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后的第五年》作者:鸽子飞升》第51/70页


  周淮林看着她的夸奖一句接一句,应该是已经提前想好的,那细长的手指快速地做着手语的姿势。
  他看着心里发软:“怎的突然想到夸我了?”
  梁璎眨眨眼:“夸了别人一句,当然要夸你十句补回来。”
  她还记着自己夸了李大人后,淮林失落得像只等待夸奖的小狗狗似的。梁璎做了当时就想做的事情,摸摸他的头。
  “你的好不是跟任何人比较的,”她又比划着,“这世上不管有多少好人、能人,你在我这里也是唯一。”
  是谁也比不上的。
  盯着她的那双眼睛墨色在汇聚,梁璎看到了男人眼里翻涌着的情绪,似有万种柔情在其中,掐着她腰的那只手,也用了力气。
  “梁璎。”
  梁璎以眼神回了他:“嗯?”
  下一刻,男人伸手抱着她,将她身子往上提了提,一个眨眼功夫,梁璎从他的胸口来到了与他视线相对的位置。
  不同节奏的呼吸交织在一起,让空气都变得灼热、粘稠。
  成亲了这么久了,梁璎还是会在这样近距离的对视里察觉到自己砰砰直跳的心。
  离得这么近,他也听到了吧?
  可仔细听的话,又好像不止是她一个人的。
  “梁璎,”他又叫了自己一遍,像是在满足地喟叹,依旧是这样的连名带姓,却是说不出的亲昵,“此生能遇到你,是我之幸。”
  那明明应该自己说的话的,可梁璎觉着自己已经不需要说了。
  唇不自觉就贴到了一起,柔软的触碰,唇齿间都是彼此的气息。梁璎闭上眼,她的心中,是如此欢喜。
  ***
  除夕这日,府上就更为繁忙了。
  李书达晌午因公事被叫去府衙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家里的年夜饭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他回来。
  “怎么除夕还把人叫过去?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李夫人问他。
  李书达脸上都是喜意:“好事啊!快,把我的好酒拿出来,今日我要和周兄喝上两杯。”
  李夫人见他高兴,也不问就笑着先去拿酒了。
  “什么喜事?”周淮林问的。
  李书达一边给他满酒一边说着:“朝廷刚刚下发的召令,今年农户税收要减了。想来商户也要不了几年了。”
  周淮林将盛满酒的杯子拿回来点头:“确实。”
  这确实是喜事,先前萧党当政,大魏百姓苦苛捐杂税已久,当今皇上亲政后也在着手慢慢削减,今年更是减了不少。
  李书达径直与他碰了碰杯,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便继续倒第二杯。
  “自从萧党倒了以后,皇上真的是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不少事情。查贪官、免杂税、养民生。”
  就着此事,兴致正高的李书达与周淮林在桌上谈起了政事,他自然是不知梁璎先前的身份与这背后的弯弯绕绕,言语之中都是对魏琰不加掩饰的称赞与尊敬。
  梁璎看了看周淮林,他没有扫李书达的兴,也接下去了对方的话题,对魏琰,他同样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偏见。
  她低着头,有些食不知味。最后还是李夫人打断了谈话:“哎呀,你俩单独的时候再说,大过年的聚在一起,就先不说政事了。”
  大家这才慢慢转了话题。
  饭后,李书达要拉着周淮林去看看自己的县城,又是被李夫人拦住了:“你也有眼色些,就不能让他们夫妻自己逛逛?”
  李书达这才发现自己考虑不周,笑呵呵地送他俩出门让他俩去逛。
  “要是迷路了就随意找个人,问县令家,九成都能给你们指路,还有一成会直接带你们回来。”
  “唉哟!”李夫人揪了揪他的手臂,“看把你显摆的。”
  梁璎失笑。
  冬季牵手冷,梁璎就挽着周淮林的胳膊,他今日穿得毛绒绒的,梁璎的手放在臂下也不会冷。
  也不怪李书达一心想显摆,他将骊襄县确实治理得很好,不管是人声鼎沸的街道,玩龙玩狮子的各种娱乐,还是大家脸上的笑容,都是很好的证明。
  “李大人真是个好官。”
  梁璎对周淮林赞叹。
  这次男人没有再因为她夸奖别人而吃醋了,而是突然开口:“他以前,并不是这样的。”
  “嗯?”梁璎眼里满是好奇。
  “我们是正兴二年的同榜进士。”周淮林视线看着前方,继续说着,“那时候想做一个好官,并不容易。上要打理朝中的各种关系,下面也只是一些只想着捞钱,而不是为百姓做事的阴奉阳违官员。”
  “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打压排挤。”
  梁璎抬头看着周淮林的脸,那时候她也是在宫中,对朝中的事情知道一些,但在宫中感觉到的,和听到外面的人说的,似乎又有不同的感觉。
  原来大势之下,每个人都是被切身影响到的。
  “书达自是不愿同流合污的,所以仕途一直郁郁不得志。”
  说到这里,周淮林停了下来,低头看向梁璎的眼睛:“所以他才会那么高兴。侍奉明君,是古来所有有志之士心中共同的愿望。”
  “梁璎,大魏如今的明君,百姓的安居乐业,我们如今的心有所成……都有你的一份功劳。”


第35章 回家
  他说得很认真, 那万千灯火倒映在他的眼中,为漆黑的眼眸增加了许多温度。
  不知怎的,梁璎莫名地眼眶酸涩。
  她在想要落泪的前一刹那低下头, 任由泪水滴落到了脚下。
  她一直觉着不值的, 觉着那个被人骗得团团转的自己傻得可以, 觉着那些所有的付出、所有的经历都毫无意义。
  可是周淮林此刻却在告诉她, 即使是那些失败以及被辜负的真心, 也是有意义的。至少, 彼时她选择的君主, 确实做到了为国家, 为百姓。
  至少, 这盛世,曾经有她的参与。
  耳边的喧闹似乎都在慢慢远去, 梁璎感受到了自己的释怀、原谅,不是原谅魏琰,是原谅那个被记恨的曾经的自己。
  “那边有放孔明灯的,要不要去看看?”
  梁璎微微吐了口气,她好像从没有像现在这般轻松过, 从没有像现在这般, 觉着周围的热闹也是自己能融入进去的。
  她重新抬起头, 眼圈还泛着淡淡的红色, 就这样笑着对周淮林点头。
  两人买了两盏孔明灯。
  两盏灯上面的名字都是梁璎提笔写,周淮林低头看她认真的面容。她的书法是先前跟着杜林芝学的飘逸洒脱的风格,那是她曾经因为喜欢而特意去学的。
  虽然知道那些经历于梁璎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过往的种种成就了现在的她, 甚至是成就了现在的帝王、储君,但他还是私心里希望着, 若是她先遇见的是自己就好了。
  他定会护着她免去这一路的风霜。
  人的成长也并非是非要受苦的,他会不舍与心疼。
  两盏灯被放在了空中,一同飞上去的,又被风吹着往不同的方向,混入漫天的灯火中。

当前:第51/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