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钓过鲨鱼吗》作者:陆云云》第98/104页


  “你这样想,结婚不是一段恋爱关系的终点,只是漫漫长途中另一个平常的中间点,会不会更能接受一些?”
  小穗心下一动,漫漫长途――把时间线延长,往前还有那么多年,当下的困局确实一下子渺小多了。
  “那师姐呢,还想结婚吗?”
  “我是新的衍生关系已经自动缔约,再和原来的对手方签不签约,早没有意义了。”
  晚饭时分,廖驰回来,房子里笑意融融,俩人还没聊完。
  “聊什么呢?这么开心。”难得方丛有兴致,平日话都不爱多说几句。
  “小穗陪我解闷呢。”
  廖驰回来,她们自觉地停了话题。到饭点了,两人留她吃饭。小穗没客气,等阿姨做好饭菜端出来,一起上了桌。
  廖驰没事人一样把桌上的盘子换来移去,小穗眼花缭乱地还没看清,转眼间几个肉菜都换到了方丛跟前,她前面全是一水绿油油的小青菜。
  廖驰还说她:“你不是减肥吗?为你好。”
  这――原来师姐的体重是这么涨起来的!人工定向投喂,还不限量,好吃的一点不留给别人。
  边吃边聊天,小穗看连餐厅的角落里都堆了很多婴儿用品,问他们:“等宝宝出生,这里会不会不够住?你们会换个大房子吗?”
  方丛比了比主卧和客卧:“不会,一间月嫂住,一间我和孩子住,挺好的。”
  小穗朝廖驰多看了两眼,廖驰放下给方丛布菜的筷子,耸耸肩说:“她住得习惯,我没意见。不过金九银十的光景,这两天楼里中介不少,我早晨要了个电话,让他们帮我留意一下。”
  “留意什么?”方丛问。
  “看这栋楼里有没有合适的房子出售。”他拿小穗说事,“这边房子升值空间不错,离我们公司也近。你看,小穗每天从小区走路都能到公司,多方便。”
  小穗不能拆老板的台,默默点头。没说他的大House也不远,车程最多多出五分钟,还是在园区堵车的情况下。
  两人一下午聊累了,埋头吃饭,廖驰说着说着没人应了。气氛不热,他惯于挖坑,调转脸来,拆小穗的台。
  “一见我回来就不说了,脸色这么差,怎么,投资标的真跑啦?”
  ……


第76章 情场失意,职场顺利
  有件事廖驰说对了,一进入十月份,本城的房市好像真的火热起来了。
  连小穗也在楼里碰到了几次房产中介,甚至,直接在自己家门口撞见了一个。
  节后第一天早晨上班,小穗在楼道里等电梯。一开门,电梯里有人正好迈步出来。
  小穗低着头整理包包,拉链还没拉上,整个人立马僵住。一抬头,发现是一个西装笔挺的中介小哥,她猛然松了口气。
  中等个头的年轻小伙子,胸前挂着绿色的名牌,手里还拿着一会儿进门用的干净鞋套。小哥笑着和她打招呼,叫了声姐好。左右看了看两户的大门,面露迷茫,赶紧去兜里掏本子。
  小穗问他:“你要去哪层?这是十六层,你下错电梯了?”
  “没错啊。”小哥对着本子确认了下,接着看了看墙上醒目的楼号,“就是十六层,说有个业主要卖房子,不是您吧?”
  这下轮到小穗发懵:“卖房?你确定没错?”
  “没错,我这记着呢。”
  “业主姓什么?”
  她的穿衣打扮一看就是本层住户,小哥被她一问,也怕是自己弄错了,“姓周。”
  小穗彻底无语,看来人家中介小哥没搞错啊。他――好端端的,卖房子干什么?
  左右想了又想,似乎没什么说得上来的理由。哦,只有一点不算好端端――刚和她闹完别扭,还住得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近。所以,是因为她要卖房子吗?
  电梯不等人,早已关门下楼。小穗重新按下下行键,肃立在电梯口等。手提包的拉链大敞着,她心里木木的发麻,也顾不得别的了。
  小哥终于找到了门牌号,上前敲门。隔壁的大门旋即打开,周望川挽着衣袖,似乎刚刚正在忙着收拾什么。
  小穗身形笔直,目不斜视地盯着电梯上不断变化的数字,耳里听着不远处的动静。
  中介小哥递上自己的名片,周哥长、周哥短的和他好一阵热络寒暄。他请小哥先进门坐一会,人却没跟进去,门也没关,就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小穗能感觉出楼梯间因为大门洞开而多了一股风,向她吹过来。还有一道直直的、热热的视线,落在她身上,好一会儿没有移开。
  他不说话,她也就岿然不动,专心地、宛若沉迷在自我世界似的等她的电梯。叮一声到了这层,她裹紧风衣,吸了吸凉凉鼻子,踩着高跟鞋头也不回地走了进去。
  她今天贪美,里头穿了件纱质连衣裙,长风衣罩得住上边,却遮不住光溜溜、丝袜薄到近似于无的小腿。
  要是搁平常,周望川一定会在出门前把她拉回去,让她换长裤或是厚一点的打底袜,就会不会冷的问题和她“探讨”至少十分钟。
  会着凉、会抽筋、会老寒腿……他在这方面很直男,美不美浪不浪的他看不出来,保暖才是第一位。他还会说,降温了,能穿上秋裤那就更好了。
  而她,会硬着脖子说根本不冷,室外只待一小会,丝袜还有发热功能呢,男人不懂的。
  耍赖上他耍不过她,八成会无奈的听之任之。然后临走去卧室衣柜里给她找一条披肩,上车的时候给她盖在腿上,下车再劝她拿到办公室去,有备无患。
  小穗鼻子酸酸的,今天没人对她管这管那了,她反而觉得楼梯间的风呼呼地往她身上扑,刺骨的冰冷直冷到她心里去了。
  到公司不到九点,节后第一天例行开大会。
  被要求自查的消息几个高层节前收到通报了,会上一布置,免不了一片怨声载道的议论。
  云驰还能上市吗,大家焦头烂额了小一年,上市计划是不是要胎死腹中了?几个经理提出这样的疑问,廖驰说了说他的想法。
  现场虽然咋咋呼呼的,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比起小穗刚来公司时面临的局面,可谓和平友好多了。
  周望川不在,一群业务总监和部门经理群龙无首,各有各的小九九。再加上新来的副总旗帜鲜明地站在廖驰一边,他们的意见已经很难再凝聚成一股合力了。
  隔天廖驰带着小穗南下出差,一去就去了快一个礼拜。
  他们辗转找了另一个家交易所,连跑了几趟。芯片公司在交易所内部仍属受欢迎的重点科技门类,但即使有熟人从中牵线,拜访了好几个高层,还是很难有松动的迹象。
  上市公司质量的优劣,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不被人关注和聚焦。市场在趋于成熟,挂牌的准入门槛在提高,出事之后的罚款数额也在成百倍的增加,责任划分也越来越清晰。云驰的背景和实力在本行业内也许首屈一指、有些特色,放在更大范围和更高角度去看,其实并没有太多特殊性,起码没到要网开一面的程度。
  曲线救国的策略不奏效,只剩下一条路――实打实的整改,该调的调,该补的补,该披露的披露。
  好多活儿廖驰还是甩给了小穗,她预感接下来的一个月她会忙疯。也好,反正家里没人等她,回去她还心烦,待在公司里还能缓一下。
  人家说情场失意,职场顺利。总有一头她要先舍身取义的保住,不能出乱子。
  廖驰积极地四处托人想办法,小穗也发动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个以前的客户帮忙联系了一家上游代工厂的现任董秘,把联系方式推给了小穗。
  这家工厂小穗听过,虽然云驰不在他们的产线上加工,但其特色工艺线在国内称得上数一数二。她提前做了功课,受产能紧张影响今年他家股价几乎翻番,光年报上人家董秘的一年薪酬就是她的十倍之多。
  小穗厚着脸皮联系了对方,口中前辈前辈地叫着,想约他出来见面聊聊。对方姓刘,说吃饭可能腾不出时间,倒是可以一起喝杯咖啡,一刻钟半小时的问题不大。
  地方也是刘总挑的,短信发过来小穗一看,是个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周望川常去的那家摩尔咖啡。
  她犹豫了一下。能约到人不容易,下次再约不一定要推到什么时候,心一横,去就去吧。
  刘总人很nice,和她聊了快一个钟头,才看看手表,说不行,我还有拨客人在公司里等,再不去就推迟太久了。
  小穗抱歉地起身,向他致谢,随手把从廖驰办公室带出来的某大牌签字笔送给他当谢礼。
  刘总风度翩翩地婉拒了,他看起来三十五六岁,浑身散发着事业上升期的精英气息。说和她聊天一见如故,很解压,也比回去见客人愉快多了。
  临走说,大家都在一个圈子,加个微信吧,以后上市更要多交流有无了。
  小穗送他上车,然后回来咖啡馆收拾自己写了一桌子的笔记。
  刘总在工厂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比她资深多了。他提到有些信息是行业特有的,面向监管机构时把基础的制造流程和技术独特性讲明白,第三方会容易理解很多。

当前:第98/10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