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高嫁》作者:铃溪》第1/67页


  《七零之高嫁》作者: 铃溪
  简介
  在火车上她做了个梦,梦里她嫁给了爷爷战友的孙子冷帆。婚后夫妻和睦,冷帆大她十岁,养她跟养闺女似的。两人琴瑟和鸣,相伴一生。
  梦醒她跟着爷爷踏进冷家,看到梦中那个熟悉的身影。冷帆拿了拖鞋给她,刚想帮她放鞋子,被一旁妹妹的好友薛露给插了手。
  “我来,我来,小雨可是贵客,听说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得侍候好。”
  这个女孩这话怎么像是在给她上眼药。她不认识她啊,干嘛刚来就针对她?
  薛露:团宠年代文,一生顺遂。
  不,凭我穿书三次的经验,就没我拆不散的cp。
  冷帆:“不用了,我来吧。”
  我等了多少年的女孩终于长大来到我面前,你凑什么热闹?
  内容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年代文 轻松
  搜索关键字:主角:萧雨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走到哪里都是团宠
  立意:被团宠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一章
  黄昏时分,夕阳撒在萧瑟的田野上。收割后的庄稼地里只余秸秆等物,农民们有的在焚烧秸秆,有些挥舞着锄头将庄稼收割后遗留的根部刨起来,收拾好后等待翻地。
  河底大队的知青点就在一片庄稼地边上,旧房子翻修了一下,墙皮到了秋天后又开始干燥往下掉。
  这里往东几百米有个大水塘,水塘直径几十米,最深处有两三米。此时萧雨就坐在水塘边。她手里拿着书,钓竿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夕阳斜照在她身上,青春靓丽的姑娘低头的模样温婉恬静。军绿色的长裤,白衬衫外罩着天蓝底白条纹的坎肩。头发乌黑如丝,拢成一个大辫子歪歪从脖子后垂与胸前。
  她一边看书,一边关注着鱼竿,旁边的桶里已经有两条二斤左右的鲤鱼。动了,动了,她放下书,嘴里背着课文,抬手使劲儿开始拉杆。
  鱼竿拉出水面一条红色的鲤鱼在夕阳下奋力甩着鱼尾,她将鱼儿从鱼钩上取下,将它扔进一旁的水桶。
  收起鱼钩,将书夹在胳肢窝。一手拿鱼竿一手提水桶,她乘着夕阳在大家下工前回家。
  “奶,你看我钓的鱼。”
  刚进篱笆门就开口喊,屋里走出一位头发银白的老太太。老人望着孙女乐呵呵的,伸手接过她手里的水桶。
  “你这丫头、”老太太拿盆倒水准备收拾鱼。“水塘边是不是背书更快?每天跑到水塘边去。你跟奶说,嘴巴想吃红烧的还是清炖的?”
  “奶、”姑娘笑着跟奶奶撒娇。“喝鱼汤对身体好,给我爷炖汤吧。今儿是我妈妈生日,给她做红烧的。”
  老太太一拍手,记起来今儿是秋收结束分锅的日子。“行,炖汤、红烧。日子真快,眨眼这秋收就快结束了。”
  到屋里拿了盆出来收拾鱼,鲫鱼炖汤,鲤鱼红烧。她奶坐在石头上手脚麻利的刮鱼鳞,她在一旁打下手。
  爷奶有俩儿子,她爹是老二。这个时代好多都是一大家在一起过,但她爷爷觉得一大家在一起容易起龌龊,所以十几年前就分了家。
  爷爷奶奶自己过,爷爷之前在公社当会计,前年退休了在家。三家分锅,但房子还是连在一起,大院儿用篱笆围着。每年秋收农忙他们两家把粮食交给老太太,由老人在家里做饭,大家下工累,回来有现成饭吃。
  大伯大伯母都是普通农民,一年上工收入少,养着五个孩子。家里老大是儿子,有长孙在,平日里爷奶不少贴补。
  她爹部队退伍后任大队支书,这时代妥妥的好岗位。她妈在公社供销社当销售,这时代也是非常好的工作。对于老人偏爱大孙子的事儿从不吭声,因为老两口除了偏爱大孙子,同样偏爱他们的宝贝闺女。
  篱笆墙上开满了各色的喇叭花,她跟奶奶就坐在墙根收拾鱼。远处金黄的野菊花随风摇曳,大队的大黄狗沿着小路在追蝴蝶。
  老太在夕阳的映照下瞅一眼大孙女,浑浊的眼眸漾起喜悦。小辈十几个大多普通,独这个孙女长的好,眉目如画肌肤白皙。一出生她爷爷的伤残补助就办了下来。小姑娘从小爱笑,一副有福气的模样,他们老两口非常喜欢。
  “奶你看啥呢?”萧雨摸摸自己的脸,难道是脸上沾了泥?
  “我看我大孙女咋就长这么好。栀子花似的淡雅又漂亮。”
  “奶、”萧雨不好意思的喊,起身端着盆去做鱼。
  望着孙女利索的背影,老太太满是皱纹的脸喜笑颜开。孙女是二儿媳接连流掉仨后才保住生下的,从小读书好没下过地,但家务做饭什么的都做的很好。
  活鱼刮鱼鳞洗净,起锅烧油、油热下鱼进去煎。“崩、崩、”就放了那么一点点的油,居然还是往起崩。她拿着锅铲身子尽量往后,一滴油溅到了手背上,一点点的灼痛感。
  “雨点儿、还是奶奶来吧?”
  她冲奶奶笑笑,看鱼皮定住了,用铲子轻轻翻面。“没事,我能做的好。”
  “那奶奶给你烧火。”
  老太太将刚从邻居家换来的豆腐放案板上,坐着小板凳在灶台前烧火。大灶里添两根柴火,将灶堂里已经烧红的木炭用钳子夹出来放进红泥小火炉。
  家里人口多,小火炉一般用来煮饭煮粥。今儿鱼得分开做,小炉子先点着炖鱼汤。等一会儿大锅里炖好鱼后再熬点儿红薯稀饭。
  她将鲫鱼煎的两面金黄,然后将鲫鱼铲出放进砂锅,水开下入豆腐一起在砂锅里炖煮。
  同样的步骤将打了花刀的鲤鱼也小火煎至两面金黄,然后轻轻铲出放一旁备用。大锅里加葱姜小米辣爆香,舀一勺豆瓣酱下锅炒出红油,加入少量开水后将煎好的鲤鱼放进去小火慢煮。
  “奶、猪油罐子见底了。”
  孙女笑颜如花,大眼睛眨巴眨巴奶奶顿时明白何意。“那个小罐子里奶奶还有点儿存货,放心吃。”
  萧雨凑近老人:“奶,你啥时候存的油啊?”
  老太太拿指头点她额头一下:“过日子可不就得有存货嘛。平日里节俭,有个啥事儿的就吃顿好的。”
  今儿这顿就是十足的开荤。这里是鱼米之乡今年雨水足不缺鱼,可大家舍不得调料也舍不得油,清炖鱼有些腥。今儿萧雨放油煎了一下,又放了那么多调料去腥增香,此刻已经满屋都是豆瓣酱炖鱼的香味。
  “我孙女做饭的手艺真好,以后冷帆那小子有口福了。”
  “奶、您这是说的什么啊?”
  “你说说的什么?你那军挎,复习资料,哪一样不是你冷帆哥哥给你寄来的。”说着老太太学小姑娘讲话:“长大了我要嫁给冷帆哥哥。”
  学她小时候的口气说完又变回自己的声音。“咋地,还想说话不算话?”
  “奶、那都是小时候不懂事。”
  到底十几岁的大姑娘面皮薄,一下被奶奶说的双颊飞霞。老太太冲着孙女乐呵呵的,希望她嫁个好人家。在老人的老观念里,女孩子嫁个好人家比读书更重要。
  冷家那小子多好啊,绝对是良配。冷家老爷子写信来说起俩孩子的事儿,她今儿啊算是个孙女提个醒,等她考完试这事儿正式提上日程。
  炖鱼、又拌了一个泡发的粉丝,主食是一大锅红薯稀饭。分饭的是老太太,一个个下工回来闻着这么香的味道馋的赶快洗手。
  “妈、今儿什么日子,我奶咋舍得放那么多油煎鱼,平时有鱼不也顶多水煮吗?”
  老大家闺女跟她妈上工一起回来的,洗手时凑近母亲小声耳语。老大媳妇吸吸鼻子,被炖鱼的香味吸引的直咽唾沫。
  “你二婶今儿过生日。”
  “哦!”萧云顿时记起日子,该分锅了。真是的,她默默叹口气。秋收虽然累,可奶奶做的饭比她家好一些。这转眼又要分锅,她妈节省给她哥娶媳妇,以后晚上又只有稀粥了。
  “二婶生日快乐。”
  老二媳妇也在洗手,闻言冲侄女含笑点头:“快洗了手吃饭。”
  在这物质匮乏的时代,好多人是不过生日的,或者煮俩鸡蛋就极好。老二媳妇知道肯定是闺女给钓了鱼,这孩子哪年都惦记着给吃好的。鸡鸭不舍得杀,鱼也就费点儿工夫,总归是见了荤腥。
  一人一碗红薯稀饭,老太太匀称的给家里人分鱼。一家之主的老头子和寿星多一些,剩下的大家一人一块儿。她将自己那份给了大孙子,长孙可是她的心头肉。
  寿星樊巧香拿筷子要给闺女,婆婆今儿给她的是鱼肚子上最大最嫩的地方。萧雨伸手拦住,冲妈妈笑。

当前:第1/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