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攀高枝》作者:漠漠无雨》第4/486页
能上报纸那可是每个工人的荣誉,而且要是真的被报道了,就可以在厂里评选先进,以后遇到升迁的机会也是优先考虑先进职工的,因此没人会不想上报纸。
孔良超这么一说,就沾沾自喜等着夏青棠变脸来欢迎自己了。
“我不认识你,我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要找先进同志可以去找厂办,我们厂每年都评选好几个先进。”夏青棠非常冷漠地从孔良超的身前走了过去,然后走到保卫室的门口,严肃道:“李同志,我是一个女同志,请你以后不要让任何跟我没有亲属关系的男同志进入厂内。如果再有下次,我会直接去找工会主席反应这件事。”
工会就是保障工人权利的,棉纺厂的工会主席是个热心肠的中年女同志,如果夏青棠真的去找她,她肯定会严厉批评小李,说不定还会给小李换个岗位。
保卫科可是个肥差,比一线工人轻松多了,而且这个时候的保卫科人员可以加入联.防.队,干的久了动动关系就能调去当警察,小李当然不想离开这里,于是赶紧说:“我记下了记下了,下次不会了,你也别到处乱说啊。”
“我不会乱说的,李同志你是个好同志,我都记得的。”夏青棠给了小李一个笑脸,就径直朝外走去了。
孔良超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都提出登报纸了还是没能换来夏青棠的丁点注意力,他面色一黑立刻就要追上去讨个说法,却被小李给拦在了大门口:“等等,你干什么去?还想追人家女同志?女同志都说了不认识你了,你这是要干什么?耍liu氓啊?我可是看过你的工作证了,回头我告诉你领导去!”
这会儿流mang罪可是大罪,就算孔良超家里有背景,但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么多下班的工人都看见了,孔良超真要是这个时候追上去,只怕会惹出大麻烦来的,冷静了三秒钟,他只能忍气吞声看着夏青棠的身影消失在转角处。
温晓丽倒是追上了夏青棠,跟她一起朝着隔壁家属区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好奇地问道:“青棠,刚才那个同志,穿得那么气派,又是机关工作,这么好的条件,你都不高兴认识一下啊?”
“恩,不高兴。”夏青棠淡淡道。
“那你高兴认识什么样的人啊?”
“我还年轻,只想好好工作,不想认识人。”
这会儿有很多淳朴的工人真是这么想的,只想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所以夏青棠这么一说,温晓丽倒是没有觉得不妥,她只是小声说:“可咱们迟早是要找对象结婚的呀,找个好的,总比找个差的强啊。”
“你说的有道理。”夏青棠很真诚地说道:“晓丽,你要是觉得那个同志强,可以去主动认识他的,他应该还在门口。”
温晓丽登时闹了个大红脸:“你浑说什么呢?我才不想认识什么男同志呢,我跟你一样,只想好好工作。”
她跟夏青棠一样大,没有恋爱经历,所以真的说起认识男同志,她是万万不敢的。
“那就对了,我们都应该像厂长说得那样,好好工作,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私事。”夏青棠拔高了谈话的高度,温晓丽果然不敢再提孔良超的事情了。
夏青棠也绝不提起这件事,但她知道,按照孔良超的性格,这件事绝对还没完。
他这个人从小就过惯了好日子,而且一路走来一帆风顺,不管是读书还是工作,都没有受过任何挫折,这就导致了他自尊心奇高,这次被夏青棠当面拒绝丢了面子,他是一定会从她身上找补回来的。
但夏青棠不怕,什么事儿她都经历过了,只要她不答应,孔良超还能霸王ying上弓不成?
安安稳稳又上了几天班,夏青棠逐渐熟悉了现在的生活节奏。
工作虽然辛苦,但工友们都很友好,没人给她气受,比给表妹家做保姆强多了。
家里现在也很太平,赵美珍依旧不跟她说话,但做饭却不敢少了她的一份。
夏青棠该吃吃该睡睡,休息时间就拿着借书证去附近的市民图书馆待上半天看看书读读报,补充一下早就遗忘的老新闻,日子过得倒是不坏。
这天,夏青棠下早班回来,见父母都不在家,便自己动手做了晚饭。
她厨艺很好,不然也没办法给人家做了那么多年保姆,只是现在家里没什么可以使用的食材,只能做最简单的吃食。
等父母都从外头回来了,她就把熬好的绿豆小米粥、蒸南瓜和小咸菜端上了桌子。
赵美珍举着一个信封,眉飞色舞地说道:“咱们青海十月份就可以回来了!我的内退九月份可以办好,青海信上说,他已经跟大队打了报告,下个月就能批下来。到时候我一退休,青海就拿着这边的接收文件回家。这么多年了,我们青海终于可以回来了!”
夏大明也挺高兴的,虽然妻子的肺部疾病问题不小,但因此可以让儿子提前回城,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了。
也就他们棉纺厂的一线职工才有这样因病内退的机会,其他不影响健康的厂子,还在忍受跟孩子们分离的痛苦呢。
夏青棠没有说话,她给自己装了一大海碗小米粥,就着自家做的咸菜开始大口吃饭。
“我们家就两个孩子,要不是青海运气不好比青棠大了五岁,该去插队的就应该是青棠了。我们青海那么聪明,要是在厂里,这两年早就混出模样来了。谁像青棠这么没用,干来干去连个小组长都当不上。”赵美珍也给自己盛了小米粥,一边吃一边埋怨女儿。
夏青棠在心里冷笑,但面上却依旧平静地吃着饭。
反正她早就习惯这些了,对赵美珍来说,只有夏青海才是心肝宝贝,她只是个可以随意处置的烂稻草罢了。
夏大明倒是说:“话不是这么说的,插队那么苦,让青海去,我倒是放心些。女娃娃嘛,去那山沟里头,家里始终会担心的。再说青海不是就要回来了吗,现在还说这些做什么?”
“你就会心疼这个赔钱货。”赵美珍狠狠剜了夏青棠一眼,又说:“下个月得把青海的屋子收拾出来,我还要回一趟娘家,让我二哥找人帮忙买一双新皮鞋。你之前带回来的布料,我已经给青海做了新衬衫新裤子了。等青海回来穿得体体面面的,就可以给他说婚事了。他都二十五了,你跟他这么大的时候,都有俩孩子了。”
夏大明赞同地点点头:“是得给青海说个对象了,到时候找厂里的魏大姐帮忙,她一向最会做媒。等青海结婚了,再给青棠也说一个,我们俩就算完成任务了。”
赵美珍皱着眉头说:“青棠这事儿怕是不好说。”
“怎么会不好说?这两年每个月都有人上门来说,是你一直看不上。”夏大明道:“等青海回来了,他脑子灵光,让他帮妹妹把把关。青棠没有那么聪明,找个本分人最合适,要是咱们厂的可就更好了,能分到两间平房呢。”
赵美珍登时不高兴了,她说:“找个厂里的?找谁啊?厂长、书记、副厂长他们家可没有单身的儿子。”
“啊?咱们家什么条件,还想跟厂长那种人家结亲?”夏大明非常惊讶,他还想再说几句,却听见外头传来一个开朗的中年妇女的声音:“老夏,老赵,你们在家吧?”
听到这个声音,夏青棠还没做出什么反应,就见赵美珍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然后满脸是笑地迎了出去:“在家的在家的,吴主任,你怎么来我们家了?”
吴主任是街道的妇女主任,为人热情大方,尤其擅长调解家庭矛盾和给年轻人做媒,而且,她身份不一样,所以找她做媒的,通常都是有点脸面的家庭,因此赵美珍才会格外热情。
果然,吴主任下一秒就说道:“我是来跟你们说一个大喜事的,有一个顶好的进步青年,想要跟你们家青棠做革命伙伴呢。”
第4章
赵美珍立刻瞪大眼睛问道:“是谁呀?”
“人呢叫孔良超,今年二十四岁,跟你们家夏青棠年纪相当,外形也是般配的。他在粮食局工作,父母都是机关工作人员,小伙子读过工农兵大学,有觉悟有思想肯打拼,前途一片光明。原本呢,这么好的进步青年,是不会来你们这一片说亲的,你也知道,人家住市委大院儿的人,就算找厂里的人家,也是去钢铁厂、制药厂、电器厂这样的厂子,人不来你们棉纺厂的。但是呢,这小孔说了,你们家夏青棠也是觉悟很高的进步青年,想跟她成为革命伙伴,将来一起进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吴主任说得兴致勃勃,声音越来越洪亮。
屋内,夏青棠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了。
她想过孔良超不会放弃自己,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走了说亲的道路,而且这么快就直接请妇女主任过来说亲。
在这个年代这个街道,能让吴主任说亲是很大的光荣,这可是通过组织介绍,加上孔家的优越条件,赵美珍无论如何都会把夏青棠嫁过去的!
这会儿自由恋爱当然是有的,但媒人介绍、父母做主才是最主流的做法,夏青棠车间里的那些年轻同事,几乎都是这样结婚的。
果然,赵美珍立刻喜上眉梢,整个人跟个孩子一样蹦跶了两下,然后才强压住激动的心情大声问道:“吴主任,你可不是来跟我们说笑的吧?”
吴主任笑着说:“这种事怎么能拿来说笑?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清楚吗?之前我也帮人来你们家说过两回了啊,不都是认认真真的?”
“那咱们进屋说,屋里坐屋里坐,这事儿要紧,咱们慢慢说。”赵美珍跑过去把吴主任拉进了屋子里。
夏青棠跟夏大明还在低头吃稀饭和南瓜,赵美珍一脸嫌弃地说道:“你们还吃什么?看不见来贵客了吗?青棠你赶紧把桌子收拾一下,我去给吴主任泡茶!”
夏青棠站起来跟吴主任打了一个招呼,然后也没理睬赵美珍,自顾自把自己的一份晚饭吃完,又等夏大明吃完了才把饭桌收拾干净。
赵美珍端着一杯热茶恭恭敬敬放在茶几上,又把原本留给夏青海的一包花生糖给拿了出来,接着也顾不上训斥夏青棠,赶紧握着吴主任的手打听小伙子家的详细情况。
这可是住在市委大院的小伙子啊,这回他们老夏家可以扬眉吐气了!
吴主任这次是带着任务来的,因此把孔良超交代的话全都说了出来,比如家是住二层小楼的,爷爷是什么级别退休的,父母是干部、叔伯姑姑也都是干部……说得天花乱坠,好像夏家要是不答应这个亲事,那就是天怒人怨不识货一般。
赵美珍非常心动,心动到恨不得今天就把女儿嫁到孔家去,不过她这人有点儿小聪明,知道婚前得拿捏一下,到时候才好提出最多的彩礼来。
既然是这么好的人家,三转一响那是必须的,少一样都不行,除了这些,还得有全套的家具、三套新衣服、三双新鞋子……
年初前头老钱家嫁闺女收了八十块钱的礼钱,可把他们家给得意坏了,赵美珍寻思也不多要,凑个一百两百总还是行的。
她低头琢磨琢磨,露出一副通情达理的模样来:“吴主任,具体怎么样,还是得看看俩年轻人能不能合得来,我们可不是那旧社会的家长,都得经过孩子同意的。”
“老赵啊,我们也是认识多年的老熟人了,我跟你说句心里话,就你们家这个条件,嫁去人家家里,那是高攀中的高攀。你看看,人家小孔住的是二层小楼,你姑娘住的是个棚子。当然了,咱们新社会不讲这些的,可私底下,谁不明白这些事儿啊?人家住干部大院的人,就是比你们住平房搭棚子的强多了。要不是你家姑娘长得这般好模样,人家也不会来跟你们说亲,你说是不是?结婚可不是小事儿,听说你儿子就要回来接你的班了,要是有个好妹夫,还愁不能在厂里往上升一升?”吴主任掏心掏肺地说着,显然是要把这桩婚事落实到位。
赵美珍两眼放着光,苍白的面色都变得红润了起来,甚至也不一边说话一边咳嗽了,一说到夏青海以后可以得到妹夫的好处,她更是激动不已。
夏大明倒是一声不吭地坐在角落处抽烟,他烟瘾不大,遇到琢磨事儿的时候才会弄一支来抽,看那模样,他大概也很心动孔家的条件。
整个屋子只有夏青棠一个人沉着脸,她冷眼看着赵美珍激动的表情,心越发冷了起来。
她当年嫁给孔良超后,因为婆家条件确实很好,所以每个月都要她贴补娘家,工业票、肉票、香烟、白酒、水果……夏青棠不知道送回来多少,大部分都给夏青海夫妻俩享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