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金陵市井人家》作者:十弋》第23/88页


  待几人吃完,韩薇娘挺着肚子扶着桌子站了起来。
  对,没错,挺着肚子,这才是这三年里发生的最大变化,在林娘子的滋补方子下,韩薇娘时隔多年再次怀孕,现在肚子都不小了,本以为这辈子再无子女缘的沈荣和韩薇娘乐得不行,每日里抱着肚子说个不停,沈意也是满心欢喜。
  无子一直是韩薇娘夫妻俩的心事,这倒也不是不爱沈意,但是父母爱子女,向来为之计长远,如果只有这个女儿,待他们夫妻俩百年之后,这家业都到不了女儿手上。
  就连女户,也只有无夫无子的寡妇才能立,要是入赘,在这个年代里找个愿意抛弃自己姓氏没有弊端的男人,简直就和撞大运了一样。
  林娘子知道他们夫妻心事,把家里压箱底的方子拿了出来,帮着韩薇娘整整调理了好长时间,这样才怀上了这一胎。
  知道怀上后,韩薇娘乐得眼泪都要掉了下来了,赶紧催着沈荣集上买了红鸡蛋,欢欢喜喜送去了林娘子家。
  林娘子也由衷地为他们欢喜,抓着韩薇娘的手,谆谆嘱咐道:“薇娘,这几年我们真个是处成一家人,我就腆着脸充个大,你也别嫌我多事,有些紧要事你可得听着哩。”
  韩薇娘眼含热泪,叹道:“我这肚子能怀上这个,还真是多亏了你,你愿意嘱咐,我感激还来不及哩,怎的还会嫌你多事哩。”
  林娘子叹道:“我也知道你们这要得艰难,但切切要记住,东西再好也不能贪嘴,肚子可不是越大越好哩,每顿饭里切切不能多吃哩,宁愿麻烦点,多吃几次都行哩。”
  沈荣和韩薇娘此时对林娘子格外信服,连连点头,沈荣更是殷殷问着韩薇娘应该多吃什么才对身体好。
  林娘子沉吟半响,慢慢道:“吃的这个,我家方子里倒也没写,不过我听我家的老人说,前朝那些人,在关外也吃不到什么山珍海味,但生的孩子一个个小牛犊子似的,长得可好哩。我想着他们每天里吃的也就是牛羊肉,奶茶这些东西,多吃点总不会错。”
  沈荣感激不尽,心里开始盘算,去哪里才能弄到这些吃的,羊倒是还好,牛是官府明令禁止的,法条规定,屠牛者仗打一百,判刑一年半,流放一千里,只有年老的耕牛,经批准后才能屠杀,但这肉何等抢手,富贵人家还不够分,这可不是一般的难。
  还是得去乡下,为了给意姐儿养身体,沈荣早几年就在乡下找了一个养牛的人家,给了好几两银子,让这户人家每日里往沈家送牛乳,也送了好几年了。多去那家几次,要是能赶上摔死的耕牛,捡漏买上一点,这真是撞上大运了。
  夫妻俩相携着,准备告辞,林娘子咬咬唇,又叫住了他们:“还有哩,你们别听那些人说的,让你躺着不动弹,要是没有腹疼下红这些症状,你们也别太紧张,每天扶着多有段时间,这才有力气生孩子哩。”
  沈荣和韩薇娘对林娘子信服的不行,对她每句话都如信旨般遵照,果然肚子里的孩子平平安安长到快要临盆,找医堂里的老大夫看过去,也说脉相强劲,很是健康。
  因此,韩薇娘每日里一早一晚必定在巷子里多多地走动。
  “意姐儿,我去巷子里走动走动,你把碗放厨房就行,去私塾可别迟了。”这一日也不例外,朝食刚完,韩薇娘便准备出门了。
  “阿娘,放心,我心里有数的。”沈意笑地甜美,待沈荣扶着韩薇娘出去后,她利索地将桌子收拾干净,又用井水洗干净碗勺,将白瓷碗稳稳当当放入橱柜,这才拿着书袋准备去私塾。
  洗干净手脸,打开大门,果然见到谢愈已经在门外等待了。
  这三年里,谢愈长高了不少,已经是个半大小子样了,沈荣也就没再每日里接送了,谢愈和沈意两人互相照应着去采薇巷。
  “愈哥儿,你是不很快就要换班了?”为了躲避暑热,他们走得较早,感受着清晨清新的气息,沈意好奇地问着谢愈。
  周举人的弟子,按照自身水平分了好几个班,谢愈刚到的入得的蒙学,这几年下来,学习进度学得飞快,早就从蒙学离开了,甚至还跳了班,要是这次再换班,就是为下场考试做准备了。
  而沈意几人,一直在蒙学里学着。
  “对,今天就调了,夫子说我水平差不多够了,换班再学一年就差不离下场了。”年岁见长,谢愈性格也愈加沉稳。
  “你才十岁,就准备开始科举了?”饶是已经有种种小道消息,听见谢愈肯定的答复,沈意还是受到了惊吓。
  “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我还差得远哩。”谢愈淡淡说道。
  “愈哥儿好志气。”沈意抚掌。
  “我说过的,会让阿娘和你们都过上好日子。”谢愈低头看着沈意,黝黑的眼眸里满是坚定。
  沈意想了又想,才想起在慈云寺发生的事情,大惊道:“就那么一句玩笑话,你还记得哩?”
  “不是玩笑。”谢愈闷闷说道。
  见沈意还想说些什么,谢愈打断道:“别说我了,你们是不是也要开始学调香了?”
  沈意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
  “是哩。”沈意也憧憬着开始新的课程。
  和周举人那边分了小班不同,周娘子这几年都没再收弟子,这三年里课堂里只有他们这四个人。
  满心欢喜地进了私塾,等待的却不是预想中的场景。
  只见沈意刚露脸,便被周娘子提前派来的仆人接去了后院,见着仆人凝重的脸色,沈意也肃了神情,跟着匆匆而去。
  谢愈则将走路弄乱的衣袍拉扯平整,阔步迈进了正堂。
  只见正堂里气氛凝重的不行。
  茶室里周举人和一个华服男子相对而坐,不知在说些什么,隐隐可见周举人脸色难看到不行。
  而其他学子站在正堂里不知所措。
  “怎么了?”见到张宝才,谢愈走了过去,扬眉无声示意。
  张宝才挤眉弄眼的做着怪相,偏就是不说话。
  谢愈皱眉,正待发问,周举人却远远见到了他,朗声喊道:“谢愈来了,快进来。”
  谢愈听着周举人的话语,走了进去。
  见到谢愈,周举人难看的脸色缓和了点,指着那个华服男人说道。“这是城东的书院的程院长。”
  谢愈恭敬行礼。
  程院长笑眯眯地应了这个礼,“这个哥儿长得真是体面,我和你们夫子有话说哩。”
  谢愈心念一动,抬头望向周夫子,见周夫子没有做声,遂站在原地未动。
  “你怎么?”程院长诧异,这小子怎么这么愣。
  “程院长,这是我的学生谢愈。”周夫子冷冰冰地从嘴里吐出话来。
  “嗯,哦。”程院长发出敷衍的声音,随即说道:“我跟你说的事情,你如何想的,让男男女女混着上课,偏你想得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这是什么不正经地哩,你必须把你这私塾关了,别连累了我们这些正经学院。”
  周夫子咬着牙关说道:“这是我的私塾,你大咧咧让我将私塾关了,说破天也没这道理,但我看在你是王恒派来人的份上,我就和你打个赌。”
  “哦?”
  “你去跟王恒说,我这里有个十岁稚童,要参加明年的县试,你让他找准备参加县试的那些人和他比试,如果谢愈输了,那我永不教书,也不用你的那些劳什子好处。”
  “夫子。”谢愈猝然抬头。
  周举人脸色铁青,看着程院长,等待他的回复。
  “有魄力,那您就等我们消息。”程院长得到这么句准话,又见到谢愈年岁不大的样子,感觉自己稳操胜券的走了。
  “夫子,你怎么?”待那个程院长离开后,谢愈不解地问道。
  “你先坐下,听我说。”周举人面前的茶水泡得正香,他呷了一口,脸色慢慢恢复正常。
  作者有话说:
  抱歉,修文的时候没注意,重复了200字,已经对本章进行了修改,谢谢


第30章
  谢愈恭谨地在蒲团上盘膝而坐。
  周夫子将杯中的残茶泼尽,又从桌下捧出一个锡制刻诗文茶罐,揭开罐盖,里面赫然是黄金片样的叶子,绿色的叶片中泛着丝丝金黄,又露着银毫。
  莹润的白瓷盖碗用热水暖热,再注入三分之一的开水,黄梨木小夹子夹起如雀舌般微微卷起的茶叶,投入盖碗,轻摇杯身,静止后倒出茶汤,再高冲泡入开水,茶叶在热水的撞击下翻滚跃动。
  静候片刻,茶叶沉底,茶气氤氲。
  白瓷盖碗推至谢愈眼前,他双手接过,见杯中茶汤清碧微黄,凑近浅浅闻,香气如兰,轻轻抿一口,清爽可口余韵悠长。
  俗话说“春饮花,夏饮绿,秋乌龙,冬喝红”,这盛夏的季节里,一杯清新淡雅、茶汤甘甜的绿茶足以舒缓心情,慰藉夏日的难耐,更是缓解了谢愈的焦躁。

当前:第23/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