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祖先显灵开始》作者:天地有缺》第176/1548页


  张坚进去的时候,天光已经微微亮。
  他先去贡院的红榜上先找到自身考院和考号,确定没有问题之后,则是前往国子监主殿排队。
  按照规矩,在春闱开考之前,都会有由考官带着众多举人拜见国子监供奉的诸位圣贤。
  在这国子监内的诸位圣贤神相之上,张坚明显感觉到了一缕缕浓香火的神力波动,除此之外还有纯粹无比的浩然正气。
  在四位身着紫袍官员带领之下,此时数千举人也是汇聚一个偌大区域,开始完成春闱考试之前最后的一步。
  随后便将龙门正式封闭。
  这场足足九天六夜的考试也在此时正式开始。
  ……
  张鲁一直站在龙门之外,眼看着张坚进入其中,龙门封闭才松了口气。
  张鲁眼底还有些踌躇满志。
  他对于张坚倒是颇有信心,他是亲眼看着自家郎君一路上是如何走过来的。
  接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着消息即可。
  他准备趁着机会回去将此中情形先行写信汇报给大族长张颐,报平安。
  只是才准备回去,却见迎面走来一位美貌的妇人,这位妇人举止端庄,一看便是出自于大富大贵之家,头上还带着精致的发钗,只见她微笑着上前询问道。
  “这位小兄弟,你家郎君可是姓张,是凤阳郡中那位有名的少年举人??”


第一百五十章 子嗣
  美妇又自我介绍道:“我是永安伯爵府邸的大管家,不知张郎君可曾婚否?”
  张鲁眼神一瞪,正待开口,却见不远处另外几位跃跃欲试的妇人也走了过来。
  “小哥儿,我是镇北伯爵府的管事娘子……”
  “这位小哥儿,我等乃是何御史家的家人……”
  ……
  此时众多妇人七嘴八舌将张鲁拉扯起来,一个个脸上带着笑容。
  她们方才在人群里可是看到了好久,论及外貌长相,这位张家小哥儿是出挑的一小撮之一,更不用说她们方才已经打听清楚了,这位张家郎君弱冠之龄,便是乡试中举,是凤阳郡有名的少年举人。
  少年举人好哇,前途无量。
  张鲁被一干妇人拉扯的满头大汗,望着这群胆大,开放的妇人,他两个手臂都被几个妇人抱了起来,实在不知如何挣脱,好不容易用蛮力抽出来,他几乎是飞也似的连忙跑开。
  这一幕不仅仅是在张鲁这里上扬,场中许多举人身边的家人,不少都有被达官贵族府邸的妇人,媒人拦住询问。
  榜下捉婿已经提前开始了。
  尤其是那一部分有希望中进士的举人。
  ……
  而此时在国子监贡院中,四位主考官面容肃穆,为首的主考是御史大夫庄赢。
  御史大夫分属于三公之一,位高权重。
  其和太尉,丞相并列。
  他身量颇高,面容不苟言笑,身边的三位副主考分别是来自于来各府各部中,或是副府副部。
  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都有加持大学士的名衔,曾经在文体院这个天子御用的机构做过文章,更为天子讲过经筵。
  此时四位主考官也在巡视着各处考场。
  三场中,通常是首场最重。
  第一场分别考的贴经,墨义,其实就是经义,第二场礼乐论,第三场则是时务策论。
  当然,每一位举人主治的经义不同,考场也会根据每一位举人治的六经不同进行分割。
  做的都是圣贤文章,但是考较的还是立意和对时局的把握。
  其实这等文章在书就之时,某种程度还是要贴合主考官的政治主张,不然就算是中了,名次也不一定高。
  名次不高会影响到殿试的排名。
  天子在殿试时,多少也会用会试排名做一个比较,除非运气极好,被天子从数百套试卷中选出来,但那种几率实际上来说并不高的。
  的确有,但很少。
  ……
  考场之内,张坚下笔如有神,无论是贴经和墨义在他脑海中都有过痕迹,他此时不疾不徐,用端正的书法写下一行行字体。
  五百字左右的贴经一书而就,而后面的墨义更是难不倒他。
  但他没有做的太过于出挑。
  而是中规中矩。
  也并未大秀书法。
  在场中数千举人,苦练书法十数年者可谓是十之八九,论及书法,若说能从那么多人中脱颖而出,着实很难。
  他其实也可以做到。
  身怀浩然正气,若是灌注浩然正气,很容易吸引主考官的眼睛,制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神韵来。
  但单纯的贴经,墨义则是不必要。
  倒是第二场的礼乐论和第三场的时务策论可以稍微倾注一部分浩然正气。
  那时自然能吸引几位主考官的眼球。
  ……
  凤阳郡,齐府
  在春闱开始的时候,齐府内里诸多姊妹也在谈论及此事,作为将门世家,齐府往年对于春闱都是不怎么关心的。
  就算是关心,也不过是随口提及一二,就像是寻常人家听到郡内外参与春闱有哪些才情卓著的举人一般。
  哪位举人可能中进士。
  若是未婚的还罢了,已婚的只是提及几句,便是转瞬便忘了。
  但今年不同,未来的表姐夫,表妹夫此时正在国子监贡院内赴考,齐家上下诸多姊妹多多少少有些关切。
  二房内,齐玉华倒是不在意,只是坐在窗前绣着手中的大氅,齐玉珠却有些坐不住,在闺房里走来走去。
  “二姐,你说二姐夫这一次能不能中?我听他们说,十五岁的进士在咱们大乾,乃至于前朝都不多呀!”
  “若是一甲进士及第,三公九卿有望!二姐作为未来的正室大娘子,那时候必能求得诰命,光宗耀祖!”
  齐玉珠掰着手指头,眼中兴致勃勃。
  齐玉华摇摇头道。“礼部春闱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张家哥哥虽然才华出挑,但也不能保证一次就中,许多少年神童,也都是两次,三次之后才能中进士!”
  大乾朝廷每一届礼部会试,都是人才荟萃,足足数千人争夺那两百到三百个名额。

当前:第176/154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