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攀高枝》作者:漠漠无雨》第81/486页
就算是城里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穿得上毛衣的,很多人会拿劳保手套拆出线来,然后拼拼凑凑织成一件线衣,虽然没有毛衣暖和,但也比穿空袄子强多了。
温晓丽笑着说:“你对象处好了吗?就说到结婚了。”
“差不多了吧,我们已经逛过公园吃过饭了,要是再相处几个月,应该就能订婚了。”罗翠菊笑着说:“你之前总说要找对象,怎么现在都不让人介绍了呢?”
“我早着呢,我现在不着急了。”温晓丽说:“你要是过几个月结婚,天就要热了,穿不了红毛衣了。”
“没事儿啊,等天冷了再穿嘛。”
她们拐了一个弯儿,继续朝别的柜台走,好巧不巧,夏青棠觉得迎面过来的那个女同志看上去非常眼熟。
等她再一琢磨,就立刻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天在外婆病房里见过的吴金凤吗?
她之前在病房里像个疯子一样,现在倒是打扮得人模狗样的,穿一件藏青色的长款大衣,一条黑色长裤,一双皮棉鞋,背着一个黑色的大皮包,脖子上还有一条白色的长围巾,虽然个子不高身形消瘦,但她的表情盛气凌人,眼神高高在上,很是有些嫌弃地看了一眼对面过来的四个年轻姑娘。
大概是因为夏青棠四人的衣着都太普通,偏偏几个姑娘都长得还不错,所以先天就让吴金凤感到不舒服。
不过吴金凤倒是没有认出夏青棠来,那天在病房里,她一直不敢抬头,后来被门卫扛出去的时候又在大吼大叫,所以确实没有看清楚夏青棠的脸。
吴金凤的身后还跟着一个中年女同志,两人的五官有一点相似之处,看年纪应该是她的母亲。
中年女同志手里拎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看来应该是买了不少东西的。
两拨人擦肩而过,等走过去了之后,童小兰压低声音神神秘秘道:“刚才过去的那个女同志,就是厂办新来的那个干事员。我之前在厂办外面见过她,她个子小但是脾气大,王干事给她办手续的时候,她还埋怨王干事动作慢呢。”
“啊,就是她?”温晓丽赶紧回头看了一眼,“还真是穿得很气派,像个女干部的样子。”
“跟她一起的那个女同志也像个女干部。”童小兰说。
罗翠菊说:“说不定人家一家都是干部。”
“都是干部做什么来厂里上班?怎么不去机关?机关工作多轻松啊。就算要来工厂,也应该去大厂啊,钢铁厂连澡堂都比我们的大,我们棉纺厂有什么好的?她从外地调过来,不去钢铁厂,跑来我们这里,真是奇怪。”温晓丽说。
夏青棠倒是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等之后看到了卖毛线的柜台,几个姑娘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不再对奇怪的吴金凤感兴趣了。
从百货大楼出来,几个人商量是去外面吃饭还是回家吃,这个时候,童小兰说要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吃东西,一行人便都跟着她走。
大家都才领了工资,手头宽裕,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所以都不打算省钱,就算是去国营饭店,也要好好吃一顿。
她们几个走出市中心,一直走到二里开外的一条小巷子里,这里都是很多年前的老建筑。
童小兰神神秘秘敲敲其中一户人家的木窗,窗户上拉着窗帘,一个年轻姑娘打开窗户伸出脸看了她一眼,便低声说:“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门被打开,童小兰带着大家快速跑进屋里,那年轻姑娘迅速关上门,还上了门栓,接着轻手轻脚把她们四个人领到一间小屋子里去了。
屋子面积不大,刚好可以摆下一张八仙桌,桌子擦得很干净,就是光线不太好,木窗上糊着一层白纸,所以屋内有点昏暗。
温晓丽被这种做贼一样的气氛所感染,大气都不敢出,坐在长条凳上乖得像小学生刚刚入学般正襟危坐。
罗翠菊也用做贼一样的声音说:“小兰,这是什么地方?你亲戚家?我们怎么好意思去人家家里吃饭的啊?多破费啊?”
夏青棠四处看了看,发现那头是一间厨房,就是寻常人家的那种厨房,便已经猜到这是什么地方了。
第41章
“这是吃饭的地方, 不需要粮票,多给一点儿钱就行。”童小兰小声说:“这里是我二哥的同学家,她妈妈娘家就在咱们市的乡下, 自留地种的东西多,所以可以带粮食、蔬菜、山货过来, 卖点吃的贴补一下家里。不过这里只做熟人生意, 我来过好几次了, 认识他们, 见到我就会放我进来。你们今天跟我一起来的, 可以混个脸熟, 下次你们单独过来也没事儿。不过一定要注意,不要带那种嘴巴长的人过来吃饭。万一被说出去了, 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地方能吃饭了,多可惜啊。”
任何时候, 就算管得再严格, 也总有人在偷偷摸摸做小买卖,像这类开在家里的小吃店其实不在少数, 只要你认识就能来吃。
夏青棠还知道城里的地下市场,都是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出现,附近乡下胆子大的人会把粗粮、干货、野果子等物背来卖,除了收钱,还收各种布票、工业票、肉票什么的。
城里有些人家只有两个大人上班,却要养好几个孩子的,粮食永远不够吃, 就会来这种地方拿票券跟农民们换粗粮, 回去勉强喂饱孩子们。
温晓丽恍然大悟:“我听说过这种地方,但是从没见过, 原来就是这样的啊……跟我们家里的厨房也没什么区别……”
童小兰笑了:“本来就是普通人家里啊,还能有什么区别?”
“是呢,我也是糊涂了,老是想着国营饭店,就转不过来弯了。”温晓丽也跟着笑了起来,“那今天可好了,我们不用花粮票了。”
之前开门的年轻姑娘从厨房那边端了几个杯子过来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边给她们倒水,一边小声问道:“想吃点什么?今天有香菇青菜面、韭菜虾皮油饼,还有煮米粉,干菜和鸡蛋都可以单独加。”
童小兰说:“我要香菇青菜面吧,你们呢?”
其他两人也要吃面,夏青棠连着吃了两顿面食了,便想吃煮米粉,还让加一个鸡蛋和青菜香菇做浇头。
“油饼不要吗?”那姑娘又问道。
夏青棠问了价格,就说:“来四个油饼吧,我请你们吃,大家一人一个。”
“那怎么好意思?”温晓丽首先拒绝。
夏青棠笑着说:“就算是感谢你们之前经常帮我的忙,再说我去了工会,以后会涨工资,让我请你们吃个油饼,总还是可以的。”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于是谢过夏青棠,又加了四个油饼。
很快,厨房那边就响起了炒菜的声音,香气也飘了过来。
虽然是家里的厨房,不过那边似乎有两个炉子,所以很快四个人点的东西都端上来了。
夏青棠的煮米粉也放了炒过的香菇青菜,鸡蛋是水煮的荷包蛋,还加了一勺子自家做的辣椒酱和酸豆角,汤底是酱油调味,吃起来非常顺口。
油饼的个头不小,里面的韭菜虾皮馅儿剁得碎碎的,两面都煎成金黄色,不比国营饭店的手艺差。
几个人逛了一上午,这会儿早就饿了,于是都埋头开吃,因为地方小,又都吃的是热汤面,没一会儿就出了汗,把棉衣也解开了。
年轻姑娘见状便又过来给她们倒了水,之后就闷不吭声出去,继续守在木窗子的旁边。
这种待遇在国营饭店可是没有的,想找店里的服务员要杯水喝,那可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童小兰笑着说:“我就喜欢这儿轻声细语跟你说话,还会给你倒水喝,不像国营饭店,明明是去吃饭,里头的人却总像是我们欠他钱似的。”
温晓丽说:“是呢,有时候你点菜声音不够大,店里的人还要骂你的,说你不会说话为啥还敢来吃饭,真是被他气死。”
其实这就是对服务的一种要求,在只有国营饭店的时候大家没得选,只能去国营饭店吃饭,所以只能受气。
可一旦做生意的人多了起来,国营饭店还是那种顾客欠他们钱的态度,那就必然会被慢慢淘汰。
吃的中途,她们也听见了敲窗户的声音,夏青棠回头看了一眼,那姑娘似乎又带了两个人去了隔壁的一间小屋子里。
这种老房子虽然很旧很旧,但面积似乎不小,自己隔开来做这种小生意确实挺合适的。
“生意还挺好的。”夏青棠小声说。
童小兰说:“才刚发了工资,大家都舍得出来吃一顿了。比起国营饭店,认识门路的人谁不喜欢来这里吃饭啊。”
“确实,这种偷偷摸摸吃饭的气氛特别吸引人,我觉得这碗面比我们家里的香多了。”罗翠菊说。
这话是真的,夏青棠也觉得自己这份煮米粉特别美味。
几个人吃饱喝足,因为不敢久留,就赶紧付了钱偷偷出去了。
等走到了大道上,温晓丽才说:“这里经常冒出好几个人陌生人过来敲窗户,邻居们不会怀疑吗?”
“肯定有怀疑的,不过这户人家会把乡下带来的蔬菜和山货偷偷分给邻居们一些,大家就会帮着保守秘密了。都是普通老百姓,日子都不好过,互相体谅也是应该的。”童小兰说:“对了,下个月发了工资,要不要再来吃?”
“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要回家过年了,家里也要买很多好吃的,你还来这里吃吗?”罗翠菊说。
“我差点忘了,下个月就要过年了,日子过得可真快,过了年,我就二十二了。”童小兰叹口气,“必须得找对象结婚了。”
温晓丽说:“二十二又不大,再等个几年也等得起。”
“我相貌普通,年轻还能算是有点优势,要是年纪大了,就真的不好找了。我想清楚了,过了年,我就好好找对象,明年一定要结婚。”
“那祝你成功。”其他几人都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