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6/289页
她想,自己好歹也是有金手指的,不能连个肉都吃不上了!
于是绵绵小手攥拳:“我以后一定要挣很多银子,让咱家顿顿吃肉。”
“有志气,不愧是我闺女,你哥是个不靠谱的,娘将来吃糠咽菜还是山珍海味,就看你了。”冯氏笑眯眯的说道。
呃,怎么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绵绵沉默了,看来不是宽哥傻,是亲娘套路多,防不胜防呐!
四叔的婚礼是黄昏时刻举行的,这会天色已经大暗了。
外头先是宾客们告辞离去的声音,然后是搬动桌椅收拾碗碟的……
等彻底安静下来以后,她爹也领着玉宽回来了。
玉宽今天天不亮就起来跟着去接新娘子,又疯跑了一天,早就困的睁不开眼了,进屋倒在炕上就睡了过去,连鞋子也没脱。
陈培祥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别说,顺二叔炸的酥肉就是好吃,香而不腻。媳妇你收起来,留着当零嘴吃。”
冯氏伸手拈了一块,然后点头:“确实不错,要是撒点芝麻盐就更好吃了。”
陈培祥看媳妇吃的很香,也跟着砸吧砸吧嘴:“芝麻盐有点腻了,不如用椒盐对味。”
绵绵转过身摸摸自己的小肚子,明明刚才吃的很撑,怎么听着这俩人的话又觉得饿了呢。
她也想尝尝便宜爹嘴里的椒盐酥肉是什么味。
唉,她空间里的东西不会变质,当初怎么就没有想到放点生鲜进去呢,简直太失算了!
绵绵摸摸脑袋上的绷带,记忆中这村子可是三面环山的,山上有不少的飞禽走兽,等她的伤好了,一定要去山上大杀四方……
一家四口很快就陷入了梦乡,倒是上房的油灯一直亮到很晚。
新娘子的嫁妆一向是宾客们谈论的焦点,众人都知道陈家娶这个儿媳妇花了多少银子,这会看到嫁妆如此简薄,不免议论纷纷。
有那跟李氏不对付的免不了说些风凉话,把李氏气的牙根疼,一整晚都没睡着,快天亮的时候才合了合眼。
她睁开眼的时候天色都大亮了,匆匆穿了衣裳起来到厨房一看,只有冯氏带着绵绵在那烧火做饭。
李氏觉得心气更不顺了,谁家的新媳妇第二天不是一早起来,就算不做饭也要装个样子,柳氏到现在连面都不露,倒真是个好样的!
冯氏是被饿醒的,她现在是一个人吃两个人补,天还没亮肚子就饿的发慌了。
偏生这两天吃肉吃的有点多,这会就想喝点苞米粥,听见新房那边一直没动静,干脆自己爬起来动手了。
而绵绵头上的伤口早已结痂,在屋里没少下床溜达。不过冯氏不让她出门,家里正是活多的时候,出来晃悠明摆着是找累受。
绵绵不是能干的原主,加上她不是很会干农活,也怕自己露馅,就听了冯氏的话一直躲在屋里养伤。
她不放心冯氏挺着大肚子一个人出来忙活,也想顺带练练手,所以就跟了出来。
冯氏用一块花布把她的头给围了起来,即使伤口已经结痂了,该做的伪装还是要做的。
见到李氏,冯氏就跟没看到她脸上的异样似的,笑眯眯的打招呼:“这几天可把娘给累坏了,您怎么没多睡一会儿?”
绵绵也跟着叫了一声:“奶奶早。”
伸手不打笑脸人,冯氏一脸恭顺,绵绵也是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李氏也不好把火气撒在她们娘俩身上,勉强扯了扯嘴角道:“这个月不是老二家的做饭吗?你们娘俩怎么来这了?”
李氏心想老三家的一直都好吃懒做,今天怎么起的这么早,莫不是惦记着昨天剩下的肉菜?
第8章 “远大”志向
冯氏当然是看出了婆婆的怀疑,她也不着恼,笑眯眯的回道:“昨天嫂子们都累坏了,倒是我在屋里躲清闲了。正好今天醒的早,就顺道把苞米粥给煮了,省的待会耽搁开饭。”
李氏默默的嘀咕道,原来是怕耽搁吃饭啊,这才像老三家的做派。
接着她又瞧向绵绵,看着她的小脸还有些苍白,还软声道:“病没好就在屋里好好休息,这头上的伤可是最怕见风了。”
冯氏笑道:“这丫头心眼实在,就担心我挺着肚子不方便,非要陪着我一起,也不管自己的身体不得劲。”
然后转头对绵绵说:“行了,这饭也做好了,你回去躺着吧,别以为我没看见你刚才偷着揉脑袋。家里这么多人,还用的着你一个小丫头惦记这么多。”
一边说一边冲绵绵挤了挤眼,绵绵会意,捂着头回屋去了。
她袖子里还有冯氏刚才塞的两个煮鸡蛋,是给屋里那爷俩留的。冯氏不知道她有空间,怕她再待下去会露馅。
原主的身子亏的厉害,即使这些天她明里暗里的吃了不少好东西,身形依旧很消瘦。
看着她的瘦小的背影,李氏到底没说出什么太刻薄的话来。
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绵绵她娘不好惹。
许是听到了婆婆的声音,小李氏和周氏前后脚的凑到厨房里来干活。
苞米粥已经好了,冯氏嘟囔一句:“昨晚也没吃好,饿的不行了,我先喝碗苞米粥垫垫。”
说话间已经麻利的给自己盛了一碗粥然后站到了门外,把后续工作交给了两个嫂子。
这说的跟真的似的,明明她刚才已经喝掉一碗了,还煮了四个鸡蛋,跟绵绵俩已经每人吃掉一个。
绵绵回屋后,陈三跟玉宽已经醒了。
没办法,起晚了赶不上早饭,那就只能饿着。
小门小户的不惯子孙睡懒觉的毛病。
看到绵绵拿回来的鸡蛋,爷俩露出了一口整齐的大白牙,乐滋滋的把鸡蛋给吞下去了。
来了这些天,绵绵没有发现家里其他人早晨有漱口或刷牙的习惯。
倒是三房这边,冯氏要求他们每天早上都要用柳条蘸着青盐刷牙。
估计这是冯氏以前当丫鬟养成的习惯,绵绵在心里嘀咕着。
堂屋这边,等早饭做好摆上桌的时候,柳氏终于露面了。
听到动静,绵绵撑开窗户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柳氏的侧脸,绵绵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真的挺黑啊!
即使隔了这么远,绵绵都能看见对方脸和脖子明显的肤色差异。她真恨不得拿粉扑过去帮柳氏把脖子也给擦一下,就不好把脸上的粉匀给脖子一点?
跟柳氏一起出现的还有绵绵的便宜四叔陈培禄。
看到老娘耷拉着脸,陈培禄连忙堆着笑说:“都怪儿子不好,忘了时辰,这就让媳妇给您二老磕头。”
这个小儿子一直都是李氏的掌中宝,这会见他冲自己撒娇,李氏的怨气不免去了大半。
至于脸黑的问题,这在乡下真不是事,乡下婆家甭管在娘家捂的多白,做几年媳妇之后都是一样的黑。
当然,冯氏那是特例。
等小两口端端正正的磕了头敬了茶,柳氏又奉上了自己给公婆做的鞋子。
甭管手艺如何,单看那鞋面用了上好绸布的份上,李氏就不好计较柳氏没早起做饭的事了,不轻不重的敲打了几句,就给了小两口一人一个红封。
这让一直等着看四房吃瓜落的周氏失望不已,心里觉得婆婆偏心的没边了。
接着陈老爷子往饭桌前一坐,意味着早饭开始。
在陈家吃饭,不靠抢的话是永远吃不饱的。
所以,大家只能把各自的小心思憋在心里,专心致志的对付眼前的饭菜。
柳氏看着桌子上的黑面饽饽和腌的萝卜条,有些不满的撇了撇嘴,都说陈家是大户,家底不比镇上的人家薄,瞧瞧这吃的都是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