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攀高枝》作者:漠漠无雨》第446/486页
“确实,要是有人跟我说欢迎我下次再来,那我下次肯定还要再来的。”
“是呢,伸手不打笑脸人啊,是这个道理呢。”
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店前的培训就全部结束了。
“好了,辛苦大家了,都回去好好休息一天,开张那天都早点过来啊。”夏青棠笑着说道。
“好的,那我们回去了。”几个售货员都嘻嘻哈哈的背起包准备离开了。
坐在最后面的马春桃也走到了夏青棠的身边来:“表姐,明天有没有什么需要做的事情?我年轻,不需要休息的,你尽管跟我说就行了。”
是的,服装店里除了有售货员,还需要一个收营员,同时这个人也是出纳。
刚巧,表妹马春桃高中毕业后因为招不到工作,在家里闲了挺长时间,她就报了一个夜校,学了一个出纳。
夏青棠年前就知道这件事了,等到要开服装店的时候,就立刻去赵美延家里询问马春桃愿不愿意来这边做收营员。
马春桃哪有不同意的?在自己的亲表姐这边工作,首先不会受气,其次这里的收入跟工厂是一样的,收银员还会多一份奖金。
赵美延全家人都对夏青棠千恩万谢,叮嘱她一定要好好工作。
夏青棠拍了拍马春桃的肩膀,笑着说:“明天没有什么事情要做的,你就安心在家里休息吧。休息好了,才能应对后天的繁忙。”
为了服装店的开业,夏青棠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她花钱在省城大学雇佣了大学生,先帮忙画了很多张开张海报,写明了店名、地点、开张的时间和开张前三天会做大酬宾的活动,店内所有衣物全都打九折。
还有,当天购买服装的顾客可以参加抽奖,奖品非常丰厚,一等奖是十斤大米,二等奖是一瓶食用油,三等奖是一包红糖,四等奖是鼓励奖,但也有很小一包白面。
抽奖这个事情大家还是知道的,虽然近些年没看到,但没人对抽奖不感兴趣,何况,这里的抽奖奖品如此丰厚,是问谁不想要十斤大米啊?拿回家可以吃很久了!
这些海报被大学生们贴到了全市的各个地方,而且隔几天夏青棠就会派他们去检查一下,要是海报被撕掉了,那就再画一份重新贴过去。
第170章
这样一来, 经过了这么长的开店准备时间,全市几乎所有地方都知道四月二十六日礼拜天,在中心路的副食品商店旁边会新开一家服装店, 叫“新风服装店”,到时候还会做什么大酬宾活动, 只要买衣服就可以抽奖, 一等奖有十斤大米呢。
虽然服装店还没正式开业, 但宣传力度已经让很多人都熟悉这个店名了, 而且十斤大米的抽奖活动已经深入人心了。
如果刚好有购买衣服的需要, 那去哪儿买不是买呢?
去那个新风服装店购买, 不光可以便宜一些,还能参加抽奖, 哪怕抽不到一等奖,拿回家一小袋面粉也是好的呀, 谁还会嫌家里的粮食多啊?
在这样密集的宣传攻势下, 就连沈文都知道了这个服装店,师小雨还跟她商量, 到时候想去看看新衣服。
所以,夏青棠对第一天的开张充满期待,她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过来买衣服的。
“小夏,礼拜天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那个新风服装店看看呀?我看那个大字报上面写了,会有很多款式新颖的衣服呢。老沈已经答应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今年想买一条连衣裙,老沈想买一件新外套和新衬衣。”师小雨趁着下班的时间跑来问夏青棠。
夏青棠说:“我肯定是要去的, 那家店就在中心路上, 离我很近的。不过,我应该会跟家里人一起过去, 到时候咱们未必能碰得到。”
“那算了,我跟老沈约一起就好。老沈现在手头宽裕了不少,我想帮她挑两件好看一些的衣服,帮她打扮一下。”师小雨笑呵呵地说道。
“是呢,老沈现在变白了,好看了,而且也比之前年轻了很多,脸颊也丰润了,要是再打扮一下,肯定会更好看的。”夏青棠说道。
沈文在一旁微微红了脸:“你们快别说了,我哪有变好看……”
沈文确实比刚进厂的时候好看多了,她的皮肤变白了,又因为有钱去买雪花膏涂抹,所以皮肤也比之前柔软细嫩了,加上在厂里吃得好,身体渐渐变好了一些,整个人确实年轻了很多。
她年轻时候本来就是个好看的姑娘,现在人渐渐养好了,自然也就变好看了,只是她穿的那些衣服还是从家里带出来的那些,款式老气不说,基本都是破破旧旧的,上面有很多补丁。
虽然沈文本人不太在意穿着,但她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之前好多了,手头也宽裕了不少,要是买上两件好一些的新衣服,也是愿意的。
“老沈,你就是变好看了呀。”师小雨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现在住进了新房子里,还把小儿子接过来了,你肯定是天天高高兴兴的。”
沈文听到小儿子,就笑了起来:“是啊,幺儿被接过来,我心里算是放下了一半石头。老大也比较懂事,他愿意理解我的苦衷,说会在家里好好学习,等长大了会来省城找我……”
沈文的这个年还是过得很不错的,她跟娘家人重新有了来往,她的父亲跟大堂哥一起陪她去了红星县,经过谈判之后,男方把小儿子让了出来,大儿子还得留在县里。
好在大儿子也不小了,知道妈妈这些年过得非常苦,因此反而宽慰沈文,让她跟弟弟在省城好好生活,等他毕业了,就去省城找他们。
在夏青棠请假去竹市的那段时间,厂里就在如火如荼地分房子,师小雨、沈文、成双民等人几乎全都搬了过来,大家都对新房子满意得不得了。
新的公交路线也被安排上了,现在不管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厂门口去坐公交车了,实在很方便。
住过来的小孩子都顺利办好了转学,每天早上,可以看到一群年纪各异的孩子们背着书包一起在门口等公交车,大的孩子会照应一下小孩子,这样家长们也能安心上班了。
因为厂里分房子的关系,那些单身的男女工人也都抓紧时间开始处对象,想要尽快结婚,然后就能分到新房子了。
这些人虽然都是本地人,但父母家里都挺拥挤的,所以个个都想拥有自己的一块住处。
这段时间,厂工会为了这些单身工人们,也举办了两次大规模的集体相亲活动,让新老工人们都可以通过这个活动增进了解。
经过这两次相亲活动,厂里那些单身青年有一大半都找到了对象,还有一些可能是缘分没到,因此就算参加了活动也还没找到。
不过也不要紧,因为工会这边已经在准备第三次的相亲活动了,这次活动,他们会把市内其他工厂的单身男女邀请过来,这样就可以增加更多的机会了。
未来电器厂因为工资高、福利好,住房环境也极其优越,所以外厂的单身青年都特别愿意跟这里的青年认识一下,只是苦于没那么多机会,现在有了这样的活动,其他厂的工会都非常高兴,表示一定会挑选条件最好的单身青年过来参加活动。
这几天,夏青棠就在忙这次的活动,她跟棉纺厂、钢铁厂、制药厂已经初步取得了联系,将活动方案送给了他们的厂工会,下个礼拜,她还要去这三个工厂跑一趟,确定那边的参加人选名单和确认一些其他的细节。
钢铁厂跟制药厂都是大工厂,办活动优先选择他们是肯定没问题的,至于棉纺厂,那是因为夏青棠比较熟悉,林爽也赞同让棉纺厂多安排一些单身女青年过来。
走到楼下,夏青棠就跟师小雨和沈文分开了,现在她们俩都住在厂家属区了,只有夏青棠一个人需要去坐班车。
如今的班车也减少了,有些路线合并在了一起,所以下班回家的时间变长了。
夏青棠刚开始不太习惯,但后来她做了一个小小的手抄单词本,每天坐在班车上背一背单词,或者干脆睡一会儿,下班的路途就没那么难熬了。
上了班车,夏青棠选了一个后排靠窗的座位,刚坐下来就看见胡彦辉背着一个大包走了上来。
“辉哥,这里。”夏青棠招招手,胡彦辉便笑着走了过去,在她的身边坐下了。
“燕妮明天是不是要去找你?”胡彦辉说道。
“是啊,她明天先去我家找我,然后我们一起去那个要开张的服装店看看。”
“新风服装店吧?在我们厂这边都贴了很多大字报,我也看见了,我们车间好些女职工都说要去凑个热闹的。明天那个店里肯定很多人,你跟燕妮可得注意安全。”
“放心吧,我们去那边看看,要是店里人太多,就先不进去了,再外面等一会儿。”夏青棠说:“辉哥不打算去买一件衣服吗?或者给你的对象买一条新裙子呀。”
胡彦辉说:“我就不赶这个热闹了,等下个礼拜再去也行的。至于我对象,到时候也跟她一起过去,给她挑一条好看的裙子。”
“辉哥,你们的好日子定下时间了吗?”
胡彦辉跟对象交往顺利,经过这些月之后,两个人都确定了彼此愿意跟对方走下去,因此他们便带着对方见过了双方的父母,结婚这件事算是正式定下来了,只是时间还没定。
胡彦辉说:“时间定在七月了,到时候我们俩带着厂里的证明去登记,中午两边家里人在一起吃个饭,就算结婚了。”
“不摆酒吗?你家应该给你存了娶媳妇的钱的。”夏青棠打趣道。
不过胡彦辉的家庭条件确实还不错,就算摆个四桌酒应该都是可以的。
胡彦辉笑着说:“我们商量好了,一切从简,我爸妈给我存的那些钱,我们打算等到八月份的时候去外地旅行一趟。摆酒这种事嘛,不适合我们,还是旅行比较好。”
“现在旅行结婚很时兴的。”
“是啊,旅行也要花钱,再说我们结婚后要搬来厂里的家属区,到时候布置屋子也要钱。”胡彦辉笑着说:“在钢铁厂住了那么多年,很快就要搬走了,我都有些舍不得了。”
“等你搬走了,他们想见你一次,就更难了,你也不可能个个礼拜天都往家里跑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一个月回去一次,是我做了保证的。”
他们随意聊着天,车子就到了中心路,夏青棠下了车,又走到了服装店的门口认真打量。
这里的人流量是很大的,就算是工作日,每天也有无数人从这里经过,特别是下班时间,很多人会从副食品商店买些东西,那就一定会经过服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