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作者:夹心棉花糖》第1/95页


  本书名称: 七零之工具人男配觉醒了
  本书作者: 夹心棉花糖
  本书简介: 防盗50%,6小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正版内容~
  预收文《认祖归宗后我成了真大佬》,文案见专栏,感兴趣的朋友麻烦点个收藏呀~
  ————————————————————
  高中毕业后,徐元嚷着要自由、要去当知青。
  为此,一大家子人都愁眉不展的,就自家孩子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样子,哪能吃得了下乡的那份苦呢?
  谁成想,嘿,发烧进了一趟医院,徐元一下子想通了,也不提下乡的事儿了,还靠自己找到了一份工作,进厂打工去了。
  邻居们都在纳闷儿,这怎么,前后转变那么大呢?
  徐元呵呵一笑:自由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生命故,两者皆可抛!他一个工具人,掺和男女主的事儿,那是要命的!
  ————————————————————
  排雷:
  1.主要写男主事业线和成长线,男主有cp,原女主戏份少;
  2.日常文,极品少;
  3.文中出现的物价等数据,是查找过相关资料的,每个城市的风俗习惯及物价水平有差异,请勿考究。
  阅读前说明:仅供个人阅读,请勿外传
  内容标签: 种田文 现代架空
  搜索关键字:主角:徐元 ┃ 配角:赵如茵;顾锦程;徐家众人 ┃ 其它:男配觉醒
  一句话简介:工具人也有觉醒奋起的一天!
  立意:不当垫脚石,过自己的生活!


第1章 争执
  晚饭时间,省钢厂家属院内,一栋筒子楼里传来了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家家户户在过道里炒菜,转个身都得小心碰到对门儿家的炉子,哪还有“隔音”可言呢?
  爱热闹,这是人的天性,女人们一心二用,手底下炒着菜,另一边又竖起了耳朵,听着声音清清楚楚的一句句争吵声,眼神忍不住向着传来这声音的老徐家看去。
  此刻的老徐家,哪儿还有心情顾得上晚饭呢?气都快气饱了!
  徐进生的脸上尽是怒气与失望:“是不是下地干农活的那块料,你自己心里难道不清楚吗?”
  如果不是知青下乡后很难再回城了,如果这臭小子不是他们家的独苗,如果不是他爸妈也在旁边的话,徐进生真是恨不得直接撂挑子,就让这小子去撞一撞南墙算了!
  事实上,他这样恨铁不成钢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这年头,人人都对下乡唯恐避之不及,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谁愿意让自家孩子去受这个罪呢?
  他家的这个臭小子倒好,身为独生子,明明不在下乡政策里,却偏偏嚷着要去当知青,还说明天就要去街道办主动报名,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对于徐进生的劝说,徐元却是丝毫不买账,梗着脖子道:“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可是主席他老人家的指示,我是年轻人,又是高中毕业生,怎么能贪图安逸、留在城里呢?
  我这叫有觉悟,叫政治正确,爷奶,爸妈,你们就别劝我了,明天一早,我就去街道报名!”
  徐来福眉头紧锁着,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你真的想好了,非要下乡不可?”
  于晚菊跟徐来福过了大半辈子,他一句话,她就能听出来里面有几个意思,欲言又止道:“老头子!”
  徐来福抬手,止住了她,目光依旧紧紧地落在孙子徐元的脸上。
  “是,我已经想好了,不管下乡后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不会后悔的!”徐元这话说得斩钉截铁,都不带一丝犹豫的。
  徐来福看在眼里,心中有了决定:“行,这话可是你说的,我记着了,明早,我带你去街道办报名。”
  徐元没想到,他爷爷这一关这么容易就通过了,他可是知道,爷爷说话,在家里才是最管用的,这下,就算是他妈明天回来,也没办法改变这件事情了:“谢谢爷爷!”
  徐元是高兴了,但老两口和徐进生却是依旧一脸愁容,特别是徐进生。
  妻子黄卫英的娘家侄女今年是不得不下乡,还不知道会被分到哪一块儿去呢,家里总得多准备些东西让孩子带上。
  这不,当姑姑的怎么说也得出一份力,今天下班后便骑着家里的自行车回娘家去了,因着路远,今晚就直接在娘家挤一挤了,明天才回来呢。
  这要是知道她不在家的这一晚,儿子要下乡的事情却成了定局,指不定得发多大的火呢。
  看着徐元那个没心没肺的小子在高兴过后,已经坐到了饭桌上,避过他的目光,徐进生嘴唇蠕动了一下,迟疑地喊道:“爸?”
  徐来福冲着他微微摇头,示意自己心里有成算着呢,如此,倒是让徐进生放下心来了。
  他爸可是个能人,从年轻时的学徒,一步一步地走着,直到今天,已经成为了钢厂的五级钳工,这可不是闷着头学技术就能做到的事情,论起心眼儿来,他们一家子加起来,都比不上他爸的一个零头多呢。
  一家人各怀心思地吃了晚饭,夜深时,于晚菊躺在床上,黑暗中,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心里存着事儿,怎么也睡不着觉。
  翻了个身,实在是好奇跟担忧的心情占据了上风,轻轻使力推了推自家老头子:
  “诶,你跟我交个底儿,元元下乡的事情,你就这么依了他?”
  他们家住的虽然是筒子楼,但因着徐来福老爷子五级钳工的级别,加上徐进生也在钢厂里工作,分到的房子面积还是相当可以的。
  家里就这么五口人,住得可比别人家宽裕多了,徐元五岁之后就单独住一个房间了,跟他们老两口的房间还隔了些距离,故而,于晚菊并不担心老两口说的话会被孙子听了去。
  徐来福眼睛都没睁,轻声地“嗤”了一下:“怎么可能?明早我带着他出门后,你去把柜子里的那瓶酒悄悄地送到街道办主任家里去,报上名又怎么了?咱们孙子不在下乡政策里,把名字划掉,也不算为难他。”
  听到这话,于晚菊安心了,她就知道,还是老头子主意多,翻过身来,这下,她总算是能踏实地睡个好觉了。
  而跟老徐家住在同一层楼的,也有几户人家在议论着这件事情,譬如说,跟老徐家不怎么对付的张家。
  “诶,你说,徐元这孩子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啊?他们家就这一根独苗,徐老头跟他爸妈都是拿工资的人,就算掏钱给他买个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他怎么就跟着了魔似的,非要下乡呢?农村那地方,有什么好的?”
  张成刚媳妇儿给自己男人学了一遍晚饭时候她听到的那些话,撇撇嘴道。
  “谁知道呢?或许,是好日子过够了吧,该,谁让他们一家子把那小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疼了这些年,教出来的却是个没脑子的!也不知道,徐进生这会儿是不是正后悔着呢!”
  张成刚的语气中不乏有幸灾乐祸的意思,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跟徐进生其实没有在明面儿上产生过什么大矛盾。
  可是,他们俩都是钢厂子弟,还是同班同学,当初他高考落榜,徐进生却成了大学生,这种落差感就足以让他嫉妒得要命了。
  更别提,徐进生媳妇儿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是带着工作嫁进来的,他媳妇儿呢,长得没人家好看就算了,还只有初中学历,没有工作,结婚后就只能在家里带孩子。
  现在两家又挨得这么近,老徐家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可都看在眼里着呢,嫉妒,一点一点地占据着他的心,所有的不满积攒起来,也就难怪张成刚看到老徐家的笑话,会这么高兴了。
  他媳妇儿没搭话,怎么说,徐元也只是个孩子,她虽然不理解这孩子的想法,却也盼着他能早点儿想通,不然,命根子下乡受罪去了,只怕,得一并带走老徐家的大半精气神儿呢。


第2章 生病
  徐来福都已经打算好了,第二天早上,老婆子做好早饭,而孙子徐元的屋子里却还没有起床的动静,他心里暗自摇头,连早起都困难,就这样子,下乡后挣的工分估计连自己都养不活吧?
  再想想徐元昨天信誓旦旦的样子,徐来福越发觉得,在下乡这件事情上,还是不能由着孙子来。
  而且,这孩子被一家人疼了这么多年,现在都高中毕业了,做事还这么想一出是一出的,等这批知青下乡后,他怎么着也得想个法子,好好掰一掰这孩子的性子。
  不过,虽然对徐元的“赖床”有些不满,徐来福老爷子却还是先吃了早饭,让孙子多睡了会儿,这才让老婆子去叫人起床的。
  没办法,要是再耽搁时间,今天去厂子里上班就得迟了,他资历老是一回事,但要是“倚老卖老”,那可就是给别人留下说嘴的把柄了。

当前:第1/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