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祖先显灵开始》作者:天地有缺》第184/1548页


  这很像是前朝宫廷中,一部分天子刻意培养的近臣,未来哪怕是外放出去,凭借着在宫廷中镀的一层金,天子也会给予一些帮助。
  迁转会更快。
  毕竟是见过面,而且亲自了解过的官员,受信任程度远在其他外放官员之上。
  若是遭受攻讦,或者是升迁,天子亦不会轻易对之产生恶感。
  如果说殿试中的进士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那么进入文体院中渡过金,则是留在天子身边的真传。
  ……
  庆奉长公主府
  府邸内,庆奉长公主正坐在暖炉之前,她衣着雍容华贵,哪怕是在私人场地中,身上亦有一种说不出的贵气,哪怕是面容只能算是中等偏上。
  此时那位给张坚送过饭菜的宦官正低着头,脸上带着笑容。
  “殿下,没想到齐宿将这位外甥运气居然这么好,竟然被陛下钦点为状元郎,还未满十六岁的状元郎可真是罕见的很!”
  庆奉长公主端庄的玉容上略微带着一丝笑容。
  “元武若是知道了此事,定然会十分高兴,早听他提及过,他这位侄儿天资聪颖,有望中进士,倒是没想到居然能中状元!”
  “原本想着,等他中进士之后,或许咱们还能帮他一把,没想到他倒是不用咱们帮了!”
  庆奉长公主微微一笑。
  殿试之后,朝堂早有惯例,一般状元授文体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之职。
  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也会留在文体院中任各类辅职。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再授予文体院编修、检讨等官。
  其余者分发任各部任主事,观察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官。
  文体院出身的进士通常升迁很快,大乾和前朝差不多,这么多年下来,逐渐形成了非进士不入文体院,非文体院讲士,学士不为九卿的局面。
  “这位张家小郎君倒是不用担心了,就是不知道元武什么时候才能够得胜归来!”
  庆奉长公主美好的容貌上此时有些幽怨之色。
  老宦官见状便道。
  “殿下放心,南方诸郡的叛乱逐渐被压下,这一次分明是陛下有意补偿,只待齐将军归来,必有锦绣前程,到时候陛下说不定还会下旨赐婚!”
  庆奉长公主闻言,玉容上也是多了几分笑意。
  当下便道:“陛下有时候严苛显得不那么近人情,但到底是我看着长大的,不是个无情无义的帝王!”
  老宦官闻言却是低着头,不敢接这种话。
  ……
  “若是能被授予文体院修撰,倒是个极佳的机会!”
  而此时在琼林宴后,张坚也在等待着授官仪式。
  若能留在文体院内,可就随了张坚的心意。
  不仅仅是文体院中的官员是成为朝廷三品以上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也是因为内里蕴含着丰富的朝廷藏书。
  他的七窍玲珑心若要成长起来,是需要足够多的学识积累。
  文体院不仅仅是为天子御用的陪玩陪读机构,体内也有大乾朝廷最大的‘图书馆’,得了这清贵官职,他就可以正大光明阅读大乾朝廷所搜集的各种图书,以此增长自身眼界,充实七窍玲珑心。
  ……
  此时在琼林宴之后,张坚和施伦也开始送别一部分落榜的友人。
  在黄榜出来之后,许多举人便是准备踏上返乡之路。
  其中两人的好友展雄也在其中。
  不过出乎两人意料的是,相送展雄的人中,还有一位衣着华贵,身形婀娜,美丽的女子,展雄此时并不想要离去,反而更多的是想要留在镐京城内,继续奋斗三年。
  此时却闻这位女子道:“展郎,大丈夫之志应如巍峨江河,东奔大海,何苦怀念于温柔之乡?!”


第一百五十六章 授官
  闻言,展雄神情间还是有些伤感。
  “胭霞,既然如此,那你要等我,等我三年,三年之后我定要金榜题名,迎你入门!”
  展雄有些依依不舍,同时望向张坚和施伦,慨然道。
  “张世兄,施世兄,我等就此别过!三年之后再聚!”
  张坚和施伦俱都是点点头。
  若无意外,这三年时间他们都将呆在镐京之内,张坚作为状元,是必然要留在文体院内做修撰,而作为二甲头名,施伦则是设法考取文体院的坐馆之职,争取留在镐京内,若能在离京之前,在各部各院主事锻炼一番,留下人脉,以后迁转也会比其他同年更快一些。
  事关前程,都会拼搏一番。
  此时那美丽少女也将身旁的斗笠给重新戴上,迈步进旁边的一顶小花轿中。
  小轿逐渐远去,内里却隐隐有个捏着腔调的声音传出来。
  “……肩膀细腰身,色香味胭脂熏,恨不得抱在怀里亲……!”
  “……”
  张坚面容古怪,他之前倒是对这女孩儿有些刮目相看,但没想到这女孩儿比他想象中更加的爽直。
  “真是个奇女子!”
  张坚忍不住叹道。
  施伦也是点点头道:“展兄还真是艳福不浅!”
  “只可惜,三年时间对于一个女孩儿是如何残酷,只怕这女孩儿挡不住家中压力!”
  施伦可清楚岁月对于他们世家子弟的残酷。
  这女孩儿劝展雄回集仙郡何尝不是保护展雄。
  张坚旁边暗自点头,默不作声。
  这位何家的姑娘用这样的方式其是也在于展雄做一个了断。
  只是单纯的展雄并不知道而已!
  送走展雄以及另外数位举人,张坚很快迎来了皇差,不出意料他和榜眼王青州,探花彭元寿被景武天子分别授予文体院修撰,文体院编修之职。
  分别为从六品,以及正七品。
  正七品相当于起步之职,是个地地道道的“芝麻官”,但这相比起其他人还需要经过考试,才能选馆,或者经过吏部铨选才能获得官职的同年要好上许多。
  更不用说文体院还是当今天子信任的秘书结构,给皇帝当大秘,这样的芝麻官,谁能轻视。
  难道不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领了上谕,张坚三人便是可以正儿八经前往文体院报到‘上班’,上班三个月之后才会有假期,准许衣锦还乡。
  朝廷也深谙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之理,对此也是格外大度。
  ……

当前:第184/154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