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场长》作者:洛水伽楠》第258/265页


  林月从杨君苏这儿讨得锦囊妙计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去了。她一分钟也没耽误按照步骤实施计划。
  当消息回传到杨君苏这儿时,已经是三天后了。
  消息还是李荣和温炎夏亲自上门告诉她的。
  于凤华一看李荣这神色不对,就赶紧笑着招呼:“二嫂二哥,你们来了,快进来坐。”
  李荣在尽力克制着,看着杨君苏:“君苏,林月前两天来找你了?”
  杨君苏点头承认:“哦,来向我报喜。”
  李荣语气复杂:“她回去之后就跟致远闹离婚,还打算抱着孩子回娘家住。”
  杨君苏故作惊讶:“林月嫂子一向温柔文静,是我们三妯娌中脾气最好的媳妇,致远究竟做了什么把她逼得这个地步?”
  李荣:“……”
  她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凤华,说道:“三弟妹,别人家的妯娌都是互相不服不合,咱们温家可跟别人家不一样哈。你瞧这团结得跟姐妹似的。”
  杨君苏假装没听明白李荣话里的讽刺,她话里带话:“嗐,我们新时代的女同志到底不一样,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她接着便是一顿价值输出:“二伯母,我这人说话直,你别介意,我跟我爸妈和领导都是这么说话的,有啥说啥。我觉得你吧,应该向我婆婆多学习,我婆婆可是婆婆届的标杆,谁见了谁夸。现在她去调解家庭矛盾,大家都服气得很。远的我就不说了,你就拿我考上大学这事来说。她跟我爸天天想着法子给我们补营养,怕孩子耽误我俩学习,他们亲自带着,我们要去上大学,孩子没人带,她说自己的亲孙子孙女当然得他们带。这两个月把我感动好多回。二伯母,同样是温家的媳妇,同样是女干部,你要向我妈看齐呀。反正我们农场比婆婆,我从来没输过。我们家孩子跟人比奶奶,那也没输过。对了,妞妞上次跟念初比爸爸,比输了哇哇大哭。这下次见了面要是再比奶奶,那还是得哇哇大哭。”
  李荣的脸色已经快崩不住了。于凤华想笑又不好,只好勉强忍住。她心里那个得意劲就别提了。
  于凤华也看得出来,儿媳妇是有心帮林月。她想了想,给二嫂添点堵再顺便帮帮侄媳妇,她得愿意干。
  于是,于凤华便配合杨君苏说道:“君苏啊,你二伯母跟我不一样,她年轻时就不喜欢带孩子。致远是他姥姥帮着带的。”
  杨君苏摇头叹息:“原来是这样啊,那妞妞真可怜,比爸爸比不过人家,比爷爷奶奶又比不过。”
  于凤华笑着对李荣说道:“二嫂啊,林月读大学挺好的呀。说出去,你儿子儿媳妇都是大学生,那多有面子。像我,现在出去,人家都羡慕我。”
  李荣:“……”
  她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林月考的也不是多好的大学。”
  杨君苏道:“二伯母你知道今年的录取率多低吗?百分之五都不到。无论多差的大学都不容易。”
  婆媳两个配合默契,你一句我一句地,把李荣说得晕头转向的。
  说完李荣,杨君苏也没放过一直安静围观的二伯:“二伯,你也是当爷爷的人了,你也得向我爸学习。你看我爸,家里家外一手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我们家的俩孩子第一喜欢的是我妈其次是我爸,我娘家爸都得靠后。做为一个男人,我爸完全是凭实力碾压别人。你要想孩子尊重你,也得拿出实际行动来。我二伯母工作忙带孩子不方便,你可以帮她分担嘛。”
  温炎夏没想到火还能烧到自己身上,赶紧找借口推托:“小杨啊,我在单位工作也挺忙的。”
  杨君苏:“二伯,你现在单位是什么职位来着?主任是吧?又不是场长和总工,应该不忙吧?再说了,我们单位的领导都是工作和家庭一手抓,你们男同志可不像我们女同志,力气小,精力有限,能顾好一头就不错了。你们力气大,精力充沛,老了那也是老当益壮,带孩子再干好工作那不是轻而轻易的事吗?”
  温炎夏是无言以对。
  夫妻俩听了一堂大课,饭也没吃就赶紧离开了。
  两人在路上相对无言。他们起初是打算是教育教育这个爱管闲事的侄媳妇的。没想到反过来受教育。
  李荣意味深长地感慨道:“现在的年轻人呐,真是跟以前不一样喽。”
  两人回到钢铁场,就看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说得唾沫横飞,等到两人一走近,议论声夏然而止,大家都用古怪的目光看着他们。
  李荣很敏锐地察觉这些人应该是在议论他们家的事。
  等她一打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大家都在说她打压妒忌儿媳妇,逼得儿媳妇闹离婚。
  李荣气得两眼发黑,她这是造了什么孽呀。
  双方经过多次争执博弈之后,李荣心力交瘁,终于肯让林月去念大学,她来带妞妞。
  林月差点喜极而泣,她没忍住,偷偷地溜出来给杨君苏打了个电话:“君苏,我的事成功了。谢谢你。能遇到你是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杨君苏被这突如其来的表白整得愣了一下,笑道:“不至于不至于,太煽情了。”
  两人隔着电话线,畅快地大笑起来。
  今天也是算是双喜临门,林月的事情解决了。杨婷婷的通知书也到了。杨婷婷等得都快绝望了,没想到峰回路转,差点喜极而泣。
  杨利民看了通知书后,像范进中举似的,激动得发狂,逮谁跟谁说:“我俩闺女都考上大学了。”
  众人面带微笑,连声恭喜:“老杨,恭喜恭喜。”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眼看着大家的通知书陆续寄来,杨秋不得接受残酷的现实:他落榜了。
  杨利民用力拍拍侄子的肩膀,安慰道:“小秋啊,你就想开些吧。咱老杨家祖坟上的青烟就没有男娃的份,都跑到女娃那边去了。”
  杨利民喝着小酒,跟邻居着吹牛:“我以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只有四个闺女,现在嘛,一点也不遗憾。多厉害呀,四个闺女两个大学生,还有两个孙女一个孙子。我跟你们说,我们家老三老四,生来就不凡,那个算命先生可真靠谱呀。”
  杨利民在这边吹牛,杨君苏在那边跟两个妹妹上课:“小春,婷婷,你们去上大学后,要好好学习,有空多参加社会活动。还有一件事,你们两个都到了找对象的年龄,一定要注意甄别分辨,像你爸我爸这样的男人,坚决不能找,咱爷咱大伯大宝二宝这样的男人也绝对不能找。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来警醒咱们,磨炼咱们的。现在,他们的任务完成了,可以收回到仓库里了。
  当你们对男人上头时,就想想他们也是别人的堂哥堂弟,他们的姐妹可能也像咱们这么想。对他们上头,都是因为误解。你们要记住,不要神化任何男人,他们可能还不如你们;如果非要神化,那就神化自己,你们要远比你们以为的要强大厉害。坚强勇敢的姑娘,广阔的世界正等着你们去探索。准备出发吧。”


第一百九十一章 结局(上)
  杨婷婷和杨春听得心情激荡, 觉得浑身充满力量。
  杨春第一个发表感想:“姐,大家都说我像你,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杨春以前只是有些心眼, 没什么野心。现在嘛, 她的野心被逐步激发出来了。她姐能当上领导,为什么她就不能?尤其是这次,她弟没有考上大学, 很多男同志也没考上,但是她考上了!虽然只是个师专, 可是姐姐说了, 今年参加考试的人特别多,录取率特别低, 凡是能考上的都是人才。杨春现在是摩拳擦掌, 准备到新世界大干一场。
  杨婷婷跟杨春差不多,她比杨春想得更多更深些。她从小几乎没出过农场, 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向往。所以参加工作后就向姐姐透露了这个想法, 没想到姐姐真的把她弄到了县里的纺织厂。她在纺织厂这几年也成长不少。
  她们厂里男同志少,但隔壁厂多,有几个小伙子明里暗里向她表示心意, 她都没怎么理会,她谨记着姐姐的嘱咐, 她还年轻, 不能太早结婚, 更不能随便结婚。
  等到报名参加高考时, 她更加庆幸自己没早早成家, 她参加高考, 完全是自己作主,不用顾虑别人的想法。而她身边那些已经成了家的女同志,无一例外地被娘家婆家百般阻挠,有的婆家还发动舆论打压她们,这些女同志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很多人最终只得无奈放弃。杨婷婷看得是胆战心惊,欷歔感慨。
  她请假回到农场的家里复习,可喜地看到姐姐所领导下的四分场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成了家的甚至有了孩子的女同志也没耽误高考,也没人敢阻拦,他们的婆家人不是不想阻拦,是不敢。四分场的女同志比别的地方女同志厉害团结,很多事不用姐姐出手,她们能怼得对方哑口无言。
  杨婷婷因为纺织厂女同事的关系,对于农场里考中的女同志格外关注些。
  她问道:“姐,这次咱们农场考上大学的女同志有很多吧?”
  杨君苏没有完全统计出来,随口说出一长串名字:“应该不少,杜娟、李卫红、郑欢、朱圆圆、高洁……”
  杨婷婷道:“参加高考的女同志比男同志少多了,但考上的人却这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更擅长考试学习呀。我们纺织厂的那些女同志要是都能参加高考,不知道又多出多少名额。可惜呀,她们连下场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不但婆家百般阻拦,娘家也跟着这么做。我去找我们领导,让他管管,领导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他不但不管,还帮着劝阻。说什么家庭最重要,反正参加高考了也不一定考上大学,要是考上了,家里怎么办?快把我气死了。”
  考试前,大家复习时间太紧张,大家都争分夺妙地学习,杨婷婷有很多话也没来得及跟姐姐说,现在考完了,她是一吐为快。
  杨君苏拍拍杨婷婷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这种不公平的事情多得很,所以咱们才要改变。”
  杨婷婷无力地说道:“姐,我也想改变,可是我发现真的很难。”
  杨君苏笑道:“改变一点是一点,胡适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地欢喜。你看看我,我先是改变咱们姐妹的命运,然后再改变四分场,以后我会改变整个农场。要是全中国像我这样的人多起来呢,你挖一点,我撬一点,这个片土地上埋着的封建毒瘤早晚会被全挖出来。等着吧,时代潮流,浩浩汤汤,势不可挡,顺它者昌,逆它者亡。你们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就可以。”
  杨婷婷重新打起精神,笑容灿烂:“嗯,好的。”
  杨婷婷想到要跟姐姐远距离地分开,胸中涌上浓浓的不舍:“姐,你当时怎么不报燕大清大这样的大学呢?咱们要是一起去首都该有多好。”
  杨君苏笑着解释道:“我也想过,可是想起今年参加高考的人肯定很多,这两所顶尖大学第一年招生,人数肯定不会太多,就比如说燕大中文系也就招生几十上百人,一部分要给本地生源,全国那么多省和自治区,分摊到各省,名额就更少了,像咱们省也就两三个名额,甚至一两个名额,一不小心就会落榜。报这两所大学实在有些冒险。再说了山河大学也不差,也是国内名校,离家也不太远。”
  杨君苏报山河大学主要是求稳,要不然,她可以再冒险一些。
  杨家出了三个大学生,杨利民兄弟三个积极张罗着要办宴席,杨富贵也主张大办,杨新然杨盼也是出钱出力,热情张罗。
  请客这天,做为本次宴会的核心人物,杨君苏自然要被请来。杨婷婷和杨春也是重要人物。
  杨家众人齐聚一堂,热闹非凡。

当前:第258/26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