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作者:清知许》第2/114页


  爷爷奶奶还在的时候她感觉亲情感更足一些,自从爷爷去世之后没多久奶奶也去世了,从此她所有的心思就放在学习舞蹈上,生活工作都挺忙碌的,基本没有这种一大家子相处的经验。
  特别听到妹妹这个时候的抱怨好像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安静的听着。
  林听云一边说着爷爷奶奶的偏心,一边把红澄澄的苹果放到林听晚的跟前,“三姐,今天不是爸的生日吗?我不像你有工作有钱能给爸买东西,我就把桃酥和苹果给爸吃。”她说完又珍宝似的把苹果用自己的手帕包着放到旁边的桌面上。
  林听晚笑了笑顺便也吸了吸鼻子,也不知道是现在物资贫乏条件艰苦的原因,她觉得这个苹果真香啊。
  林听云看到三姐吸鼻子的样子忍不住“咯咯”笑了两声,笑完又凑近林听晚说,“三姐,你猜翠芬姨找妈干嘛?”
  林听晚扬扬眉毛,没说话而是看着小妹,用眼神询问她。
  此时外面厨房边的水槽边,李翠芬和程华珍站在两家人水槽边,一边洗着菜一边说话。
  “华珍嫂子,知文,云云今年也快十五了吧?”
  “嗯,快了,要十二月才满十五。”
  李翠芬继续道,“那明年下乡指标有你们家两个孩子吗?”明年林家两个小的就初中毕业了,按照年纪都到了下乡的年纪。
  程华珍摇摇头,“没有。”
  现在年年都在响应上山下乡的口号,糖厂职工楼这边初中高中毕业的更是会被安排下乡,明年的指标已经下来了,李翠芬家合适的孩子有三个,必须要有一个孩子下乡,不然另外的就不能安排工作。
  手心手背都是肉,听说现在下乡条件不好得很,好像安排哪个孩子都有点舍不得。
  林家因为大哥扎根北大荒还立了功的原因,林家的孩子很幸运的不用下乡,不过程华珍现在却有一件更担心的事情。
  那就是林听晚的终生大事儿,前不久车间的同事给林听晚介绍了一个对象,刚开始女儿都还同对方相处不错,那个男的说话做事也算拿的出手,程华珍还算满意,同女儿商量了一下打算丈夫生日的时候就正式邀请对方上门,看看能把这事儿定下来不,结果就在半个月前女儿忽然就不同意了。
  甚至还一口回绝了对方。
  这一晃就快二十了,与她一同毕业的或者在厂里工作的相继都结婚了,这当妈的总是会担心。
  李翠芬似乎看出了程华珍的担忧,想到林听晚的事情,问道,“今年晚晚的事情能定下来了吧?我可是听说了冯建设从镇上供销社采购部提到了县供销社物资采购部,前头厂子里还有人找我打听他呢。”她说完停了一下继续道,“我知道晚晚和他相看过,你们两口子嘴巴也是紧,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我也没敢多嘴提晚晚,怕万一没成坏了晚晚名声,只说他相看了姑娘,没说是哪家,先断了那几个打听的心思。”
  都是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更亲些。
  谁都知道售货员是个好工作,她们厂子里有点关系的都尽可能找人帮孩子们找个好去处,更何况这种管着一个县的供销社的采购组长,更是抢手的位置,李翠芬也不知道林家怎么就一直没提这事儿。
  但两家人相看过这事儿她是知道,所以想从程华珍这里听个准话。
  程华珍也没准话了,单看冯建设条件确实可以,也不知道女儿到底怎么想的,这个三女儿从小性子闷得很,与家人都话少,做事儿就喜欢闷头做。
  别的事儿程华珍倒是还不着急,但孩子婚姻大事儿上她还是要听听孩子的想法,所以打算晚上再问问女儿,所以笑笑没说话,李翠芬也没多嘴,这个时候走廊做饭的人多了起来,两人也就说起了家常话儿,没有说更多的事情。
  而屋里林听云捧着一张脸盯着自家姐姐,盯得林听晚都皱眉了,她才说:“三姐,我发现你脑子终于清醒了。”本来还以为三姐依旧要请姓冯的人来给父亲过生日,没想到三姐竟然早就回绝了冯家人,惹得林听云十分开心,她可太讨厌冯家人了。
  她嘴巴比脑子快,说完赶紧看了自家姐姐一眼,好似又害怕姐姐生气一样赶紧挠挠头发想找补一句又好像找不到合适的话,只能有点怯生生的看着林听晚。
  林听晚被这个时而大胆时而胆小的妹妹逗笑了,自己说了一句,“忽然灵光乍现了。”
  林听云有点心眼儿但是不多,更何况是面对自己的姐姐听见林听晚这么说立刻没藏着掖着了,道,“三姐,我就和你说姓冯的一家人都不是好人,还有他家那两个妹妹更讨厌你知道吗?”林听云对冯家这么清楚主要是她与冯建设的二妹是同班同学,三妹也在她们学校读书,而且她与这两人都十分不对付。
  林听晚当然知道,因为她不仅穿书了,还穿成了一本打发时间看过的一本狗血年代文的苦情女主。


第2章
  书里的剧情是林听晚作为一个苦情年代文女主身上具备了各种被赋予的“优良”品质,温柔贤惠,漂亮又善解人意,勤劳节俭……
  不仅是婆婆眼里的好儿媳,因为出众的容貌更是让男主一见倾心。
  当然苦情女主就要突出在一个苦情上,首先书里男主是个十分大男子主义的人,感觉娶回家的妻子就该照顾自己一家老小。
  林听晚不知道剧情里是怎么给女主洗脑的,反正她是这么做的,起早贪黑照顾公婆,伺候丈夫,家里还有两个读书的小姑子,教养她们的任务都一并落到了女主身上。
  就这样为了这个家呕心沥血好几年,小姑子们上了大学,经济开放后男主更是远走沿海,许多年之后男主功成名就,小姑子们被教育得个个有了出息,而女主的身体却亏空得不成样了,明明年纪也还不算大,却看不清往日的花容月貌,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
  因为一直没有孩子,丈夫转头就同外面的女人生了一个儿子,觉得女主教养孩子有一套,又把孩子抱回来想让女主继续把这个儿子养大继承他的家产。
  还不要脸的找了一个借口,说这个孩子就是给女主准备的。
  林听晚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气得快吐血了,不过为了看一下女主是不是要同渣男一家人抗争又继续看了下去,后面女主心中有过想闹的想法,只是大家都劝她,因为她不能生孩子,男人才去找别人生的,而且这个男人还算有良心,把孩子抱回来给她养,毕竟家里现在家大业大,也不能后继无人。
  只要她用心把孩子养大,以后这个孩子就是她亲生的。
  剧情到这里林听晚已经完全不想看了,骂骂咧咧两句就把书不知道扔到了哪里,结果转头她穿来了。
  她是不想评判原身的任何想法和做法,但是既然她来了,这个迷幻剧情她是不可能接受,所以过来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个苗头直接掐断。
  幸好两家还没正式定下来,林家父母也算开明的爹妈,对于她的坚持,只说了两句也没多问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要不是今天小妹提起来,林听晚都懒得回忆这个操蛋的剧情。
  “冯家那个妹妹是不是偷偷划破过你的白胶靴?”林听晚当时看书是打发时间,就大概看了一眼,很多剧情都记不住了,见林听云对冯家妹妹咬牙切齿的样子,想起了两人的过节。
  说到这事儿林听云一下就来了火气,“可不是,那可是大嫂给我买的,我上劳动课都换下来放在书包里,穿旧鞋子,结果她给我划破了。”
  林听晚听到这里,不悦的皱了皱眉,这种都不是简单的羡慕嫉妒了,打心眼儿里的坏了,这年头那种白胶靴价格可不便宜,虽然鞋子不用票,但几块钱一双鞋,很多家庭都舍不得买一双的。
  不过她都还没说话,林听云又说,“不过我也把她脸抓花了,还让她家赔钱了。”林听云还不满十五岁,脸上还带着些孩子气的骄傲,像是打了胜仗的公鸡,洋洋得意。
  林听晚听完“嗯”了一声,“我记得那次她也把你推到地上衣服都摔破了?”
  林听云抓抓头发有些不服气的说,“那还不是她们是两姐妹,四哥正好又去了外婆家,不然她们才不是我的对手。”
  林听晚听罢伸手拍拍妹妹的肩膀,“以后她再敢惹你,就告诉我,我帮你打她们”
  她以前没有兄弟姐妹,现在突然有了弟弟妹妹,特别有姐姐的感觉,而且林家兄弟姐妹间关系也比较融洽,这个小妹也可爱,虽然年纪小,看人做事儿又不含糊,真是深的她的喜欢,敢欺负她的妹妹,她也是不会手软的。
  林听云见姐姐这么说忽然凑过来挽住林听晚的胳膊说,“三姐,我发现你变了。”
  “变成什么样了?”
  “以前你肯定就会让我忍一忍,还有让我不要总打架,只要我不惹别人,别人肯定不会来惹我……”
  不过说了一会儿,她又笑嘻嘻的说,“我还是喜欢三姐现在这个样子,这样才不能被人欺负呢,三姐咱们家就你最容易被人欺负。”不愧是亲姐妹,林听云吐槽起自己亲姐也是毫不留情。
  林家孩子好像都是火爆性子,唯独林听晚特别温柔,不仅不惹事儿,欺负了还不太敢还手那种,说好听是温柔,不好听就是有点懦弱。
  林听晚虽然不如兄弟姐妹脾气火爆,但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没有接妹妹的话,但是她肯定不会被人欺负。
  不过妹妹的话还是让她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小小年纪看人还挺准的。
  两姐妹说着话,林听晚顺手拿过妹妹的书本,打算辅导她的作业,林家孩子都有股聪明劲儿,不过林听云就不愿意用在学习上,提到学习就想躲懒,看着姐姐拿书脸就垮了下来。
  好在这个时代学习还没那么卷,一会儿作业就做完了,做完之后两姐妹又出门去帮着做饭,今天是父亲的生日,做的菜比平时多,刚出去的时候四弟林知文也回来了,外婆同大舅一家住在县城的北边,外婆得知今天是女婿的生日,又蒸了一碗腌菜肉让林知文带回来。
  程华珍这时候已经把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炖煮的鱼已经放在煤炉子上面,“咕嘟咕嘟”的冒着热腾腾的白气,别的菜也切好了放在一旁码的整整齐齐的放在粗瓷碗里。
  林听晚不太会做饭,有煤炉子也不用人烧火,也就站在一旁帮忙递递碗,端端菜。
  煤炉子漏火洞里有还没燃尽的煤块,程华珍挑了一些出来闷在土罐子里,林知文赶紧熟悉的接过去,提进屋里放在铁皮桌子下面的凹槽里,既可以取暖又能热着炒好的菜。
  程华珍做饭手艺非常好,整个楼道都能闻到菜香味,来来往往的人见着都忍不住夸一句。
  这时候林成安也下班了,每一年十月到来年三月是甘蔗成熟期,隆安因为气候原因,十分产甘蔗,所以十年时间这边建立了三个大型糖厂,供应全国大半的糖,这几个月正是忙的时候。
  林成安是厂里少有懂机械的技术员,现在的糖厂安装的还是当年建厂的时候苏国的背压式电机组,这个机器运转的时候室内温度能达到四五十度,工人十分受煎熬,今年终于从扬城来了两组自己产的机器,温度降了很多。
  也能应对一天上百吨的量,林成安为了节省厂里的开资,他这个汽轮机组组长亲自带人忙碌了半个月终于把事情弄完了。
  今天又赶上生日,妻子叮嘱了一定要早点回家,他也没敢耽误,测试机器运转正常后,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了徒弟记录数据,匆匆忙忙的回了家。
  回来的时候还带上了厂里给的奖励,除了两个搪瓷杯子和毛巾,还有两包白糖,黄糖。

当前:第2/11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