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中的家主大人》作者:山中君》第2/259页


  京城这么大,每年都会有些失踪人口,后来经查明或是去了他乡,或是遭遇不测,零零星星约有几十起。
  但从去年十月开始,失踪的卷宗却突然多了起来。
  失踪者大多只有十几岁,其中又大多是才买来的女伎,一则是没有父母亲戚,二则是没有熟客,三则所属的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乐坊……总的来说,就是即便消失不见,往往也没人会去追究。
  除了女伎,还有贫民孤女,林林总总,半年来京城的失踪者将近有二十人。
  也就是说,从去年十月起,有一只黑手伸向了城中无依的年轻女孩,不动声色地吞噬了近二十人。
  年轻女孩,鲜丽饱满的、像初开花朵那样美好的女孩子,其中还包括元墨寄予厚望的茉莉!
  原来传言非虚,还真有一个“食人鬼”!
  元墨狠狠一拍桌:“不把这混蛋揪出来,老子就不姓元!”
  赵力是叶守川最得力的手下,他开口道:“这些人有些是在内城失踪的,有些是在外城失踪的,南里也有,北里也有……”
  元墨听懂了:“所以这食人鬼还不是一个人?有同伙?”
  叶守川盯着手里的卷宗:“不对,即使是有同伙,也不可能在京城各处作案。”
  黑暗中亦有势力划分,南里的官衙不能管北里的事,外城的流氓地痞也不能把手伸到内城来。
  京城的流氓地痞各自守着各自的地盘,一旦过界必然会拼个头破血流。
  现在,有人把手肆意伸向了每一处,一年多来在京中越界行事,而那些人居然安安稳稳,没有一点动静。
  “老大你看,最早的报案是去年十月的,可咱们一起都没查,要不是二爷家的茉莉不见了,咱们还不知道有这么多女伎失踪呢!”赵力道,“能压下这么多卷宗,这帮人背后只怕有人。”
  叶守川问:“有人?”
  叶守川武功虽高,若论资历,赵力才是衙门里的老油条,他压低声音:“那歌听过吧?浩浩大央,阳为风,阴为姜。”
  浩浩大央,阳为风,阴为姜。
  浩浩大央,明为风,暗为姜。
  浩浩大央,暂为风,永为姜。
  这首歌大央百姓都听过。虽然谁也不敢明着唱。
  据说从前胆敢唱这歌的人都死了。
  再往下据说还有,但没人敢唱了。
  元墨只听过这三句。
  这歌谣历史悠久,据说大央二百年前刚开国的时候就有了。
  而姜家的历史,则比歌谣还要久远。
  姜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京城的历史。自从前朝的前朝以京城为都城起,姜家,便成为京城里一株盘根错节的大树。
  它以权势和时光为养料,根须在地下越扎越深广,枝叶在天空中越长越繁茂。每一位家主都权倾朝野,进则废立帝王,退则左右朝局。
  就像异域番王要向皇家进贡一样,所有暗处的势力,其实都要向姜家进贡。
  姜家,被称为是大央暗处的主人。
  想在京城的暗处肆意活动,一定离不了姜家的庇佑。
  所以元墨十分惊讶。
  姜家拐卖女伎?
  还是挑小乐坊的小女伎?
  不可能啊。
  姜家哎,姜家想要女伎,哪需要用抢的?只要勾一勾手指,全京城的女伎就会哭着喊着扑过去。
  比如今年花魁的奖励之一,就是可以去姜家的宴席上献艺。
  姜家的花厅,那是全京城女伎的梦想之地啊!
  赵力道:“嗐,我只是说姜家有这个本事,没说一定是姜家干的。京城的水深着呐,有些人家虽然没姜家这么厉害,可悄没声息地弄死几条人命,简直是家常便饭。”
  叶守川道:“京城暗处的动静,没有什么能瞒过姜家。就算事情不是姜家动的手,姜家也一定是知道的。”
  “那咱们就去姜家!”元墨道,“他家十七公子是红馆常客。”
  她说着就要走,叶守川一把拉住她:“人命关天,若真是姜家干的,他肯帮着你对付自己的家人?再者他是有名的游手好闲,在家中只怕也没什么实权,若是他把事情捅出去,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唯一办法是抓住作案之人。
  只要抓到人,便能顺藤摸瓜,揪出藏身在暗处的恶徒。
  可京城实在太大了。它城阔五十余里,人口近二百万,分为外城、内城、皇城。要在这样的一座巨大城市中寻找一个失踪的小女伎,形同大海捞针,要抓一个潜藏其中的案犯,也同样难于登天。
  谁也不知道他们下一次会在什么地方动手,单靠府衙的这点人手根本撒不出网。
  只有一计可行,那就是——
  元墨和叶守川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出了与自己相同的念头——
  引蛇出洞!


第二章
  满京城去寻一个神出鬼没的案犯很难,但若是用诱饵吊案犯上钩,却要容易许多。
  他们要的是小女伎,那便给他们小女伎。
  京城乐坊不少,衙门里登记在册的女伎有数万人,要请个小女伎不是难事,红馆就有几个天天闲着没事干的。
  但问题是,把小女伎请来了,要不要以实相告?
  告诉了,她会不会吓晕?
  不告诉,真出了什么事,又怎么对得起人家?
  再说女伎们娇娇弱弱,出事时连逃跑都来不及,也着实危险了些。
  身为坊主,元墨第一个感到心疼,于是提议道:“咱们找个男的扮成女伎,不单能当诱饵,还能帮着擒住凶手。”
  叶守川抬头,把目光投向院中的捕快们。
  他们正在操练,宽了上衣,系着裤子,一个个膀大腰圆,虎背熊腰,呼呼喝喝,声势惊人。
  呃……要他们去扮女伎,着实有些强人所难。
  赵力嘿嘿笑:“何必舍近求远,二爷不就挺合适?年纪不大,身形不壮,重点是,长得还挺好看。”
  后四个字不掺一点假。元墨今年十八岁,春风催柳的年纪,每一寸肌肤发着玉光,一对眸子即便是熬了夜,也依然明朗澄澈,如春日阳光下的清溪。
  元墨迟疑了一下。
  原因无他,她怕被红姑打死。
  不过再一想,她确实是最好的人选——她哪里用扮?她本来就是女的!
  “好,我来!”
  “不行。”叶守川皱眉,“太危险了……”

当前:第2/25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