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攀高枝》作者:漠漠无雨》第391/486页
“也?啊……冷锋怎么也在这里?”骆向前说:“我刚才在食堂碰到小夏了,她说我晚上可以过来吃凉面的。怎么?冷锋晚上也在这里吃?”
冷锋这才抬起头来,他说:“我不在这里吃晚饭,我现在就回单位了。”
“现在回单位?你不是下班了啊?”骆向前话都没说完,冷锋就已经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我还有工作。”冷锋背着包走到厨房门口,对里面说:“夏同志,谢谢你的提示,我先回去看看。”
“好啊,你回去看看嘛,要是用得上就好了。”夏青棠笑眯眯地冲他挥挥手,等他走出去了,她就冲着外面喊道:“都去洗手,可以吃饭了。”
谢瑾萱把一张小桌子搬到了走廊上,三个人就在走廊上吃晚饭。
这会儿时间还早,天还是大亮的,但外面确实比屋里凉快一点,邻居们也是在院子里吃晚饭的。
骆向前给自己夹了满满一大碗凉面,用调味汁搅拌均匀了之后大吃了一口,立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夏,我就说嘛,你做这个凉面就是比我们家的好吃。”
夏青棠说:“我这个做法是跟燕妮妈妈学的,你以后可是有口福的。”
“真的啊?”骆向前嘿嘿一笑,“不过,燕妮的手艺确实不错,上次做的菜,我怎么吃都吃不够。”
“你们俩最近怎么样了?关系挺好的吧?”
“挺好的,就是她现在放暑假了嘛,见面反倒没有之前上学的时候方便。”
夏青棠说:“因为她找不到那么多借口出来跟你见面吧,要是在学校的话,你想见她,下了班骑车过去就能见到了。”
“对啊,现在放了假,她出门一定要说原因。她用你跟小谢当借口用了几次了,又说了一些大学同学作为借口,后面……就再看嘛。”骆向前说:“不过她放假也在用功学习呢,我真佩服她,怎么能放假还天天看书呢?”
夏青棠说:“谢瑾萱就是天天看书的,我早上出门去上班,他就在书房里一待一整天。六婶说,中午要是不喊他过去吃饭,他有时候连午饭都会忘记吃。可能,他们这些天生爱学习的人,就是跟咱们不一样吧。”
“瑾萱,你都放假了,为什么还这么努力啊?到底有什么书需要这样学习啊?”骆向前不太明白。
谢瑾萱说:“我今年夏天主要是在学外语,我们这个专业,其实很多著作都以国外作者为主,我们老师说过,看译本总归是欠缺一些什么的,所以他建议我们利用暑假的时间好好把外语学上来。之后可以看得懂外文原著,对我们的学习才有更好的帮助。你知道的,我们学校现在已经弄到外国的原文著作了,所以我想学好外语,争取早点看懂原著。”
骆向前听得一愣一愣的,他说:“你这人吧……就是不一般……之前,我爷爷聊起咱们这些晚辈的时候,他也说过,咱们这一代,将来可能就属你最出息了。我也觉得是,就你这学习的态度,也没人能比得上了。”
夏青棠说:“你也不差啊,你说了要拿先进工作者的,我看你肯定可以拿到。”
骆向前又是嘿嘿一笑:“那当然得拿到啊,要不然,我在燕妮面前多没面子啊。”
他几句话不离胡燕妮,看来两个人的感情是真的很甜蜜了。
一口凉面一口冰啤酒,骆向前一边大口吃一边说着大院儿最近发生的一点儿稀罕事儿。
“你们听说了吗?老魏家的小儿子,从乡下回来找不到工作,干了几天临时工不愿意做了,现在在那边摆小摊子卖东西呢,可把老魏气坏了。”
“为什么生气啊?自己赚钱不好吗?”夏青棠问道。
“那当然不好啦,大家都觉得摆小摊子丢人的。”
“我不觉得丢人,只要不坑蒙拐骗,靠自己的本事赚钱,这是好事啊。临时工收入那么低,还不如摆小摊子多赚一点钱呢。”
“是吧,年轻人都觉得这样挺好的,但长辈们还是想不开。其实,做小买卖的又不止他一个,院儿里帮别人做衣服鞋子的,不也是做小买卖吗?怎么这个就不丢脸了呢?”
“没事儿,过两年做小买卖的人多起来了,就好了。”
骆向前笑着说:“还过两年啊?要是过两年都找不到正经工作,老魏怕是要让老伴儿提前内退,把岗位让出去了。”
“那也行,只要他们家高兴就好。观点是改变不了的,可能有的人家就是没那个命。”夏青棠淡淡道。
当年国内第一批万元户,个个都是胆子大的异类,要是都只想着找个铁饭碗上班,那就不会有万元户出现了。
吃过晚饭,骆向前抢着去洗碗,谢瑾萱给院子里的蔬菜浇了水,又洗了拖把把屋内拖了一遍,将所有窗户都打开,送走了骆向前,就跟夏青棠一起出门散步。
夏天天长,晚上天黑得晚,所以大家都会在外面多玩一阵子才会回去睡觉。
他们从大院儿后门出去,然后慢慢往环城河那边走。
谢瑾萱说:“我给杂志社投稿的文章,已经收到回复了,被采用了,会刊登在下个月的期刊上。”
夏青棠蹦了起来:“真的啊?这可太棒了!你真了不起!”
“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老师教得好罢了。”谢瑾萱说:“你今年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写文章,要不然,你是可以继续给工人报投稿的。”
夏青棠说:“我也不是太忙了,我是有点懒了,跟许老师学习也确实占用我的大脑,我背那些东西背得眼花,所以只想多点时间休息休息。”
“要是实在太累,用不用跟许老师说一声,干脆提前结束学习?”谢瑾萱很关切地问道。
他也知道夏青棠学这个只是为了一点点的兴趣,远不及她对英语的热诚大,所以才会觉得累,既然是这样,要是不学了,其实也没什么损失。
夏青棠思考了一会儿,叹口气道:“还是算了吧,既然都学到这里了,还不如坚持把许老师准备的课程上完。上完之后,就不用继续了。”
“我今天还在食堂见到许老师了,不过也没说上话,他实在是很忙的。”
“是啊,他那么忙,空闲时间还愿意给我上课。再说了,他给我准备的课程都是费了心思的,我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不学了啊。”夏青棠说:“课还是要上完的,再说我也可以过去换换脑子。虽然我不太聪明,不过要是只有电器厂的工作,也挺没意思的。”
“怎么了?今天厂里出什么事了吗?”谢瑾萱从她的语气里立刻听到了不寻常之处。
“就是王庆被调去了仓库做保管员,明天,我们办公室会来一个新的干事员。李子方和师小雨都紧张起来了,觉得自己可能也会因为这样被调走。”
“新的干事员是什么来历?”
“只知道是上次招聘干事员的第二名,其他的一概不知,要明天早上去了才知道。”
他们俩慢慢走到了河边,果然看见很多人都在这里散步,也能看到不少熟人。
一路往前走,走到树木繁盛的地方,就可以在树下看到摆小摊子的人。
之前,这些摆小摊子的人大多都是周边乡下过来卖东西的中年人或老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有不少年轻人也在这里卖东西了。
他们卖的东西不太一样,有人在卖二手收音机,还有卖旧书的、卖有污损的布料的,甚至还有人在卖一些旧的锅碗瓢盆。
二手收音机都是从别人手里收回来的,然后拆开来拼拼凑凑,再组装成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收音机。
这种收音机的价格自然比百货商店里卖的便宜多了,而且不需要使用票券,因此过去问价格和查看质量的人还不少。
卖旧书的旁边也围着不少人,自从高考恢复后,喜欢看书的人就多了起来,有些手里有余钱的人,也愿意买上一两本回去给孩子看。
至于污损的布料,这就更吃香了,这年月不用布票就能买到布料,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不少女同志把那边团团围住了,根本挤不进去。
不过,谢瑾萱也说了,卖其他东西的倒是还好,至少来路都是正常的,但卖污损布料的这个就不好说了,想要弄来这么多污损布料,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事情。
看来看去,只有卖锅碗瓢盆的那个小摊子没什么人过去,夏青棠便走过去看了看。
这些东西都是很旧的旧货了,也不知道是从哪个犄角旮旯扒出来的,就算已经洗干净了,但看着还是不太体面。
除非是那种穷得用不上碗盆的人,要不然,谁会来这里买啊。
但夏青棠到底是跟着许振华学过的,她看着看着,就看出这一堆破烂东西里面混着几个年代更加久远的瓷碗了。
她看了看卖东西的小伙子,漫不经心地问道:“你这些碗盘,看着太旧了,都是哪里弄来的啊?”
小伙子长得浓眉大眼,一张国字脸,眼睛还挺亮堂的,见有人询问就用浓重的方言说道:“我爷爷家的老房子前阵子下大雨塌了,我们家把那老房子扒了,在屋角看见的这些碗盘。说是当年我奶奶陪嫁带过来的,以前还舍不得用呢。看着是挺旧的,但你看看嘛,碗跟盘子一个缺口都没有的,都是好东西。这个拿回家去,一样吃饭的呀。再说我卖的贱呢,又不瞎赚钱的。”
价钱确实挺贱的,夏青棠便在里面挑拣了一下,把那几个明显是旧物的碗盘跟几个普通的碗盘混在一起要了,然后把钱付给了小伙子。
刚巧大院儿里的李奶奶也带着儿媳妇过来散步,见夏青棠在这里买旧碗,她也过来看了一眼。
“这个碗看着太旧了。”李奶奶的儿媳妇说道。
夏青棠说:“但是便宜啊,价钱可便宜了,再说碗盘都是好的,没有一个缺口呢。这么便宜的价钱,买回去一样可以装饭的嘛。”
李奶奶一听也心动了,她说:“是呢,刚好我们家的几个碗都有豁口了,家里老说过年再换新碗,我看……今天就在这里挑几个吧。反正饭碗嘛,只要是好的就能用,看着旧也没什么的,我们家的碗也是一用十几年的。”
说着,她也蹲下去开始挑选碗盘了。
小伙子还挺高兴的,他说:“是呢,这些都是好碗盘,没有坏的,你拿回去还是可以用很久的,比你在店里买的好呀。”
路过的其他老太太听了价格,也觉得便宜,便也一人过来挑了几个,没一会儿功夫,这里的碗盘就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