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190/289页
等散了之后,绵绵忍不住问冯氏:“我二伯母打的什么算盘,怎么那么轻易就答应了爷奶的要求。”
冯氏也有些想不通:“谁知道,她既然敢答应肯定是有所准备,你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管那么多。”
“我这不是替咱家担心呢!”绵绵不悦的扁扁嘴。
哼,哄她干活的时候就说“你是大姑娘了”。一遇到事情了,又成了“小孩子”。
爹娘的嘴啊,真是骗人的鬼。
二房那边,小霞忍不住拉着小云去问周氏:“娘,你怎么想的,怎么这么轻易就答应让爷奶住到咱家去?”
“我不答应有用吗?到底是你爹的亲生爹娘,总得顾着他的面子。”周氏回答的滴水不露。
小霞皱皱眉:“可是……”
“行了,这事都已经当众定下了,肯定不好更改。你们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有那功夫多做点女红,指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周氏叮嘱女儿道。
小霞听出了周氏的言外之意,脸颊有些绯红:“娘,正月里不能动针线呢。”
周氏摆摆手:“那就去找绵绵玩去,没事别在这烦我。”
看到她神色有些不好,小霞吐吐舌头,拉着小云来找绵绵了。
看着俩闺女走远了,周氏的脸色变的沉重无比,双手忍不住握起了拳头。幸亏她手里攥的只是帕子,要是换成别的,这会怕是已经被捏成渣渣了。
绵绵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带着俩堂姐玩到深夜才睡。
第二天,她还在做着香甜的美梦呢,就被一阵撕心裂肺的哭闹声给惊醒了。
“外头怎么回事啊?”绵绵揉着双眼坐了起来。
听到动静,翠芽麻溜的抱着衣服跑了过来:“姑娘醒了就快起来吧,好像是老太太娘家兄弟没了,报信的刚走。”
纳尼,怎么会这么巧?
前脚刚敲定了今儿俩老人去城里,今天老太太的娘家兄弟就走了?
这也太巧了。
想到昨天周氏淡定的神情,绵绵突的觉得心里有些发毛,不会是二伯母做的吧……
当然这事绵绵也只敢在心里想想,嘴上是不敢说半个字的。
听说爹娘已经都去了那边,绵绵赶忙穿戴好,连脸也来得及洗,就匆匆跑过去了。
走到老宅门口的时候,正好跟冯氏撞了个满怀。
“毛毛躁躁的,什么时候才能变稳重?”冯氏不满的翻了个白眼。
绵绵挽住她的胳膊:“我这不是听说出事了吗,心里担心祖母的身体,毕竟她老人家年纪大了。”
大过年的陈家突然传来哭声,这街坊邻居谁不膈应,都在附近探头探脑的打听呢。
当着外人的时候,绵绵可是很会装样的。
冯氏的演技也不赖,虽然心里直呼痛快,面上却带着十分忧伤的表情叹道:“还不是李家庄你舅老爷,昨儿初一嘛,晌午跟村里人多喝了几杯,晚上怎么也叫不起来吃饭,一探鼻息才知道人没了。这不今天天还没亮,那边就送帖子来了。”
说着,拉住绵绵的手往自家走:“你奶哭的太伤心,晕过去了。我想着给她炖点参汤,等她起来喝。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可得好好保养着。”
正在蹲墙根的邻居们听了,心里都夸冯氏这个做儿媳的孝顺,还给婆婆炖参汤喝。
昨儿下午老李氏可是对半个村的人都说了自家老两口要去城里的事,惹的人人羡慕。陈家老两口怎么那么有福呢,儿子能干不说儿媳们也一个比一个孝顺!
“那我帮您。”绵绵从善如流的跟着冯氏回了自家屋子。
一进屋,绵绵就憋不出了:“娘,到底怎么回事啊?”
冯氏叹息一句:“就那么回事呗,李家那个老爷子喝酒喝大了睡了过去,旁人以为他喝醉了也没管,等晚饭时候叫不起来了才知道不好。听说他家老婆子当场就晕了过去,这会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大过年的,也太不巧了。”绵绵嘀咕道。
冯氏挑挑眉:“有什么不巧的,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都是命罢了!”
是么,绵绵总觉得事情太过巧合。前脚李家人撺掇着爷奶作妖,后脚他家老爷子就出了事,这……
然而更让绵绵惊讶的还在后头。
第272章 桃林
绵绵的奶奶因为心疼娘家兄弟非常亲自去吊丧,因为悲伤过度,在李家的灵堂前又一次晕倒了。
再次醒来,竟然中风了。
虽说陈家兄弟连夜从城里请了最好的大夫给医治,用了许多昂贵珍稀的药材,但也只是堪堪救回来一条命。
现在的老太太半边身子都不能动,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躺在床上,凡事都要由人侍候。
绵绵心里的疑惑更重了,但显然大家都把这事当做一个意外,那她也只能当成意外。
几个妯娌商议好了后,带着儿女轮番在病床前照顾,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一个个都瘦的皮包骨头。
前来探病的族人亲戚见了,都夸他们孝顺。
又过了一个月,眼看着几房人越来越憔悴,四房柳氏出面把照顾婆婆的活揽了下来。
其他人自然不好把这么繁重的活计丢给四房一家,但考虑到她们在城里都有生意家庭要看顾,便每家出了个下人帮衬,又拿出一笔银子贴补给四房。
最后,也算是皆大欢喜。
只有老爷子有点不太高兴,原本说好正月就去县城住的,结果老婆子一病不起。他倒是提了几次带着老婆子去县城,说是看病方便。
但当初大夫特意交代了,这个病最怕折腾,从村子去县城路远不说,一路上还很颠簸。陈大几个都怕老娘在路上出事,宁愿多花银子从城里请大夫过来,也不肯担风险。
见到几个儿子意见都很一致,老爷子也没有办法,只好怏怏的应了。
中风的病人照顾起来确实很累人,每天要翻身擦洗,老太太现在不会嚼,只能喂流质食物,一碗粥喝一半撒一半。即使有丫鬟帮衬,跟其他人倒着班,绵绵在乡下待了俩月还是瘦了十斤多。
除了身体上的劳累,更多的却是心里上的担忧。
她很怕这事是周氏做的,虽然论感情,周氏要比老太太跟她亲昵。但从血缘礼法上讲,老太太到底是亲祖母。
之前那些土匪什么的,她下起手来可以毫不含糊。但对老太太的感觉就不太一样了。
尤其是看老爹兄弟几个,虽然对老人有着诸多不满,但也是真的孝顺。毕竟是亲生母子,这种血缘亲情是怎么也抹杀不掉的。
绵绵更怕万一周氏做的事不慎败露,以后会影响到二伯一家的家庭关系。
知女莫若母,冯氏眼瞧着闺女一下瘦了这么多,心疼着呢。还是找机会提点了她一番。
这事还真不是周氏做的,她本来是准备了别的手段,结果还没等用上呢,李家老爷子就把自己作死了,连带家里老太太也落了一个中风的下场。
冯氏冷笑道:“所以说做人就不能太算计,李家撺掇着两位老人出那些幺蛾子,还不是想占我们家便宜。结果,落得什么下场?”
对此,绵绵深以为然。
大伯母虽然也是李家人,但她跟娘家兄嫂之前已经撕破脸了,对娘家连面子情都够不上。
李老爷子没了,虽然陈三几个做外甥的都去李家吊唁了,也当着众人的面给了丰厚的礼金,但日后两家的关系只会越来越淡薄。
李家几个孙辈没有一个出息的,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绵绵知道后松了一口气,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叹息:“娘你也不早说,害的我瞎担心一场,瞧我这下巴都瘦的尖了。”
冯氏悄悄她的头:“谁让你喜欢瞎想的,我看别人也没想这么多,就你整天瞎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