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春空》作者:白衣少少》第221/238页


  俞安行却恍若未察觉到她的目光,就着那块排骨上她咬下的痕迹,慢条斯理地品尝她齿间留下来的那点淡淡甜香。
  唇角牵起,他点头。
  “味道确实不错。”
  青梨看着被重新放回碗中的那块排骨。
  上面留着两处咬痕,小一点的痕迹是她的,大的则是俞安行刚刚才咬的……
  正琢磨着要如何下筷,唇边又多出来一盛满汤的小匙。
  是俞安行递过来的。
  “这龙骨汤也好喝,阿梨尝尝。”
  青梨手边就放着一小碗未动过的汤,哪里还要喝他的……
  可桌子底下,她的小腿正被男人轻轻磨蹭着,她不敢不喝……
  红唇微微张开,那曾被俞安行含在口中的小匙,自然而然地便滑入了她口中……
  作者有话说:
  虽然今天有点晚了,但是还是要祝宝们国庆快乐!


第103章 镜
  【一百零三】
  汤是什么味道, 青梨半点没尝出来。
  只含混地将那口汤咽下,就要急急推开俞安行的手。
  这副避之不及的模样,令男人一双长眸微不可察地眯了眯。
  温凉的小匙在口腔里横行。
  惩罚一般轻轻搅弄了一下女郎柔软的舌尖。
  青梨如被电击, 手上的力气收起, 推人的动作不成,看起来却好像是她指尖主动勾上了男人的大手。
  落在旁人的眼中, 自然而然就成了副小夫妻卿卿我我打情骂俏的场面。
  景然面露稀奇。
  景老太爷觉得口中的菜一点都不香了。
  不服输地抬起手中的小匙,舀了一勺蟹黄豆腐放到景老太太的小碟中。
  景老太太的嘴则笑得直快咧到了耳后根, 冲着对面的两人挤眉弄眼。
  “之前我还发愁呢, 想着要去庙里给安行求桩好姻缘, 这下倒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去拜送子观音便成了。”
  一句话惹得候在厅里伺候的下人都吃吃笑了起来。
  青梨面色涨红一瞬, 那口被喂过来的龙骨汤堵在嗓子口,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险些被呛到。
  一顿寻常的晚膳倒是吃出了节庆时候的热闹。
  从正厅里出来时,夜色已成浓黑的一片。
  廊下的檐灯盏盏亮起,澄黄的亮光透过琉璃的盏壁晕洒而出。
  青梨还记得方才在席上时俞安行的小动作,低着声同他抱怨:“下次不许再这样了。”
  俞安行自然不会答应她。
  长臂贴上那抹盈腰, 他单手将人抱起:“夫妻理应如此亲近。”
  青梨坐在他手臂上, 双手抵着他胸膛,小声反驳:“……你这是歪理……”
  亲近是可以亲近,但在人前和在人后, 怎么能够一样呢……
  沿着路往洗松苑行去,庭院里横伸至廊边的枝叶葳蕤茂密, 连投照过来的灯光都变朦胧许多。
  青梨被俞安行抱着, 还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你记住了吗?以后在人前, 我们牵牵手就行了, 别的不能再做,要保持距离,庄重一些……”
  显然,每一句都不是俞安行爱听的。
  低下头,他直接堵住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
  昏黄的光线半明半昧,隐隐绰绰地在二人相贴的衣袍上舞动。
  无人注意到这个隐秘的角落。
  自然,也没有人看到,安静停在廊下的那抹身影。
  直到前头正堂的动静传来。
  晚膳用过的菜一一撤下,嬷嬷带着收拾的小丫鬟从旁经过。
  有眼尖的看到站在廊下一动不动的人,喊了一声。
  元翠回过神,若无其事地应了那人一句,继续端着手上的金漆托盘往前。
  刚刚走上几步,却又忍不住回头,去寻那道她心心念念了许久的身影。
  从京都被送回姑苏,她已经有很久没再见过他了……
  不远处,灯光飘摇昏暗,有廊柱作遮掩,元翠什么都看不见。
  只看到了地板上映出的两道亲密无间的影子。
  那样紧密的纠缠……她分辨不出哪一道才是俞安行。
  夜风鼓噪起来,拂过耳畔。
  元翠没有听见阵阵秋虫的呢喃,只听到了那道耐心哄人的低沉声线。
  可在她印象中,他从来都不会这样对人说话。
  都是因为那个女人。
  他不该变成这样的……
  堂前悬着的竹帘被夜风吹动,丝丝缕缕的光线泄出,照亮元翠扭曲到几近变形的面庞。
  正厅里依旧很热闹。
  景老太太上了年纪,往日里用完了晚膳,天色将将擦黑,人便已经开始犯困了。
  但今日许是因着俞安行同青梨一道从京都回来了,心里高兴,身上半点倦意也无,拉着屋内一众嬷嬷和丫鬟同自己聊天。
  景老太爷每晚有习字的习惯,今夜却也破天荒地不再往书房去了,坐在景老太太身边听着闲话。
  景然见状,也留下来作陪。
  景老太太在念叨着青梨和俞安行。
  “……这两人,如今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如胶似漆的,指不定什么时候我就多了个曾孙,可要让人将小孩子的衣物什么的都先准备着,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让人看了笑话。”
  “八字还没一撇的事,何至于要这么着急?”

当前:第221/23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