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钓过鲨鱼吗》作者:陆云云》第12/104页


  不用,周望川利落的操作,手机放回桌面。视线回到电脑屏幕上刚看几行,消息再次过来。
  她是真有耐心,锲而不舍没完没了。这劲头要是用在对付客户上,前途无量。
  【春节滞留轰趴小群,统计人数ing。】
  他看了几遍,这又是什么借口?而且,轰趴,是干什么的?
  周望川在验证消息上质问了一条:【微信从哪儿来的?】
  她交待得老实:【来源绝对清白!我在小区业主群里,一个一个翻来的……】
  这几天小穗陆续加了好几个群,生活群,团购群,他们单元楼的群……有的是物业给的,有的是她顺藤摸瓜找到的。
  只有最早的一个社区建的群里,人数不多,小几百个业主都规矩地标了门牌号。她才终于找到了他的微信,可谓煞费苦心。
  虽说事不过三,被他拒绝通过三次,小穗仍是不死心地追问:【真的不能加我?为什么呀?】
  周望川回了寥寥四个字:【非诚,勿扰。】
  小穗心旌一荡,又有点哑火。
  这个词自从那部著名的名导电影和那档著名的综艺节目之后,自动带上了男女感情方面的色彩。
  诚与不诚,她肯定诚,可怎么答都暧昧。答了他再不通过,路不就被他堵死了吗?
  小穗从他的个人资料页面退出去,休战,再说。
  节前最后一天,廖驰到德昭律所进行了一次正式交流。
  他不喜欢在自家公司里约人谈事。科技园太远,把人叫过去他总觉得有点掉价儿。
  而且,公司就像个哪哪都是窟窿眼的筛子。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一点风吹草动,隔天就传得人尽皆知。
  另外两个副总周望川和老吴手下都是老人,多的是眼线,每回他还闹不清楚是哪个口子走漏的。
  所以能不在公司见的人,他一般都会选外面的场所会客。
  上次在饭局上和德昭的高层聊得对路,他想把事情早点敲定下来。
  德昭的高级合伙人老童热情的接待了他。在律所最高级别的VIP招待室里,安排了所里几名对资本市场和并购最有经验的律师,当场给他做Presentation。
  眼花缭乱的演示,天花乱坠的专业名词。老童很有心的是,在场他找来的几个律师,要么是廖驰的国内或美国的校友,要么是处理过和云驰有交集的业务,让廖驰听起来并不觉遥远。
  其中的校友里,恰好就有方丛。
  老童想必提前做了不少功课,连他在本科念书时待了三个月的实习公司,也拐着弯地扯上了关系。
  廖驰笑问:“律师真是神通广大!您怎么知道,我在这家公司待过?”
  眼尾去扫方丛,方丛低头在电脑上敲东西,手下忙个不停。
  老童嘿了一声,解密说:“那是凑巧,我知道你们海归人士都喜欢用LinkedIn,就上去搜了一下。我还加了您的好友……”
  “哦,这样。”
  Presentation做完,老童总结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我们深入研究了云驰科技的股权架构,上层控股实体基本在境外。所以,您要准备境内上市,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把红筹架构拆除。”
  “这些实体涉及开曼、美国和香港公司,也涉及投资人中的美元私募基金。实控人和业务范围不能变,另外还有各地的税务问题和外汇管理问题。”
  “整体来看,情况还比较复杂,需要熟悉各个国家法律的跨境交易律师来支持。不过,我们律所的专长,正是在此。”
  他隔着会议桌,指向对面,“比如我们这位方律师和徐律师的搭档,一个在纽约和香港就职多年,代表国际买家、卖家和私募基金完成过多个项目。一个专攻国内证券发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我们这里国际化和本地化最强强联合的小团队。
  廖驰抚着下巴沉吟片刻:“听起来对口。”
  侧过半边椅子,问对面的人:“那么,方律师对VIE架构拆除,有类似的经验吗?”
  方丛被点名,坐直身子,拣了几个高科技领域的case,从容、简要做了介绍。
  他听完又问徐律师:“你觉得以云驰的基础,后续国内程序上会碰到什么问题?”
  徐律师比方丛答得具体很多,深入浅出的通俗。中间还穿插了他之前碰到的案例,当笑话似的轻松讲出来。
  廖驰感兴趣地追问了几句,气氛一时很融洽。老童知道,这个生意十有八九没问题了。
  上次团队调整时,他拍板决定让徐律师去搭方丛。俊男美女的组合养眼不说,一个干练一个亲和,确实互补得相得益彰。
  廖驰问完很满意,看时间不早,合上文件说:“云驰的大致情况我也介绍了,节后贵所先给我个方案吧,我们争取尽早把合同签了。另外,我们公司的投资部经理节后到岗,正好把所有事情对接起来。”
  老童满口答应,和他友好地握手,派人送他下楼。
  被委以重任的,当然又是方丛和徐律师。
  徐律师是个会聊天的人,一路寒暄,恰到好处的恭维他。
  方从只要安静的当个壁花就好。中间徐律师也会在交谈中带上她,cue她回答问题,不显得她被冷落。
  廖驰也跟着叫她方律师,问的还是红筹架构怎么拆的细节问题。客气尊重,比对徐律师还有礼有节。
  直到廖驰上车离开,方丛才如梦初醒的想明白。
  为什么她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对劲,他看她的眼神,这下真的像个陌生人了,一点温度也没有。


第9章 新年她要转运了
  公事“封箱”,转眼就是大年三十。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悠长假期的第一天,繁忙纷扰的节奏终于缓慢下来。
  小穗早早起床,先和家里打了个视频,然后去厨房准备年夜饭。
  鱼,虾,糖醋小排……都是费工夫的荤菜,她不嫌麻烦,一样样地收拾出来。
  每份不敢多,只能做小小一盘,不然这一春节她都要守着剩菜剩饭吃了。
  要是有人能一起搭伙就好了,她再多做一些花样也值得。说起来,隔壁冰山先生今天会不会在呢?
  估计悬,听他的口音是本地人,肯定要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守岁。
  昨晚七点多小穗听到隔壁大门响了一声,临近放假,他下班时间终于正常了一天。
  今天,不知道他会几点出发离开呢?
  小穗意兴阑珊地把保温盒收进橱柜,转头看了眼墙上钟表的时间,心里一动。
  草草擦干手上的水渍,踢踢踏踏地回房间换衣服。
  小区花园最外侧的树枝上挂满了一串串节日彩灯,一到夜晚会满天星似的闪闪发亮,想必十分浪漫夺目。
  白日里却看不出什么唯美之处,反而有点画蛇添足,塑料的质感和光秃秃的树木并不搭调。
  小穗慢悠悠的绕着花园溜达,她怕冷,脸上特意戴了口罩,嗖嗖的北风仍然直往人的衣缝里钻。
  花园外圈是窄窄的一圈砖红色跑道,正是小区健步爱好者们最喜欢出没的地方。
  可惜,她顶着寒风转了两大圈,一个人影也没见着。
  这日子口,大伙都猫在家里,大过节的谁出门瞎逛啊。不光冷,而且危险。
  从昨天开始,朋友圈里骤然热闹起来。
  武汉正式封城了,公路、铁路、飞机,从昨天一早开始全部封闭。大家开始意识到,这次的疫情真的很严峻。

当前:第12/10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