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春空》作者:白衣少少》第137/238页


  试问对百花宴趋之若鹜的那么多贵女们,又有哪一个真是对着太子存了倾慕的心思?”
  她眼下唯一觉得懊悔的,便是找上俞安行,蒙骗了青梨一场……
  倘若日后青梨知晓了……
  祝晚玉搅着手中的帕子,抬目深深看了青梨一眼。
  “……哪有那么容易能找到一个和自己心意相通的人呢?世上这么多的夫妻,大多数的都是搭伙过日子罢了。”
  她二人间很少会谈论这样的话题。
  青梨听着祝晚玉的话,安静不语。
  周遭的喧嚣沉寂,万物静默,只余雨珠砸在地面上发出来的沉闷声响。
  一声接着一声,声声入耳。
  青梨心下一松,倒是在刹那间就突然释然了。
  是啊,世上又哪会有那么多两全其美的事情呢?
  只是虽然想通了,心底却好像是缺了一大块,空落落的,让她止不住地有些难过。
  青梨伸出手去,重又拿起了那根莲花玉簪。
  她虽对苏见山的了解不多,但也大概知晓他名声不坏,性子看来也是个含蓄,又还会制香……
  日后两人在一起,也算是有了能说到一处去的话题……
  就像……他和宁柔婉一样……
  指尖抚过簪尾上雕刻的那朵生机盎然的莲花,青梨的眼睫却是恹恹地垂下,失了往日里的神采。
  春雨含蓄,绵绵的雨丝浸润大地,接连下了多日,未曾有过片刻的停歇。
  庭中新发的枝叶在淅淅沥沥的风雨中摇摇欲坠,花落草斜,微弱的花香和新土的芬芳混杂,随着雨气弥漫。
  就是这样一个再寻常不过的雨天,青梨收到了俞安行的信。
  信是祝晚玉带过来的。
  “我进门的时候,刚好在守门的小厮那儿看到了这信,就顺手给你带过来了。”
  幽州地处北境,长年累月的风沙侵袭,那信封上似乎也泛起了一层浅淡的黄色。
  青梨抬手接过,鼻端随即涌入了一股陌生气息。
  是泥泞和血气混杂的味道。
  指尖抚平信笺上的几处不平褶皱,停在那点火红的漆封之上。
  青梨没有打开信。
  扭过头,随手将信搁在了妆台上。
  而后,每一日,祝晚玉过来国公府时,都会带来一封新的信。
  很快,未打开过的信封便在妆台上积成了厚厚的一沓。
  断断续续地下了小半个月的雨终于停下。
  青梨仍旧没有拆开那些信。
  雨过天晴,穹顶蒙着一层不浓不薄的云层,半遮半掩住日光,露出来一点点碎金般的灿烂色泽。
  枝头新花张扬绽放,京都城陷入了一片锦绣繁荣的花海之中,街头巷尾挤满了人。
  百姓换上轻薄的春衫,或是邀上三五好友来至江边踏青,或是同家人一道泛舟池上,一赏春日晴光,热闹非凡。
  好不容易等到的一个晴天。
  青梨应下了那日老太太的话。
  今日,她要和苏见山一道去栖霞寺给远在姑苏的俞云峥求个平安符。
  小鱼听着青梨的吩咐,给青梨挽了个京都城里眼下最为时兴的发髻样式。
  眼睫微抬,青梨看向菱花镜中的自己。
  换了个妆扮,镜中那人的容颜显得熟悉又陌生。
  既像自己,又好像并非自己。
  小鱼寻到了青梨常用的那根玉簪,刚要簪到发髻上,青梨叫住了她。
  妆台上的红木小盒被打开,青梨拿出放在其中的莲花玉簪。
  “今日的簪子,用这根。”
  晴日普照,京都的春意愈浓。
  幽州地处北境,即便如今已入了四月,天气也仍旧是肃萧的。
  但因着云层稀薄,日光比之京都却要刺目许多,照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之上,晃得人难以睁眼。
  眯眼眺向远处巍峨壮阔的高山,甚至还能看到山顶上皑皑的一层积雪。
  元阑刚从外赶回来,手上牵着的马匹还在踢踏前蹄,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呼啸的厉风刮过,卷起一阵浑浊的泥尘,混沌模糊的视线中,依稀可辨出窗后俞安行端正坐于案前的身影。
  李归轩生辰大典之际,藉着刺杀之名,跟着李归楼从幽州回到京都的部下表面上是被押在了京都大牢里,实则早便不动声色散落在了宫城各处。
  此次再回幽州,一来是为了掩太子耳目,二来顺便借了押送路上的那场刺杀,好让太子和李归辕二人间生些嫌隙。
  虽不能一下便将结盟的二人拆得分崩离析,但是双方的不信任一点点累积起来,最后总能各个击破。
  至于第三,步步筹谋至今,则是要一鼓作气,直指京都。
  幽州离京都远,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远离了京都那么多双虎视眈眈的眼睛,筹划事情起来更加方便。
  但大军驻扎在幽州,要逼近京都,势必途经李归辕的封地曲州。
  要瞒过李归辕的人去到京都,极为困难,眼下也只能分批潜入曲州附近。
  好在如今李归辕的军队都还留在曲州,到时只要能将李归辕的兵力都压制在曲州,大军不必进入京都,凭着李归楼偷偷安插进宫城的人,再加上俞安行的天机阁,将宫城控制住,并不是什么难事。
  更何况,随行押送李归楼的祝光和俞怀翎两人都已到了他们手中。
  俞怀翎没什么用处,俞安行让元阑随意将人蒙了眼送到姑苏去和扈氏俞云峥团聚了。
  至于祝光,没了他作统帅,他手下的兵力也翻不出什么风浪,不过到时兴许能用来作人质威胁一下太子和祝皇后。
  按着计划,俞安行此行赴幽州,是为同李归楼敲定大军七月分批往曲州启程的细节的。
  临到头,俞安行却又将开始的时间提前至了六月。
  所有事先定好的规划都有了变动,为此俞安行已有整整三夜未曾合过眼。
  唤人过来将手中的马匹牵到马厩,元阑盯着俞安行的背影看了许久。
  最终,还是皱着眉头上前敲门。
  俞安行近日的繁忙,元阑看在眼里,许多小事他便也不在俞安行面前提起。
  可是今日这消息……

当前:第137/2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