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夏至》作者:明开夜合》第43/149页


  夏漓没离开电脑,“马上好了——你们这里哪里有打印机吗?”
  “你爸他们保卫科就有,你吃饭了拿去给他打吧。”
  夏漓保存了文档,拷进了自己的U盘里。
  吃饭时,姜虹不免例行问问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夏漓都说还好。
  “你罗叔叔小孩下个月就要中考了。”姜虹闲谈般说道。
  “他能考上吗?”
  “罗卫国早就准备好了建校费。考不上就塞钱呗。”
  “我们学校?”
  “嗯。”
  “那他可真有钱。”夏漓撇撇嘴。
  “我们厂里霍董不是给你们学校捐了一大笔钱吗,他只要打声招呼,罗卫国也花不了几个钱。”
  夏漓没说话。
  姜虹感叹:“只能说各人有各人的命。你罗叔叔会来事,就是比我们家混得好一些。”
  “……您羡慕哦?”
  姜虹笑了,“羡慕什么,有你这么一个懂事听话的女儿,我一点也不羡慕别人。你看罗卫国,他混得那么好,罗威那么不成器,跟个讨债的一样。霍董事长有钱吧?找了个北城的女婿,比霍家还有钱。但有什么用,他闺女还不是病了……”
  夏漓眼皮一跳,“……什么病?”
  霍董的女儿,那不就是晏斯时的……
  “那就不知道了。霍董的那个外孙不是也回来读书了嘛,估计也就是为了这个事。”
  夏漓陡然不安极了,“您是从哪里听说的。”
  “厂里哪有秘密,我们很多人都晓得。有些老员工是看着霍董闺女长大的,对霍家也是知根知底。当年霍家在楚城办婚宴,他们还见过霍董的那个女婿,说真的是一表人才……”
  夏漓继续刨根问底,然而姜虹也不知道更多细节了。
  吃完饭,夏漓去了趟保卫科,将自己弄的教程打印了出来,交给夏建阳以后,乘公交车回家。
  车开到中途,夏漓掏出手机,点亮。
  黑暗里,屏幕发出的黯淡白光照在她脸上。
  点开通讯录,一直拖到了快最后,停在那个“Y”上。
  自要到了电话号码之后,夏漓一次没给发过消息。
  打开短信界面,她按着手机键盘,踌躇良久,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脑已经安转好了,运作正常。谢谢你的帮忙。
  她发完才意识到自己没落款,又忙发第二条:我是夏漓。
  紧跟着她又想到,这第二条纯属多此一举。就第一条内容而言,除了她还能是谁。
  人一紧张就容易犯蠢。
  片刻,手机一振。
  “Y”回复了消息:我知道。不客气。
  从文字里,都能轻易想象晏斯时说这句话时,淡漠的语气和表情,就像他一直给人的印象。
  清冷岭上雪,够不着的白月光。
  沿路分外荒凉,路灯昏昏暗暗的,车也哐哐当当。
  夏漓脑袋靠着车窗,像行驶在一个荒诞的梦里。
  不知道为什么,她觉得悲伤极了。


第20章 (迟到的生日礼物...)
  「那年, 我一直在单曲循环《化身孤岛的鲸》,“而云朵太远太轻, 辗转之后各安天命”。回头想想, 我对海洋抽象的迷恋,也是源于Y少年。」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五月月考,夏漓的名次往前蹿了几名, 班级第六。
  这回的英语试卷,完形填空出得很难, 有几道题考一些生僻的介词搭配,平常成绩好的好几个同学, 也纷纷折戟于此。
  英语课上,英语老师讲评试卷, 讲到这几题时, 让做对了的举手, 统计一下正确率。
  夏漓以往英语成绩在120~125这个分段徘徊, 偶尔能到130。
  这分数只能说是马马虎虎, 所以平常她并没有给英语老师留下过太深的印象。
  而这一回,夏漓频频举手,引起了英语老师的注意。
  其中有道题, 全班只有两个人做对, 一个是一直以来的英语单科第一, 另一个就是夏漓。
  英语老师饶有兴趣地点了夏漓, 问她:“这道题是怎么选对的?跟我们分享一下?”
  夏漓说:“做题的时候看到过类似的用法,当时做了一下笔记。”
  英语老师笑说:“看来平时多做题还是有用的。”
  夏漓坐下没一会儿, 后排的同学轻戳了一下她的后背,传来一个小纸条。
  她手伸到背后接过, 拿到前面来展开一看,是肖宇龙传来的:
  你这次英语考这么好,是不是就因为平常一直看的那本英语书?能推荐一下吗?
  肖宇龙说的这本书,就是夏漓去年在市图借的《Guns Gers and Steel》。
  三个月她没看完,又去续借了一次,每天课间零零散散地啃一点,这学期总算啃完。
  开始看得很慢,后来词汇量渐渐积累,越来越顺利,有时候碰到生词,不再第一时间查字典,连蒙带猜地也能理解意思。
  这一本大部头啃下来,别的不说,做阅读理解的效率大为提高。
  夏漓有些纠结,要不要告诉肖宇龙书名。
  想了想,同学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这种事藏私没有必要,就回了纸条:
  《Guns Gers and Steel》。市图借的。
  隔了两天,肖宇龙课间从她座位旁经过时,笑说:“那书你看完了吗?”
  “佩服。全是不认识的词,怎么看得下去的。”
  肖宇龙比个大拇指,“确实该你考得这么好。”
  后来,夏漓问过一次肖宇龙看完没有,肖宇龙打个哈哈,说就坚持了三天,看得直打瞌睡,有天经过了图书馆,就拿去还掉了。
  明中要做高考考场,高一高二的教室都得清理出来,麻烦得要命。
  他们书多,课桌上放不下,书装进塑料箱子里,齐齐摆在桌旁过道里。这些塑料箱子也得收走。
  夏漓放假之前,就有意分批次地每天带一部分书回公寓,给自己减轻负担,这样到5号上完课放假,箱子里只剩几本书,轻轻松松就能搬走。

当前:第43/14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