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22/289页
这让原本有些忐忑的周氏心里松了一口气。
绵绵一边哄着两个堂姐玩,一边暗搓搓的听她们说话。
也许是这时候的人消遣少所以格外热衷于八卦,内容五花八门:谁家男人带着小姨子跑了;谁家儿子娶了守寡的堂嫂,那女人还有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儿子;还有一家仨儿子都不孝顺把亲娘活活冻死的;大伯睡了侄媳妇的……
总之比绵绵能想到的都要劲爆。
冯氏也是个爱八卦的,本来都想走了,这会听入迷也不肯走了,把哼唧哼唧的小儿子往绵绵怀里一塞,就自顾自的嗑瓜子听故事去了。
看到在那听八卦听的不亦乐乎的便宜娘,绵绵无奈的扛起了照看弟弟的大任,好在她的两个堂姐貌似都很喜欢小孩子,给她分担了很多。
小云戳着玉安的小脸蛋:“安哥儿可真乖,总是笑嘻嘻的,一点也不爱哭。”
小霞十分赞同的点点头:“上次回姥姥家,小舅家的虎哥儿可能嚎了,隔一会就哭半天,嚎起来能把屋顶给震翻了。”
绵绵想了一下,她这个弟弟真的是挺乖巧的,除了饿和拉尿的时候很少哭,而且晚上很少闹腾几乎都是一觉到天亮。
她欣慰的摸摸弟弟的小脑袋,嘴里却不客气的吐槽:“他要是敢不听话就揍他屁股。”
安哥儿似乎听懂了什么,扁着嘴哼哼两声表示抗议。
“你是不是亲姐姐啊,真不像话。”小云十分嫌弃的说了一句,然后伸手把安哥儿抱了起来:“没事,安哥儿不气,绵绵再欺负你,你就来我们家,我和小霞姐姐会对你好的。”
安哥儿睁大眼睛,咿咿呀呀的笑了起来。
周氏对安哥儿也是十分疼爱,把他从闺女手里接过去:“你力气小,可别摔到弟弟。”
然后把安哥儿抱在怀里亲个不停,心里巴不得这是自个的亲儿子。
相较于年纪尚小的安哥儿,陈二则更喜欢懂事好学的玉宽。就算他没念过书,也不耽搁把玉宽叫到跟前让他背书给自己听。
初二这天是走舅家的日子,冯氏没有娘家,一家子便不准备出门,陈二便把提议带玉宽一起去周家。
周氏倒没有异议,她这个年纪能不能再生都是两说,以后老了指不定还要玉宽兄弟俩帮着养老送终,自然是愿意多跟他们亲近亲近。要不是安哥儿年纪小不便出门,她巴不得连安哥儿也带上。
小云和小霞则提出来把绵绵也给带上,陈二还有些犹豫,周氏倒觉得小孩子而已,多带一个也没什么不行的,拍板把她也带上。
第30章 刁难
陈三两口子也乐意儿女去见见世面,尤其冯氏最不喜欢把孩子拘在家里。
于是,绵绵有了穿越之后第一次出门做客的经历。
周家的宅子是座格局规整的三进大宅,比绵绵想象的要大许多。
一进二门,绵绵和周氏母女就被婆子迎到了后院,玉宽则跟着陈二去了前头书房。
周大舅今年刚升了典史,加上又是县令大人的心腹,从腊月起家里就没怎么断过人。
她们到了周太太屋子的时候发现这里的人还真不少,乌压压的一堆人。
周太太比绵绵预料中的要和善许多,亲自迎到院子门口不说还对绵绵笑的一脸和气,进了屋子后还拉着她的手硬要让她坐在自个身旁。
把绵绵弄的受宠若惊。
周太太拉着绵绵的手问小姑子:“怎么没把你弟妹一起请过来?离的又不远,应该多走动些才是。”
“我叫了,她怕孩子小闹起来吓着大家。”
“咱们实在亲戚还怕这些,下回你一定带她来。”周太太嘱咐小姑子道。
周氏没想太多,顺着嫂子的话应了下来。
倒是前世看多了宅斗小说的绵绵觉得周太太这态度有点太过热情。
不过想想自己也没什么值得对方谋算的,绵绵便把心思放平,堆起一脸“天真”的笑容来应付这屋子里的各路女眷。
环视几圈后,绵绵琢磨出了点头绪,她悄悄的拉拉小霞的袖子:“二姐,你大表哥多大来着?”
小霞有些奇怪,但还是乖巧的回答她:“十五还是十六来着,记不太清了。”
原来如此。
就说嘛这些妇人身边都带着十几岁的女孩子,还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没有目的才怪呢。
怪不得刚才有许多目光隐晦的打量自己。
绵绵有些庆幸自己年纪尚小,要不这会怕是要被这些人凶狠的目光给“围剿”了。
周太太自己没有女儿,小云姐妹俩对着她一向拘谨,对于长相甜美又大方的绵绵还真有几分喜爱,十分照顾她。
屋里的太太们都是人精,看到周太太喜欢绵绵,各种美好的夸赞也是接踵而来,把绵绵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只有一个妇人看她的眼神似笑非笑的,有点……瘆得慌。
前世好歹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绵绵坦然的很,只是旁边的两个堂姐有些经不住。
小云悄悄的跟她嘀咕道:“那个一直拿眼瞅我们的就是我们邻居的娘家大嫂。”
“我说她怎么一个劲的瞅我们呢,原来她跟那人是一家子啊,怪不得都是一样的尖酸刻薄相。”绵绵脸上带着笑,嘴里的话却不是那么的温和。
原本被瞅的有些不自在的两个堂姐听到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小霞悄悄的冲她竖起一个大拇指。
朱氏今天一早就回娘家诉了一大通苦水,朱娘子倒不是有多疼那个小姑子,只是单纯的看周家和陈家不顺眼。
之前周大舅没做典史的时候,衙役里头一直是她相公说了算,县衙里那些差役的家人见了她谁不是毕恭毕敬的,年节里收的孝敬也是满满当当的。
可自打年前来了个周典史以后,那些人就把她家给抛到脑后了,一个个的都上赶着跑到周家来献殷勤。
朱家两口子原本就不是心胸宽广的人,这下更是觉得心气不顺,今儿附和着众人来拜年也没安什么好心。
看到绵绵几个在那窃窃私语的,尤其笑起来的时候似乎是看了自己一眼,朱氏就觉得她们是在嘲笑自己,冷笑道:“这乡下丫头规矩就是不行,这大庭广众叽叽喳喳的成什么体统!”
她的嗓音本来就细,加上刻意抬高了声调,一下子就把屋子里的说话声给盖住了,顿时众人都把眼光投向绵绵几个。
周氏急的眼睛都红了,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不住的拿眼神求助自己嫂子。
小云跟小霞都低下头不敢言语,只有绵绵笑眯眯的仰起头:“我们虽然年纪小,但‘客随主便’的规矩还是知道的。既然周太太没有说我们的不是,想来我们也没什么做的不对的。这位瞧着眼生,不知是哪家的管教嬷嬷?竟这么喜欢教导别人家的孩子?”
“你这孩子嘴皮子倒利索,这位是朱捕头的内人朱娘子,可不是谁家的下人,以后可不能认错了。”周太太抢在朱娘子发火前帮绵绵解了围。
绵绵笑嘻嘻的站起来欠了欠身:“原来是朱娘子,失礼了。小女子乡下来的见识浅,原以为只有教养嬷嬷才会这般行事。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朱娘子心里再窝火也不好真跟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只好恨恨的咬着牙说:“知道自己见识浅就少出来碍眼。”
“受教了。”被怼了一句,绵绵脸色依旧笑嘻嘻的应着。
她这样处变不惊的涵养功夫倒是让屋子里的许多人刮目相看,就连周娘子心里也嘀咕,都是陈家的种,怎么俩外甥女就比人家差这么多呢。
绵绵这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哥在书房那边也不消停。
今天恰好遇到衙门里各个房头的头目、书吏都约着来拜年。
乍见到这么多人,陈二都不免有些拘束,倒是玉宽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
他的举动倒是让周大舅多看了几眼,他笑着说:“记得小时候还是个跳脱性子,两年没见,这小子不但个子蹿高了,性子瞧着也稳重多了,这要是在路上见了我都不敢认了。”
陈二一直拿玉宽当亲儿子疼,听到大舅哥夸他也顾不上腼腆了,搓着手笑道:“宽哥儿这两年开始识字,真是长进了不少。”
“奥,开始读书了啊?读书好,在哪个私塾啊?”
玉宽笑答:“之前一直是由家母启蒙,预备开春后去海岱书院求学。”
“呵,口气倒是不小。”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人嗤笑一声:“海岱书院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去的,劝你还是不要去自讨没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