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夏至》作者:明开夜合》第6/149页


  但夏漓文综三科地理最差,最怕的就是她。
  夏漓跟在吴老师身旁,心里忐忑。
  吴老师边走边笑问:“怎么想到要当我的课代表的?”
  夏漓搬出了那套早就想好的冠冕堂皇:“……我地理拖了文综的后腿,想补上来。”
  吴老师很是认可地点点头,笑说:“有这个进取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课代表得起到表率作用,你要加油啊。”
  夏漓压力好大,“……老师我会努力的。”
  “地理分析比历史和政治要灵活些,课上没消化的要多问,死做题肯定是不行的。
  夏漓忙不迭点头。
  说话间已到了一楼。
  夏漓飞快往二十班的教室里看了一眼。
  匆匆一瞥的视野里,没有晏斯时的身影。
  她不敢明目张胆地窥探,迅速收回视线。
  到了办公室,吴老师拿了套针对今日课程知识点的高考真题练习卷,让夏漓发下去,明天地理晚自习讲。
  夏漓抱着试卷,穿过连廊,再度经过了二十班教室。
  这一回,扫过的这一眼叫她惊喜。
  国际班统共只二十几人,单人单座,教室显得宽敞明亮。
  少年的座位,在最里面那一排的倒数第三。
  他正站起身,一手撑着课桌,一手将窗户推到最开。
  外头是棵高大的皂荚树,开窗瞬间,白色书页翻卷,那风里似乎都浸染了郁郁微凉的绿意。
  明章中学的校服黑白配色,夏季是polo领的短袖,稍显呆板的配色与样式,穿在他身上,却有种旁人无匹的清爽。
  夏漓心脏漏拍。
  飞速收回目光往前走,脚步快得似在小跑,上了楼梯才发觉。
  倒也不是第一次远远看见晏斯时,毕竟他转来也有好几天了。


第二节 课课间,除高三以外,全体出动做广播体操,国际班也没有豁免权。
  有一回下课及时,夏漓跟林清晓她们一块儿下楼,走到一楼半的平台那儿,正好瞧见晏斯时从楼梯最下方的出口出去。
  好几个人围在他身旁,但他的背影却有茕然之感。
  但做广播体操碰见的机会并不多,因为七班在三楼,下楼那会儿的工夫,一楼教室的人早就已在操场就位了。
  做操时,七班和二十班也不挨着,夏漓每每将视线投往二十班的方向,只看见人头攒动。
  还有一回是上体育课。
  明中的体育课都很水,统一跑圈之后,大家自由活动。
  那时她正跟几个女生,躲在篮球场旁边樟树的阴影下乘凉,就听有人低呼:“晏斯时!”
  大家齐齐转头。
  运动场拦网外的那条林荫道,是从教室到食堂小卖部的必经之路。
  晏斯时正在经过,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
  他旁边还有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在跟他说些什么,他偶尔点头或开口回应。
  无论第几次看见,夏漓都会暗暗感叹。
  他皮肤真白,整个人干净得跟霜雪一样。
  此刻,夏漓为自己做了当地理课代表这个决定高兴。
  她的勇气得到了即时回馈。
  往后,当她往返于教学楼和办公楼之间时,常常会想。
  我有秘密了。
  回教室,夏漓将试卷按人数分成四份,递给每组第一排的同学,叫他们帮忙传下去。
  自己捡了支白色粉笔,在黑板右侧,课程表下方固定布置作业的区域写了一行“地理试卷周五晚讲题”,字迹清秀工整。
  她拍了拍手上粉笔灰,回座位坐下。
  “地理课代表。”后排有人喊。
  夏漓回头。
  肖宇龙笑说:“周六我过生日,请你们唱K去不去?”
  彼时小地方娱乐活动有限,唱K是最普遍的选择。
  夏漓有些意外。
  她跟肖宇龙真算不上熟。
  “还有谁去吗?”夏漓问。
  “班长啊,劳动委员啊……”
  “班委团建?”
  肖宇龙被逗笑,“反正请了挺多人的——哦,你跟徐宁和林清晓关系挺好吧,她们也去。”
  这样一说,夏漓就不犹豫了,“好啊,那我也去。”
  升高二以后,实验班每周只休一天半,周日下午就要返校上课,周六算是唯一可以放开胆子玩的时间。
  夏漓家在开发区,离学校远,十点半才下晚自习,父母又常常住在厂里,不放心让夏漓走读。
  高一上夏漓是住校的,但明中的住宿环境,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八人间,公共卫浴,半层楼抢三个厕所位,每天有限的洗漱时间都在打仗。
  这些夏漓都能克服。
  唯独睡眠浅,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醒。
  宿舍里有个女生打鼾震天动地,夏漓只能每晚戴耳塞睡觉,长期戴耳朵痛,耳鸣,又患了外耳炎。
  后来实在没办法,才跟父母提这事儿。
  姜虹怪她怎么不早说,每天统共就那么点休息时间,还睡不好,身体怎么撑得住。
  经打听,学校附近有专租给学生的公寓——说是公寓,实则是一个退休的老师,拿老房子隔出来的群租房,每间面积非常小,只放得下一张1.2米的床和一张书桌。但有公共客厅,有洗衣机,热水也24小时供应。
  最小的一间,每月230元。
  在2008年,每年2760元,对夏漓的家庭而言,算是一笔额外不小的开销。
  但姜虹力劝夏建阳,最终还是给夏漓租了一间。
  夏漓从不怨怼自己出身平凡。

当前:第6/14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