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祖先显灵开始》作者:天地有缺》第55/1548页
齐元武,齐元嗣两人也是眉头紧紧蹙着,双眸望着张坚更是震撼不已。
那天雷之光不断闪烁的印象更是深深的引入到两人心头。
齐元武也就罢了,齐元嗣则是有些感叹,在他印象中张坚一直是温润如玉的一介书生,未曾想到还有这么凌厉的一面。
那手持雷霆的景象,足以颠覆他内心深处的印象。
无论如何,张坚还是他的亲外甥。
外甥拥有如此能力,这对于现在的齐家也是件大好事。
血影破灭,齐玉仙却被张坚悄然一把揽住纤腰,以免直接倒地。
齐元武赶忙上前抱住接过,他面露关切之色。
“坚哥儿,玉仙不会有事吧?”
张坚略微检查,他其实并不通病理,但神念强横,感觉到齐玉仙体内并无任何阴森灵机残留,便是放下心思,随口宽慰了齐元武几句。
“玉仙姐姐只是体内受到了阴气刺激,接下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将养,并无大碍!”
闻言,齐元武神情微缓。
只是眼前却是不知该如何向齐翼,以及定远侯爵府交差了。
周氏的确是死于妖邪之手,而这妖邪背后是否另有人操纵,他们却是一概不知。
“自古以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齐元武也知道周氏其实应该是受到了郡内大局的牵连,以至于护身符变成了催命符。
齐元武暗自叹了口气,不过内心深处还有一丝为不可觉的欢喜之色。
这一丝神色他隐藏的很好,其他人只能看他俊美神情上满是沉痛。
……
前厅之内,郡城内诸多官员一直在等待着消息,不过后院之内不时传出的雷声还是让众多官员,宾客心惊肉跳。
而在余同光身前的老道却是眉头紧紧蹙起,望向齐家后宅深处。
他联想起不久之前得到的消息,心头隐约有了一种明悟。
“雷法,出手救下天虚老道的就是这出手之人了?”
“看来齐府真的还另有高人?”
青玉道人眼底闪过一丝阴沉之色,作为辅佐郡守余同光的道人,他自然是不能允许余同光的根基出现任何问题。
这也会影响到他的修行。
之前对付天虚道人,其中就有郡守府在暗中出手,目的便是为了进一步压迫齐府,削减齐家的筹码,现在天虚道人失踪,眼前又出现一位貌似更强的修仙者,难免让青玉道人心头烦乱。
而余同光以及另外数位郡中大员面容也有些微妙,神情各异。
那轰鸣雷声不断传来,里面意味着什么,他们一清二楚。
顾承炎,俞游二人对视一眼,脸上神情各异。
顾承炎是心头有所猜测,俞游则是神情变换。
……
接下来却见齐翼面通阴沉从后院中走了出来,当下直接宣布解除封锁。
任由前来祝寿的诸多贵宾陆续离开。
众多官员虽然心中有所好奇,但这个时候也不敢继续呆在齐府,以免齐翼变卦,把小命留在此处。
众多郡中官员匆匆离去。
郡守余同光也举步离去,临走之前只是对着齐翼到了一声节哀,随后转身离开齐家。
余同光同样是满腹疑惑,他心头有不少疑问。
只是看着逐渐挂上白麻的齐府,他觉得眼前是个极佳的机会,一个动手的机会。
寿诞中的突变影响深远。
凤阳郡内外许多嗅觉灵敏的官员都知道,一场风暴很快就会来临了。
而在这个时候,之前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天虚道人也秘密进入了齐府。
张颐在寿诞之后却并未立刻带着张齐氏离去,亦留在了齐家,频繁与齐翼见面,不久之后才选择离去。
……
“有天虚出面,足以使得我那位外祖父的态度彻底转变,而张家也能够获得三大家族的鼎立支持,至于能否顺利晋升郡望,则是要看老头子的能力了……”
阁楼之内,张坚眺望着远处,目光微微眯着。
张家可绝不会因为拥有一个晋升郡望家族的机会就满足了。
这也只是麻痹三大家族,乃至于郡守余同光的一个理由而已。
乱世将至,群雄逐鹿。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有了一个由头掩饰,张家接下来会加速扩充财富与武备。
“老头子精明的很,应该会做好一切!为今之计,我的任务则是尽快提升自身道行!”
张坚眸光望向远方,张家在这种时候选择扩张,晋升郡望,必将迎来更多挑战,还有将直面郡中大局带来的冲击。
这需要依靠他来震慑外敌。
这对于其他左道术士可能会是个麻烦,但对他而言只是入世所必经历的一个过程,反而是新奇的。
因为他不是左道术士,而是正统的修仙者。
第五十章 机缘
不久之后,齐家确实宣布了一个震撼性的消息,齐家的五房孙少爷齐同梧和俞家一位贵女在不久之后定下了亲事。
在这个时候,齐家突然宣布与俞家结亲,其中态度不言而喻。
……
郡守府中,余同光手中握着一柄长剑,这柄长剑极长,通体宽阔,坚韧边缘闪烁着红光,一看便知品相不凡,余同光并未着甲胄,此时换了一身宽松的常服,手中细心的擦拭着手中剑刃。
“东翁,如今齐家彻底倒向本土士绅的一方,只怕那顾家也不好动了,牵一而发动全身,尤其是本郡旱情未解,流民极多,若是因此引发民变……”
青玉道人皱着眉头,若是引发民变,倒霉的不会是别人,肯定是郡守余同光。
余同光哈哈一笑道:“世家大族根深蒂固,若无天灾,岂能连根拔起?”
他手中轻轻挥动这柄巨剑,这巨剑在他手中却是轻若无物,更有一股纵横十方的杀伐气象。
青玉道人蹙着眉头望着余同光,这位郡守在想什么,他不明白,这样的打法纵然是胜了,凤阳郡也会元气大伤,若要大治可就难了。
微微蹙着眉头,青玉道人忍不住劝道:“东翁,若是这样,纵然成功,恐怕影响到你在吏治上的考评?”
余同光眼底泛着精芒,目光转瞬落在青玉道人身上,炯炯目光让青玉道人也感觉全身一寒,却听余同光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