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200/289页
没有理由,一种女人天生的直觉告诉绵绵这人不简单。
赵大奶奶正低眉敛目的说:“上次登门拜访,听闻贵府主子们都回乡下了,这回知道你们来了,特意过来打个招呼。快过节了,这里有些自家做的桂花糕,聊表心意。”
冯氏亲切的笑道:“哟,这桂花糕做的可真精致。”
说着吩咐丫鬟把糕点接过来,然后拉着绵绵的手介绍道:“这是小女。”
“陈姑娘真是国色天香。”赵大奶奶夸了一句,心里却在嘀咕不是说这家人是住在乡下的吗,怎么母女俩看着一个比一个出挑。
绵绵觉得这夸赞一点也不走心,她虽然也觉得自己长的还不错,但跟什么国色是扯不上关系的。而且不认识的人家,谁上来就夸别家姑娘长的好,不都是夸品行夸手巧的么。
冯氏看了眼绵绵,摆摆手:“您可别夸她,就是个乡野孩子,上不得台面。”
亲娘哎,能不能别这么埋汰您闺女,绵绵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年头的人就喜欢搞这种虚伪的客套。
冯氏顿了顿,又笑:“要论相貌,我瞧着赵奶奶才是罕见的绝色。想来令夫真是有福气,娶到您这样俊俏的媳妇。”
谁知听了这话,赵大奶奶瞬间就红了双眼:“家夫不幸过世了。”
“哎呀,那还真是不巧。”冯氏喟叹一声:“人死不能复生,赵奶奶你也要想开点。”
赵大奶奶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触动了心事,眼泪一直流个不停。
冯氏便请她去屋里坐坐平复一下心情,对方摇摇头:“不用了,是我失态了,让太太见笑了。家中还有事,我先告辞。”
说完不等冯氏挽留就急匆匆的走了。
等回到自家院子,看到丫鬟把门关好了,赵大奶奶才有些气恼的把帕子扔到地上:“你们这是弄了多少姜汁,差点把我眼睛给;辣瞎了。”
丫鬟瑟缩的回道:“奴婢就弄了一点儿,没想到这姜汁这么辣眼,我这就给您端水洗脸。”说着,急匆匆的跑了,生怕再被逮回来挨骂。
赵大奶奶有些丧气,原以为能见到那个陈三爷,结果却只见到了他媳妇女儿,白瞎了自己瞄了一早上的眉。要不是姜汁辣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她还想跟那个陈三媳妇好好拉拉家常增进一下感情呢。还有陈家那个姑娘瞧着年纪也不大,她自认对付这么大的小姑娘最有一套,时间长了肯定能讨得对方喜欢。
不过自己做的桂花糕已经送过去了,那里面可是有自己的独门秘笈,但凡吃过没有不夸的。等陈三爷回来尝到了,自己心灵手巧的印象就落下了。
至于陈太太会不会给陈三爷留着,谁家有好吃的不是先紧着爷们?
赵大奶奶对此很有信心,可她不知道的是陈三那一家子最喜欢的就是不走寻常路。
等她走了以后,绵绵才跟冯氏说:“娘,我瞧着这人古里古怪的,还是少打交道的好。”
“这点还用你说。”冯氏冷笑一下:“大节下的一个寡妇登什么门,还穿着一身素,简直晦气!”
当着女儿的面,她没说出口的是,那个赵奶奶虽然穿着一身素,可衣服是精心熏过香料的、脸上也敷了细腻的脂粉还描了眉点了口脂。要是真心替亡夫守孝哪来的心思折腾这些,一看就是心里憋着算计呢。
她倒是没想到自家男人头上,只是不喜欢赵奶奶这种作态。要是让她知道赵奶奶打的是陈三的主意,估计冯氏早就炸了。
接着冯氏把张妈叫过来:“去找点柳条来把这地好好抽打一下,别坏了咱家风水。”
张妈赶紧应着,又问:“那赵奶奶带来的桂花糕?”
“倒了吧,这卖相比绵绵做的差远了,也好意思送出门来!”冯氏毫不掩饰的嫌弃了一番。
绵绵见老娘有所警觉就放下心来,虽然她觉得赵奶奶做的桂花糕卖相还不错,但也不会在这档口替对方说话。
“哎呀,我的月饼!”绵绵惊呼一声,跑到烤炉那里。
刚才有人来,她忘了开炉。过了这一会,也不知道会不会烤糊。
还好,等月饼拿出来之后,只是表皮稍微有点发焦。
绵绵迫不及待的掰开一块,刚出炉的月饼还有些烫嘴,她胡乱的吹了两口气就填到嘴里。
嗯,这纯天然无添加的蛋黄馅就是好吃,咸香适中、香而不腻。
绵绵吃完,又琢磨着广式蛋黄月饼好像要加莲蓉,而云南那边还有蛋黄火腿馅的,味道也很不赖。
之前做好的咸蛋黄还有不少,莲蓉馅做起来不难,金华火腿前朝就已经闻名天下了,绵绵家正好也有。
绵绵鼓捣了两天,终于把自己想做的月饼都给烤了出来。
相对于什么莲蓉火腿的,冯氏最爱的还是五仁,陈三和玉宽都爱吃蛋黄火腿的。
玉宽还很遗憾的砸吧嘴:“要是科举让自个带吃食就好了,我别的都不带就带这个蛋黄火腿的月饼。”
陈三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别做梦了。有那功夫还不如多吃两块月饼,等进了考场你可是真的吃不到了。”
“就是,大哥,你要还想吃,等你考完了我再给你做。”绵绵觉得老哥就要进考场了没好意思打击他,什么美食连续吃上八九天也会吃腻的。
绵绵向来喜欢分享美食,再说街坊邻居都不止一次来参观过她的烤炉了,要是不分点月饼给大家就显的小气了。不过蛋黄馅的她没舍得分,让姜妈另做了枣泥和五仁的给大家分了一下。
她烤的那些蛋黄和火腿的则让人送回县城一部分,给亲戚家人们分了分。
云琦看着手里小巧玲珑的蛋黄月饼,心想这小妮子还真能折腾,不过味道还真不赖。
虽然这个仲秋远在府城,宽哥也在考场没有出来,但一家子还是热热闹闹的饮着菊花酒分着月饼。
为了应景,绵绵特意做了一个脸大的月饼在家宴上吃。
按老爹的说法,月饼还是分着吃比较香。
第287章 找死
一个大月饼分成五块,每人一块,玉宽童鞋虽然没来,但绵绵也把他那份留着。
冯氏看到空着的座位感叹一句:“平时这小子在家的时候总觉得闹腾,这一不在还真有些不适应。”
“等明年就好了,明年家里还能再多口人。”陈三笑呵呵的说道。
绵绵转转眼珠子:“要是我哥给力,说不定能多两口呢。”
冯氏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话多。”心道,明年倒是能多口人,可后年就不定怎么着了,横竖这姑娘却也留不了几年了。唉,不能想啊……
就几口人,饭很快就吃完了,陈三惦记着明天早起有事也没敢多喝酒。
绵绵就让把酒菜撤下去,桌子上另摆了瓜子花生和茶水,一家子一边吃一边闲聊。
其实主要是绵绵和爹娘聊天,安哥儿今儿在胡同里跑了一下午,这会已经困的睁不开眼,就让下人领着他睡觉去了。
爷仨正在热火朝天的谈论玉宽的婚事怎么筹办,突然大门处响起了敲门声。
三人面面相觑,这么晚了谁来敲门?
张妈去开了门,看到站在门外的竟是隔壁的赵大奶奶,再看她精心装扮过的样子,心里猛的一突,语气就不怎么好了:“这大半夜的,赵奶奶有事吗?”
赵大奶奶笑道:“也没什么,我自己过节太冷清了些,偶然听到贵府谈笑风生,心生仰慕,特意带了一壶好酒两碟小菜,想来凑个热闹。”
张妈好悬没骂出来,你一寡妇没事来别人家宴凑什么热闹?不过她还是耐着性子应付道:“真是对不起,我们家老爷喝多已经睡下了,宴席也撤了,奶奶不妨改天再来。”
“还请妈妈通融一下。”赵大奶奶一边说一边往张妈手里塞了块银子。她也舍得,这块银子足有二两重,心道乡下来的小管事怕是没见过这么大的银子。
谁知张妈并不为之动容,反而在心里认定这个邻居家的小寡妇有问题,她把银子往回一推:“奶奶这是做什么,我说了老爷太太已经睡了,况且这大过节的,您的身份也不好到别人家来串门。我们家太太好脾气,却也不喜欢那种不守规矩的人。”
说完就把门给关上了。
赵大奶奶气了个仰倒,竟然骂自己不守规矩!她气呼呼的看着陈家大门,心道等哪天奶奶做了这家的女主人,第一个就先拿你这个老虔婆开刀。
张妈回去后,陈三先问:“这半夜三更的,谁啊?”
张妈默默的瞧了眼冯氏,然后低头回道:“是隔壁的邻居,说是蒸蟹子忘了买姜,借了块姜。”
陈三没有怀疑,只摇摇头:“这家人也太墨迹了,这个点了才开始做菜。”
冯氏跟张妈对了个眼色,笑道:“咱家吃的早,其实这会也还不太晚。以前咱们刚卖凉皮的时候,这个点才关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