉飕飕的小眼神,委屈的走了。
绵绵被老哥的样子逗的乐不可支,她不好意思笑出声来,只好悄悄的捂着嘴偷笑。
等傻儿子走了,冯氏看向绵绵:“你哥那人信实,你可别总逗他。”还状元呢,儿子要是能考中进士,她都要烧香了!
“娘,您要相信哥哥,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人生目标,我们当然要多多鼓劲。”绵绵义正言辞的回道。反正她哥还年轻,一次不中考两次,两次不中考三次……
于阁老都说老哥有状元之才了,把这话里的水份挤一挤总有两分实力。再说了,她觉得老哥运道一向不差,就不信他考不上进士。
不过绵绵觉得老哥能考进二甲就不错了,至于状元什么的,都是浮云。
古往今来,也没听说有几个状元扬名千古的。
除了那位做了驸马的陈世美。
不过这位状元公留下的可不是什么美名。
“你在嘀咕什么呢?”冯氏听到闺女自个在那嘟嘟囔囔的,她貌似听到了“驸马”“公主”一类的字眼。
绵绵笑嘻嘻的回道:“没什么,我是想着以后老哥万一真考中了状元,我定要好好看着他,不让他做陈世美那样抛妻弃子的小人。”
冯氏有些头疼的揉了揉脑袋,她就不该去什么江南,离家几个月,长子跟长女都跟得了癔症似的,看上去病的还不轻!
转眼又到了丹桂飘香的时节,离仲秋越来越近了。
不过陈家这会阖家的心思都不在仲秋节上,绵绵大堂哥玉达马上要考举人了。
今年的乡试时间定在了八月初三,连考九天。
大家当然是盼着玉达能顺利考中举人,来个双喜临门。但显然,举人不是那么好考的,玉达没有如愿。
不过好在他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回老家过中秋的时候,绵绵还特意嘱咐自家老哥:“你回去后可千万别提什么‘状元之才’的话头,堂哥这回没中心里正沮丧呢。”
“放心吧,我能连这点事情都弄不明白。”玉宽扬着头答道,对于妹妹的嘱咐他觉得有些心塞,自己是那种不懂事的人么?其实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乡试前,他曾特意央求师傅帮着看了堂哥的文章。
于阁老当然没有明说玉达的文章写的不好,只说:“反正还年轻,去试试也未尝不可。”
别看冯氏总觉得自家儿子傻,那是因为在家人面前玉宽懒的动太多脑子。但是到了妖孽师傅跟前,玉宽一向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的,师傅说完他就听明白了,堂哥这文章还差着火候呢。但凡有点希望,师傅绝对会多说几句。
玉宽自然不会把自己的猜测告诉堂哥,只跟他说:“师傅说了,可以去试试。”
玉达原本还怀着万丈雄心,以为于阁老是看好自己呢。结果等考完之后才回过味来,人家这是不看好他呢,否则不会连文章好坏都没有批复。
他很是消沉了几天,直到仲秋的家宴上,绵绵笑眯眯的说:“还有一个来月大哥就要做新郎官了,等明年这个时候家里又要多人口了。”
李氏也笑:“可不是,我这会就盼着能早点抱孙子呢。”
“说不定明年仲秋,大伯母就能如愿了呢。”绵绵又笑。
李氏连忙给她夹了个鸡腿:“真要跟你说的那样,到时候伯母给你包个大红封。”
“这么多人看着呢,大伯母可不许反悔。”
“指定不反悔。”
俩人一唱一和的把话题引到了玉达的婚事上头,其他人也趁机说起了婚事的预备情况。
李氏又拉着冯氏的胳膊道:“前阵子忙的晕晕乎乎的也把这茬给忘了,下个月就该放大定了,你说我们预备什么东西才好?”
冯氏低声问:“那边有没有透露送多少嫁妆?”
李氏回道:“前两天去送节礼的时候亲家母透了口风,压箱银没说,但会陪送二百亩地和一间铺子。我原本预备的那些东西就有些不够看了。”
儿媳妇的嫁妆快赶上她家家产了,李氏高兴之余又怕自家聘礼给少了让人笑话。
冯氏想了想说:“咱们什么家底,沈家也不是不知道。要我说也不必非得打肿脸充胖子,我从江南带回来几套金头面,匀给你两套,聘银再加一倍,也就差不多了。”
李氏是见过冯氏带回来的头面的做工十分精致,就是在府城也没有那样的好东西,用来放在聘礼中定会十分体面。她知道这是弟妹给绵绵预备的嫁妆,便有些不好意思:“这不是你给绵绵买的么……”
“嗨,她这会又不急着出嫁,下回让她爹再去江南给买去。”冯氏很大方的挥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