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金陵市井人家》作者:十弋》第27/88页


  夏日里的雨, 来得仓促停得突然,倾盆大雨从空中泼落后,乌云散尽, 太阳的金边透过云层射出, 在天边映射出一道虹。
  雨甫一停下,谢愈便结过账带着沈意走上了回家的路。
  暴雨淋散了夏日的热气, 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连心胸都开阔了许多。
  沈意深吸一口气, 感受着雨后湿润的气息,突然笑出了声,谢愈抬眸,疑惑地望了过去。
  只见沈意抿唇微笑, 嘴角浮现出两个深深的梨涡,格外可爱, 谢愈看了恨不能用手指戳一下, 手动了动又强自按捺下去。
  “没什么。”沈意笑得更开心:“我一想到赵澈答应输了道歉时铁青的脸色,就好想笑哩。”
  谢愈也忍俊不禁, 和沈意对视一眼, 大笑出来。
  “愈哥儿,我一直没有问你, 这个比试, 你有把握么?”笑完后, 沈意关切地问道。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只能说竭尽全力, 尽力而为。”谢愈说得谦虚, 但他也知道肩上担着周家私塾的未来, 但既然周举人选择了让自己比试,意味着水平必然是足够的,只要心态稳定,正常发挥,赢得头筹不是问题。
  “那怎么行,愈哥儿你一定要赢,我等不及看到那人道歉的样子了。”沈意没听出谢愈话里的自谦,气鼓鼓说道,心里开始琢磨着如何才能帮谢愈赢得这场比试。
  “好,听意姐儿的。”谢愈笑得宠溺。
  “我是认真的。”沈意鼓着脸强调。
  谢愈终于没有忍住,戳了一下沈意的包子脸,换来生气的瞪视。
  两人就这么一路打闹着回了家。
  家里韩薇娘已经做好了哺食,不等沈意责怪,韩薇娘就担忧着说道:“意姐儿回来了,我见外面突然下着大雨,想着你们该困在路上,做了驱寒的汤水,一会儿赶紧喝一碗,别生病哩。”
  “好哩,我和愈哥儿在茶楼里避雨,小二哥给我们一人送了碗红糖姜汤驱寒哩。”见韩薇娘忧心忡忡的样子,沈意赶紧安慰。
  “这就好,这就好。”韩薇娘终于放下了心。
  沈意有着心事,这哺食就吃得食不知味。
  “意姐儿,是今日里的菜不合口味?”待沈意放下筷子,韩薇娘忙问道。
  “不是哩,阿娘,我在想怎么才能让愈哥儿赢得这场比试。”沈意咽下最后一口饭,看着韩薇娘认真回道。
  “这事有你们夫子操心哩,你可别劳神,这两年好容易养好了点身体,可别再病了。”听见沈意的话,韩薇娘扯了扯嘴角,小心地将沈意抱在怀里,摸着她头发说道。
  沈意小心地不碰到韩薇娘的肚子,闻着她身上的香味,脸红地说道:“阿娘放心,我会注意分寸的。”
  第二日里就是私塾的旬假,往常假期沈意都在家里睡到日上三竿,而这一日却反常的一大早就起来,拿上自己的粉色绣花小荷包,里面是她这几年来积攒的私房钱。
  走进堂屋,只见沈荣叼着买来的梅花糕正嚼着,见到沈意,沈荣万分诧异:“意姐儿今日不是旬休么,怎地醒这么早?今日里朝食没买你的份哩。”
  韩薇娘身子日渐沉重,也愈发嗜睡,早上越来越困得睁不开眼,父女俩的朝食都在街上买着吃了。
  “趁着早晨东西新鲜,我去买点菜哩,阿父不用管我,我自去街上吃就行。”沈意也没在意,无所谓地说道。
  “这也行哩,别去太远,就我们巷子前的集里。”沈荣思索片刻,点头应了。
  “好哩。”沈意干脆地应了,就准备出门。
  “等等。”前脚刚跨出门槛,就被沈荣叫住,沈意疑惑地回头望去,沈荣从怀中掏出几十个铜钱:“带上银钱,看见喜欢的玩意儿也给自己买点。”
  “嗳,谢谢阿父。”沈意爽快地接了,将铜钱小心地放入粉色荷包,这才一蹦一跳跑了出去。
  天将将露出鱼肚白,正是太阳初升前最凉快的时候。
  织染巷前的集市上摩肩接踵的都是人了。
  集里入口的地方,满满当当摆着一排桌子,只留出个狭窄的道路供人进出。
  顺着桌子望去,一张张小推车上放着炭火炉,正在卖着朝食。
  皮薄馅大的馄饨,甜嫩顺滑的豆腐脑,香酥可口的生煎包...金陵城里数得上号的朝食,都能在这里找到。
  沈意自去了熟悉的摊子。
  “意姐儿来啦,还是老样子么?”摊前干练的妇人笑呵呵问道。
  “是哩,王婶婶,还是藕粉加桂花蜜哩。”这妇人,却也是织染巷里的邻居,也是沈意刚来时,给了她一条长命缕的人。
  “嗳,好哩。”王婶婶干脆地应了。
  挽起袖子,将事先准备好的藕粉舀起几勺放入白瓷碗,兑入点凉白开,慢慢搅拌至融化,再拎着黄铜壶,在碗里注入滚烫的开水,同时用瓷勺不停搅拌,待搅成糊状后,再用竹签小心地挑起自家酿好的桂花蜜,洒在藕粉上,一碗藕粉便已经冲好了。
  小心地端着瓷碗边缘,沈意小口小口喝着,浓稠顺滑,既有莲藕的清香又有桂花的香甜。
  腆着小肚子走在集上,只见刚从江河里捞出来的鱼正刮鳞去骨,刚从乡下里背着来卖的蔬菜露水尚在,屠户的摊子上,羊肉猪肉依次摆开,船娘的小调里,莲子荷花悄然盛开。
  洁白的豆腐、青翠的青豆、暗红的苋菜,金黄的南瓜,没多长时间,沈意手上的竹篮里已经放得半满,红的黄的白的绿的好不漂亮,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去河船上买上了刚收拾好的刀鱼后,又去了屠户摊前要上了一斤棒骨。
  待屠户将棒骨包好,沈意还不满足,接着问道:“掌柜的,你家有猪脑么?”
  “什么?”掌柜的用油乎乎的大手揉了揉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一个斯斯文文的小姑娘,怎么开口就问猪脑呢,都没有什么人要这个哩。
  “我说你家有猪脑么?”沈意耐心地重复。
  “有是有,可这东西做着可难吃哩,小娘子你真的要么?”屠户撑着桌子问道。
  “自是真的哩。”沈意郑重点头。
  “行,你等着。”屠户将切肉刀往案板上一扔,刀尖顺着木头的案板入了三分,肥硕的身躯摇摇晃晃掀开店铺帘子,从一个木桶里取出一个白花花的东西,又去船娘那讨了张荷叶,将那东西包裹好,再递给了沈意。
  沈意心下琢磨,都说缺什么补什么,这次愈哥儿比试,肯定费脑子,就炖个猪脑汤给补补吧。
  可惜现在天麻还不能人工种植,野地里的天麻非常罕见,绝不是自己这点私房钱能承受得起的,不然买点天麻炖个天麻猪脑汤就完美了。
  不过天麻过于昂贵,但还是有平价的药材的,沈意拎着篮子又去了趟药店,买了点决明子、枸杞等常见药材,便拎着竹篮回家了。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今天无心码字,明天多码点,求个收藏呀。


第35章
  微带血丝的脑花在水里浸泡去除血水, 随后取一把小木夹子,仔细地将上面附着的筋膜与杂质去除,再舀上一瓢水淋上, 慢慢清洗干净, 整齐地摆放在青花瓷碗中。
  瓷碗里倒入绍兴黄酒没过脑花,又把那老姜去皮切块, 小葱取葱白切碎, 和着洒入黄酒里。
  灶膛里的火早就烧得热烈, 大火将脸映得通红,汗水止不住地滴落下来,沈意用袖子拂过额头,擦干净流下的汗珠, 再小心地将青花瓷碗放入蒸屉,炽热的火焰舔舐着锅底, 没一会儿就扬起白色的蒸汽。
  两炷香后, 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柴火退出灶膛, 待蒸屉稍稍冷却后, 湿抹布包着手将蒸屉掀开,一时间整个厨里都是脑花那特有的香味。
  灶膛里重新燃起火焰, 在洗净的锅中放入刚榨好的茶油, 待茶油烧至发红后, 倒入午间煲好的骨头汤,拿着蒲扇扇着火,乳白的汤水没多久便重新沸腾, 再将蒸熟的脑花混着山里采的菇、河里捞的虾、药房里买来的枸杞和决明子一道加入汤里, 煮上那么一时半刻后, 再倒上自家酿的酱油和盐调味,最后将柴火抽出,文火慢炖,待锅里的食材软烂后,便可盛出来了。
  沈意将锅中的脑花汤分成了四份,盛入青花瓷碗中。
  先是取了两份放入家里的食盒中,用细棉布包好保温,再是取了两份递给沈荣和韩薇娘,见两人开始喝后,提起食盒笑着说道:“我送一份给干娘去哩。”
  待韩薇娘点头后,沈意提着食盒敲开了谢家的门。
  即使是旬假,谢愈也依然在家里认真地读着书,见到开门的林娘子,沈意将食盒抬高,说道:“干娘,今日里我去集上买了新鲜脑花炖汤哩,给您和愈哥儿送了份过来。”
  林娘子接过食盒,迎着沈意进了堂屋,掀开食盒,先是一股热气铺面而来,带着愈发霸道的香味,定睛一看,雪白的脑花沉在暗色的汤里,橙红的枸杞小虾在汤上漂浮,红的白的棕的黑的,看着很是可口。
  “意姐儿手艺愈发好哩。”林娘子喝了一口笑着赞道,随时将谢愈喊了出来:“愈哥儿,快趁热喝汤。”
  谢愈听到呼喊,放下手上的书本走了进来,见桌上还摆着个青花瓷碗,边端起来边含笑问道:“意姐儿今日里又炖什么汤哩?”

当前:第27/8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